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怎麼評價劉邦和項羽?

漠凡星


說項羽是一位英雄一點也不為過,他27歲時就已經是一位銳不可擋的霸主了。在消滅秦國的戰爭中,項羽叱吒風雲,所向披靡,“攻定陶”,“拔襄陽”,“斬李由”,“殺宋義”,“諸將皆懾服”,東救齊地,西破章邯,而在鉅鹿一戰中,更是置生死不顧,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取得關鍵性勝利,“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氣概可謂雄偉英武,聲勢如日中天。《史記》中記載說,項羽“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而劉邦也確實是個混混,年輕時不太喜歡讀書,也不喜歡下地勞動,常被父親訓斥為“無賴”。

後人對項羽和劉邦的成敗分析的觀點有很多,對他們二人性格的評價也很多。很多人認為項羽目光短淺、自滿自得 足勇少智、缺乏寬宏大量的國君氣質,認為劉邦則狡黠、油滑,工於心計,善於吸引他人為己所用。項羽和劉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性格呢。

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自我。在項羽的心中,他一直都把自己看作英雄,他也一直以英雄的氣概來要求自己。項羽出生在楚國一個貴族家庭中,小時候一定聽了很多楚國大將們的英雄事蹟,而他本人也“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又是名將后羿,可以說項羽在很小的時候就把自己作為英雄人物的。長大後,他又取得了那麼大的戰功,有那麼多人敬畏,因此英雄的形象在他內心深處就更加根深蒂固了。他排斥才華過人的韓信,因為韓信受過胯下之辱。他欣賞敵對的樊噲,因為樊噲忠勇豪爽,他認為樊噲是個壯士。這兩個例子說明英雄在他的心中多麼重要。但他內心的英雄,只是武力上的英雄,而不是知勇雙全的英雄。

因為在項羽的內心中,他早已把自己定位成英雄,於是他不愛學習,也不喜歡總結自己,他的才華只停留在帶兵打仗的層次上。而且,他放縱自己的情感,憑自己的喜好獎罰部下,憑自己的喜好殺人。他沒有把心思放在國家的管理上,沒有把心思放在招攬人才上。

項羽的人生一直都很順,似乎沒受過什麼挫折。當他經歷人生中的挫折時,就是烏江兵敗,而他處理這次挫折的方法卻是採用了自刎。儘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個很悲的結局,但項羽卻死得很有英雄氣概。也許在項羽的內心深處,他的英雄形象是不能受損的,他不會象韓信那樣能忍受胯下之辱,也不會象劉邦那樣鴻門宴上請罪,他認為自己的失敗,是“天之亡我”,是上天要他滅亡。

劉邦是個草根,是個混混。在他的成長經歷中,他一定經歷了太多的挫折。他在與人打道的過程中,也一定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劉邦似乎沒有什麼經典的故事,印象深刻的有斬白蛇、鴻門宴和不拿一錢,卻以名義上的“賀萬錢”進謁呂公,並得到呂公的女兒做媳婦。從這幾個故事中,看出劉邦的魄力,看出劉邦是個心理承受力強的人,而且不感情用事。

性格決定命運,項羽和劉邦的故事更加說明了這點。



御前帶刀侍衛


項羽和劉邦這兩個歷史人物,他們都參加了反抗秦朝起義,滅亡秦王朝的戰爭。兩個人後來為了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楚漢戰爭。最後項羽兵敗自殺。開始的時候是兄弟,後來是死對頭。

一個是失敗的英雄,一個是成功的小人,一個是真正的英雄,一個是地道的無賴。或許很多人都有這種評價,但是我不是這麼認為的。

首先來看看項羽的評價

李清照詩作:“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對項羽有了極高的評價。在軍事上非常有才華的項羽在政治上卻是非常的幼稚的,為人處世全憑心情,聽不進去謀臣的勸諫,剛愎自用。(鴻門宴可以看出)

項羽是一個殘暴之人,在入關的時候竟然屠殺了20萬秦國軍隊,使秦國上下沒有人不恨他的。韓信曾經在說項羽婦人之仁,也就說項羽恭敬慈愛。

項羽功績累累,殺敵無數;英勇無畏,身先士卒;急中生智,破釜沉舟,為破秦立下了汗馬功勞。鴻門宴上,他優柔寡斷,起了婦人之仁,又念起了舊情,這恰恰被劉邦利用了。

在看看劉邦的評價

劉邦入關滅秦後,不僅對百姓秋毫無犯,而且還與民約法三章;百姓持牛羊酒食犒勞,劉邦也婉言謝絕。這些舉動,贏得了民心。項羽入關則殺死了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焚燒了王宮,將金銀財寶和美女搜刮一空。

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

得到天下後,害怕功臣謀反,奪了他的大漢江山,利用了各種藉口除掉了異姓功臣。有難同當,不能有福同享。

人誰無過,可以看出劉邦並不是想象中的小人,而大英雄項羽也並不是沒有缺點。






小史微課堂


《自由體詩》

——(劉季與項羽)

評價沒有項羽高,卻因逼死項羽驕。

小兒出身雖市井,終究登上帝王寶。

——(項羽)

失敗英雄是霸王,劉季只宜站一旁。

各種情懷悲中勁,虞姬虞姬此生傷。

——(劉季)

初本無意去當頭,奈何眾人齊肩溜。

暫且代領大哥位,幸來竟將天下收。

——)後人皆仰慕項羽,而毀謗那劉季兒。



如若天風


劉邦就是靠耍流氓發家的,不過能成功就沒那麼講究,俗語“英雄不問出處”嘛。並且有識人、籠絡人的才能,挺有心思的,在亂世中活命尚且困難,他還算是白手起家,多困難可以想象,後來稱帝后集中權力,足以看出來他的精明與狠辣。



項羽算是歷史上最出名的“王”,勇猛過人,年少時就南征北戰,征戰沙場,有英雄那種氣概,手下也都是猛將,但是謀士不多,但沒有正確認識審視自己的能力和身邊的人。單從最後他的不過江,烏江自刎就看出來了,要是劉邦早就跑過去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史記》有點傾向於抑劉贊項


淺思少年


劉邦和項羽。這些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他們生長在同一個年代,他們又都是楚國故人,他們是推翻暴秦的主要力量。他們又是權力的主要的競爭對手,劉邦和項羽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異。劉邦本人出身貧寒,到40多歲的時候還還一事無成。劉邦是一個很義氣的人。他身邊有很多信得過的朋友。這些人。互相幫助,互相扶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以後政治鬥爭中,起到了重了重要的作用。劉邦善於用人,劉邦意識到用人的重要性。他廣羅天下人才。張良、韓信都成為他平定天下的重要的人物韓信。更是為他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的戰略意識比較強。戰術也比較靈活。劉邦靠團隊的力量取得天下。而項羽比較輕敵。個人比較孤傲。有勇無謀。不能聽信謀士的意見。所以。在以後的。戰爭中,逐漸處於是頹勢,以至於自刎烏江。項羽成為天下英雄失敗的案例。項羽是被後人最為惋惜的英雄之一。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句。詩詞。正是對項羽惋惜的真實寫照。





耕讀世界


如何評價劉邦和項羽?

中國歷史歷來只以成敗論英雄,項羽確是個例外,他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我們都承認他是英雄。雖然有太多的遺憾,但他的歷史功績卻無人可以抹殺,他是反秦起義首領,傑出的軍事家,戰神,叱吒風雲,勇冠萬夫,千古不二,一生創造了太多的軍事奇蹟,鉅鹿一戰,打敗了大秦帝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徹底動搖了秦朝的統治。非項羽不可以亡秦。彭城一戰,以三萬幾乎殲滅了劉邦56萬大軍,劉邦也差點被活捉。由於政治上的不成熟,剛愎自用,不會用人容人,最後敗了,卻雖敗猶榮,死亦死得悲壯悽美。他是永遠的英雄。

劉邦是勝利者,勝利者是不可以譴責的。

雖然劉邦有太多的缺點,但他豁達大度,知人善任,情商冠絕古今。雖岀身草根,卻是真正統一中國的人,是創造漢民族的人,是漢文化的保護髮揚者。




又新閣讀史


劉邦是天生的首領,項羽只是一個臣子,如果不是司馬公同情項羽,今天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項羽身上那股英雄氣,應該叫感性,不是一個政治家應該有點氣質,只能做個草莽之人。相比之下,劉邦才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救一國與一人的差別。


Hickaizen


項羽大開歷史倒車,廢除始皇的封建郡縣制度,復辟野蠻落後的西周奴隸分封制度,項羽殺光了秦始皇后代,使得秦始皇今天后代絕戶斷子絕孫。劉邦繼承先進的秦代封建郡縣制度,把土地分給人民,推進社會進步,以無為而治天下,讓萬民休養生息,並善待項羽後人,使得項羽今天有150萬子孫後代。誰是君子,誰是惡人混蛋,一目瞭然。天下的老百姓誰也不想再回到過去做奴隸,都想分田地當農民,所以人民都支持劉邦,反對項羽,最後項羽焉能不敗?


洛神崑崙


劉幫雖然武藝不精,韜略不全。但攏落人才,利用人才,把下屬才能為自己所用,取得了天下。例如蕭何能籌備糧草和兵源,使劉幫軍隊有足夠後勤保障。張良在軍事方面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才。韓信有統兵百萬之才,有這些人才為劉幫打天下,沒有不勝之裡。而項羽一勇之夫,就一個範曾謀土。言不聽,計不從,離他而去,為有不敗之埋。在鴻門宴上要聽範曾一言殺了劉幫,那麼歷史也就改寫了。


黃玉常


毫無疑問,劉邦和項羽都是英雄,只是英雄所重不一樣。劉邦的英雄之處在於馭人,而項羽的英雄之處在於個人英雄主義。大多數人都喜歡自己是英雄,所以喜歡項羽的多,特別是文人騷客多喧染,比如"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但劉邦開創了大漢四百年基業,至少是值得佩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