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陝西平利縣醜石文學社二十年成長記

陝西平利縣醜石文學社二十年成長記

在巴山之北,陝西安康嵐河之濱有這樣一片神秘而神奇的洞天福地――八仙鎮,相傳八仙在這兒修仙悟道,赴蓬萊東海通神;革命先烈廖乾五誕生於此;這兒地靈人傑,民風淳樸,尊師重教,文化底蘊濃郁深厚,素有“巴山明珠”美譽的醜石文學社就誕生於這片沃土。

醜石文學社1999年由陝西平利縣八仙中學語文教師蔡汝平創辦,得到陳武成(時任八仙中學副校長)和馬錦文(時任校團委書記)的大力支持。文學社以當代作家賈平凹的文章《醜石》為名。該文學社最初採取手抄的形式,由學生自主完成採稿、編輯、排版等系列工作。

醜石文學社,為全校師生搭建了一個交流平臺,讓師生有了更多和文學交流的機會。得到了上級部門、社會各界人士、廣大校友以及全校師生的充分肯定和讚譽,成為全縣乃至全市、全省極有影響的文學社。國家教育部關工委、創新作品核心基地先後為其聯合授予“創新作文核心文學社”、“全國百佳校園文學社”等榮譽稱號。

20年過去了,“醜石”一直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現學校良好的精神風貌為己任。文學社團形式多樣的各項活動,極大地調動著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乘著打造書香校園的東風,醜石文學社定期開展文學活動,吸引更多同學成為社員,並儘可能發揮每位社員的才幹,為社員文學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利條件。加強對社員寫作能力的指導和培訓,促進活動朝著規範化、經常化方向發展,從而使文學社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道風景。

在新課程標準廣泛實施的背景下,校園文學社團活動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她改變著傳統的語文學習方式,成為語文教學第二課堂,把課堂搬到文學社陣地上來,變課堂語文學習為校園文學活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能大大增強。

20年來,醜石文學社先後創辦《醜石》讀物68期,編輯製作優秀作品集15部,有數百篇作品先後在全國各級各類報刊及網站發表。文學社員也由剛創建時的22名,到2019年12月底已擁有435名社員。在濃郁的文學氛圍影響下,又一個新的文學社團“言絮文學社”萌芽了,成立自己的組織、創建文學博客、印製了文學期刊。

醜石文學社形式多樣的文學活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文學愛好者,不少社員成為小有名氣的作家。其中在詩歌界反響較大,頗受讀者歡迎的有青年詩人蔡淼、柯榮、袁茂森等。蔡淼著有個人作品集《王國盛開的籬笆》、詩集《青春二十年》;柯榮著有詩集《相知無遠近》;袁茂森著有作品集《背影向南》;2017年三位90後詩人出版了合集《八仙三詩友》。近年來,三位詩人大量詩作在《詩選刊》《延河》《星星》等核心期刊發表併入選各種年度選本,被多家報刊轉載。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揚帆;任重道遠,還需策馬揚鞭。年輕的“醜石”必將承載歷史的使命,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謙虛又膽大的提高自身的凝聚力、戰鬥力,努力將八仙人心愛的“醜石”再次提升到一個新的、更高的臺階,讓更多孩子的文學夢在這兒楊帆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