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在滬蘇交界的檢查站,跨省通勤的人們和滿載的貨車碰撞出忙碌的脈動;在上汽大眾的生產線,每分鐘就有一輛車下線……春時貴如金,發展等不起。在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嘉定,嚴密防疫加把鎖的同時,精準施策為企業紓困、千方百計幫企業復工,爭分奪秒“搶春”謀發展。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防疫加把鎖,復工加把力

2月24日早8點,43歲的李光榮駕車來到江蘇和上海交界的安亭檢查站,在給檢查人員出示一份“工作通勤證”並測量體溫後,通過一條專用通道從江蘇進入上海,整個過程不到1分鐘。


小小一張、看起來並不特別的通勤證,是在江蘇和上海省界兩端過著“雙城生活”的職工們的“秘密武器”。疫情暴發後,跨越省界通勤的時間大幅延長,數千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面臨著難題。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2月14日、15日,上海市嘉定區先後與江蘇省崑山市、太倉市簽約,雙方互認工作通勤證,讓數千名“雙城生活”的職工們“吃下定心丸”,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再提速。


“通勤證為我們企業順利復工解了燃眉之急。”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製造執行總監徐明峰表示,在安亭基地,上汽大眾有1000多名員工住在崑山及周邊地區,為企業提供服務的相關方也有1500多名員工住在這一區域,有了通勤證之後,這些員工不需要每次進入上海之後再隔離,還縮短了來回近2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兩地互認相關證件真正體現了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既最大程度阻斷了病毒傳播,又幫助我們儘快復產復工。”


“人流”通了,供應鏈如何通暢?嘉定區經委主任蔡寧介紹,通過幫助區內8家重點保障企業和3家重點企業開具210封商請上下游配套的復工函,有力推進了全產業鏈順利復工。


復工熱推進的背後,是防疫硬舉措。“防疫是1,防疫抓不嚴,其他都是0。”蔡寧說,嘉定區經委、應急局、消防救援支隊等聯合組成六個飛行檢查小組,督促企業嚴抓疫情防控。工作空間和就餐空間如何更加獨立、不發生交叉感染?上下班如何合理錯峰、避免人群集聚?精細化管理帶來有序安心復工,截至2月25日,嘉定區已備案復工企業總數4621家,總體復工率72.4%,其中規上企業復工1164家,復工率94.6%。


“雙十二”精準施策,爭分奪秒搶春時

疫情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各不相同。如何“快半個身位”精準施策,為企業紓困解難,考驗著地方政府的智慧。


搶抓時間窗口早謀劃,嘉定區於2月4日、6日連續出臺“雙十二”政策,一手為中小企業兜底保生存,一手為規模企業逆勢謀發展,為企業穩軍心添信心。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中小企業需要活下去,渡過難關是第一位的,而規模以上的大企業則要固本強元,健康發展,不能傷了元氣。”嘉定區委書記章曦用中藥打比方說,在疫情下,中小企業需要的是增強免疫力的“猛藥”,規模以上的大企業則需要“溫補”,“病症”不同,需要的“方子”也不一樣。


作為經濟持續發展的“穩定器”、就業的“蓄水池”,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了不小衝擊。嘉定對中小企業的12條新政,從融資、人力、稅費等各方面解中小企業燃眉之急,為幫助中小企業留住人才,還提出擴大人才租房補貼扶持力度和範圍,在租房補貼名額分配中更多傾向於中小企業。新增1000個短期租房補貼專項額度,補貼標準為800元/人/月,補貼期限暫定三個月。


對規上企業,嘉定區集中在財稅支持減負擔、金融保障促發展、服務優化穩運行等方面推出支持措施,提出進一步支持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實現提質增效;提升區級技改補貼力度,對企業增加設備投資的,最高可按投入總額的20%給予補貼。同時,建立“一企一檔”,落實企業服務專員,做好各項協調服務工作。


“發展等不起,政策就是要逆週期調節。”章曦說,“現在是‘危’,我們要多為企業雪中送炭,一起挺過去之後就是‘機’!”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春時貴如金。從2月24日復工開始,上汽大眾汽車二廠日產量已經恢復到960輛。“一分鐘就是一輛車,一天產值超過1億元。時間就是金錢,復工就是效益!”徐明峰說。


帶著“禮包”下去,帶著問題上來

有事第一時間上門服務,無事不擾企業生產,這是上海營商環境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尊重市場,敬畏規律,政府和企業各司其職,精誠合作,方能各美其美。


在安波福上海安亭技術中心,部分研發人員已經上崗,正在進行汽車電氣分配系統、連接器等的研發生產。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安波福連接器系統中國區總經理沈國樑介紹,部分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包材、電鍍供應商企業受疫情影響還未恢復生產。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嘉定區當場決定通過上海市經信委,給合作企業所在地的政府發函,希望其加快審批,支持相關企業復工復產。“雖然不是硬性要求,但這肯定能加快我們供應商復工復產。”


不打招呼直插現場,飛行檢查“五個到位”——嘉定區近6000戶次的基層檢查,不僅沒有讓企業感到“負擔”,反而增加了獲得感。“我們用‘銷項制’解決問題,而不是創造問題。”檢查小組牽住“牛鼻子”,對未備案復工的一律責令停產整改;對有實際困難但又有復工需求的企業提供整改所需的幫助,“治病救人”儘快恢復產能;對於缺口罩等防疫物資的企業,相關部門建立微信群對口協調、火線援助。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截至目前,嘉定區各街鎮累計檢查生產企業5850戶次,累計發現存在問題企業679戶次,已處置存在問題企業677戶次,整改完成率99.7%。飛行檢查共隨機抽查生產企業845家,累計發現未備案復工企業33戶,均已經責令停產整改。


疫情期間,嘉定區3000多名機關幹部下沉到基層。通過向街鎮派駐復工專員機制,嘉定區第一時間“摸底”,掌握企業訴求,幫助“巨無霸”和“小而美”們更快實現產能爬坡。


“下基層,進企業,就是要帶著‘禮包’下去,帶著問題上來。”章曦說,幹部把企業能適用的政策定向 “送下去”,能解決的問題現場拍板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帶上來研究解決。


爭分奪秒搶春時,千方百計謀發展——嘉定復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