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抗疫先鋒丨衡陽高新區李建國:“有困難、有危險我先上”

抗疫先鋒丨衡陽高新區李建國:“有困難、有危險我先上”

衡陽高新區華興街道華輝村黨總支書記李建國(左一)督導工作人員進行無死角消毒。

調度部署華輝村總體防疫工作,深入各小區排查核實,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走街入戶進行防疫宣傳,為村民送口罩等防疫物資……這是衡陽高新區華興街道華輝村黨總支書記李建國一天的工作,這個工作他一絲不苟反覆做了一個多月。

這些工作看似簡單卻很繁瑣。李建國時刻要求自己做到極致,不留任何死角。目前,華輝村未發生一例新冠肺炎疫情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嚴防嚴守 “連續32天堅守在一線”

“李書記,租戶家燈亮了,有人回家了!”“好的,我們馬上過來排查。”2月26日晚9點多,李建國再次來到光輝小區安置房進行“三類人員”排查。

李建國也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上門排查了。2月26日,李建國接到高新區華興街道對“三類人員”再次進行排查的通知後,他立即組織村兩委深入轄區內各小區,對外地、特別是湖北迴衡人員進行網格式信息排查。

抗疫先鋒丨衡陽高新區李建國:“有困難、有危險我先上”

李建國和村幹部深入轄區內各小區,對外地、特別是湖北迴衡人員進行網格式信息排查。

李建國介紹,因村情複雜,華輝村在高新區率先實施封閉式管理,目前轄區內光輝小區、長勝小區等安置小區都管控良好。小區只留一個出入口,進入人員必須測量體溫,並進行電話登記等。

華輝村由原來的高新區華興街道華新管理處(村)和光輝管理處(村)合併而成,屬於典型的城中村,其安置小區多,位置分散,給返鄉人員信息排查增加了難度。

外來租戶多讓村部排查更加困難,有時工作人員要上門幾次才能找到租戶本人。晚上李建國時常接到樓棟長或村民的電話,只要有租戶回家,他們就第一時間上門排查,測體溫、發宣傳資料等。

疫情暴發以來,華輝村迅速行動,1月25日起(大年初一)便開始全面啟動疫情防控工作。大年初一,李建國就開始給轄區內在家隔離人員打電話拜年,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大年初二,李建國在街道開完會後立即趕到村辦公室,安排部署防控工作。春節期間是李建國和村部工作人員最忙的幾天。

2月20日,李建國岳父70歲大壽,考慮疫情期間不辦酒不做壽,妻子僅在家做了團圓飯,想著一家人晚上好好聚聚。可是當天李建國仍然忙到9點多才回到家。

衝鋒在前 “有困難、有危險我先上”

大年初二晚10點多,李建國接到群眾電話,說轄區內某小區有一住戶從武漢回衡陽過年未登記在冊。剛回到家還來不及拖下外套的他,在感冒疲憊的情況下不顧家人勸說,立即驅車趕往小區。

蒸水花苑居民彭鵬1月20日開車從北京回衡陽過年,路過武漢,屬於隔離對象。目前已經安全解除隔離的彭鵬夫婦對李建國說不出的感激。“隔離期間,李書記不顧個人安危,經常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上門給我們測體溫,送口罩、蔬菜等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讓我們感受到了村部無微不至的關懷!”

華輝村老幹部李遠球告訴記者:“有危險的事情李書記總是衝鋒在前。轄區內一居民患有精神病,村裡以往都有幫扶她。在疫情非常時期,李書記多次上門看望她,並送去口罩、酒精等,和患者家屬講清疫情的嚴重性,叮囑其家人加強看護嚴防走動。”

防疫期間,基層幹部需要細緻做好宣傳排查,加班加點是常事。“目前村裡5名村幹部,李書記考慮到部分是老同志、女同志,危險、棘手的事情,他都自己擔著。有時加班到很晚,他都讓我們先回去。他還經常開車把不會開車的老同志送到家,有時他回到家都快12點了!”村幹部譚運英告訴記者。

迎難而上 “這是共產黨員的使命”

2月27日,李建國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來到華輝村村部,和村幹部碰頭瞭解昨天的疫情防控具體情況。然後,村幹部又分赴各個小區進行宣傳排查等工作。“目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緊的時候,雖然我們每天都重複一樣的工作,但是大家絕不能有絲毫懈怠。”李建國嚴肅地要求。

儘管李建國有時晚上11點多才回到家,但是第二天他還是會在6點多起床,7點多來到辦公室。因為出門早,疫情期間,他總是顧不上吃早餐。

“李書記,你們天天都過來,自己也要多注意安全,注意休息呀!”“你們都這麼辛苦,我們儘量宅在家,不給國家和政府添亂!”……華輝村各個小區的居民大部分都熟悉李建國,在他排查走訪時,在入戶上門時,經常有居民送來問候。看到有村民沒帶口罩,李建國就自掏腰包購買了幾百個口罩和消毒液發放給村民。

每每聽到村民的關心李建國心裡暖暖的,他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他笑著說:“面對疫情,挺身而出,這是共產黨員的使命!面對困難,迎難而上,這是作為一名村總支書記的責任和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