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北約軍隊在俄羅斯邊境蠢蠢欲動,目的是什麼呢?

鐵男春秋


北約在俄羅斯邊境“蠢蠢欲動”。是一以貫之,早成為常態並非現在才有的行動,大家不必擔憂。俄羅斯的外交部門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但這是“外交語言”。

北約因前蘇聯而存在,如今同樣是因俄羅斯而生存,目的多了去了——

1.北約在俄羅斯邊境地區頻繁活動,當然是想給俄羅斯施加壓力,讓俄羅斯無法正常開展、發展經濟,逼迫俄羅斯在軍事預算上支付更多,不間斷的讓其承受安全威脅,同時顯擺北約力量強大,給成員國吃定心丸,向大家表明北約存在的價值。

2.北約雖然由秘書長、有理事會、有所謂的總部,但一切還要看老大美國的眼色、臉色,美國的戰略是大國戰略,和美國能夠分庭抗禮者就是俄羅斯,北約不斷騷擾俄羅斯,意在落實美國的“大國戰略”鉗制措施,故此,巡邏呀,演習呀,擴張呀,無不是為了美國。

3.北約從戰略上擠壓俄羅斯,逼迫俄羅斯作出適當的反應,比如發展高超音速武器等等殺器,反過來刺激北約成員國,美國就會出馬說,看看,俄羅斯多厲害,你們有辦法麼?還得靠我美國保護你們,你們要緊緊地團結在我周圍,因此,美國利用北約刺激俄羅斯,牢牢抓住歐洲等成員國,讓他們不得心生二意,脫離美國的掌控!以便大收“保護費”。

4.美國不斷強化北約的力量,不斷擴展成員國,幫助成員國的安全只是附帶品。關鍵的是為美國創建一個軍事裝備銷售市場,這個市場是世界最大的市場,是美國的固定收入市場,也是維繫美國裝備不斷更新的市場。北約成員國要想安全,除了給美國交保護費,還必須購買美國的各式武器裝備,新加入一個國家,就多一個買家,即使歐洲自產的武器都很少使用,理由是必須保證“互聯互通”;就像俄羅斯以前傳統盟國,獨立後,加入北約,美國讓他們的武器更新換代,拋棄俄式裝備,換裝美國的,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存在,美國的軍事工業何愁沒有買家?象土耳其購買俄羅斯的S400,美國花了多大氣力,打擊土耳其,就是要剎住“歪風”,堵住土耳其引起的”破窗效應“。

北約是美國攫取巨大利益的軍火市場,同樣也是美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大家試想一下,缺少了這一塊,美國還是“美國”嗎?俄羅斯只是它的標靶而已!

2020年2月29日 15.52


見腫消世界


俄羅斯是核大國,有毀滅世界的能力。任何常規軍力,都無法危及俄羅斯的存亡。

俄羅斯的重心在東歐平原上,如果發生常規戰爭,北約顯然無法在東歐平原上戰勝俄羅斯。北約高層是明白這一點的,因此北約不敢介入烏克蘭東部,更不敢介入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

最近,北約在俄羅斯西部邊界附近,活動頻繁。說穿了,北約只是以防範俄羅斯之名,行整合東歐防禦體系之實。北約這麼做,主要是屈從於美國的要求,美國之所以要這麼做,其主要目的是:

1,借防範俄羅斯之名,整合東歐的防禦體系,利於美國進一步加強對東歐的掌控,也在為北約進一步東擴做準備。

2,促進東歐在政治丶經濟丶軍事上的進一步整合,力爭建成以波蘭為核心的新歐洲。美國想用新歐洲,來牽制以德法同盟為核心的老歐洲。

倘若新歐洲整合成功,歐盟將面臨著出現內對立的潛在隱患。歐洲統一之路,將變得更為艱難。美國掣肘歐洲,也將變得更為方便。

(個人認為,德法同盟若要化解這個局面,就必須用“德、法、波蘭同盟”,取代德法同盟。不過這個過程將不會順利。)

3,北約軍隊在東歐,大肆製造地區緊張局勢,為美軍大舉進駐東歐創造了條件。美軍的到來,名義上是為了嚇阻俄羅斯,實際上也是在重兵防範歐盟,以防歐盟脫離美國的掌控。


鬼影147951010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31日報道,日前德國議員、左翼黨外交事務代表諾伊表示,北約成員國今年3月將以假想的“俄羅斯威脅”為由舉行25年來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捍衛者-2020”。此次軍演將在10個國家境內舉行,北約18個成員國參加,參演人數將達至少3.7萬人,參演士兵以美軍為主,僅美國軍方就計劃動用13000件軍事裝備。

俄羅斯預備役中將布任斯基此前表示,即將舉行的“捍衛者-2020”軍事演習的性質和範圍標誌著美國和西方國家試圖重返冷戰時期的對抗狀態。俄羅斯外交部1月中旬甚至直接指出,北約不斷在俄羅斯邊境附近加強軍事存在,努力提高在歐洲東翼重新部署部隊的作戰效率,演習的強度越來越大,其場景越來越讓人聯想到北約是在為大規模軍事衝突做準備工作。

▲俄羅斯指責美國主導北約持續不斷的大規模軍演是為了與俄羅斯開戰做準備

根據過去這些年北約對俄羅斯的動作,俄羅斯有理由認為北約正在為戰爭做準備。去年12月,俄羅斯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就指出,北約密集舉行各種軍事演習,演習方案表明北約正在有針對性地籌備大規模軍事衝突的行動。隨後克里姆林宮公開表示認同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就北約做全面衝突準備的聲明,指責北約可能會進一步向俄羅斯邊境實施擴張。

德國記者克羅瑙爾去年12月份在德國《青年世界》日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也明確指出,此次演習將成為25年來美軍向歐洲大陸最大規模的一次調兵,官方層面稱是美軍的演習,但實際上是北約國家在預演同俄羅斯交戰時發動進攻。西方媒體報道稱,據北約以及美國方面的消息,2萬名美國軍人將從美國投送至歐洲參加演習,駐紮在歐洲的9000名美國士兵也將參與軍演。此外,美國將動用7000名國民警衛隊和750名預備役軍人。

德國議員諾伊認為,此次軍演再次渲染俄羅斯威脅論,並將俄羅斯視為假想敵,但實際上,北約才是“侵略者”,莫斯科至今依然採取的是防禦立場,反而是北約不斷東擴逼近俄羅斯邊界,違背了當年對蘇聯的承諾。諾伊表示,蘇聯放棄以書面形式確立若德國恢復統一後完全留在北約則北約不再繼續東擴的承諾是個巨大錯誤。蘇聯解體後,北約就開啟了向俄羅斯方向擴張的策略,直到現在還沒有停止。俄羅斯如今只能吞下這枚“苦果”,面臨北約軍隊直逼俄邊境的威脅。

▲蘇聯最後一位領導人戈爾巴喬夫

事實上,當年蘇聯沒有就北約停止東擴簽署書面文件這個事情不止一次被外界提出,西方曾多次指出蘇聯的這個巨大錯誤。曾任奧地利駐蘇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大使的鮑爾在去年底曾表示,1990年,時任美國國務卿貝爾在與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會談時宣稱“北約不會向東擴張哪怕一寸”,但當時戈爾巴喬夫犯下巨大錯誤,並沒有將談話內容記錄下來,也沒有就北約東擴問題簽署協議。

美國軍事雜誌《國家利益》去年4月份也曾指出,西方國家在北約東擴問題上欺騙了戈爾巴喬夫。1990年西方國家向戈爾巴喬夫承諾北約不會東擴,美英法等西方國家領導人和外交部長曾表示,前華沙條約國家將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但事實上,在蘇聯解體後,西方很快就忘記了對戈爾巴喬夫份承諾,開啟東擴戰略,將北約軍隊部署到俄羅斯邊境附近。

面對北約東擴以及越來越頻繁、規模越來越大的北約軍演,俄羅斯曾多次指責北約以“俄羅斯威脅”來進行東擴和軍演不過是西方用來對付俄羅斯的藉口,指責北約違背了不會東擴的承諾。但北約否認曾承諾不會東擴,聲稱沒有文字記錄或文本協議證明北約做出過不會東擴的承諾。北約曾多次宣稱沒有將俄羅斯視為敵人,但北約的實際行動表明其早就將俄羅斯視為敵人並且一直在為可能與俄羅斯爆發戰爭做準備。

北約18國家增兵俄邊境,蠢蠢欲動,挑事;俄軍16個師備戰迎強敵,一觸即發,硬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23日報道,美軍最近一段時間的軍事行動非常頻繁,而且還借軍演的名義大肆向俄羅斯邊境增派兵力。美軍甚至不斷挑釁著俄羅斯,進行了多次模擬的核戰,認為美軍就算是不使用核武器都可以打敗俄羅斯。美軍的口氣可謂是非常大,顯然在軍事兵力上有著足夠的自信。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稱,美軍進行了一系列跟俄羅斯模擬的小型核軍演,目的就是為了看看美軍在這個過程中是否能夠快速進行反應,保護北約的權益。在美軍的軍演劇本中,歐洲和俄羅斯會開戰,到時候雙方陷入了緊急的狀態之中,俄羅斯為了自身利益自然會使用小範圍的核武器。

美軍那個時候參與進來,發揮了主導性的作用。並且美軍使用了一定的軍事手段,最終獲得了此次對抗的勝利。美國對推演的結果非常滿意,明確表示不會在歐洲部署小型核導彈,美軍認為沒有那個必要。如果俄羅斯對北約國家發動武力襲擊,那麼美軍使用常規性的武器對抗即可,完全可以達到打擊俄羅斯的目的。現在美國正在緊鑼密鼓準備著捍衛者-2020北約聯合軍演的事情,不斷向著歐洲派兵。據瞭解,現在美國陸軍第3步兵師2個裝甲旅的作戰裝備已經準備好了,通過水路和陸路轉運,這些兵力很快可以到達歐洲港口。

有軍事專家認為,此次由美國領銜共18個北約國家參與的“捍衛者-2020”大規模軍演,目的可謂是不簡單。換一個角度來說,那就是北約組織進攻俄羅斯的一次真實“預演”,美國把俄羅斯視為頭號敵人,當然是要帶領著北約部署好對抗俄羅斯的措施。這一次參與軍演的17個北約成員國各自派出了不同的軍事陣容,集合起來的規模還是非常強大的。據統計,該次軍演將至少集結360架戰鬥機、500餘架武裝直升機、1200餘輛坦克、近3000門各種口徑重型火炮、7000餘部各式戰車,另外還有10萬人大軍和4萬後勤工作人員。美軍此次真的是舉行了有史以來的大型軍演,公開對俄羅斯發出赤裸裸的威脅。不過,俄羅斯早已經知道美國的目的,有戰鬥民族稱號的俄羅斯從來都不擔心這個事情!俄羅斯對於此次軍演也是非常重視,出於捍衛俄羅斯領土安全考慮,俄羅斯16個機步師準備就緒,大軍全部進入作戰狀態。俄軍命令已經下達,一旦發現不利情況,馬上可以發動攻擊。


鐵桿軍迷


我感覺目的有四。

一是牽制俄羅斯在中東的軍事行動。目前在俄羅斯的大力幫助下,敘利亞形勢一派大好,曾經搖搖欲墜阿薩德政權得以鞏固,已收復百分之八十五的領土,敘俄聯軍正在攻打伊德利卜省殘餘的反政府武裝。不出意外,取勝不會太遠。

俄羅斯在中東站穩腳跟丶有更大的影響力是美國不願看到的,但是又沒有更好的辦法。

二是威懾俄羅斯,警告意味濃厚。北約組織不僅團結而且強大,有能力進攻俄羅斯,要俄羅斯謹慎行事,不能出格。

三是北約東擴的需要。格魯吉亞以及汙煙瘴氣的烏克蘭都想加入北約,北約需要展示強大,增加他們信心,加入北約就可以不受俄羅斯欺負了。當然俄羅斯不願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四是增強北約內部團結的需要。通過演習使北約內部更團結,更有信心,通訊指揮更諧調流暢,軍隊更有戰鬥力,面對強大的俄羅斯,敢於應戰。


大泉源雙遼


由於此次“防衛者-歐洲20”聯合軍演是在今年2月至4月舉行,而且主要演習區域就在毗鄰俄羅斯的東歐國家,這自然給人以“北約軍隊在俄羅斯邊境蠢蠢欲動”的感覺。而且這次聯合軍演名義上是“防衛者-歐洲20”,但實際上參演部隊大量演練了進攻作戰科目,真有點“掛羊頭賣狗肉”之嫌。明眼人不難看出這次聯合軍演就是為了與俄羅斯進行鬥爭而開“演”的。尤其是現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還存在紛爭,以及美國不久前單方面退出了《中導條約》並積極發展新型進攻性導彈,這些都不能不引起俄羅斯的高度警覺。


雖然美國現在仍然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但它目前無論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都遇到了不少危機,“世界霸主”的寶座沒有以前那麼穩固了:在經濟發展方面美國遇到了不少後發國家的強力挑戰,無奈之下只能祭起貿易保護主義“法寶”來打壓競爭對手,甚至對自己的盟國都敢下狠手;政治上美國長期在國際上推行霸權主義,早已使自己聲名狼藉,最近山姆大叔又拋出“中東和平新計劃”,公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偏袒以色列,結果遭到了多國的口誅筆伐;在軍事上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都處境狼狽,與伊朗對抗和駐軍敘利亞也沒撈到多少好處。然而美國的戰略對手俄羅斯近期似乎“混”得風生水起:一方面俄羅斯把烏克蘭整得幾乎沒了脾氣;另一方面俄羅斯在敘利亞和利比亞所支持的政治力量現在都在各自國家處於優勢地位;而且近幾年俄羅斯在中東等地積極擴大影響力,導致不少美國的盟國都大量購買了俄製武器裝備,被俄羅斯軍火商搶了不少生意的美國軍火商怎咽得下這口氣,他們於是派人去白宮向總統施加壓力,白宮政客與這些軍火商代理人們一番謀劃過後,便搗鼓出了全面遏制俄羅斯的新計劃。


為了打壓、遏制俄羅斯,防止俄羅斯對美國霸權形成挑戰,美國決定使出“黑虎掏心”之策,通過在東歐地區組織實施“防衛者-歐洲20”聯合軍演及其它一系列演習,給俄羅斯西部地區造成強大的軍事壓力,使俄羅斯不得不加強本國西部地區的防禦力量,這樣俄羅斯在其它戰略方向上的力量投入相應就會減弱。為了引起俄羅斯的高度關注,美國某些人甚至揚言要一個星期拿下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俄羅斯西部靠近東歐的地區地勢比較平坦,有利於裝甲部隊和直升機部隊實施聯合進攻,而且俄首都莫斯科就地處平原之上,基本上無險可守,面對美國和北約可能的軍事冒險,俄羅斯當然不敢掉以輕心。美國通過在東歐方向對俄施加壓力能夠迫使俄羅斯集中力量保衛西部,減少在敘利亞方向上的力量投入的話,那麼它的目標就達到了。


美軍及其北約盟國軍隊這次聯合軍演規模雖然大,但要說“拿下加里寧格勒”或者“直取莫斯科”,這可能性還是不大的,要知道俄羅斯自身就擁有強大的裝甲部隊和直升機部隊,雙方要真在東歐來一場大PK,北約軍隊其實勝算不大。而且一些北約國家與俄羅斯存在著密切的經貿交往,與俄羅斯打仗既賠性命又喪失賺錢的機會,這“買賣”並不划算。而且美國是否真做好了與俄羅斯在東歐全面大戰的準備也還是一個未知數。這樣看來美軍和北約部隊在俄羅斯邊境“蠢蠢欲動”其實就是一種戰略威懾,真要他們與“戰鬥民族”拼命,目前美軍和北約盟軍應該還沒有那膽量。


廣雅君觀世界


北約在向俄示威,前蘇聯解體後,許多前蘇聯獨立出去的國家,大多成了北約的鐵桿反俄勢力,成為北約盟友,反俄先鋒,北約也必須為其撐腰。特別是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事件後,北約更是不斷的施壓俄羅斯,從目前看,北約也是虛張聲勢壯膽,不敢和俄碰撞。


青青河邊草兩邊撈不到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其實就是美國的戰略工具,北約的存在真真的意義主要還是為美國戰略服務,北約這次向俄羅斯大兵壓城主要是威脅俄羅斯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隙,美國主要的目的想用軍事拖垮俄羅斯的經濟。


笑看人生201606280


北約軍隊只是動,絕對不敢動槍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