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現在的課外教育培訓機構很賺錢嗎?你是如何看待教培行業的?

NL900901


現有的課外教育培訓機構賺錢麼?你是如何看待教培行業的?

我來回答一下。

首先,任何行業,都有賺錢的也有不賺錢的,教培行業也不例外。只不過,相對於其他行業,教培行業有其特殊性。

一,教培行業即使教育行業也屬於服務行業,如果做教培的這兩樣不能兼顧,基本都是不賺錢的,可能是投入很大,機構房子很豪,但是沒有生源,在加上這次新冠,會有很多機構破產。

二,社會對教培行業的認同程度,呈兩極分化,有的家長是到處打聽哪些教培機構好,端著上帝的身份,把孩子作為試驗品東試西試,基本效果甚微,會給予這些機構一些不好的評價,對培訓機構管理者來說這也很怨。如果哪個機構真的把她的孩子成績提高了,這類家長就會成為機構的真正粉絲,還會幫機構轉介紹,這才是中小培訓機構生存下來的重要客戶。還有一種是非常敵視教培行業,覺得都是坑錢的,而且還會互動別的孩子不要去。所以現有能經營下去,又取得教學許可證的機構,付出很多,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三,酒香還怕巷子深,即使機構教研師資都很不錯,家長也會轉介紹,但是如果在宣傳上不投入,也會慢慢被新生機構搶了生源,所以宣傳投入也和房租水電教師分成都是成本的一部分。

四,教培行業,師資是機構生命線,沒有管理能力的機構老闆,會花了錢不落好,師資流動性大的機構,基本不會有好的經營效果。那麼外表光鮮內部鬆散的機構,也不會走的太遠。

其次,教培行業地域差異也很大,不要說全國範圍教育的不均衡,同樣,家長消費觀也有很大差異。同一個城市,不同地段消費力差異也很大。所以如果不能深刻分析市場,盲目入市,最後進退兩難的機構,也比比皆是。

綜上所述,作為15年教培經驗的經營者,酸甜苦辣鹹,我是深有體會,也會和頭條同行一起分享創業經歷。也希望對那些沒有入行,打算入行的新人們,有所幫助,謝謝。


家庭教育徐老師


說實話,只有那些創始者賺的才比較多,對於工作的老師來說,剛入職沒什麼經驗的話工資少的可憐,我在教育機構呆過一段時間,底薪2500扣掉五險一金啥的還剩不到2000,剩下的全部都要靠課時費,每個月還有35個小時的義務課時也就是大約53個課時(小時不是課時,一個課時是40分鐘)只有上滿了以後,額外的才會記入課時費,課時費35到我60不等(這裡的課時費是每小時那麼多錢,教育機構收費按課時收,給老師發工資按小時發),看年級段,看代課多少,階梯制的。然而可能教育機構收費的話達到240一個小時左右(這是初三的活動過後的價格),我拿過很多次2000的,也拿過一萬多的,但是一萬多的真的是拼命上課,有些人可能會說天天就動嘴皮子講講課,哪有那麼累,這麼說吧一週六天班,一天12個小時課,從8點到10點一個學生,10點到12點一個學生,12點到1點休息(中間還要打印各種教案之類的,吃飯都是狼吞虎嚥),1點到3點,3點到5點,5點到7點,7點到9點,對就是這樣,中間是不下課的,一個學生接著一個學生,九點下班以後要給每個家長髮課堂反饋以及備課,所以做老師的話賺的也都是辛苦錢。如果說經驗比較足比較有名的老師,課時費也是比較高的,工作起來也比較輕鬆,但是總的來說也是這樣一步一步的積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所以課外教育培訓要想賺很多錢自己還是得去開闢新天地。

對於教育機構的看法我持中立態度,她的存在我沒有覺得多麼的不好,也沒覺得多麼的好,總而言之如果孩子需要,家庭條件又允許的話可以去找個可靠的補一補,如果不需要的話大可不用補課。


小甜豆ya


想要了解課外教育培訓機構是否很賺錢,需要了解以下幾個問題:

1、教育機構是不是真的都能賺錢?

2、教育機構是怎麼樣賺錢的?

3、教育機構賺錢容易嗎?

3、教育機構賺錢究竟能賺多少嗎?


一、首先,並不是所有的教育機構都能掙錢。

在中國,超過70%教育機構都是不盈利的狀態。上市的教育品牌,其盈利情況,是可以通過查詢其財報去了解其盈利情況。

基於我對教育行業的瞭解,其他的教育機構,會因為校區的盈利與否,受校區選址、店租成本、人員配置、周邊競爭、人力成本、推廣力度、口碑維護、政策、創始人格局等因素等影響其盈利能力。


一般來說,2類型的機構比較容易掙錢:1、夫妻店;2、輕模式運作的連鎖品牌。

這兩種類型的機構,代表著教育行業的2種賺錢模式。


1、夫妻店模式—穩定的現金流模式

選址一般,人員精簡,裝修普通,小本經營。此類機構一般主抓教學質量、客戶維護。通過1-2年的時間,逐步積累良好口碑。

廉價的鋪租、較為穩定的客源、高轉介紹率、高續費率,賺錢真不是什麼問題。一般開店5-8個月,可以到達收支平衡;15-20個月左右,基本可以開始盈利。

此類型機構可謂實業,賺的是穩定的現金流。


2、連鎖品牌-依靠良好的運作模式獲利

中等規模以上品牌,在系統的運營、管理等方面,已經建立較為良好的運作模式。校區運營、師資、人力成本、市場推廣處於一個較為平衡的狀態。

而品牌的規模,又在很多方面攤分了機構的成本,品牌知名度也助力家長決策。所以,大型品牌,如新東方、學而思這些,盈利方面的數據還是很亮眼的。而他們的盈利,也不僅僅來自於培訓,比如說資本市場帶來的估值上浮。

但,很多處於腰部的、中等規模的教育機構,很容易處於進退兩難的處境。

其一,發展到一定階段,創始人/決策人往往已經按捺不住加速擴張意願;

其二,是擴張、大規模的品宣需要的龐大現金流;

其三,進入中等規模以後,由工作室模式進入公司模式,創始人往往不具備良好的公司管理能力。


但,中等規模以上的教育機構,賺錢更多的是來自於其他方面,比如說通過以1-5家的門店作為標本,以此推動加盟業務的發展。通過吸引對教育行業嚮往的入行,創造了不錯的營收。

而這類型的機構,在我看來,已經脫離了教育行業的掙錢邏輯,更多是在玩金融遊戲。



二、教育機構的“賺的錢”是不斷增加的

在線教育的邏輯,我不想討論,我認為在線教育現在就沒幾個品牌在賺錢。而且在線教育依託的是資本、玩得是風口、燒的是金錢。

其實是而線下教育培訓,是一門非常傳統的生意,是名正言順的實業。很多人認為教育機構好賺,在於其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及成熟運營後的單店利潤是逐步上升的。


以非常理想化的測算,進行佐證:

假設一家K12教育機構的面積大概500方,正常招生。其每個月的招生能力是30個,客單價。機構最大可容納為1000人。續費率為60%,轉介紹率為10%。


開業第1年,360個學員,營業額是300萬;

開業第2年,576個學員,營業額是576萬;

開業第3年,706個學員,營業額是706萬;

開業第4年,783個學員,營業額是783萬;


開業第5年,830個學員,營業額是830萬;

開業第6年,858個學員,營業額是858萬;

......

單純看這數據,你會發現教育機構的營收是正態增長。看完會不會有點小興奮咧。


三、教育機構想要“賺錢”,很不容易

1、教育機構想要“賺錢”,需要從多個角度維護

賺錢,不在於營業額的高低,而是利潤。還需要幾個角度,去做好設計與維護:

客單價:平均成單價格。客單價影響成交率;一般來說,客單價越高,成交率越低;

耗課率

:耗課率是影響機構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家長繳費只是把錢預存在機構而已;

滿班率:滿班率對機構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邊際貢獻,決定同樣人力成本之下的產出;

除此以外,其他的人力成本、市場費用也影響機構的盈利能力。


2、教育機構的競爭,非常激烈

教育行業的低門檻,導致從業玩家非常多,這也就導致了競爭非常激烈。

以我目前在操盤的少兒英語為例(廣州),基本上在我們的校區周邊(3公里範圍),會有超過10家少兒機構的機構。


另外一點,我認為所有的教育機構之間,哪怕是不同學科,都是競品。因為他們本質都是在爭奪孩子的課餘時間。


所以,教育機構想要賺錢:

需要在市場端確保招生效率;

需要從銷售端提升簽單率/轉化率;

需要通過客服端提升用戶體驗;

需要在教研端不斷提升機構教學品質......


四、教育機構可以賺多少錢?

去年負責做少兒口才項目,在那期間,我曾經幫助加盟商盈利測算,以我的測算結果作為佐證:

設定1:珠海為背景,單店面積250㎡、房租4元/㎡/天、管理費率10%。

設定2:課單價為100元,一年80課時,成熟期滿班率為70%、消課率為60%。

設定3:機構人員配備為(1校長、3銷售、1行政、1會計、8老師、1市場)

設定4:市場招生費用約為校區利潤的10%,銷售提成為3-6%。

設定5:招生能力平均為20個/月。

設定6:裝修折舊以裝修費60萬為折舊,分攤到5年。


由此,我大致計算出“這個虛擬的教育機構”,在成熟運營後(第2年),年營收大概是309萬元。

其中:

人力成本:150萬/年(含社保、提成、課酬等)

租金成本:40萬/年

市場成本:24萬/年

其他費用:20萬/年

裝修分攤及折舊:12萬/年

稅後淨利潤約33萬元,淨利率約10.68%。


但從這個數據去看,教育行業算是一個靠譜的賺錢行業。但是,也算不上暴利。


五、結語

教育行業正處蓬勃發展的階段,爭議也隨之而出。但毫無疑問,教育機構確實具備較好的盈利能力,也算不上是暴利行業。


教育行業是個慢生意,是需要耐心做沉澱的。看似不錯的盈利模型下,需要承擔的成本、風險也不少。比如說要承擔3押1租,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裝修費。更別提像這次疫情這樣的巨大沖擊。


在大家都覺得教育機構很能賺錢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教育品牌“爆雷”,如韋博英語。希望大家正確審視機構的盈利能力。


陳文龍說


總能看到類似的問題,非業內人士期待的答案都是:

是的,很賺錢,很暴利

然後就會分兩類人,一類是高喊取消課外培訓機構,還有一類默默的開始尋找加盟。


1.培訓機構大部分是不賺錢的

目前做培訓機構賺錢的只有私人作坊和自以為賺錢的以及賺資本市場錢的。

老師創業或者顧問創業的私人作坊一般不會賠錢,肯定有錢賺,尤其老師創業的,還會過得很舒服,但其實就是賺的自己的課時費。

自以為賺錢的也確實有一部分,看著每天的現金流,以為賺了很多,但其實學費都收到兩三年之後了。

再就是我們看到的大機構,到底是否賺錢或者賺多少錢,看看那些大機構的財報就可以了,都是公開透明的,絕大部分機構都是虧損狀態,部分機構是微薄利潤,只有好未來這種有大量利潤(做網校之前)


2.很多看到培訓機構遍地的都想進入這個行業

自從我做上頭條,我都數不清有多少類似情況的朋友問我關於各種加盟、創業的問題了。

他們當中的絕大部分都不聽勸,總有一種我害怕他們進入搶一杯羹的感覺。但其實對於培訓機構來講,尤其線下機構,只有隔壁那幾家才是你真正的競爭對手。

除了這部分人以外,還有就是從業人員創業。其實就是因為門檻太低造成的。這部分如我前面所說,剛開始都能賺到錢,知足常樂的會過得很舒服,但是一旦想發展了,基本就會陷入怪圈,越來越辛苦,最後到自己手的剩餘收入與自己的付出完全不成比例。

最後的結果是讓非行業內人士看到了滿街的培訓機構,然後又開始進入,循環。


校長們苦不堪言,外界還感覺你賺得盆滿鍋滿

如同開篇所說,太多人對這個行業的“暴利”充滿好奇了,但其實大部分校長們都苦不堪言,不是我們不想退出,是真沒錢給在讀學生退費。


教培行業於盼


這個問題很簡單,大家可以看下新東方,好未來等頭部教育培訓機構的瘋狂擴張就明白了。同時這個行業的競爭性也愈來愈慘酷。天量資本的投入,及蜂擁而入的投資者都是嗅著金錢的氣息而來。大魚吃小魚,由線下到線上對小機構形成生死威脅。現在的翻轉課堂和雙師課基本上都是教培機構為降低邊際成本而推出的新模式,其目的無非就是為了最終贏利。

當下尤其是K12領域是教培機構廝殺的主戰場,一個新的概念和思路加上資本的助力完全可以做成藍海市場。但對融資能力欠缺的中小機構卻是噩夢。

據今年上海市對課外補習做的最新數據調查只有約2%的被採訪者認為對學生成績提高有作用。經過筆者自身對自己孩子的觀察以及大數據分析得出一個結論:教培機構對學生當前成績提高作用有限,學生才是學習主體,自身對學習的感受才是提高成績的關鍵因素。

在此我謹以此文向廣大家長呼籲,莫焦慮,莫花冤枉錢,以提高孩子的興趣和培養學習習慣為第一要務才能在學習的漫長征途中最終勝出。


教育業者


首先自己一直再做少兒體育教育和美育教育,有切身的經驗,可和大家說說。

1、首先教育培訓這樣行業呢,市場真的很大,我們的孩子一個年齡段一個年齡段的長大,而且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捨得投資,可以說行業非常好。

2、教育培訓行業的現金流非常好,而且無論線上和線下大都是前置收費,這樣就給從業者資金很大的空間,和其他預付款項目來說都是非常吸引投資者進入的行業。

3、任何行業和任何項目都有成功和失敗的都有盈利和虧損的,主要看幾點,一是教學的持續更新和研發和授課老師的能力,這個是最為關鍵得,培訓提供的就是各種課程的授課服務,要是課程不好得話,或是授課老師不合格的話,很難有持續學習的孩子,也勢必盈利不好。二是其他營銷投入是否成正比,投入過多和過少都不利於盈利。三是線下機構租金及裝修固定設施的投入以及相關資質的辦理都需要很大的投入,也是項目能否長期盈利的前提。選址和裝修很為關鍵。四是日常經營過程要不斷調整才能保持盈利。

4、一般教育培訓行業的利潤率大約在25-40%,前期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堅持下去,不斷調整,做好教學和招生及後續服務才是保證項目的盈利。

都是經驗所得,多多交流。


用戶老尚


現在做教育培訓機構賺錢嗎?

不過,就像任何行業一樣,有人賺錢就有人虧錢。教育培訓也是如此,尤其是本就是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大事,因此創業者在加入之時,一定要做好相關功課,謹慎為上!閉店、停業 退出者不斷記者實地走訪了上海某住宅...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預付費制度為教育培訓機構跑路大開方便之門。目前的培訓..寒假,正值校外培訓的高峰期,然而教育機構跑路似乎也進入了高發期。

最近,又一家培訓機構跑路了,還是“頂風作案”:一家名為朗恩兒童美語黃浦校區的培訓機構,居然以“颱風天停課”為幌子,跑路了!

在經歷了2016年、2017年的投資熱潮之後,教育培訓行業進入了調整期。在監管不斷趨嚴的環境下,各類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不斷升級的跑路事件

隨著今年7、8月份進入暑假培訓高峰期,上海教育機構跑路也進入了“集中高發期”。除了剛剛發生的朗恩兒童美語,還有:註冊於2007年、算得上是一家“老字號”的上海明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的“明翼舞蹈”多家分店突然關門;

凱瑞寶貝徐匯光啟城店、浦東唐鎮店、寶山景瑞生活廣場店和浦東大拇指廣場店等門店關停,教師拿不到工資,家長退費無門;

靜安區滬太路1111弄大融城內的花園寶寶蒙氏早教機構突然停止營業,家長聯繫機構負責人,竟被直接告知“沒錢”;

馨哈早教三大中心先後閉店,涉及金額過百萬元……

不僅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蘇州、杭州、重慶等地都有此類事件發生。

現金流:看上去很美

曾經被投資機構熱捧的教育行業賽道,一直是公認的“現金奶牛”行業,不少上市公司也通過併購將這類機構收入囊中。如今整個行業跑路事件屢禁不絕,到底是怎麼了?

先來看看今年5月份多家校區突然停業的巧恩兒童美語發佈公告函。巧恩兒童美語給出的停課理由是: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

巧恩的問題,也是很多跑路的教培機構面臨的問題。記者實地走訪了上海某住宅區中心商圈,該商圈附近聚集了多家區重點幼兒園、小學、中學,因此培訓機構眾多。

某培訓機構的前臺銷售告訴記者:“我們所教授的內容是納入上海市中小學生統考範圍的,所以不缺生源,但是其他一些語言藝術、跆拳道等‘非硬性統考’培訓機構,經常由於生源不足而不得不關門歇業。然而即使生源有保障,如果不巧一節課有多名學生請假,賺到的錢很可能連付上這節課的老師工資都不夠。”

廣證恆生教育行業負責人黃莞告訴記者,一般的教育培訓機構,以K12培訓或者素質教育培訓機構為例,利潤率不如外界想象的那麼高,做得好的話也就在10%-15%這樣的水平。外界認為教育培訓行業利潤率高,只不過是因為預付款比較多。

“更重要的是,教育培訓機構目前的商業模式並不是很健康。”黃莞分析了被其他行業“羨慕”的預付款制度:“因為錢進來之後就成為了一種負債,只有把課程服務完之後才能變成收入,錢進來了不過是現金流水很好而已。”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預付費制度為教育培訓機構跑路大開方便之門。目前的培訓行業普遍採用預付費,消費者接受培訓前購買充值卡、會員或預付全款。很多早教機構深諳箇中“套路”,用各種活動來吸引家長多報幾年的課程。

此外,很多教育培訓機構雖然開辦多時,但並沒有辦學許可證,屬於無資質的非法機構。

教育部大力整改培訓機構亂象

對於教育培訓行業的種種不合理現象,教育部從2018年開始就出臺各類規定進行嚴格規範。

2018年2月26日,教育部辦公廳聯合民政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工商總局辦公廳等四部門,出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針對存在安全隱患、證照不全、強化應試、培訓結果與招生入學掛鉤、非零起點教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後到培訓機構講等等不合理現象,開展專項治理行動。

2018年3月28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2018年8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對於校外培訓機構的規範提出了四方面具體整改措施。其中明確規定,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2019年7月15日,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按照線下培訓機構的管理政策,同步規範線上培訓機構。其中明確提出,校外線上培訓機構同樣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我們正在研究制定違規培訓的處罰辦法,這個文件正在徵求意見當中,將進一步加大違規培訓行為的處罰力度。”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7月15日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


鹿老師物理


孩子是未來,每個父母都想將在自己身上發生的遺憾不在自己子女身上出現。

現在能上輔導班的孩子的家長也基本上是70後,80後,也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更加優秀。

現在教育培訓機構很多。有託教班,個性班等。尤其以一對一個性班家長更為看中,也更捨得投資教育。課外教育培訓其實是課堂教育的延伸。以前課外教育是由在職教師開辦寒暑假補習班,現在由於教育體制以及教育政策對在職老師的約束,基本上都是教育培訓機構進行課外督導。一對一課時費也很貴,100-200左右。也許提成分為業務推銷員和課程教師。總體而言還是比較掙錢的,尤其是孩子成績能夠提高的時候。家長會更捨得花錢。


畢業的小新


其實教育培訓行業的利潤真的不是很高,而且現在教育業大體的發展環境不是很好。2019年倒閉了很多的教育培訓機構連上市企業韋博英語都破產跑路,更加不用說一些小的培訓機構。而且教育培訓機構很有迷惑性,收上的錢不全都是自己的。而是消掉的課才是自己應有的收入,現在好多培訓機構都是花未來的錢,到時候沒有那麼多新生收入,現金流就斷了,自然也就破產。


流北風


社會競爭激烈,家長對孩子的焦慮不安,導致教輔需求暴增。

可是,很多家長都忘記了。學習成績只是諸多能力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