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在天空飛馳的汽車,髒亂的平民窟,被背叛的主角,以及有著鋼鐵手臂的John Wick,這便是波蘭遊戲開發商CD Projekt Red最新作品《賽博朋克2077》遊戲預告片的主要內容。

在2019年E3展會上,CDPR最新作品《賽博朋克2077》的公開可謂是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同時遊戲裡的那個光怪陸離的未來景象也將“賽博朋克”的科幻亞文化概念再次呈現於人們的面前。

義體、超腦、電子樂、絢麗的燈光下的都市景觀,種種元素交織互溶,進而構建了一個兼具晦暗與光明、科技創造與原始慾望的賽博朋克世界。這個世界不僅存在於《賽博朋克2077》當中,也出現在了包括電影《攻殼機動隊》、《銀翼殺手》、動漫《阿基拉》、以及遊戲《觀察者》在內的多種形式的作品當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了人類對於科技的恐懼與激烈的迷戀。

賽博朋克這個概念實在包含了太多的內容與概念,所以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瞭解這樣的一個世界背景的意義,在這裡我想和大家聊聊遊戲中的賽博朋克這個話題。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賽博朋克: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世界

“賽博朋克”這個詞最早誕生於1980年,科幻作家Bruce Bethke創造了它作為自己筆下一以黑客作為主角的短片故事的標題,等到這個詞最早見諸於公共媒體時則是在1983年的美國科幻雜誌《驚奇故事》上。不過事實上賽博朋克這個概念還要再早一些,目前大家公認的第一部使用了賽博朋克概念的經典作品是1968年出版的由小說家菲利普·狄克撰寫的科幻小說《仿生人會夢見羊嗎》,日後這本書則被改編成了電影,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銀翼殺手》。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究竟何為賽博朋克?對於這個問題在動漫《攻殼機動隊》曾給出過這樣的回答:“你我猶如隔鏡視物,所見無非虛幻迷朦。”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所謂賽博朋克,Bruce Bethke在創造這個詞時的本意是想以此來指代下一個世代的,在與電腦的對話中長大的摩托車黨與朋克群體。

從字面意義上來看賽博朋克(cuberpunk)則是由賽博(cyber)與朋克(punk)兩部分組成的拼接詞。賽博(cyber)來自於英文cybernetic,意為控制論生物或半機械人,這個概念恰好對應了賽博朋克世界中大量出現的改造人,朋克(punk)則是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一種帶有反叛色彩的原始搖滾樂,也代表著非主流的亞文化個人意識主張。

現如今賽博朋克所指代的是一個建築在一定程度上崩壞的社會結構上的先進科技與原始生活相結合的世界,其所表達的是一種反烏托邦的思想以及對於超高科技之於人性的影響的思辨。

這一點在風格遊戲《觀察者》當中得到了非常具體且有代表性的呈現。遊戲利用了非常大的篇幅講述了在喀戎公司壟斷下,平民窟與高等科技的反差下造就的貧富差異化明顯的世界,並且遊戲中大部分人都裝有義體,顯示出了濃濃的賽博朋克風格。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一說到賽博朋克那麼自然就免不了說起威廉·吉布森在1984年(一個奇妙的年份)出版的《神經漫遊者》,在這部作品中,作者為所謂賽博朋克下了一個定義:“高科技,低生活”,意為即便未來科技高速發展,但人類的未來卻並不會因為先進的科技而變好,而是正相反,當科技時代到來後,大量黑客隱藏於暗中,人工智能和人類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加劇,整個世界將更加的混亂。

這段話不僅讓人再一次想起了《賽博朋克2077》在科隆遊戲展上展示出的那段打鬥戲,晦暗的風格、半機械化的人類,這種未來很酷,但老實說我並不想生活在那個世界。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其實在一定意義上賽博朋克風格的作品非常類似於上世紀西部大開發時代的美國西部小說,同樣表述的是一個蠻荒與科技結合、社會秩序又未完全確立的世界,人們或懲惡揚善、或索性變成惡的一方,只不過前者的主角從牛仔變成了黑客或者改造人,而馬也變成了飛行摩托。只不過賽博是人們對於未來的想象,而牛仔則是過去的符號。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拋開畫面與故事外賽博朋克還是一種觀點。

人們總是痴迷著對未來的想象, 尤其是工業革命的發生與科技誕生後,一方面人類崇拜科技,但另一方面尤其是近幾年來AI技術的進步也開始引起了一些人的惶恐,這也是賽博朋克誕生的基礎,透過它人們設想了一個炫酷,但無可救藥的未來世界,藉此來表達了人類在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的茫然與孤獨、對於未來的悲觀情緒,同時其中也加入了反傳統思想的表達,和鼓勵個人意識的覺醒。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遊戲中存在的賽博朋克

那麼賽博朋克在遊戲中又是怎樣呈現的呢?

首先賽博朋克風格在遊戲中最直觀的表現便是在畫面上,賽博朋克的遊戲與一般遊戲具有著鮮明的卻別,遊戲的畫面中常常會以冷色調的顏色為主、同時則配有失真、錯位的元素,呈現出一種恍惚間的科技感。

賽博朋克遊戲中的夜晚常常被塑造成伴隨著霓虹燈光汙染的都市裡,中文、日本、英文等各種語言與文化突兀地展現出來,表現出多重文化的雜糅,同時霓虹燈又與黑暗相映襯,以這種反常態的圖景進行賽博朋克反烏托邦的精神內核的表達。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往往會涉及到很多的東方元素。

作為不懂中文、日文的外國人,似乎東方文化在他們眼中就是神秘的代名詞,因此我們總能夠看到東方元素在這類作品當中大放異彩,要是遊戲裡沒有點讓人看不懂的中日文符號,似乎都不好意思自稱是賽博朋克風格一樣。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而賽博朋克風格最典型的建築則是受到了曾經存在於香港的“九龍城寨”的影響, 九龍城寨式的賽博朋克建築最早出現於日本漫畫《攻殼機動隊》中,其主要特點在於其混亂的特質,作為香港一塊混雜了三教九流的“飛地”,曾經的九龍城寨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人群,陰暗、狹窄、潮溼、罪惡,與賽博朋克的風格非常適合,最終也對賽博朋克類遊戲中城市的建設起到了明顯的影響。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賽博朋克在遊戲中的另外一個明顯的表現則在於智能機械的大範圍應用,似乎從人們開始幻象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那一天開始,未來就已經被和各種各樣的機器捆綁在了一起。

比如在2000年推出的遊戲《殺出重圍:人類分裂》中,雖然受制於當時的技術限制遊戲裡沒有直觀地展現出賽博朋克的概念,但在遊戲裡有關“人、機器、社會”的內容中都有著濃濃的賽博朋克風格,是賽博朋克類型遊戲中的老前輩。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而在另外一款遊戲賽博朋克《密探》中,機器的元素則得到了更加深刻的體現,各種電子化的強化道具、機械手臂、身上插著電線的半人類,處處都透露除了一種擋都擋不住的賽博朋克風格。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形勢與實質的衝突

賽博朋克元素在遊戲中的出現也引發了一些問題。

作為一種風格極其鮮明的文化類型,使得賽博朋克類遊戲中也常常出現空有軀殼卻無靈魂的情況。

威廉·吉布森為賽博朋克所下的定義是“高科技、低生活”,但高科技的表象實在太搶眼,因此在不少這類型的遊戲中多容易出現只專注於高科技部分的刻畫,而忽略了低生活,最終遊戲確實很賽博,但卻一點也不朋克。

再以“殺出重圍”系列的另一款遊戲《殺出重圍:隱形戰爭》舉例,遊戲中的角色Alex D是一名經過強化的特工,在遊戲的故事裡他被刻畫成為了一個處於中上流階層的人,當他出現在下城區時我們能夠明顯發現他穿著打扮與周遭環境的格格不入,使得人物看起來與賽博朋克的精神內涵有些格格不入,一個合適的賽博朋克角色應該是如同《攻殼機動隊》中草雉素子那樣的存在才對。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另外霓虹燈這個元素也被遊戲設計師們用爛了,作為一種流行的亞文化,夜晚靚麗的燈光一直都是賽博朋克遊戲的標配,但是使用不好的話霓虹燈就成了光汙染,就如同很多粗製濫造的遊戲中設計師們會一股腦將“克魯蘇”套用成Boss一樣,這樣所謂的賽博朋克僅僅是停留在了符號層面,而遠遠沒有觸及到賽博朋克的核心。

在這種內容當中根本沒有思辨存在,而真正的賽博朋克可是高舉反叛旗幟的一種類型。分清賽博朋克的形式與實質是在打造賽博朋克遊戲時的重要一環。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現實世界的“鏡像”

說了這麼多,那麼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呢?

在某種意義上它就像是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的“鏡像”,人類總是對未來充滿好奇,於是便模仿現實世界建造了一個虛擬的未來世界,賽博朋克是人類所創造出的眾多未來世界之一,是凸顯了顯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包括貧富差距、階級矛盾、人與自然的關係的偏向黑暗化的世界。

好的賽博朋克作品應當表達對問題的意見與主見的,進而引發受眾群體的思考,比如《攻殼機動隊》一直在探討著“我存在的意義”,《黑客帝國》則著重展現“人與人工智能之間的關係”,好的遊戲也當如此,我想這也是為何《賽博朋克2077》官方曾經強調稱這款遊戲將不會迴避政治觀念的原因。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最後借用歌手王菲的一句歌詞來結尾,在歌曲《百年孤獨》中有這樣一句詞:“心屬於你的,我借來寄託”,如若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將人與心臟相分離的這種表現手法也可以說是賽博朋克風十足了。

絢麗的浮華與叛逆的基調,遊戲中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