02.29 涉嫌違規搭售保險 借款沒到期提前催收“平安系”怎麼讓人心安

疫情當下,很多人的收入受到一定影響,普惠金融的服務就顯得更加必要和貼心,不過,「Tech新金融」瞭解到,作為普惠金融巨頭企業,平安普惠卻被捲入大量的爭議與投訴中。

“我在’平安普惠’借款12200元,到賬12200元,分20期還款,目前已經還了16期,就已經還了13658.35元了。另外一份借款20000元,到賬20000元,分36期,目前還了28期就已經還了24875.76元,這兩筆放款方均為陸金所。目前發現該公司在我的借款當中搭售保險費,並收取各種服務費,這樣就增加了我的綜合息費,並且保監局194號文件明確規定不可以捆綁搭售保險,已經違規。另外收取的服務費也算是綜合息費的一種。”

涉嫌違規搭售保險 借款沒到期提前催收“平安系”怎麼讓人心安

上述消費者質疑,“平安普惠’利用放款人資金高利轉貸是否已經違規,現要求平安普惠退回保險費以及多餘的利息。並提供合同原件,如果收取服務費必須給我開具發票,這是我作為一個消費者應該的權益。”

除此之外,亦有消費者反應在疫情特殊時期,平安普惠還沒到還款日就開始提前催收,“還沒到還款日,臨近還款前一週,天天換號騷擾,並告知要求還款,我從來都是按時還款的並沒有逾期,為什麼天天騷擾?要求平安普惠書面道歉,並禁止再騷擾我!!!”

對此,業內人士坦言,不管是搭售保險還是所謂風險保障金、風險保障服務費,本質上還是對借款人收取變相“砍頭息”。當前,仍有不少借貸平臺與保險公司合作通過搭售保險產品等方式,變相提高貸款利率。

“借款人在網貸平臺每購買一份保險產品,保險公司能獲取5%—20%左右的費用,其餘的都流入了網貸平臺,成為實際利息的一部分。網貸平臺通過搭售保險產品的方式,遮掩貸款產品的真實利率的行為引發了廣泛關注。”上述人士說道。

事實上,早在去年,中國銀保監會下發了《關於開展現金貸等網貸平臺意外傷害保險業務自查清理的通知》,要求財險公司立即停止通過現金貸等網貸平臺銷售意外傷害保險業務,關閉清理相關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同時,通知要求“持續監測已停止合作的現金貸等網貸平臺是否存在私自銷售意外傷害保險的情況,如發現應立即制止”。

事實上,早在去年年底,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即判決了一起有關平安普惠涉嫌經濟犯罪的案件,該案件顯示,平安普惠旗下公司通過設立關聯公司的方式大量擔保放貸以達到獲取不法利益的目的,其行為涉嫌經濟犯罪,相關案件材料已經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該案件中,借款人向平安普惠貸款之後,發現除了利息之外,還存在關聯擔保公司的前期服務費、擔保費、管理費等,把這些不合理費用計算到利息裡面之後,借款利率甚至已經達到了39%,比36%的最高紅線還要高。用旗下擔保公司收取額外費用、母公司收取利息,平安普惠的行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至於提前一週催收,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疫情期間,大部分機構面臨回款壓力,逾期率上漲,但是“為了避免你逾期,提前進入催收”的行為確實不符合行規,對於消費者而言,沒逾期就被反覆催收,肯定心理上很難接受。

315即將到來,平安系究竟能否讓消費者心安,2020年的發展將如何,都面臨著考驗。

涉嫌違規搭售保險 借款沒到期提前催收“平安系”怎麼讓人心安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12月13日,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賬通在紐交所上市。近期,金融壹賬通發佈上市以來首份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四季度收入增長趨於放緩,經營費用率高達100.9%。另外,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高達18.2億元人民幣;回款速度下降,截止2019年末,應收賬款餘額達到7.1億元人民幣,遠高於2018年末的2.7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在現金流方面,金融壹賬通不容樂觀。2019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高達18.2億元人民幣,公司自身造血能力嚴重不足。可以簡單的算一下,公司在IPO過程中融資3.5億美元,按照目前燒錢的速度,其融資額不夠燒兩年。從現金儲備來看,在IPO融資已經到賬的情況下,公司賬面現金僅10億多人民幣,也僅夠公司半年多經營使用。

加上近期新冠疫情造成的對很多公司正常經營的影響,金融壹賬通對其2020年業績也表示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公司在其業績預告中表示:“受疫情影響,公司項目實施受到延期,同時由於無法出差等因素,與客戶的溝通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這也導致對公司2020年的業績產生極大的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