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入了國展的書法作品,都這樣安排正文

一幅書法作品,正文是關鍵,那麼如何安排正文的佈局呢?枚書書今天告訴您!

一、寫法

正文是楷書書寫的文字內容,傳統的寫法多為豎寫,從右至左,自上而下,起首不空格,斷句處不用標點。如果書寫的是詞曲,在上闋與下闋之間應留出一兩個字大小的空白。正文四周應留出一定的空白。

入了國展的書法作品,都這樣安排正文

空白的多少依字幅的形式、正文所佔位置的大小及疏密而定。一般來說,書寫條幅,以上下而言,上面的空白要大於下面的空白:以四方而言,上下的空白要大於左右的空白。書寫橫披,以上下而言,上面的空白要大於下面的空白,以四方而言,左右的空白要大於上下的空白。字幅大,四周的空白要大;字幅小,四周的空白應小。正文疏.四周的空白應小,正文密,四周的空白應大。但無論如何,正文都不能把紙填得滿滿實實的。

在楷書章法的三要素中,正文是主體,款識與印章都是配角,因此,正文的字體一定要大於款識,所佔的空間要多於款識,如果款識與正文的字體一樣大,或款識所佔的空間比正文還多,叫做暄賓奪主,是章法的大忌。

二、形式

正文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分行式、界格式,整齊式,參差式、分段式等五種形式。

1. 分行式

所謂分行式,即縱有行、橫無列的章法。行距一定,行尾整齊,且在毎行之間有一條墨線把行與行明顯分開,但每行中的字數不定。優點是可以依據字勢的特點自然地伸縮,有疏密錯落的變化,宛轉異勢,上下貫通,形式活潑,方便實用,可以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適宜於字數較多的小楷手卷、冊頁。書寫這種格式一定要注意平頭齊腳,平頭指上面要齊,齊腳指下面要齊。古人說:“五年平頭,十年齊腳。”是說平頭齊腳確實非百日之功,比較而言,似乎齊腳更難,所以當書寫到每行最後二三字時便要考慮末字的位置,日積月累,潛心努力,便可應付裕如了。

入了國展的書法作品,都這樣安排正文

2.界格式

所謂界格式,即縱有行、橫有列,行與行、字與字之間均有墨線,且上下左右排列均整齊劃一的格式。它能給人清晰美觀、嚴肅端莊的感覺,映點是大小長短不一的字卻被寫在大小寬窄一樣的方格內,限制了字體個性的充分發揮,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有布算之譏。因此書寫時格內之字不宜撐足,要有長短、大小、斜正的姿態.天地左右要留下足夠的空白,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互相呼應,方能破除平板,在整齊中凸現參差錯落的變化。

入了國展的書法作品,都這樣安排正文

3.整齊式

所謂整齊式,並非指形式的整齊劃一,而是指毎行的字平頭齊腳,相對整齊,也屬縱有行、橫無列的章法。與分行式不同的是,在行與行之間沒有一條明顯的墨銭,既適宜於巨幅大障的條幅,也適宜於小巧玲瓏的手卷.這種形式字的上下左右均無約束,可以盡情發揮每個字的個性,無拘無束,無遮無攔。書寫這種形式的章法要注意兩點:一是行一定要直,對於初學者來說,要做到這點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硬紙上預畫好每行的墨線,墊在宣紙下面,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二是行距、字距一定要適度,一般來說,行距應寬,字距應窄.但行距不宜過寬,太寬則氣懈而神散,亦不宜過窄,太窄則氣促而神拘。

入了國展的書法作品,都這樣安排正文

4.參差式

所謂參差式,即行與行、字與字之間沒有墨線,行與行也不整齊的章法。這種形式“頭”顯然是平的,“腳”卻參差不齊。但參差不齊並非雜亂無章,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一般是一行長而一行短,長行與短行交替出現,參差錯落,幣仰映帶,虛實開闔,奇趣橫生。這種形式多適應扇面或橫披的章法.書寫這種章法,要注意兩點:一是長行與短行的長短比例要協調,長的不能太長.短的不能太短.二是必須首先計算一下字的總數是多少,長行應安排多少字,短行應安排多少字,一共安排多少行,都要在書寫前計劃好,做到心中有譜,書寫時才不致於手忙腳亂。

入了國展的書法作品,都這樣安排正文

5. 分段式

所謂分段式就是用空白線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分成若干塊,使之成為形似獨立而又統一的整體.這是近幾年為適應展覽的需要而隨之出現的一種新形式。眾所周知,在展覽大廳中掛上一幅巨幅小字作品,密密麻麻的小字會給人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如果用無形的空白線把它分成若干塊,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不但密中有疏,平添了透氣感,而且形式上也給人面目一新的美感。不過,創作這種形式的楷書作品,一定要注意中間的空白線既不能太寬,也不能太窄,太寬則各部分形不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太窄則達不到透氣的效果,同時各部分的結體、用筆、風格要完全一致,各部分之間要互相呼應,不然就是一盤散沙。

入了國展的書法作品,都這樣安排正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