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河南省五十三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河南省五十三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河南第十九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舉行

我省五十三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昨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題”第十九場新聞發佈會,邀請省扶貧辦、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盧氏縣相關負責同志,發佈1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的經驗做法和我省脫貧攻堅取得的突出成效,介紹我省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強化脫貧攻堅措施,確保今年年底全面決勝脫貧攻堅相關情況。

剩餘1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我省的嵩縣、汝陽縣、魯山縣、範縣、臺前縣、盧氏縣、南召縣、淅川縣、社旗縣、桐柏縣、淮濱縣、上蔡縣、平輿縣、確山縣等14個貧困縣正式獲批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省53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我省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大成果,是我省脫貧歷程上的一個重要歷史節點,標誌著我省進入再無貧困縣的新的發展階段。

據省扶貧辦主任史秉銳介紹,按照《河南省“十三五”脫貧攻堅滾動規劃和年度計劃》,2019年我省有嵩縣等14個貧困縣計劃脫貧摘帽。多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重點聚焦大別山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等“三山一灘”地區,聚焦全省貧困縣摘帽和貧困人口脫貧,咬定總攻目標,堅持“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強化精準發力,狠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有力推動了我省脫貧攻堅不斷向前發展,嵩縣等14個貧困縣的脫貧工作進展順利。

按照貧困縣退出相關程序規定和標準要求,2019年11月,嵩縣等14個縣經過縣級自評後提出了退出申請。通過市級初審、省級專項評估檢查,結果顯示,這14個縣脫貧人口無錯退,貧困人口無漏評,群眾認可度平均值為98.56%;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平均為10.3%,高於全省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縣域內貧困村退出比例平均為99%。14個縣脫貧退出的核心指標、參考指標及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均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和條件,符合我省高質量脫貧摘帽要求。經過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審議,省政府第77次常務會議研究,正式批准嵩縣等14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省53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全省也累計實現651.1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9484個貧困村退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8.79%下降到2019年底的0.41%。

35萬貧困人口年底前脫貧

今年,我省脫貧攻堅工作已到收官階段。雖然全省53個貧困縣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但目前全省還有35萬貧困人口、52個貧困村需要在今年底前實現脫貧、退出。下一步我省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全面決勝脫貧攻堅?

史秉銳介紹,我省一方面將緊盯剩餘任務,堅持標準、狠抓落實,全力做好剩餘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退出工作;另一方面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防止返貧。

如何做好剩餘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退出?

我省將聚焦重點區域和特困群體,對大別山革命老區等“三山一灘”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實施集中攻堅;對未脫貧人口超過5000人的20個縣市和未脫貧的52個貧困村,實行掛牌督戰,確保任務落實。

持續加大投入,在財政投入上只增加不減少,今年,我省省級財政對脫貧攻堅的投入比去年增長10%以上,還制定了對重點縣和未脫貧村的支持政策。

努力補短板,全面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加強特殊貧困群體兜底保障。堅持“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全面查漏補缺,著力攻克“三保障”突出問題,確保到2020年底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穩定實現。同時,針對貧困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等特殊貧困群體,統籌落實好低保、特困救助、基本養老、扶貧助殘、臨時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等綜合社會保障政策,實現應保盡保,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人、不漏一戶。

如何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防止返貧?

對已經脫貧的縣、村和農戶,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做到投入不減、項目不少、政策不變、幫扶不撤,確保攻堅期內焦點不散、靶心不變、頻道不換,堅決防止脫貧摘帽後鬆勁懈怠。

加快產業發展和轉移就業,持續增加脫貧人口收入。通過深入推進脫貧攻堅重大專項行動,重點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

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問題整改。去年底前我省開展了脫貧攻堅“回頭看”,對“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方面的問題組織集中排查,排查出的問題今年上半年要全部整改到位。

建立防返貧的長效機制。強化脫貧成效動態監管。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脫貧人口和邊緣人口進行動態監測,尤其是對受疫情影響出現返貧和新致貧農村貧困人口,及時納入幫扶範圍,採取幫扶措施,確保脫貧成果得到鞏固。

多措降低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我省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有哪些影響?我省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省扶貧辦負責人說,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和考驗,主要體現在外出務工就業受阻、扶貧項目開工復工延遲、扶貧產業受到衝擊、進村入戶幫扶工作受到限制等。針對疫情影響,我省採取“兩優先、一加快、一保障”的措施,抓住重點、疏通堵點、解決難點,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兩優先”一是在勞動力轉移就業中,優先安排貧困家庭勞動力上崗復工,開展“一對一”就業幫扶,建立綠色通道“點對點”組織輸送,擴大公益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規模,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千方百計提高貧困勞動力收入。二是優先安排帶貧企業復產復工,幫助帶貧企業協調原材料運輸、開展產銷對接,切實解決疫情帶來的實際困難。

“一加快”就是全面加快扶貧項目建設,積極推動扶貧項目的設計、評審、招投標等前期工作,簡化手續,提高效率,確保3月份所有扶貧項目開工建設。

“一保障”就是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明確各級財政要加大扶貧資金投入,拿出真金白銀;要用好金融扶貧政策,為脫貧攻堅引入資金的源頭活水;要強化保險扶貧措施,設置返貧致貧的安全屏障;要加大土地政策支持,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優先保障重點縣發展用地需求,做到應保盡保。

“七個優先”助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

我省是勞務輸出大省,務工收入是貧困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勞動力就業務工將產生影響。我省將採取哪些措施,把疫情對務工的影響減少到最低?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消除疫情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增收的影響,我省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工作專班,加強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幫扶工作,主要採取“一對一”精準幫扶的辦法,重點做到“七個優先”,即優先組織就地就近就業,優先組織外出務工輸送,優先支持返鄉創業,優先對“三無”人員兜底安置,優先安排帶貧項目建設,優先支持帶貧產業,優先開展就業培訓。

截至2月27日,全省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1818661名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1079670人。

四個方面發力促進農產品銷售

當前疫情對農產品的銷售影響很大。對此,我省商務部門採取哪些措施,最大限度地把疫情對農產品銷售的影響降到最低?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省商務廳及時進行工作部署,並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市場保供、加大產銷對接、保障物流暢通、加強政策支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

做好市場保供。疫情發生後,省商務廳迅速組建了保供專班,加強對生活必需品監測,對重點農產品批發和大型商超企業的存儲和銷售情況實行日報告,同時,指導各地合理安排投放,確保市場供應穩定。截至2月26日,全省244家農批、農貿市場,已復工開業169家,日交易蔬菜3.6萬噸、水果1.4萬噸,有效保證了市場供給。

加大產銷對接。省商務廳要求各地商務部門及時瞭解對本地區農產品生產情況,組織屬地大型農批、農貿市場和商超、電商等相關企業,積極開展產地對接、產銷對接,擴大農產品銷售。發揮好電商銷售優勢,組織各類電商企業,採取開通農產品入駐綠色通道、加大宣傳促銷、開展直播帶貨等營銷方式和線上下單採購、線下統一配送的“直購直銷”服務模式,擴大農產品網上銷售。發揮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鄉村服務站點以及電商扶貧帶頭人的作用和優勢,加強產銷信息對接,幫助和促進電商企業擴大農產品採購。同時,要求各地制定應急預案,對受疫情影響出現農產品滯銷的,及時採取措施,擴大滯銷產品銷售,解決本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農產品難賣問題。

保障物流暢通。疫情發生以來,省商務廳累計向450餘家規模大、信譽好的大型農批、商超、電商和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等發放了省內車輛通行證(B證)3900多個,實行“三不一優”綠色通道,優先通行,截至目前,累計運輸蔬菜、糧油等40萬噸,確保了我省農產品產得出、運得出、賣得出。

加強政策支持。支持省轄市開展農商互聯,建立和完善本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同時,會同省財政在每個市選擇一家規模大、調運能力強、疫情防控保供好的大型農批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支持其開展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加大農產品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採購與銷售。

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向產業項目傾斜

我省財政部門在應對疫情、支持脫貧攻堅方面將採取哪些措施?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各級財政部門在全力以赴支持疫情防控的同時,採取針對性措施把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確保貧困群眾如期脫貧。

持續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力度,保障脫貧攻堅戰“糧草軍需”。2020年省級財政進一步壓減一般性項目支出,騰出資金向脫貧攻堅傾斜。省級財政年初預算安排專項扶貧資金25.9億元,比去年年初預算增長10%,中央財政提前下達我省扶貧資金44億元。截至目前,已分配下達中央和省級扶貧資金共計63.3億元,剩餘資金將根據形勢需要及時下達。

重點支持扶貧項目復工復產,提升產業“造血功能”。根據疫情防控特殊需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重點向產業項目傾斜,原則上用於扶貧產業的比例不低於50%,通過加大獎補力度,支持貧困戶開展生產自救恢復生產。發揮財政引導作用,鼓勵支持扶貧龍頭企業、合作社幫助貧困戶共渡難關,對疫情期間積極帶動貧困戶發展的帶貧主體,給予生產補貼和貸款貼息支持,在安排相關扶貧項目時予以優先扶持。

積極開發提供公益崗位,增強特殊時期“輸血功能”。及時調整放寬專項扶貧資金使用方向,支持基層使用專項扶貧資金,聘用貧困人口從事疫情防控相關公益崗位,今年村級光伏扶貧電站80%以上的收益用於設置公益崗位,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對疫情防控期間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按規定給予交通和生活費補助,助力穩定務工收入來源。

突出績效導向,保證脫貧攻堅收官“成色十足”。將疫情防控、促進增收、防止返貧等任務作為使用資金的核心目標,實行全過程績效管理。創新運用扶貧資金動態監控系統、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招投標電子化流程等“雲端”管理手段,做好項目和資金精準銜接,建立扶貧項目“綠色通道”,加快項目實施和資金撥付進度,推進扶貧項目早實施早見效。(記者 武建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