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3歲女兒在老家上幼兒園,夫妻倆在上海,不想再讓女兒當留守兒童,但是又要掙錢怎麼辦?

棗陽春子


3歲女兒在老家上幼兒園,夫妻倆在上海,不想再讓女兒當留守兒童,但是又要掙錢怎麼辦?

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很複雜,但是可以採用一種企業也會用到的分析法,來解決類似的問題。問題的僵持不解決是最差的一種辦法,所以必須要推動某一個因素,讓事情結果發生變化。

1、SWOT分析法(優勢劣勢,機會挑戰)

第一部分為SW,主要用來分析內部條件;第二部分為OT,主要用來分析外部條件。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從中找出對自己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對自己不利的、要避開的東西,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並明確以後的發展方向。根據這個分析,可以將問題按輕重緩急分類,明確哪些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後一點兒的事情,哪些屬於戰略目標上的障礙,哪些屬於戰術上的問題,並將這些研究對象列舉出來,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後用系統分析的所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有利於決策者做出較正確的決策和規劃。

2、結合SWOT分析,找出辦法

主要是孩子、夫妻倆、父母之間的問題。

第一種:把小孩放在老家,讓父母帶。

這是題主糾結的問題,所以暫時不合適。但是結合第二種的解決辦法,如果成本太大,也只能採取第一種。

第二種:把小孩到上海來,父母跟著來上海

缺憾是:父母不願意來。機會是:可以解決夫妻兩和小孩的需求。唯一障礙是父母方面的難題。怎樣解決呢,第一需要找出父母不肯來帶的根源問題。第二是如果父母不肯來,怎樣解決小孩上學接送帶養問題。可以找一些社區託管中心,或者靠譜的臨時託管機構,就是付出資金費用。

題主的情況,比較複雜些,還有些辦法是夫妻二人中的一人帶孩子,也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具體還要結合自身情況,看做出哪些取捨。


我是下一站上海,專注上海本地資訊。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記得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哦!歡迎關注~


下一站上海


我也即將面臨這個問題。

不管收入多少,當父母的我們都願意孩子能和我們在一起,可現實的情況太讓人無奈。

我覺得首先看下經濟條件是不是允許,因為孩子過來不僅僅是上幼兒園的學費,還有吃住,甚至有可能為了孩子讀幼兒園近一點,你們還要搬家。另外還有以後讀了小學,上輔導班這些的費用肯定比老家要高,如果經濟上沒問題,就先接來一起生活吧。

你們擔心的帶孩子的問題,儘量讓父母來幫忙,如果父母實在有困難來不了,你們找一找有沒有能幫忙接送的保姆,週一到週五保姆接送,週末你們自己帶,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雙職工家庭,都是這樣解決的。這種保姆的工資一般沒那麼高,經濟上壓力不會太大。

其實就是要堅持度過最難的這幾年,等孩子大一點了,讀了小學,就可以找小飯桌了,下了學孩子先在小飯桌,等大人下班了再去接。

現在大多都是雙職工家庭,一個人上班壓力太大了,咱們只能是儘量想辦法既能上班又能兼顧到孩子。


一朵行走的小花兒


兄弟,這個問題我和你碰到的一模一樣。我女兒也在老家上了幼兒園,然後我丈母孃中間過來了一年我接到上海來上幼兒園,後面她們又回去了,我不得已又把女兒送回老家讀了一年幼兒園。每次過年回去女兒都不讓我們走,每次出門都是兩隻眼睛淚水打框框。女兒也成了留守兒童。後面女兒五歲多了,我們又要了二胎,丈母孃來上海照顧我老婆了,我就趕緊把女兒接到上海讀民辦幼兒園。到現在兒子幼兒園,女兒四年級了。現在熬出來,姐姐可以照看弟弟了。一家四口人在上海不用分開了。


戴戴Davy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有以下幾個解決方案:

1.孩子繼續在老家上幼兒園

其實幼兒園教育學到的知識很少,可能80%的時間都是唱歌跳舞畫畫,外加老師教一些基礎的國學知識、簡單的待人接物的禮儀。

大城市幼兒園和老家幼兒園教育的效果差不了多少,退一萬步講,很多80後小時候都沒上過幼兒園學前班,考上名牌大學的也很多。

而且留守兒童這個話題其實也不用過分放大,因為這不是個例,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不只是你家一個孩子是留守兒童,現在農村兒童可能60以上都是留守兒童。只要爺爺奶奶照顧的好,你們經常抽時間去看看孩子,不會有太大問題。

2.孩子接到上海來,一位老人跟著過來

如果還是不願意讓孩子當留守兒童,又不願意耽誤掙錢,那就把孩子接過來,然後讓一位老人,爺爺或奶奶過來一位,建議讓奶奶過來陪孩子,接送孩子,幫忙做飯。這樣你們既能天天下班見到孩子,又不耽誤賺錢。

這種處理方式可能你們的日常花銷會稍微高一點,好處就是孩子會很開心,你們也可以教育孩子。

3.爺爺奶奶不過來,孩子一個人來

這種情況只能犧牲爸爸媽媽中的一位全職帶孩子,這樣顯然生活成本會提高,但是孩子能帶好。

4.夫妻兩人有一人回老家帶孩子 ,一人掙錢

也可以夫妻中的一位回老家專職帶孩子,另外一位在上海繼續打拼。生活節儉點,也能攢住錢,有時候也不能光顧的賺錢,捨不得花錢陪孩子,最後孩子沒教育好,得不償失。

5.夫妻兩人再努力幾年 ,孩子上小學一起回

也可以兩個人再堅持幾年,等孩子上小學了,兩個人也有了一些經濟基礎了,再回老家一起陪孩子。

到時候可以選擇自己投資做點買賣,這樣既能守著孩子,還能有一份穩定點的收入。

我個人傾向最後一種做法,如果你是滬漂的話,歲數大了肯定不好掙錢,倒不如多攢點錢,早做打算,也不至於硬著陸。


大美農



後果很嚴重

即使父母在孩子身邊,但是不能給予高質量的陪伴,尚且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何況是長期與孩子分離呢!

3歲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父母常常不在身邊,孩子內心就會缺乏安全感,對外界充滿防備與恐懼,出現自卑敏感、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礙等問題,有的孩子則可能會表現在身體上,經常容易生病。孩子的身心都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對孩子的一生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錢可以慢慢掙,孩子的成長卻只有一次,不可能重來,建議以陪伴孩子為主。

可以放棄上海的工作,回老家邊工作邊陪孩子,也可以把孩子帶去上海邊照顧孩子邊工作。哪怕找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少掙一點錢,也一定要陪在孩子身邊。

比起物質上的富足,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陪伴是任何物質財富都無法替代的!


不留遺憾

不記得在哪裡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人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孩子,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

人的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一定不要讓今天的選擇成為終身的遺憾!

-END-

百合媽媽讀心理


首先,對比一下,你在上海掙錢,能比家鄉多爭多少?如果上海掙得很多,遠遠大於家鄉找的工作,而且,上海的工作還有長足的發展,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把家安在上海,把孩子接過來,租房子或者買房子。如果掙得足夠多,咬咬牙買房子也就買啦。那家人團聚和孩子上學都解決了。

其次,在上海收入也就一般,職業前景也不是很樂觀,在上海安家也不可能。孩子接過來也不可能。這樣子的情況,不如趁早回家鄉長足發展,也許機會更多。畢竟,孩子需要父母的愛,需要父母的陪伴。

最後,不管怎樣,儘量和孩子一起生活。所謂,在外不多掙,在家不少掙,只要人夠努力,工作機會到處都有。而孩子對爸媽的陪伴卻是不可替代的。


溪水潺涓


努力賺錢的意義是什麼呢?

過上更好的生活,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和生活條件,享受人生?

一個孩子,不僅僅需要吃飽穿暖,更重要的是陪伴和關懷。

我的建議是:請讓孩子一定在父母的身邊長大。在努力賺錢的時候,別忘記你的孩子,你現在不管孩子偷的懶,將來都會千百倍的還回去。


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一位家長,在孩子3歲的時候,回到老家異地遠程工作,陪伴在孩子身邊,但孩子還是因為長期的分離,膽小敏感脾氣爆炸,於是4歲半時還是把孩子帶回了上海。


一開始也是非常忐忑,沒有父母在身邊,孩子爸爸工作很忙,我不知道如何處理工作與陪伴的關係,但也慢慢熬過來了,現在孩子6歲了,雖然依然還留下了過去的一些問題,但整體來說成長了不少。

而且孩子小時候的時光是無法重來的,很快,他就會長大,和父母疏遠了,如果一個家庭沒有情感的牽絆,那麼賺錢又是有何意義呢。


路媽育兒日記


當你拿起手機,和孩子視頻時,那憨態可掬,那殷切期望,那含著淚水喊著媽媽的表情,足以讓人想飛回家去,抱著她啃一嘴的感覺。

可是,上海與老家,相隔千萬裡,這怎麼能辦得到呢。

如果你的收入達得到,請租一個大一點的房子,把孩子與父母接來,一起生活。

如果你們的收入不高,可以找一個託兒所,上班送過去,下班接回來。上下幼兒園,由託兒所阿姨代為接送。

當然,你們也可以選擇回家創業,在家中與父母孩子團聚。

也可以選擇一個離家近的城市打工,每天或者幾天能回家一次,與家人團圓。

生活和感情總是難以兩全的。如果這些都難以做到,那就只有維持現狀,在有時間的時候,多回家看看了。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這是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卻又非常的現實。那麼我問你,你辛辛苦苦的打拼,沒有日夜的工作,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讓你的父母日子過的好一些嗎?不就是為了讓你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嗎?不就是為了讓你們的家更幸福嗎?

當你因為工作在異鄉努力的打拼,而忽略了孩子,忽略了父母,那麼我問你,你付出的種種努力,又有何意義?

誰都會有難的時候,困難會難你一時,但不會難你一世,咬咬牙,就過去了,你說你該怎麼辦?


煙臺的海109669656


方案一,我能想到的就是留一個做自由職業者,一個繼續繼續賺錢養家餬口。

至於要做什麼自由職業者就要結合自己的特長來考慮。

方案二,兩個都出去打工,把孩子接到上海報個託兒所,下班後再接回家裡住。

方案三,把老人也接到上海,夫妻二人出去打拼,老人在家裡帶孩子。

方案四,先把孩子放家裡,夫妻二人再奮鬥一兩年然後攢夠錢回老家做點小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