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企業管理應該寬鬆還是嚴格更好?


寬鬆與嚴格管理都有其好處與弊端,寬鬆能讓人發揮主觀能動性,但是一些懶惰的人可能會有機可乘,藉機偷懶。嚴格管理讓所有人遵從統一的規矩能夠讓管理更規範,有時候又缺乏靈活性,束縛了一些創造性思維。所以,應該寬嚴相濟,才會讓企業更有生命力!


張明光


寬嚴相濟!好的企業管理者都有雙重人格:雷霆手段,菩薩心腸。

我比較過身邊的兩位管理者:一位寬仁治人、溫良謙讓,但他帶的團隊嘻嘻哈哈、舒服安逸,毫無執行力和戰鬥力,業績一直平平;另一位極為苛刻、不近人情,但他帶的團隊高速運轉,業績噴薄增長。

“做個好人”和“做個好的管理者”,其實並不衝突。良好的幹群關係和群眾基礎,有助於達到目的,但卻不是最終目標。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是要做出好數字,對老闆負責;一個好的 CEO,就是要做高利潤或股價,對股東負責。

企業管理講究善做善成,而不是一團和氣交朋友。“慈不掌兵”。不要放縱紀律,不要對制度寬容,這是對員工的不負責;要幫助員工成長,提升收入,獲得更體面的生活,這是對員工最大的負責,而不能“溫水煮青蛙”耽誤了員工發展。

場上暴君,場下朋友;工作魔鬼,生活好人。“雷霆手段 菩薩心腸”的雙重人格是管理者的鐵布衫。


L星星點燈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搞清楚企業管理的層級。

只有針對不同的層級匹配對應的管理手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以偏概全,盲人摸象。

其次,企業管理大致可分為上中下三個層級:

第一,上層的戰略管理層;

第二,中層的運營管理層;

第三,基層的基礎管理層。

一、上層的戰略管理,應該講究務虛寬鬆。

企業一把手負責制定公司戰略規劃,而戰略又是在戰術的實踐中形成的方向性指導,所以在這裡戰術的管理上一定要講究嚴格,戰略的制定上要講究高度和前瞻性所以更多是做企業經營的哲學思考,相對務虛寬鬆。

談到企業管理,不得不提到咱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毛主席是全球經營典範,中國第一代優秀企業幾乎都深入研究過毛主席思想,在毛澤東的軍師思想體系裡,提出來戰略與戰術的互動軍事原則,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例如:我們的戰略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術是“以十當一”;凡事做不到“以十當一”,就很難做到“以一當十”。

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我們要務虛寬鬆,在戰術上我們要重視敵人,所以我們要嚴格規範”。

二、中層的運營管理,應該寬鬆活潑。

一個優秀的企業靠的一定不是管理,而是簡單有力的系統運行,這樣才能讓平凡人做出不平凡業績,減少對強人能人的依賴,這樣的企業才能持續穩健發展。

另外中層管理需要對企業對管理者堅決放棄對複雜管理的興趣,我們在企業諮詢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對複雜管理太有興趣,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管理者太喜歡權力和說教,喜歡權力本身是一種天性,商業社會失去金錢的痛苦有時候都比不上失去權力的痛苦。喜歡說教又是人類的另一種天性,我們都必須承認一個事實:“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管理者總希望別人提取他們的教導,總感覺有好多好東西要教給你。

第二個原因是被管理者太喜歡自由和表現。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一方面渴望自己成為管理者,擁有管理別人的權力,另一方面有非常渴望自由,不希望任何人約束自己。所以當別人的權力施加過於嚴格的時候,被管理者通常都會想盡辦法為自己爭取更多自由。從而形成內耗循環,在中層運營執行層面就會造成不利因素和管理損耗。

所以中層運營管理,一邊是管理者對權力和說教的情有獨鍾,一邊是被管理者對自由和表現的永不放棄,這時,我們需要把管理變得寬鬆活潑一些。

三、基層的基礎管理,應該格外嚴格。

基礎管理是紀律制度,是鐵的紀律,剛的制度,一定要嚴格遵守。

但切記繁文縟節,規則制度一籮筐。毛主席從井岡山一千多人到反圍剿結束近百萬紅軍,基礎管理制度都非常簡單,就一句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制度與規則是不一樣的,規則是一個導向,但制度必須嚴格遵從,來不得半點馬虎。

雖然我從不主張用軍事化去管理企業,但從建立紀律管制度的角度,所有企業都必須清楚,對於任何一個組織的紀律,都是從諸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切繳獲要歸公”、“借人東西當面歸還”,這些最基礎最簡單也最嚴格的點滴之中,通過嚴格不懈的堅持日積月累而成的。

最後,談談我的觀點。

管理不是一門學問,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我對管理沒有多大興趣,管理的唯一權威就是成就,管理根本不需要興趣,管理唯一的成就就是最大化限度的保存經營成果。

我一向主張簡單輕鬆管理,在另一篇問答《為什麼說管理的核心就是明確目標?企業管理的本質就是目標管理》裡面甚至提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管理。管得越多反而效果越差,而且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成本的,這些成本都是從企業原本的經營成果中切割下來的,管得越多,成本越高,消耗的經營成果也就越大。

經營管理其實很簡單,濃縮成兩個字就是“決策”。企業經營靠的是有效決策,經營企業就是經營決策,任何企業根本不可能確保完全正確,準確率才是企業經營的關鍵,企業決策依靠的是對準確率的把握。經營管理的動作難度係數越高,準確率就越低,經營管理動作越簡單,準確率就越高......

管的少,其實才是真正的管得好!

管得松,其實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是吳文鴻,企業家背後的思考者,實業家背後的瞭望者!


吳文鴻商道大思維


企業管理寬一點好還是嚴一點好,這個問題管理學上有不同的觀點,寬嚴各有特點,各有長短利弊。寬一點,人性化一點,有利於使員工從中感受到尊重和自由,從而增強責任感和對企業的熱愛與認同感歸宿感,營造更加和諧團結向上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的吸引力、凝聚力。嚴一點,制度剛性一點,要求高一些,獎懲分明,紀律制度嚴明,有利於企業管理權威的樹立和執行力的提高,有利於企業效率的不斷提高等等。但是,人性化、差異化的照顧可能少一些,容易引發一些矛盾。當前,在復工和防疫都很重要、都必須抓緊的情況下,管理嚴格子點更好。


思之遠方


企業的終極目標是利潤,所以,無論是嚴厲的制度(軍事化管理)還是人性化管理,都只是工具----達成終極目標(獲取利潤)的工具。

為什麼有的企業靠嚴厲的制度管理員工,提高了生產效率,有的企業靠人性化管理,籠絡人心,這兩者看起來矛盾麼?

不矛盾,普遍的處世態度,一定基於利益上的考量;任何企業內部的管理現狀,都是企業中各大利益集團經過長期博弈所形成的納什均衡點。任何一個納什均衡點,雖然未必是雙贏或多贏,但是均有其內在的穩定性;一切冰冷的規章制度,都是無數教訓堆砌而成。換句話說,採取什麼樣的管理,一定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不是你老闆與股東想決定就能決定的。 管理的本質說到底是為了企業高效運轉,選擇什麼樣的管理方式取決於企業的性質。

不過就一般情況而言,管理企業和治理國家是一個道理,也應該分為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

開始,必須軍政,一切行動聽指揮,無規矩不成方圓。特別是生產型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節能降耗,沒有鐵的紀律,不可能打造競爭優勢。

然後,實行訓政,讓員工從順從變成順應,打內心裡認可公司的管理規範,並形成良好的工作行為習慣。

最後,憲政,把企業的管理規範內化為員工的價值理念,並與員工一起不斷改善和優化現有管理規程,達到員工與企業雙贏的理想目標。


李珊st


您好,個人看法如下:

1.公司發展分初創期,上升期,成熟衰退期,在初創跟上升期的時候,業務不斷開展跟壯大,適用於寬鬆管理,一切都為業務發展服務,等到公司進入成熟衰退期,就要實行嚴格管理,企業規範有序運營。

2.公司定位,如果公司定位是小企業,目標是先活下來,適用於寬鬆管理,如果公司定位是做大做強,朝公司上市努力,這種適用於嚴格管理,一開始就形成規範化的管理。

3.老闆的經營理念。老闆的理念就是公司企業文化的天花板,老闆如果是從大公司出身,可能會借鑑以前公司那一套,體系流程,嚴格管理,老闆如果以前任職的公司管理簡單粗暴,也有可能選擇寬鬆管理。

4.從嚴格到寬鬆容易,由寬鬆轉為嚴格難,所以企業在成立之初做好定位。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如果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跟關注,謝謝!



周志鳳


第一,企業管理當然應該抓緊抓實為好,不然管理鬆散,員工懈怠,企業盈利和對企業產品優質品牌創新、創造必將帶來衰退信號,你這個大老闆董事長花了那麼大代價而興辦的企業,試想,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二,企業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並且進行科學而嚴格的制度管理,以及創造優質產業產品,使該企業不斷地發展為龍頭企業為主要目標的經營原則。反之該企業逐步頹廢,一蹶不振,連年虧損,連員工都養不起,倒閉之時指日可待,你這個“紅色資本家”老闆當得還能夠順心順意、大把鈔票入賬和以部分紅利獎勵員工嗎?我看遲早隨時準備捶臺砸桌、咆哮怒吼而洶巴巴地跑出去罵街耍潑啦!

第三,作為員工,當然寬鬆管理為好。因為基本工資已定,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做多做少每月領薪走人,盈虧與我無涉。所以,老總們總是以基本工資保底加生產優質產品計件或營銷產品質量合格與多寡統籌兼顧計發獎金,激勵員工們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該企業火火紅紅地不斷創新、創造和盈利而發展成為遠近聞名、客戶多多的品牌企業。


贛州市南康區段民生律


按照孫中山的觀點,管理企業和治理國家是一個道理,也應該分為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

開始,必須軍政,一切行動聽指揮,無規矩不成方圓。特別是生產型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節能降耗,沒有鐵的紀律,不可能打造競爭優勢。

然後,實行訓政,讓員工從順從變成順應,打內心裡認可公司的管理規範,並形成良好的工作行為習慣。

最後,憲政,把企業的管理規範內化為員工的價值理念,並與員工一起不斷改善和優化現有管理規程,達到員工與企業雙贏的理想目標。

德魯克說過,管理是激勵不是控制。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到不管。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變態的管理也肯定成不了500強。


戀上影視


視實際情況而定,我做過企業管代(質量體糸認證管理者代表)。或多或少有些體會。在企業沒有規模,人員少,技術程度參差不齊,還不是流水化作業!應該是嚴格提示,再寬鬆管理,從嚴操作規度,不太現實,本來就是一支游擊隊,如何讓正規作戰!如果是~正規企業,必須嚴格管理,循規蹈矩,固定的作業規章,鐵的紀律,還必須獎罰分明!須記著“鐵打的企業,流水的兵!”管理也需立威:“兵隨將今草隨風。不聽命今是野人!”





王奎浪淘沙


企業都有企業自己制定的管理上規章制度,既然制定了規章制度就要嚴格執行,不可鬆懈怠慢,否則就成一紙空文;而對待員工的人事情感關係方面,就要如兄弟姐妹般一樣,有情有義!不要以大欺小,以上壓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