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珠澳CP的战疫“三题”

这两天,一批由澳门企业购置的活动房屋及配套物资,经珠海横琴口岸顺利通关抵澳。这是澳门为外地雇员置备的376间临时宿舍,供其返澳工作时居住,以减少人员跨境流动带来的疫情风险。

而在这道关卡之前,如今的澳门复工防疫中还有一道关,那就是自20日零时起,14天内曾到过内地的外地雇员返澳,都要先到珠海的指定地点接受医学观察14天,由珠海出具证明后方可入境澳门。

南方观察 | 珠澳CP的战疫“三题”

事实上,这只是珠澳联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其中一项举措。战疫一开始,珠澳双方就建立起一套“横到边、纵到底”的联防联控机制,约定联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澳门-珠海极点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疫情大考,也是珠海、澳门这对近邻CP的考题,考验着双方各自的把关能力、相互的协同作战能力,以及彼此深度合作、融合发展的推动进程。

南方观察 | 珠澳CP的战疫“三题”

当下,战疫进入攻坚时刻,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务必“两手弹琴”。随着企业相继复工复产,澳门也迎来了外地雇员的返岗大潮。

南方观察 | 珠澳CP的战疫“三题”

据了解,在澳务工的外地人员超过10万人,其中不少来自湖北或浙江温州等疫情严重地区。员工返岗,疫情防控必须到位。

为何选择在珠海隔离?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珠海距离澳门最近,两地之间拥有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拱北口岸,日均通关量约有40万人次。把住出入境关口、确保过境人员的健康安全,是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的一环。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应,返澳过境前在珠海隔离,主要是考虑地理位置原因以及防控管理的便利。

“我们在澳门、珠海两个地方都设置了隔离点,如果是乘坐飞机,或是从海上过来,就在澳门隔离;如果是从陆路过来,就在珠海隔离。”该工作人员表示,陆上返澳的人员,由于跨境过关情况较为复杂、风险大,所以和珠海方面商量后,决定在入境前先在珠海医学观察及隔离,建立起一个保护的屏障。

澳门卫生局相关人士也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该举措是因应疫情发展需要而制定和推行,除此之外还采取了诸多其它防疫措施。“例如缩短通关时间、关闭场所、呼吁雇主尽量解决外地雇员在澳住宿问题等,以尽量避免人员跨境往来流动。”

而于珠海而言,守卫好对澳关卡,是这个经济特区与生俱来的使命。

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多次公开表示:“珠海经济特区因澳门而生,自设立以来就担负着服务‘一国两制’和服务澳门的使命。”同时在多个场合强调,只要是“澳门所需”,珠海要“倾其所能”“全力以赴”。

新冠肺炎疫情一发生,澳门特区与珠海市立即决定建立两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1月27日起,珠海临时调整拱北口岸通关时间。缩减通关时间后,旅客通关量明显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大为降低。

防控期间,珠海又在多个口岸紧急加派人手,全力协助口岸疫情防控工作。其中,仅珠海保安集团就加派了800名保安员,以增援澳门卫生局,协助做好拱北口岸入境健康登记工作,为口岸增设一道安全防线。

而此次协助澳门外地雇员的医学观察和检测,由珠海市委副书记赵建国挂帅,市委台港澳办、市卫生健康局等14个部门共同参与,并指定位于拱北的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定点医疗机构。

“做好澳门外地雇员在珠医学观察和检测工作,是珠海市委、市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珠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郭才武表示。

南方观察 | 珠澳CP的战疫“三题”

协同合作,是珠澳两地在此次大考中展现出的一项硬核实力。珠澳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与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几乎同一时间。

南方观察 | 珠澳CP的战疫“三题”

1月23日上午,在广东“一级警报”拉响之前,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第一时间抵达珠海,与珠海市委、市政府主官召开紧急碰头会,分析预判疫情发展趋势,当即决定建立两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双方搭建起一座“同心桥”。

从第二天起,珠澳两地便开始实施每日、即时、多轮通报制度。每天上午10时、下午3时和5时,相互通报病例信息、治疗方案、疫情防控措施、口岸对接事宜等。

这座互通信息的“同心桥”,助两地做出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

2月2日,珠海在新增确诊病例中发现有澳门博彩业从业人员,随后立即向澳门通报。不久后,澳门特区政府决定,自2月5日零时起,澳门41间娱乐场、博彩经营场所及其他娱乐设施关闭15天,于20日零时方又重开。

“这是珠澳两地在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下,共享疫情防控信息、共商疫情防控重大决策的一个典型范例。”珠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这个机制下,珠澳两地还联手搭建起一张高层级、多架构、全方位密切联系、四通八达的沟通联络网,这张网可以“横到边、纵到底”。

横向上,它贯通了已有的珠澳跨境口岸合作、警务合作、医疗转诊等沟通机制;纵向上,它既可以直达澳门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和珠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能贯穿至医生护士、基层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和物业保安。

“举个例子,通过这张网,珠海前线的医护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分享和应用到钟南山院士向澳门行政长官推荐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珠海市副市长阎武说,也是通过这张网,珠海快速、妥善地接收了数批疫情发生地的旅澳游客,帮助他们从港澳大桥珠澳口岸返回内地。

截至2月20日,珠海向澳门通报有赴澳经历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合计29人的相关信息。而疫情发生以来,已先后有数千名湖北籍旅客,通过珠海各口岸安全顺利返回内地。

南方观察 | 珠澳CP的战疫“三题”

每天清晨6时许,拱北口岸鲜活农产品查验平台上,一箱箱供澳农产品准时抵达。几个小时后,这些来自珠海的新鲜蔬果食品,将分头送往澳门的各大超市、市场。疫情期间,这条民生通道的物资输送也从未间断。

一步之遥、一关之隔,珠澳两地同气连枝早已源远流长。

南方观察 | 珠澳CP的战疫“三题”

长期以来,珠海承担着对澳供水、供电及供应蔬果等生活物资的重要使命。珠海对澳供水60载,累计供水总量已超22亿立方米;对澳供电35年,2019年末对澳输电量累计超500亿千瓦时,实现历史突破。

而据统计,防疫期间,珠海日均供应澳门蔬菜118吨,占澳门总体蔬菜消耗量六到七成;日均供应水果约60吨,确保澳门市场供应正常。

珠海对澳门的守护诚挚贴心,澳门予珠海的援助同样温暖动人。疫情爆发后,澳门各界在第一时间向珠海伸出援手。

早在1月24日,澳门特区政府便无偿捐赠50600个医用外科口罩,紧急支援珠海定点收治医院。而后,一众澳门企业家、知名人士及普通市民也在海外采购医疗防疫物资,支援捐赠珠海及内地其它地区。

一个细节让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的海关关员记忆格外深刻。战疫打响不久,年逾花甲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侨联副主席刘艺良来到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连续数日凌晨辗转在关口一线调研。

2月4日,一个电话打到了拱北海关下属的青茂海关防疫一线,致电者正是刘艺良。在调研中,他了解到海关防疫物资短缺,于是个人捐赠一批口罩,解关口燃眉之急。

刘艺良的举动,也是澳门各界的共同心声。疫情期间,澳门银河娱乐集团、东西汇(横琴)发展有限公司、励骏庞都广场、中山医科大学澳门校友会等纷纷送来源源不断的援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7日,澳门社会各界向内地捐款捐物累计超过4亿澳门元。

经过数十年的长久积淀,澳门与珠海之间早已形成独有的深度合作默契。尤其是,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两地逐渐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走向产业布局的全面协同,再到更深层次的规则衔接。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支持在珠海横琴设立粤澳深度合作区,双方融合发展有望迈出质的飞跃。

而此次合作战疫,无疑也将珠澳的深度合作、融合发展往前推了一程。“就像两个兄弟之间一双紧紧相握、守望相助的情谊之手。”奔走在珠澳联防联控一线的阎武说。

南方观察 | 珠澳CP的战疫“三题”

【记者】梁涵

【摄影】关铭荣 张霄

【作者】 梁涵;关铭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