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過後會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

vvangbo


這幾天,天氣也暖和了,陽光也燦爛了,疫情確診的每天增長人數也出現拐點了,大家開始陸續出門活動了,就好像這個事件已經進入了尾聲,人們開始準備過上正常的生活,世界彷彿和以前一樣。我在網上一個問答平臺上看到有人問“疫情結束後哪個行業最先復甦呢?”結果有很多人說餐飲業會迅速反彈並引發報復性消費,也有人說旅遊業會迅速反彈並引發報復性消費,很多人認為這些行業很快就回到原先的繁榮水平。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一切的事情,都有後遺症,何況這次舉國事件。我之前的文章說過,這次事件過後肯定會有些線上項目崛起,但這並不意味著很多傳統行業就會迎來報復性消費,很多時候,一但人的某些習慣被養成了,那麼商業模式、消費模式也會隨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相比2003年非典後的消費市場,只會是反彈,並沒有報復性消費2003年的非典,從2002年12月份的第一個廣東病例,總共持續了8個月的時間。期間對生活日常用品,也就是快速消費品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尤其是4月和5個月的快消品消費總額幾乎腰斬。但從6月份開始,消費反彈之後的數字,也就是將前兩個月的坑填上了而已。然後從全年拉平來看,還是一條比較平穩的曲線。基本符合消費市場的數字趨勢,並沒有在大跌之後出現報復性增長。而且不要忘了,在2003年,國內電商還完全沒有發展的狀態,大家只能去線下超市或商場去購物,還沒有形成網上消費的習慣。徹頭徹尾被憋了兩個月之後,也就反彈了那麼一點。因此,可以想象在電商已經這麼發達的2020年,啥東西在網上買不到?因此,消費壓抑並不如2003年強烈。
經濟會復甦,但這並不會引發個人的報復性消費上面說到了這次壓抑的強度並不如非典時期,而且這段時間,政府肯定也會頻繁發佈各種經濟和財政手段促進熱度,加大流動性,而這兩天大家也已經看到了降息。但是,這也並不會引發個人的報復性消費,為什麼?第一,恢復整體經濟和恢復個人錢包,是兩回事國家放水,股市這段時間大漲,還會利好各種大基建大國企,但是並不一定會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如果不信你就仔細想想想,這段時間你的工資收入提高了麼,你拿到福利補貼了麼,抱歉,傾盆大雨下,雨露並不均沾。如果你是大企業,或許還能拿到各種稅收減免,但是多數的中小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其實還輪不到你的。甚至你和房東說,能不能減免這兩個月的店鋪房租呀,房東又氣憤又無奈地回你一句:“我們還希望銀行來給我們免息免還貸款呢,誰來管我死活呀。”所以,消費的前提是荷包鼓,現在從中產到大眾,沒有新的收入來源,又在透支現有的成本用於各種生活開支,根本沒有報復性消費的基礎。
第二,這次的疫情事件,已經把大部分人的消費動能消耗了這次的疫情剛好出現在春節期間,在這個期間,國人過春節的傳統,該送的禮已經送了,該買的年貨已經置辦了,該回家的也已經到家了。所以封城和開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疫,已經是過年期間,前置消費的尾聲了。而過年期間的消費品類,其實又是集中在:餐飲、旅遊、快消品等上面。以上三類消費中的最大頭,旅遊消費是和時間點強相關的。春節沒出去玩,復工之後就更沒時間出去了,這個旅遊計劃會被推遲到暑假、十一黃金週,但不會出現在疫情消退之後。餐飲和快消有類似的屬性,在此次抗疫中損失慘重。但疫情結束後,大概率重複2003年的情況。這一點,甚至餐飲要比消費品好一些,畢竟餐飲需要到店消費。從時間節點看消費趨勢,這是時間維度。
第三,從消費心理看,疫情期間低慾望消費觀養成,疫情結束後很難有報復消費的慾望這場戰役,沒人倖免。這樣的休克療法,也讓我們充分的感覺到,就算這樣1個月宅在家裡,睡衣扛一週,天天吃泡麵,素顏一整天,也是可以活得下來、過得下去的。這樣的靜默,會讓整個消費環境安靜下。有些東西,壓抑久了確實會爆發,比如情緒;但是有些東西,壓抑之後,可能就沒有了,比如消費觀。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就是在這次疫情下,我發現平時我每天都要喝的酸奶,不喝也是沒關係的;隔三差五都要去吃火鍋的,我這天天在家吃得清淡,天天煮各種粥喝,飲食口味都變淡了;甚至都學會斷舍離了。原來我們的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多東西。我們只見過各種購物狂歡節,沒見過購物靜坐節吧?消費是需要大環境的,當人們的心理依賴和關注重心不在消費了,這種慾望和動力就會降低。即使有人大量購物,旁邊的人沒有羨慕嫉妒恨,他的消費慾望也會冷下來。所以,缺少了群體性的驅動,也導致個人很難有大規模的消費狂潮。
民眾財富已縮水,大家也需要及時轉變消費觀念這次疫情,真的是給我們全體國人,上了一堂特別生動的現金流管理課。尤其是很多月光族。不要跟我說你有多牛逼,資產多雄厚,只要你有不可避免的成本開支,你手上沒有幾個月穩定的現金流,分分鐘財務爆倉。很多人在這次疫情中,小孩要買網上上課設備拿不出錢來,家裡有急用的拿不出錢來,最後沒辦法了只有到處借錢,但如果你有好的消費習慣和存錢的習慣 ,你就絕對不會因短期沒收入,或暫時不上班而焦慮、恐慌,你可以有更多從容和更多的時間去規劃。手裡沒存款,心裡沒底氣,你會寸步難行,中國過去這些年的高速發展,讓很多年輕人失去了儲蓄的習慣,過上了月光,甚至負債的生活方式,反正平時有收入能抵扣負債,還上月供就行。這次突然發現行不通了。
你可以想象,經過這次財富洗禮教育的中產階級,未來不僅是低慾望消費,更是選擇不隨便消費,要存錢呀,要理財呀,要為將來的養老做準備呀。所以,儘快改變自己的消費觀,儘快脫離“月光族”,存錢真的很重要。存錢的意義不是讓你存“第一桶金”,而是在於:第一,作為長期戰鬥的備用資源,解決隨時出現的不確定狀況。第二,用存錢的習慣來剋制自己無節制的消費慾望。第一,作為長期戰鬥的備用資源,解決隨時出現的不確定狀況。第三.用存錢的習慣來剋制自己無節制的消費慾望。建議普通人至少將每個月收入的20%存入一個獨立賬戶中,餘下的80%用於支付其他開支。你會驚訝地發現:使用收入的80%生活,和使用100%相比,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疫情結束後消費方向會被分散,個人需要轉變從業思路我們老說消費分級,但是,到底什麼是消費?都有哪些消費呢?行業裡面會是這樣的大概分佈。衣物(泛指服裝、箱包)、食品、用品、住宿、交通(包含物流和客流)、教育以上,前三種完全可以通過線上電商解決,其瓶頸在於物流部分。可以看到,現在的物流師傅、快遞小哥其實仍然是非常忙碌的,這裡的商業鏈條並沒有斷掉。受影響比較大的餐飲、旅遊、客流部分,屬於階段性消費反彈,住宿屬於季節性消費,有反彈但沒法持續爆發。另外,由於疫情後的服務能力恢復需要時間,即使爆發,一時半會兒行業也不見得反應的過來。比較有意思的是教育行業。現在的學生和辦公室白領在家學習與工作,前者是把學習焦慮傳遞給了家長,後者是把職業壓力傳遞給了員工,讓大家意識到,知識就是力量。
由於線下培訓和教育行業基本癱瘓,疫情中和疫情後,一定會有大批量教育服務滲透線上和線下的結合。所以,教育行業的小規模持續爆發,是可以期待一下的。這個層面,是從消費角度看行業細分的行業維度。所以,這次疫情結束後,如果你面臨被裁員或降薪,甚至是重新求職,也就有目標了,首先在行業上最好就不要選擇傳統線下的行業和業務,線上肯定是主流,尤其是線上教育領域相關的崗位,其次是要儘量選擇能夠支持遠程辦公的崗位,因為這次企業如果說要裁員,要重新招人,肯定是先砍掉不賺錢的那部分線下業務及員工。所以,基於以上的分析,我認為疫情之後的報復性消費,不會發生。同時大家也要在消費觀和從業觀上認真思考一下,及時轉變觀念,為未來做打算。


寧夏銀川微生活


估計今年大家都會緊迫一段時間了 疫情影響太大 不可能有誰還能瀟灑自在 要知道很多人一天就是多少錢的 就算個人的你可能感覺也就是個把月的工資 但是對於公司企業就不一樣了 一次疫情要蒸發掉多少錢呀 雖然憋時間長了 但是特別過激的消費應該也不會有 想因為大家其實現在都很理智了


魚尾巴的尾巴


會不會出現報復性購買我覺得應該不會大面積出現。

因為這次疫情比較嚴重,而且時間比較長。大部分人都沒有收入,大部分人也都知道了要多存點錢,畢竟這個時候有一點存錢還是很重要的。如果有的話也是口罩之類的。吃的東西大家不需要擔心,目前來看各方面供應還是充足的,只是不太方便出去購買。疫情一旦解除運輸什麼的恢復起來,各類物資供應會更加充足完全能滿足需要。

衣服化妝品之類我感覺可能會賣的好一點,不少愛美女性這一段時間估計憋的難受😭,比如我家那位,天天吵著這個沒有那個沒有,她和她的朋友聊天也是討論這些。就是疫情結束了要買什麼樣的口紅啦面霜啦什麼的。所以,這方面我覺得疫情結束可能會大賣一波,請男同志們看著點[呲牙]。雖然我看不住[摳鼻][捂臉]。

普通人像我們這樣應該不會去報復性購買什麼東西,就是正常補充一下。

而且現在我們小區物業也是從外面聯繫了蔬菜水果肉類送到小區裡面,不出小區生活必須品都可以得到補充的。





平淡的生活—15


疫情結束後,會出現一定的報復性消費,但僅限於個別行業。

這次疫情嚴重性遠超2003年的非典,並且防控力度也強的多,而且對人員的管控時間也比較長。所以我認為疫情結束後,會有這麼幾個階段:

一、心裡壓力的釋放期

從春節開始的地域、人員管控持續到今天已經5周了。人們的心理經歷了開始的恐慌,到慢慢的麻木,再到現在的習慣。其實每個人面對疫情,面對死亡的威脅,都有著一定的壓力。人的本質是群居性動物,源自於內心的交流的渴望,互相心理的取暖,一直被壓抑著。所以當疫情防控解除之後,會有一個短期爆發性的釋放。相應的某些行業如:餐飲、休閒娛樂等一些便於交流的場所會出現報復性反彈。

二、面對現實的經濟緊張期

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對於很多的企業,門店,個人來說,這段時間是沒有收入的。相信一些抵抗風險能力差的已經捉襟見肘了,所以在短暫的釋放後,必然要承受經濟上壓力。

三、全社會的養傷恢復期

經歷了這麼一場全社會性的戰“疫”,國家、企業、個人都需要時間來修復戰“疫”帶來的後遺症。起碼需要一兩個季度的時間吧。

四、重歸於正常的軌道

時間是最好的良藥,能修復一切。慢慢的社會還是會迴歸到原有的軌道。國家也好,企業也好,個人也罷,原有的優勢依然還在,原有的問題也沒有減少。都需要去面對。

一切還是原來的一切,包括你我!


動靜之間萬物顯盡


我認為疫情過後,人的消費觀會變得更加理性。所謂報復性消費是不計後果的消費,我認為這隻限於疫情過後的各種吃,聚,玩,短暫的自我滿足和精神上的修復,最後人們還是會迴歸到理性的,基礎性消費上。

一場疫情,讓人感悟到生命的無常和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大災大難來臨最應當具備的自我保護條件是什麼,應急儲備會變得尤為重要。這會使人們的消費觀趨於理性,迴歸到必須的物質基礎上:

一,買房。有個自己的窩,讓自己有個庇護所,哪怕再小,不會因為特殊時期,沒地方住使自己變得狼狽不堪。

二,買車。車在關鍵的時候,幫助我們爭取時間,擺脫困境,減少損失,可能還有可能成為臨時的棲身之地,有一個頂的空間,就是安全感。

三,買黃金,儲備一定比例的黃金,加強家庭的避險功能。

四,買基礎的應急儲備,冰箱,加溫洗衣機,家用消毒櫃,及生活中的必需品。

五,存款。不做月光族,卡里有錢,手上有現金是生活的保障和最大的底氣。我認為最終,人們是理性的,而不是不計後果的報復性消費。




玩美生活吧


很多人缺乏經濟學基礎,看到“報復性”三個字就覺得是不理性的消費行為。

實際上,在有經濟學基礎的人的嘴裡,報復性消費跟理性不理性無關,只是而是僅僅是對市場情況的一種描述。

以上圖為例,紅圈前的波谷是由於受到疫情壓制,消費減少。

你比如說原本計買車,由於疫情現在買不了了,可能幾個月都買不了、

那麼在數據上就呈現出消費減少。

但是你疫情期間買不了車,需求還在呀,這個車你是遲早要買的,要不然媳婦不答應,接送兒子不方便,上下班還要擠地鐵。所以疫情結束以後,自然還是要買車的。

然而,還有一批人,不管有沒有疫情,都計劃在疫情結束後的那段時間買車,這次疫情對他們沒啥影響,他們屬於自然增長的消費需求。

所以,推遲購車的人和按計劃購車的人一疊加,就產生了圖上紅圈裡的那個波峰。

所以,我們把這個自然形成的消費波峰,稱為“報復性消費”

因為它確實要高於自然本應該呈現的消費水平,而且是受到疫情壓制的需求被釋。但是總體上並沒有所謂不理性的問題。

當然不能排除個體的非理性消費,比如我憋了兩個多月沒吃火鍋了,我現在特別特別想吃,本來一次一週吃一次,疫情結束之後我一週吃了三次,這就有些不理性了。


呆小萌落筆畫秋楓


如果疫情結束了,你會做什麼?去火鍋店大吃一頓?去燒烤店擼串?買幾杯奶茶,滿足自己的味蕾?但是每天都會增加幾例確診的病例,讓你忐忑不安,望而卻步。期望在疫情過後,出現報復性消費的商家們。低估了這一次疫情對於大眾的刺激,更不要拿非典來對比這次疫情,你們所期望的報復性消費可能不會到來了。

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都要過著一邊防疫,還要一邊工作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去火鍋店吃飯了,就是排個隊買奶茶都有可能被感染。

最近在網上經常看到這樣的言論,等這次疫情結束了,吃貨們就要開始進行掃蕩了。一點點奶茶、海底撈重慶火鍋串串樣樣都讓人流口水。我們談起在疫情過後的美食,每個人都能娓娓道來,並且發誓在疫情後,等這次疫情結束後,要加倍吃回來。

如果會出現報復性消費,收益最大的當然是線下休閒餐廳的老闆。已經有整整兩個月沒有營業了,這兩個月中小型的餐飲經營者,都在吃土。假如疫情很快地會結束,如果這些小老闆都會熬到最後,民眾的報復性消費會讓他們笑開了花。

所以,從現在開始,他們已經在往這方面努力了。抑制疫情解除令就是,衝鋒前的號角,病毒會在一瞬間全程滅絕。大量的民眾會欣喜地衝進各大商場,店家會準備充足的食物,讓他們海吃海喝,賺足銀子。所有的商店生意全部復甦,繁榮依舊,但是這可能出現嗎?

可能不會了,雖然這句話對於商家來說可能是,澆在頭上的一盆冰水,但這很可能就是現實。白巖松老師曾經採訪了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採訪結束後,他得到一個意外的結論:冠狀病毒可能和我們長期共存。

這個結論一出來,那就意味著,疫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消失,看似已經被消滅,但隨時可能爆發。

在這段時間內,我們要習慣新型冠狀病毒在我們身邊可能隨時爆發出來。而一旦爆發出來,我們就要做出相應的行動。將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這次的病毒,很可能不會像非典那次一樣,隨著夏天的到來慢慢消失。

報復性消費聽起來很美好,不管是對消費者還是對商家。但可能不會到來。


ljb1234


疫情讓很多人足不出戶,很多想購買的東西,都因為不發貨,不配送,不營業而暫時擱淺了購物慾望。然而很多人,很多情況下,這種衝動消費的慾望隨著時間慢慢就消散了。

疫情讓各大企業面臨危機,而直接影響的,出了公司老闆,還有下面的員工們。當今社會,車貸房貸成了很多家庭的壓力,有孩子的家庭,更是支出龐大。然而無論是否有積蓄,這次的動盪都會給每個家庭帶來危機。

面對疫情,有的人失業了,有的人降薪了,有的人工資延遲發放了。這些都說明,我們不得不節衣縮食了。

一場疫情除了讓我們更加珍愛身邊的家人,更加重視健康。也讓我們體會了存錢的好處,俗話說有備無患。那麼,我覺得,疫情過後不會出現過度消費,而是會出現一批斷舍離的人,精明消費,理智購物。



慢漫歡喜育兒


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家裡蹲,過年前準備的大米蔬菜肉類早已消耗殆盡,補充也是靠平臺購買跑腿派送,有些地方則是社區工作者人員物業人員幫忙購買,為了隔離病毒人民群眾都做出來極大的個人約束,每天客梯廚房衛生間循環遊,看電視看書玩手機做美食,開始可能還可以接受,一時興趣,時間久了自然膩了。而且作息完全顛倒。白天黑夜亂套。出個門倒垃圾都感覺是一種解脫,呆在狹小空間太久,太久沒有呼吸新鮮空氣,太久沒去公園,很久沒喝過奶茶,想到以前那麼多美食,美景。騎自行車出去遊玩,跑步徒步登山,海邊吹風看海釣魚,賞花賞月燈光秀。地鐵熙熙攘攘的人群,鳥兒清脆的鳴叫,海浪聲,歡笑聲都是一種甜蜜的回憶,珍藏心間久遠的記憶,長時間的被壓抑,等著疫情解除的那份心情誰都可以理解,現在雖然還沒有出現拐點,但是看看最近幾天的新聞報道,江西解禁大批人趕集,武功山景區開放纜車索道人山人海,多地復工人流恢復,熱門景點已經開始停車場車位緊張。。。總總跡象表明,疫情結束,人民外出遊玩的激情會像火山一樣爆發,03非典過後也出現報復性消費,大數據時代,我們坐等疫情結束,春暖花開。


Andy小吳


報復性消費那是想象而已,消費靠的是普羅大眾,有錢人的消費是不存在報復性增長的,而許多上班族因為疫情而延遲復工,哪來的收入去大幅消費?

若是國家再次啟動消費補貼,便利分期,有可能有一波反彈,報復性消費是不存在的,普通人收入提高了才會擴大消費,加工資吧。

一個是滿足正常需求的消費,一個是國家刺激出來的消費,這個刺激來的需求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由於這次疫情,許多人因為停工停業,房貸車貸其他貸款的壓力,不得不重新思考什麼是財務安全,怎樣才能對自己及家庭負責,儲蓄的重要性此時此刻是多麼痛的領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