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近期小麥條鏽病多發,做好預防是關鍵,藥物防治要對路

根據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從各地植保機構調差所得數據和信息,發佈了我國當前小麥種植中發生條鏽病的情況信息。由於冬前菌源數量大、冬季氣溫偏高和雨水偏多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小麥種植區發生條鏽病的範圍廣、局部病害程度嚴重。根據統計,陝西、河南、四川等7地的小麥條鏽病發生面積達到84.4萬畝,比2019年同期的3.1倍。所以瞭解清楚小麥條鏽病相關知識,做好預防措施十分關鍵。

近期小麥條鏽病多發,做好預防是關鍵,藥物防治要對路

一、 小麥條鏽病的症狀

小麥條鏽病俗稱“黃疸病”,是小麥三種鏽病中發生最為普遍的一種,病害擴散速度快,危害面積大。條鏽病病菌主要危害小麥葉片,其次是葉鞘和莖部等部位,從苗期到灌漿期都有可能發生。

小麥苗期感染病害,首先葉片會出現多層輪狀排列的鮮黃色夏孢子堆,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孢子堆基本是橢圓形,排列位置與葉片葉脈平行。從遠處看,會覺得這些成行的夏孢子堆像一條條虛線。近看這些孢子,會發現縫隙。等到生長後期,這些孢子表皮會破裂,然後產出鏽褐色的粉狀物隨風傳播。此外,成熟前感染病菌的小麥,葉鞘可能會出現黑色的冬孢子堆,不易破裂,還為後期侵染提供了菌源。

近期小麥條鏽病多發,做好預防是關鍵,藥物防治要對路

二、小麥條鏽病的起因

小麥條鏽病感染原因可以從四個源頭考慮。首先是品種因素,小麥條鏽病的致病菌變異十分頻繁,如果長期種植單一品種,或者是抗源單一的小麥品種,會加重小麥條鏽病的發生。第二點就是剛過去不久的冬季雨水偏多且氣溫偏高,種植區域如果長期處於潮溼環境,十分有利於條鏽病擴散。

此外,田間菌源數量的多少也會關係到小麥種植區條鏽病的危害程度。文章開頭就跟大家提到,根據各地植保機構調查,年前菌源數量大,所以近期局部地區小麥條鏽病的病害情況較重。但所幸的是,根據調查我國今年的小麥長勢還可以,抵抗力較強。所以小麥的長勢也會影響植株對病害的抗逆能力,而小麥的長勢和播種時期、肥水管理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

近期小麥條鏽病多發,做好預防是關鍵,藥物防治要對路

三、小麥條鏽病的防治

1、品種選擇

在選擇品種的時候,首先考慮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建議在購買時,以抗病性強的品種為主,特別是前一年條鏽病嚴重,或者是已經種植單一品種多年的種植地最好更換新品種。此外,也要注意小麥品種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購買種子一定要慎重考慮。

2、播種管理

小麥的播種時間、深度和密度都有影響。首先播種不要過早或過晚,過早容易導致旺長,過晚則不利於越冬返青。一般的冬小麥田都是10月上中旬播種。然後是播種的深度保持在3-5cm即可,如果播種時的地塊墒情比較乾旱,播種深度則可以增加到5-7cm,不可過深過淺。至於播種密度,正常情況下一畝地播種30kg左右即可,並不是越多越好,可能會導致成本增加或者是產量降低。做好小麥的播種工作,才有利於其生長正常和健壯,增強抗逆能力。

近期小麥條鏽病多發,做好預防是關鍵,藥物防治要對路

3、肥水管理

上面也提到,做好小麥的肥水管理才能有助於植株生長健壯。水分管理方面,田間不宜過溼過旱。肥料方面,在正常情況下,基肥、追肥再加上葉麵肥要配合施用,滿足小麥全季的生長需求。需要提醒的是,小麥“一噴三防”時使用的葉面肥如果量太少,小麥的營養容易跟不上導致長勢弱。綜上所述,小麥的肥水管理一定要注意“量”。

4、減少菌源

條鏽病是通過隨風傳播的,減少田間菌源的數量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所以發生過條鏽病的地塊,在小麥收穫完後一定要及時清除在田間的病殘體,帶離種植地處理。

5、藥劑防治

對小麥種植田早期出現的發病中心要及時集中進行防治,控制擴散。一般來說,大田內病葉率如果達到0.5%時就要立即進行防治,選擇合適藥劑進行噴霧防治,還需要定時查漏補噴。重病田塊要進行二次防治。

播種前可以施用藥劑拌種,譬如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或者是12.5%特譜唑可溼性粉劑等藥劑;如果發生病害,則可以考慮施用三唑類、烯唑類為主的吸殺菌劑進行大田噴藥,比如15%三唑酮粉劑或者是12.5%烯唑醇懸浮劑等藥劑。

近期小麥條鏽病多發,做好預防是關鍵,藥物防治要對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