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透過中國古代文學,談談文學作品中“漁父”形象的發展

透過中國古代文學,談談文學作品中“漁父”形象的發展

漁父

談到“漁父”,我們總會想到中國的一些文學作品或詩詞、辭賦。確實,“漁父”一詞是中國特有的詞彙,直義為釣魚的老人。西方普遍稱作“漁夫”,父通“甫”,是古時人們對男子的美稱。比如唐代大詩人,詩聖杜甫(表字子美),其名即取此意。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漁父”是經常出現的意象,而且每個文學作品中“漁父”所代表的內涵與形象不同,影響亦各不相同。那麼,“漁父”形象是什麼呢?其又是如何發展的呢?現在筆者加以分析。

一、各不相同的“漁父”形象

“漁父”形象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各有不同。不過究其類別,大概分為三類——道家,儒家,俠客

1、“漁父”的道家形象

中國古代文學中“漁父”形象早已有之。但論“漁父”一詞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

出現最早的還是在《詩經》一書中。

原文說“漁父”:“瞿瞿竹竿,以釣於淇。莫不爾思,莫遠致之。”

這種對“漁父”的刻畫是現今為止文學作品中發現最早的的一形象。雖然其不一定具備後來的“漁父”專有形象,但不可置疑的是,它確實是中國文學中提到“漁父”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其次出現比較早的莫屬《楚辭·漁父》。(據考證,《 莊子·雜篇·漁父》為莊子後世弟子所撰)《楚辭·漁父》一文相信大家已經比較熟悉了。漁父“莞爾一笑,鼓枻而去”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屈作“漁父”是典型的道家形象——避世隱身,垂釣江邊。

透過中國古代文學,談談文學作品中“漁父”形象的發展

漁父

他主張“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無論是環境的黑暗,還是政治的光明,對於道家“漁父”們影響皆不是很大。他們隨波逐流,但求出世。《莊子·雜篇·漁父》一文中通過“漁父”對孔子對“人有八疵,事有四患”和“真”的討論,處處體現出“漁父”的道家特徵。《莊子》裡的“漁父”更是帶有一絲仙氣,出場時:“有漁父者,下船而行,鬚眉交白,披髮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這種半隱半仙的形象為後世“漁父”的文學形象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恰如學者唐圭璋在《全宋詞》中評價:“古來賢哲,多隱於漁。”

2、“漁父”的儒家形象

儒家“漁父”形象在中國曆代文學中體現並不多。儒家中的“漁父”形象大多是“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的積極入世的形象。說的通俗一點,即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但是其文學原型確乎沒有虛擬的文學形象。而是和後世儒家“經世致用”的觀念一樣,來源於現實,那就是“願者上鉤”的

姜太公呂尚,姜太公垂釣江濱,暗察時事。

知遇於西伯侯姬昌。受封“太師”。至武王即位,被尊為“尚父”,輔助武王,翦滅殷商。創下極大之功勳。這是儒家“漁父”的原型,此原型在中國曆代文學作品中常有引用。比如唐代李白《行路難》中:“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即引用此義。儒家的“漁父”形象,取積極的入世態度,並不像道家“漁父”那樣消極避世。這使得後世大多數胸懷韜略者,為立志入世而師太公望之“垂釣碧溪”而努力。

3、“漁父”的俠客形象

說到俠客,我們會想到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的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這說明了俠客的坦蕩胸襟。

透過中國古代文學,談談文學作品中“漁父”形象的發展

西漢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列傳》中評價俠客:“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

這補充了俠客的另外幾個特點:講求誠信,此其一也。樂於助人,此其二也。坦蕩無私,此其三也(和金庸所寫大抵相同)。在文學當中這樣的“漁父”形象也是不在少數的。比如《水滸傳》中的阮氏三兄弟,平日以打魚為生。上梁山入夥之後,“殺富濟貧”,“替天行道”,最終在平方臘時,阮小二,阮小五在平叛中陣亡,倖存的阮小七仍然打魚為生。“浪裡白條”張順也是。敢於打抱不平,營救宋江,並陣亡於湧金門。這些“漁父”無一例外的體現了他們作為俠客的光輝形象

二、不同“漁父”形象的發展情況

“漁父”有道家,儒家,俠客三種形象。那麼,這三種形象的發展情況是怎麼樣呢?

1、道家中“漁父”形象發展狀況

道家“漁父”的原型出現比較早的應該是陶朱公范蠡。范蠡原為越王勾踐的謀士,與文種一樣,得到勾踐的器重,併為勾踐的復國大業立下了赫赫功勞。但他卻在勾踐滅亡吳國之後功成身退,帶領家人前往陶地經商,並富甲一方。不過在後代的文學作品中將范蠡浪漫化了,並在范蠡和西施的身上編撰了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說二人“泛舟五湖”,不知所蹤。徹底的把范蠡打造成了一名“漁父”形象。筆者認為,這也是中國古人對“漁父”形象崇拜且帶有神秘的感情色彩使然吧。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漁父”形象在古代深入人心。

不過,真正符合此形象的,莫過於東漢初年的嚴光嚴子陵。他與漢光武帝是同窗,且“少有高名”。光武帝即位後嚴光“變姓名,隱身不見”,光武帝令人尋訪,有人上報齊地“有一男子,被羊裘釣澤中”,正是嚴光。可是嚴子陵堅決拒絕出仕。寧願垂釣澤中,都不願意入仕做官。他追求自由之生活,心往獨立之人格,被後世隱士多加讚譽,並大加仿效。這一形象在唐宋之時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那麼,其原因,發展狀況如何呢?

透過中國古代文學,談談文學作品中“漁父”形象的發展

嚴子陵(劇照)

眾所周知,唐代皇帝與老子同宗,故唐代大多尊道,又因為世風開放,許多的文人雅士,僧人道士在其詩作中引用了“漁父”這一意象,並大多是遺世獨立的“漁父”形象。比如張志和的《漁父》(斜風細雨不須歸),顯得十分空靈,不見煙火氣息,並且張志和在其《漁父》詩中批判漢初商山四皓參與立儲的行為:“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這體現了

以張志和為代表的唐代“漁父”們的處事態度——不問世事,淡然處之。

另外,這種道家“漁父”形象在許多文學作品中多有顯現。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趙構的《漁父》(扁舟小纜荻花中)都是膾炙人口的名作,其中的“漁父”形象明顯受道家影響較多,道家“漁父”形象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特別是正統文學)影響最深,“漁父”處世波瀾不驚,融合山水自然之態度與心境不僅僅影響了當時的文人,文學,更影響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

2、儒家中“漁父”形象發展狀況

儒家中“漁父”形象的原型是姜尚,前文已經提到,此處不復細論。儒家漁父形象在中國古代現實中影響較深。自從漢代開始,儒家佔據顯赫地位,更多的讀書人把入仕為官,兼治天下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這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唐代)的現實與文學中都是比較常見的。儒家中的“漁父”採取積極的入世態度。他們作為漁父,作為隱者,只是為其日後做官提供一定的條件。

透過中國古代文學,談談文學作品中“漁父”形象的發展

在我們熟知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隱居臥龍崗,洞察時事,韜光養略,最後出仕,六次北伐,襄贊漢室。唐代更是屢屢皆是。大多數讀書人願意隱居終南山,走“終南捷徑”,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目的。李白,孟浩然等大詩人都是如此。當時的文學作品中也多有體現當時的“漁父”入仕的價值取向。例如王維的“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孟浩然的“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等等。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明清兩代,比如元末明初的

劉基,在年輕不得志時,常釣魚江邊,期望得到當時豪傑的重用,最終成為朱元璋的謀士,為明朝的建立創下了不世奇功,

3、俠客中“漁父”形象發展狀況

俠客中“漁父”無論是生活原型還是文學作品中的形象都不及前兩者。其原型是春秋末期伍子胥過昭關之後過江是遇到的“漁父”。伍子胥受到楚國人的追捕,好不容易過了昭關,卻遇到了大江。江邊的“漁父”知道他是被重金懸賞的伍子胥,卻能視名利如草芥,送伍子胥過江。伍子胥用劍相送,漁翁不受。再也沒有對他人提起過此事。

這件事情被編輯到了東漢的《吳越春秋》一書裡。這本書將漁翁的事蹟誇張化了——將樂善好施,古道熱腸的“漁父”刻畫成了捨身忘我,講求信義的俠客形象——“漁父”為了免去伍子胥的後顧之憂,投身江中而死。可見此時的“漁父”俠客形象已經趨於飽滿。中國古代的

俠客形象也深深地植入人們的心中。

中國後世文學作品中不乏對俠客“漁父”的刻畫。早在西漢《史記·刺客列傳》中,出身漁翁的專諸就冒充廚師,刺死了吳王僚,同時,自己也被殺。《水滸傳》中的“漁父”形象也很多(前文提到,此處省略)。傳統京劇曲目《打漁殺家》中主角蕭恩就是傳統的“漁父”,他不滿當地惡霸與政府的欺壓,與女兒被迫反抗,最後遠走他鄉。這些文學作品中的“漁父”形象,完全體現了俠客“漁父”打抱不平,敢於反抗的品格特徵。

透過中國古代文學,談談文學作品中“漁父”形象的發展

古代俠客

三、總結

中國古代文學的“漁父”形象來源於現實,並在現實與文學之轉換中,其形象愈加豐富飽滿,各不相同:或寄情山水,孤高清傲,展現了道家逍遙之風骨;或關心時事,成竹在胸,體現了儒家入世之思想;或坦蕩無私,古道熱腸。代表了俠客道義之品格。他們不僅為文學作品增添了有血有肉的形象,給讀者帶來了豐富的體驗,更深深的薰陶了人們的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性格!

參考文獻:

1、《史記》

2、《全宋詞》

3、《唐詩三百首》

4、《楚辭》

5、《詩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