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這婚,究竟該不該離?男人不同,女人的婚姻就有不同的結局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的民主與自由的色彩漸濃,這一時期正是中西方思想與文化碰撞,愚昧與先進碰撞的時期。舊式包辦婚姻與新潮自由思想的共存,使得此時的一批有著先進文化的學者有了各自的矛盾與抉擇。當沒有了愛情,只徒有責任的形式婚姻,是否還有堅持下去的必要?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詮釋。

這婚,究竟該不該離?男人不同,女人的婚姻就有不同的結局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自由任性的徐志摩選擇了掙脫,不顧結髮妻子的深情,不顧世俗的眼光,不顧他應揹負的責任,就單因為我不愛你了,所以我就要離你而去。雖然他年輕的時候接受了這場舊式的包辦婚姻,可能是由於國外的學習給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血液,可能是由於太過迷人的林徽因,現在的徐志摩執意要離婚。即是張幼儀已有孕在身,瘋狂的志摩也毫不在乎。那,離就離吧,已經傷透心的張幼儀也不想再勉強。徐志摩去追尋他自由的愛情了,張幼儀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這婚,究竟該不該離?男人不同,女人的婚姻就有不同的結局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暫別了無情的丈夫,傷心的張幼儀也漸漸從痛苦中走了出來,去找尋自己生命中的陽光。這次要為自己而活。張幼儀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了一個女強人。雖然張幼儀感情生活永遠都留有一道傷疤,但她的事業卻是風生水起,成為了一個傳奇。解脫了束縛的徐志摩也漸漸尋得了自己的歸屬,雖然心中的佳人——林徽因並不能擁入懷抱,但也遇見了情投意合的陸小曼。徐志摩也擁有了一段甜蜜的往事。


這婚,究竟該不該離?男人不同,女人的婚姻就有不同的結局

(張幼儀 左 徐志摩 右)

張幼儀選擇成全徐志摩的浪漫,也成全了她自己。


接下來要說的這一對可沒有如此幸運,他們選擇了妥協。朱安說,她到死都是一個老姑娘。


這婚,究竟該不該離?男人不同,女人的婚姻就有不同的結局

(朱安)

魯迅也同樣面臨著抉擇,他並不愛他的結髮妻子。但是他愛他的母親,他選擇了為母親而去接受這段婚姻,哪怕這段婚姻給夫妻兩人帶來的都只有痛苦。朱安不明白,為什麼跟父母說的不一樣。小時候,忍住眼淚將腳纏起來,因為父母說只有這樣才能嫁個好人家,長大後,自己的大先生卻對自己的三寸金蓮無比厭惡。大先生為什麼不喜歡自己呢?朱安搞不明白,夜晚孤獨地睡在一個人的床榻上,日復一日想著這個問題。日子一天天過去,大先生帶來了一個新的女人。又過了些許時日,先生帶來的那女人懷孕了。朱安的心徹底破碎,心中也再無希望可言。

這婚,究竟該不該離?男人不同,女人的婚姻就有不同的結局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魯迅原本是決定與這場荒唐的舊式婚姻“同歸於盡”,但奈何上天待他不薄,給他派來了許廣平,於是魯迅也找到了“溫柔鄉”,只留朱安一人葬身與這場舊式婚姻的洪流中。魯迅面對著舊式婚姻,選擇了妥協,牢牢困住了朱安的一生。也許,不只是魯迅困住了朱安,朱安自己也拴住了自己的雙腳。她是一個在新舊交替時期,被時代欺騙、任命運差遣的女人。

胡適的經歷與魯迅十分相似,但結果卻是大相徑庭。同樣是有著先進思想,同樣是被家裡“逼婚”,同樣十分愛母親。胡適也選擇了妥協,接受了與江冬秀的包辦婚姻。

這婚,究竟該不該離?男人不同,女人的婚姻就有不同的結局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雖然胡適的心不在結髮之妻那裡,但是胡適卻依舊履行著一個丈夫的義務,二人生活的還算美滿。雖然胡適在外面留的“情”也不少,但還算是顧家的。一方面有他自己的處事圓滑的性格,一方面與江冬秀的性情也有很大關係。江冬秀並不像一般的鄉下女子那般羞怯、膽小,她頗果斷、潑辣。在胡適的建議下,江冬秀大膽的放足,解放了小腳。此舉得到了胡適的稱讚。有一個趣事是江冬秀打牌非常厲害,她在牌桌上贏來的錢也是胡家的經常收入。

這婚,究竟該不該離?男人不同,女人的婚姻就有不同的結局

(胡適與江冬秀)


並不是每個女人都可以像林徽因一樣遇見梁思成,也不是每個梁思成都能遇見林徽因。兩情相悅又門當戶對的婚姻惹人羨慕,但是世事總是不遂人願。面對著這一場場失敗的舊式婚姻,因為處於那個奇特的年代所以我們無權責備任何一方。當面對著一場荒唐的婚姻時,是選擇離婚或者不離,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筆者個人觀點是選擇離婚可能會傷害家人,傷害自己的配偶,傷害自己的名聲。但是如果你選擇對這荒唐的世道妥協,傷害的就是你自己,是你自己切身感覺到的痛楚,也可能會綁住另一個人的一生。

離婚帶來的痛苦是短時的,選擇屈服與世道所伴隨的痛苦卻是一生的。

這婚,究竟該不該離?男人不同,女人的婚姻就有不同的結局

林徽因

徐志摩、魯迅與胡適的婚姻不同看法,也對他們的另一半的女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實際上這很大程度上時代的因素,當然個人也有很重要的因素。你認為該怎麼看待這三場婚姻中的女人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