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终将结束,但是谣言与迷信将长存于我们身边

今天是2020年2月29日,因为赶上了“四年一闰”的所以才会有这么一个并不常见的日期。这种事要是赶在互联网并不普及的20年前,可是当时的很大一个谈资——假如当天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那么人们免不了要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上谈上一天,毕竟在信息与娱乐相对匮乏的当年,也只有字典,百科全书以及万年历能提供内容丰富的谈资了。其实即便是现在,依然流传着什么“X月很特别,有X个周日X个周一X周二,这就是XXX年一遇的钱袋月,转发有好运”的迷信说法。

疫情终将结束,但是谣言与迷信将长存于我们身边

其实这也不过是

信息匮乏当年的残余话题罢了

只是这玩意至今

仍然是很有市场

当然,在这个“开幕雷击”的2020,无论是闰年还是钱袋月都不会让人们兴冲冲的去讨论了。全世界收获了太多的震惊,太多的惶恐,以及太多的感染病例——

近的来说,据韩联社2月29日报道,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当天下午通报称,当天上午9时至下午16时,韩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19例,24小时总新增确诊量为813例!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达到3150例。而截至当地时间2月29日上午,日本新冠肺炎确诊患者940人!

远的而论,根据德国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当地时间2月29日上午10时,德国共确诊66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根据意大利卫生部28日18时公布的最近数据,意大利累计确诊888例新冠病毒肺炎感染病例,其中重症64例!

疫情终将结束,但是谣言与迷信将长存于我们身边

越来越多的状况显示

我们只是最早发现病毒的地方

目前来看我们很有可能

并不是病毒的源头……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关于任何疾病的来源,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冠状病毒是全球现象,在全世界都存在。它们在某个地方出现,是自然史上的不幸事件,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去责怪其地理来源,而是关注如何应对及遏制病毒。当然我们需要了解病毒的来源以便于控制它,避免其再度来袭,而不是去责怪谁,或是哪种可怜的动物的过错,动物没有错。我们要小心自己的语言,不幸的是,污名化的语言及指责成为全球描述(用语)的一部分,这没有益处。

尽管现在病毒在全球蔓延,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应对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的大部分时间,我们可能真的还是要在防疫措施中度过呢。虽然说这种想法有点让人丧气,但是老编要提醒的是,再凶猛的疫情也终将过去,人类可能未必能将他根除,但是在付出努力与牺牲过后,将疫情抵御过去仍然是非常大概率的事件,这毕竟是漫长人类历史的一点小小的经验。其实比起疫情,有更多看上去无害的东西,更值得我们去关心。

疫情终将结束,但是谣言与迷信将长存于我们身边

虽然新闻一开始有点好笑

但是也能看出作为近邻的蒙古

虽然帮不上太多忙但还是有援助

这种暖心的消息却也伴随着谣言

虽然谣言看起来无害且无聊

但是总让人有吃苍蝇的感觉

疫情终将结束,但是谣言与迷信将长存于我们身边

除了谣言就是迷信

在青岛有一条早在2011年就已经命名

名字恰好为“新冠”的道路

而一些迷信的人居然要求道路改名

和在社交媒体上抱怨不同

这些人还理直气壮的向相关部门反映

令人感到可笑之余也不由得感叹

为什么迷信的思路还如此蜜汁自信?

尽管病毒在全球蔓延,但是老编相信,根据人类社会的特性以及当下发达的医疗与信息科技,疫情的消散只是时间问题(尽管损失和牺牲并不会小)。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谣言”与“迷信”极有可能在现在与未来,成为新的,有如疫情一般的重大的问题的存在。刘慈欣在《三体》中曾经说过:“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现在看起来相对疫情弱小无害的“谣言”与“迷信”,极有可能因为我们的轻视而引发更大的灾难。古人云,居安思危。现在我们居得并不安,自然更要思索其他的“危”了。

疫情终将结束,但是谣言与迷信将长存于我们身边疫情终将结束,但是谣言与迷信将长存于我们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