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果賈詡與司馬懿相鬥,誰會死?為何?

貓王已老化


千里萬里路,不如讀書路。

我是千河,我來回答。

如果賈詡與司馬懿相鬥,誰會死?為何?

相對來說前期賈詡與司馬懿都是謀士類,但又不同。

賈詡出生寒門,起點很低。

著名三國評論家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中評論到:賈詡能在亂世中審時度勢,自己是活得時間最長的,還保全了家人。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賈詡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人。

司馬懿出生於士族,當時屬於名門望族。

司馬懿的高祖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晉武帝司馬炎詔書說:“本諸生家,傳禮來久。”

分別簡單看看倆人的生平

賈詡,人稱“毒士”,奇謀百出,算無遺策。在三國時期,曾侍奉多個不同的主公,其作為被人稱為“文和亂武”。在亂世之中,賈詡不僅出計必成,而且能夠審時度勢懂的進退,堪稱三國中真正的大智慧之一。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東漢末至三國曹魏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也是曹魏的開國功臣。

董卓時期

在董卓時期,賈詡是中郎將牛輔下屬的校尉,他距離董卓的中間還隔著牛輔,讓他匡正朝綱,這也是不可能的事,董卓信賴的人是蔡邕、王允。

等到董卓身死,幷州人王允掌權,涼州人的身份一下子成了原罪,王允的不肯大赦,加上“盡誅涼州人”的謠言,賈詡幫助目光短期的李傕等人找回生存下去的方向。這一點,如果非要用上帝視角的“東漢滅亡”來看,認為賈詡是亂世,這是偏見,是預設“王允是大漢忠臣,匡正朝綱的能臣”的立場去強行誣陷的結果。

史書上的事實是:王允掌控朝政,呂布掌兵,王允的親屬,親信佔據三輔要職,大兒子入朝為侍中,這算什麼?再看他無視士孫瑞,殺害蔡邕,才掌權幾天,就急不可耐打擊異己,扶植親信,這算哪門子忠臣?

王允是忠臣,這是演義設定,可以的;但在史書上,種種跡象表明:王允無非是個出身光鮮的董卓罷了。

李傕時期

董卓和牛輔被殺後,李傕歸無所依,於是採用賈詡之謀,夥同郭汜、張濟、樊稠等原董卓部曲將攻向長安。擊敗呂布,殺死王允等人,佔領長安,把持朝廷大權。後諸將不和,李傕在會議上殺死了樊稠,又與郭汜分別劫持了漢獻帝和眾臣,相互交戰,李傕開始劫持皇帝時,還拉攏賈詡入夥,賈詡拒絕了,堅持站到皇帝身邊,試圖保衛皇帝的尊嚴。張繡要走時,還拉賈詡走,賈詡拒絕了,他要選擇做個忠臣。

等待張濟趕來長安勸和時,賈詡從中安撫李傕、郭汜各路人馬,促成東歸,他也是有功的。

賈詡很靈活的切換陣營,投入到追擊獻帝的李傕隊伍當中,在王師大敗之時,賈詡以一人之力,保住了不少大臣的性命,這是他儘自己所能做的事。不久,漢獻帝被曹操迎往許都。隨後,曹操派謁者僕射裴茂召集關西諸將段煨等人征討李傕,滅其三族。

建安三年(198年),李傕在黃白城被梁興等人破斬,傳首許都。

張繡時期

張繡在建安初,是曹操的主攻目標,賈詡已經敏銳的看出,歸順許都朝廷(曹操)才是最終目標,所以勸張繡投降,可是,曹操居然讓張繡嬸嬸,張濟老婆鄒夫人侍寢。張繡頓時覺得欺人太甚,於是賈詡幫張繡出計策,賈詡派人跟曹操說,我們涼州軍準備讓出宛城來,要從你們軍營中通過,另外武器太多,卸下來不方便,請允許我們隨身佩戴。

就這樣的請求,曹操居然沒發現異樣來!

曹操逃出來了,他的命是兒子曹昂讓馬換來的。如果賈詡成功殺了曹操,後世也就沒有《武帝紀》,更沒有《三國志》了。

此後,面對曹操的多次進攻,賈詡的智謀可以說是與曹操平分秋色,例如曹操第三次征討時,應該帶了荀攸去的,依然沒有佔到便宜,只能退兵。

後來,曹操的自我反省,改變,又讓賈詡認為曹操將會勝過袁紹,在官渡之時,賈詡再一次勸張繡歸順曹操,這一次決斷,可謂神來之筆。化干戈為玉帛的曹操,不但不計前嫌,還拉著賈詡的手,稱讚他的功勞。

後來,段煨在漢廷養老,張繡成了曹操早期的首席功臣,李傕郭汜被朝廷清算,賈詡繼續保持低調。他早就看出,袁紹之後,曹操不可避免的將走向權臣的頂端,在曹丕曹植的太子之爭上,他又看準時機,在最關鍵的時刻幫曹丕投出最關鍵的一票,以至於曹丕稱帝后,第一個想要報答的人就是賈詡。

黃初元年,曹丕稱帝,封其為太尉、魏壽鄉侯。曹丕問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徵吳無功而返。 黃初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諡曰肅侯,《唐會要》尊其為魏晉八君子之首。賈詡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併為《吳起兵法》校注

這事細思恐極,果然不虧是老狐狸。能謀事謀人。

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對抗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

當官前。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郡中推舉他為上計掾。曹操正任司空,聽到他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藉口自己有風痺病,身體不能起居。為什麼不去呢?

建安六年時任河內郡太守的就是這位魏種,他是兗州人。

這個魏種後來也沒有更多事蹟流傳,我一直很好奇陳壽特意記這麼一筆是什麼用意。

當時曹操的陣營裡,文官系統由汝南與潁川的士人把持,部隊系統由沛國與譙郡的武人把持。

兗州人的代表就是程昱,他是曹操的五位謀主之一,但是兗州人在曹營的地位,遠不如潁川人。因為不待見舉薦人而拒絕徵辟。

什麼人的舉薦能夠入他法眼呢?當然是潁川人。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為丞相以後,“及魏武為丞相,又闢為文學掾”曹操讓他與太子往來。時隔七年,這次因為舉薦人非常厲害。潁川人老大,曹操陣營內第一文官。搭上了潁川人關係的司馬懿就痛痛快快的赴任去了。

後來司馬家和荀家的親密關係,也證實了荀彧對司馬懿的提攜。後來司馬懿靠著抱荀彧大腿,終於拉攏到了潁川人。在他誅殺曹爽奪權的過程中,潁川人的支持功不可沒。

所以對於司馬懿之前的所謂不欲屈節事魏,不過是待價而沽罷了。

他需要一個更有背景的關係,給自己的政治生命準備更高的起點。

不欲屈節純粹是假的,他可熱衷功名利祿呢。

司馬懿的上位之路

曹操和曹丕對司馬懿真挺不錯的。

司馬懿光和二年出生,他五歲的時候曹操正忙著和人打架。

到荀彧徵辟他,可以攀上夢寐以求的潁川的大佬們了,都已經建安十三年了。

那年老曹正忙著南征,剛入職的司馬懿的主要工作是陪曹丕讀書,這一年曹丕剛二十一。

曹操得多傻,才會讓一個剛歷經仕途的人這時候進來參與軍謀大事。

後來司馬懿就在曹丕的親密戰友這條道路上愉快的成長著。

從他接受徵辟,到曹操病死,只有八年時間。

手下人才濟濟的曹操就是有心重視他也沒那機會。

司馬懿根本就不是曹操時代的人。

因為一直是曹丕的親信,後來曹丕曹植奪嫡的時候,他除了曹丕也沒別的選擇。

在這時候出力最多的其實是曹丕"四友之一"的吳質,

曹丕是個很重朋友情誼的人,登位後非常對得起這些當初很如何的人。

黃初元年司馬懿先為尚書,隨後又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黃初二年,已經是尚書右僕射。

黃初五年,改封向鄉侯,轉撫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錄尚書事是可以參與朝廷重大決策的!

這時候司馬懿才真正的的踏入到曹魏的核心圈

五年時間,就踏入核心圈,恩寵無比啊。

曹丕病逝後,遺命的三個輔政大臣,就是宗室曹真、潁川代表陳群、河內人司馬懿。

恰好這時候司馬懿又碰到了一個好機會,孫權趁曹丕剛死,派諸葛瑾來打秋風。

孫權和諸葛瑾一人帶一路,同時進軍。諸葛瑾這路就被司馬懿抽了回去,斬首千餘。

這應該是司馬懿第一次單獨領兵上陣,他的運氣簡直太好了,不光對手是東吳這群進攻白痴,更是諸葛瑾這個軍事上沒什麼出彩亮點的軟柿子。

軍事天才司馬懿體內司馬家將種的血脈甦醒,

兩年後就創下了十六天破城斬孟達這種佳績,當時的司馬懿肯定有種找到靈魂歸屬的感覺。

然後還沒開始嘚瑟。就被諸葛亮教育了兩次。司馬無智,只好一直龜縮於城中!

曹丕在位時對司馬懿的恩寵,正是他幸福人生的開始。

假如曹丕命長一點,那麼司馬懿最多止步於三公。

後來司馬懿的篡權,最開始應該是基於一種危機意識,伴隨迅速的膨脹。

曹丕有著很強的文人氣質,以及文人式的輕狂。由於繼位之事,讓權於世家大族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這確保了世家大族子弟在權力階層的世襲。

但曹丕同時還幹了一件好事,督促察舉制在全國各郡的推行。

察舉制與九品中正是相悖的,九品中正保證高門步入仕途,察舉則給了寒門士人機會。

曹丕四友之一吳質正是出身寒門,由於寒門出身,吳質一直與世族不睦。

他的仕途也很早止步不前,按照曹丕的性格,如果吳質出身再好一些,地位絕對比司馬懿強很多。

曹丕時期與潁川士族集團的矛盾已經開始顯現了。

後者企圖控制文官階級,形成皇權之外的政治力量。

前者想要稀釋門閥對政治的影響力,尋找制衡的手段。

其實這種努力從曹操殺孔融開始就一直在進行。

這種矛盾在曹爽時期達到極致。

皇權與門閥的既得利益產生衝突,作為攀潁川大佬起家的司馬懿被雪藏,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司馬懿後期的燦爛人生

這中間還不得不提一下魏明帝曹睿時期

曹睿在位13年

如果曹睿晚死幾年,那麼司馬懿絕對是沒有機會的。

曹睿是明識決斷有獨裁風格之人。他當政早期同司馬懿的關係並不是聽從他父親曹丕之言的。還是有被蜀國垮垮其談的馬謖設計中傷,司馬懿被曹睿為懷疑叛亂對象,被免除了軍權,防止謀反發生的多年曆史。但張郃追擊蜀軍後退到石門人後被諸葛亮被射殺死後。面對蜀國強大北伐攻勢,被迫在曹真建議下,司馬懿又恢復工作,主持抗蜀大局。由於馬謖之死,魏國再沒有發三郡共叛的局面。司馬懿也從懷疑,到信任,成骨幹。為魏國強大做出巨大貢獻。司馬懿在明帝手裡,智勇智慧都不夠用,更不要想反抗明帝,中了馬謖離間計,是魏國明皇帝能明辨是非。換一個人,他腦殼早搬家了。中國人普遍尊崇的,士為知己的死的大理.。司馬懿到了曹芳手裡,陰險狡詐都使出來了。一個8歲孩子還不是手中得橡皮泥,要如何就如何。在明帝手裡,他是忠誠的獵狗當然聽話。

在高平陵之前的司馬懿內心是惶恐的,對世界對自己是黑暗的。而曹爽和門閥的矛盾,毫無疑問給了他一個絕好的機會。

門閥的初衷只是為了維持住既得利益,架空曹爽。

以司馬懿對蔣濟、高柔等老臣的口頭保證來看,最初門閥階層是將事變視為內部矛盾處理的。

只要搬掉曹爽這個改革派,保住門閥的地位和權益就好。

那時候他們絕對沒有改朝換代的念頭,畢竟就算換代了,地位也不會更高,又何必冒險。

於是司馬懿在世族的支持下,幹掉了曹爽。

儘管後來史書記載著將司馬懿與曹爽的矛盾渲染的如何厲害,但其實他不是和曹爽衝突是沒有什麼關聯的。

因為已經給了個太傅的閒差在家養老,這已經是在文官當中做到頂級了,還順帶退休了。有權有工資,這不是大夥一直都想的事情嗎!

更何況曹爽居然還給了司馬懿兒子司馬師擔任中護軍。這妥妥的接二代,

曹爽就算再笨,但凡有一點政治智商的人也不可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如果他真的把司馬家視作眼中釘的仇人,這就是自殺。

雖然當其時,司馬師的中護軍職位已經被架空。

但高平陵事發之日,司馬師能夠攻取司馬門,靠的恰恰就是在禁軍中偷偷培養出的根底。

否則的話,由禁軍守衛的司馬門,不能如此順利的拿下。

熱衷功名,擅長尋找機會的司馬懿,不知道這時候和曹爽達成了什麼協議才會換來這種結果。

反正為他掩飾的《晉書》肯定不會明說。

結局就是,深受曹丕曹睿恩寵的老臣司馬懿,在門閥支持下發動政變。

曹爽得到了門閥對他人身安全以及個人資產的保證。

由於自曹操時期開始,曹氏與門閥的友好合作關係,雙邊達成了共識。

曹爽下臺,門閥上位。這本是極好的。只是有一個人變卦了。

司馬懿的變卦究竟是蓄謀已久,還是事成後的頓悟,無法考證。

但他的權力野心真正膨脹,顯然是在此時此刻。

一個被雪藏兩年,以自保為主的人,當其時所考慮的必然是生存。

而熱心功名的權力動物被喚醒後,張開血淋淋的大口就屬於本能了。

好了。司馬懿的介紹就到這,來聊聊和賈詡的事情。

賈詡一直都是作為謀士的存在,歷經幾位大佬的變化,一直是跟隨哪方就在自身安危的前提下出謀劃策。而且重要的是,人成熟以後一直跟隨著大佬曹操,基本上所有的想法都是隻能放心裡,當然賈詡本人有什麼想法我們不得而知。完全一副隨波逐流的樣子。

反觀司馬懿,前期在曹丕曹睿的領導下也是一直兢兢業業恪守本分的工作。只是後來曹爽的跋扈,才有了轉機。成就了司馬王朝的奠基。

如果真要比較的話,我覺得賈詡會略勝一籌。

為什麼這樣說呢?

賈詡經歷過董卓時代李傕時代張繡時代曹操時代一直都是作為贏家的存在,最後官至太尉、魏壽鄉侯。其中的艱辛,個人的計謀。肯定是無比困難,反而司馬懿一上臺就是被已為丞相的曹操徵辟為文學掾(七品)後助世子曹丕,而官運亨通。其中挫折是有,但已經沒有當初諸侯混戰那麼困難了。

好了,本文就寫到這。

我是千河。大家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


小主千河


做為三國時代的兩個大陰謀家――賈詡和司馬懿,他們都詭譎陰狡,智略深長,那麼如果兩人鬥智,誰又能更勝一籌呢?

關於司馬懿,大家都清楚,他有著超乎於常人的強大毅力,屢挫屢戰,堅執不屈。如同伏在草叢中屏聲靜氣等待獵物的狡獪豺狼,當對手稍稍放鬆警惕露出破綻的時候,就瞅準時機,一躍而起,撲向對方咬住咽喉,發起致命一擊。

如此可怕的陰謀家,司馬懿如果在智鬥中對上賈詡就能佔據上風嗎?

當然不行。如果說司馬懿是一頭豺狼的話,賈詡則是一條隱身於樹叢間不露聲色的巨蟒。你根本無從發現他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何時會發動攻擊。無論你是否吊著十二萬個小心,仍然會落入陷阱。一旦被纏住,就會被越收越緊,被盤繞勒盡體內的最後一絲呼吸。

司馬懿雖然兇殘狡詐,但他在政壇上所面對的真正敵人並不算強大。曹操是使用他,司馬懿在曹操這種梟雄多疑的目光下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生怕引起曹操的注意;曹丕是利用他,用司馬懿去分剝曹氏和夏侯氏家族中的舊勢力,在曹丕的咄咄逼人的威勢下,司馬懿也絲毫不敢造次;曹叡是倚重司馬懿,但也防範甚深,以曹叡的機敏狠辣,司馬懿仍然不敢稍加懈怠。

司馬懿在爭奪權力過程中陸續遇到過的對手有曹真、張郃、曹爽,曹真在世時,司馬懿也翻不了天,曹真智謀不在其下,威望極高,氣魄剛雄,司馬懿總是忍讓退縮;張郃是個勇將,精通軍事但卻拙於政治,陰謀詭計不在行,著了司馬懿的道;曹爽就是個凡俗之輩,才不配位,腦袋瓜子也簡單,寡謀無斷,當然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司馬懿在軍事上主要對手是蜀漢的諸葛亮、東吳的陸遜,但司馬懿只能做到龜守,無法寸進,智謀方面完全落於下風。

賈詡可不同,他這輩子經歷過的事,遇到過的人太多了。賈詡在西涼軍中曾經伺候過董卓這樣的惡魔,董卓死後,西涼軍陷入鳥獸散的境地,是賈詡一語點破天機,指引西涼眾將士反攻長安,開啟了漢末三分的亂世。賈詡在李傕、郭汜等那些西涼豺狼群中從容行走而毫毛不傷,可見其智勇。賈詡輾轉至張繡麾下,在宛城又幫助張繡陰了曹操幾把。以曹操這樣的超級梟雄,居然屢屢被賈詡收拾得狼狽不堪,他的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猛將典韋其實都因賈詡的詭計而殞命的。儘管到了如此地步,賈詡仍然能夠保全張繡和自己的性命。投降曹操以後,曹操也未遷罪於賈詡,可見在曹操心目中賈詡的份量。

賈詡出了一道題,造成天下大亂,漢末三分諸多梟雄謀士,能臣猛將都沒有能夠解開,司馬家又連續三代,方才重歸一統。以賈詡的才能,在任何一個主公麾下都能趨利避害,受到倚重,混得遊刃有餘,這可不是僅靠隱忍就能辦到的事情,以司馬懿的能力,能做到嗎?

所以說,司馬懿與賈詡相比,差著一個很大的層次。司馬懿那兩下子想和賈詡相抗,那是開玩笑,賈詡隨時都能借別人的刀毫無形跡地把他幹掉八遍。


饞嘴肥貓鏟史官


我覺得三國謀士的作用被嚴重誇大,真正戰場上難得的是統率之才,比如威震華夏的關羽也被曹魏的群臣評價為“名將圍羽”,當然賈詡是個很厲害的謀士,司馬懿早年是曹操的謀士,曹丕、曹睿、曹芳時代則是統率一方的大都督,還被封過大將軍,大司馬,位高權重,那麼賈詡和司馬懿相鬥,誰更厲害一些呢?

賈詡其人

賈詡,字文和,涼州系的代表人物,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後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師,死後配享魏文帝廟。

賈詡最讓人詬病的是曾經為天下大亂出謀劃策,,董卓被呂布誅殺,王允和呂布執掌朝局,王允開始清算董卓餘黨。當時董卓餘部李傕、郭汜等人已經準備逃亡西涼去了,這個節骨眼賈詡出面阻止了他們,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李傕、郭汜等西涼諸將聽從了賈詡的建議,集結部隊殺向長安,結果王允敗死,呂布也敗走,這個時期讓後來的史學家對他評價很低。

董卓,國之賊,天下所共仇,而詡為之報怨。東京之亡禍,根於此。及辭李傕尚書之命,則以朝廷為解,是欲以虛辭蓋實,惡將誰欺邪?

賈詡加入曹操陣營後,出謀劃策,表現也不錯,他力主曹操與袁紹決戰。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為曹操平定西涼立下大功。

晚年曹操在繼承人選擇上猶豫不決,賈詡用袁紹、劉表的下場舉例子,但是並不明說,暗示曹操要立長。曹丕稱帝,感覺他的暗自幫助,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侯。

司馬懿其人

司馬懿,字仲達,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治家、軍事謀略家、權臣,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曹操時期召司馬懿為文學掾,但是隻讓其為謀士,並不重用,後司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太子曹丕,司馬懿和曹丕關係很好,曹丕即位後司馬懿終於嶄露頭角。

司馬懿謀略、軍事、內政都不錯是個全才。

《晉書·宣帝紀》:“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興修水利

司馬懿在雍州組織興修水利,“開成國渠,自陳倉至槐裡築臨晉陂,引汧洛溉舄鹵之地三千餘頃,”收到了“國以充實”的效果。後來由於乾旱導致關東缺糧饑荒,司馬懿調運積攢的五百萬斛粟輸京師洛陽,可見司馬懿內政能力之強。

推行民屯

公元241年,司馬懿在主持對吳作戰時,開始籌劃在淮南淮北創建軍屯。

第二年,司馬懿“奏穿廣漕渠,引河入汴,溉東南諸陂,始大佃於淮北”。第三年,司馬懿又在這一地區“大興屯守,廣開淮陽、百尺二渠,又修諸陂於潁之南北,萬餘頃。自是淮北倉庾相望,壽陽至於京師,農官屯兵連屬焉。”

遠征遼東

公元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自立為燕王,徹底和曹魏翻臉。第二年,魏明帝令他司馬懿遠征遼東,司馬懿帶四萬人馬前去討伐。兵到遼東後,司馬懿三戰三捷,大破公孫淵,公孫淵被迫退守襄平,司馬懿令軍士強攻一舉攻入襄平,屠滅當地十五歲以上男丁,隨後他又乘勝平定了遼東、帶方、樂浪、玄菟四郡。

此外司馬懿和諸葛亮長期作戰,也就互有勝敗。

賈詡和司馬懿沒有可比性

還是那句話,真正的重臣是統率和謀略兼有的,賈詡只是個謀士,無統率之才,按史料記載內政能力也一般,出身也一般。

而司馬懿出身望族,謀略並不亞於賈詡,大智慧更是超過賈詡,還是統率之才,司馬懿長期帶兵按照招攬了不少曹魏大將為他的心腹,這也是高平陵之變成功的一個原因,司馬懿內政也抓的好,破孟達,破遼東,鏖戰諸葛亮,這些賈詡拿啥比。

賈詡只是個厲害的謀士,和司馬懿天地之別,比不過司馬宣王的。


我家的貓叫皮蛋


統帥:周瑜,陸遜,諸葛亮,司馬懿,呂蒙,魯肅,龐統,徐庶,賈詡、郭嘉

理由:周瑜打了赤壁大戰,陸遜打的夷陵之戰,諸葛亮平定南蠻,司馬懿攻殺孟達,呂蒙偷襲荊州,魯肅吳國大都督,龐統、徐庶、賈詡、郭嘉都未單獨帶兵,但按照歷史記載,龐統應該更高一點。

謀慮:諸葛亮,賈詡,郭嘉,龐統,魯肅,司馬懿,周瑜,陸遜,呂蒙,徐庶

理由:諸葛亮隆中對,奠定三國,並一生未中一計,劉備每求必應,沒諸葛前,劉備沒地盤,有諸葛亮後,劉備稱帝!

賈詡謀身,可謂毒士,郭嘉奇謀,放水淹徐州,龐統妙策,所過皆克(攻打蜀中時,陳壽說這人可以比作張良),魯肅,榻上之說,助孫權平定江東。司馬懿,妙算破公孫淵,周瑜,助孫策平定嚴白虎等,陸遜,料到曹丕偷襲,假書騙關羽。呂蒙偷渡,徐庶劉備嘆其有王佐之才。

內政:諸葛亮、魯肅、周瑜、賈詡,司馬懿、龐統、陸遜

這個我認為諸葛亮排第一,沒啥好說的。諸葛亮在世是蜀國人民叛亂2次,魏國81次,吳國37次,諸葛亮死後百姓沒有拜祭劉備,先拜祭諸葛亮,可見其深得人心。

威信:諸葛亮、司馬懿、周瑜、其他人一般

諸葛亮統管國家大小事情,百姓付之,司馬懿為輔政大臣,周瑜“外事不決問周瑜”

綜合:諸葛亮、周瑜、魯肅、司馬懿、陸遜、龐統、賈詡、呂蒙、郭嘉、徐庶





月夜luck


賈詡和司馬懿爭鬥誰會死?說實話這還真是個難題,因為兩個都屬於曹操集團的頂級參謀,都是曹室集團的頂級謀士,一個在曹操前期,貢獻較大,一個在後期成為中流砥柱。假如,賈詡和司馬懿想鬥,誰會死?那麼咱們可以來分析一下!

郭嘉,賈詡,等被曹曹奉為一流謀士,賈詡更是被譽為“三國最聰明的人”。善於軍謀,也善於身謀,從李榷郭汜到董卓,再到曹操。賈詡似乎都是平安過渡,更是屢建奇功。所以賈詡的生存能力是非常之強的,特別是在官渡之戰,也為曹操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

而司馬懿,確實最能佯裝的人,為了騙過曹操不去任職,自己寧願裝成瘸子三年之久,為了智鬥曹室集團,更是裝病數年之久,甘願退隱歸山,隱忍蟄伏多年,最終司馬家族取代曹氏家族。司馬懿,可能掙不過賈詡,但一定可以明哲保身到最後!


陋室空堂


賈詡和司馬懿相鬥,賈詡會死。

第一,賈詡只是個出色的謀士,並沒有獨立的組織指揮能力。而司馬懿則不同,出朝可領兵作戰,進朝可治國理政。如果賈詡和司馬懿鬥,是一個人和一個團體鬥,無論如何,個人的力量敵不過團體的力量。

據《晉書 文宣本紀》載:司馬懿從建安六年跟隨曹操創業,起先是不願意與操為伍,但曹操相中了司馬懿,反覆請他出山相助,這才為操出謀劃策。曹操死後,為魏文帝曹丕所倚重,曹丕臨終,以司馬懿等為顧命大臣;魏明帝曹睿立,更以司馬懿為股肱、長城,魏明帝去世,與曹爽併為託孤之臣,可見,一直以來,司馬懿都是朝中重臣。又據《三國志 賈詡傳》載:賈詡以謀略在後漢西土任職,後隨董卓進京,又遇董卓敗亡,其部將李傕、郭汜、張濟等欲做鳥獸散。賈詡建言,不能散,散必亡,組織起來以兵力重新奪權,為董卓報仇。如果報仇失敗,再跑不遲。這才有了,李傕、郭汜的大亂京城。李、郭失敗,賈詡為了生存,只有去宛城投奔張濟的侄子張繡,張繡失敗,又隨同張繡一起投降曹操,始為曹操謀士陣營之一員。以上簡單對比可知,司馬懿是胸有韜略才學,曹操反覆邀請,出山後逐漸成長,以至成為魏國干城。而賈詡以機巧謀出身,後跟隨西北軍閥謀生,軍閥兵敗,投誠曹魏。兩個人不是一個層次。

第二,司馬懿智謀、詐謀均勝賈詡一籌。司馬懿不但會為主公出謀,而且自己會表演詐謀。從智謀上說,賈詡的出色表現在投曹之前據多,投曹之後,除在立儲方面表現出機智外,別的方面則表現不是很突出。而司馬懿則是智謀、詐謀等身,一生自始至終都在用謀。

其一,曹操請司馬懿出山相助,司馬懿看不上曹操,以有風痺症(部分身體失去知覺)推託。曹操不信,當夜派人用刀去剌,以試其是否做假。結果刺客刀扎司馬懿,他竟然忍痛不吱聲。刺客以實回報,瞞過了曹操。

其二,當劉備新取益州時,司馬懿就獻計說:劉備以欺詐的方式取得了同宗劉璋的地盤,蜀人心裡不服,但他們不量力又遠爭荊州的江陵,兵力佈署不足,這是個進攻漢中並進一步取得益州的好機會,乘此機會大舉進兵,很容易取得成功。但此時曹操暮年志衰,不採納司馬懿的計策。如果此時曹操乘勢出兵或直接派遣司馬懿帶兵出征,可能三國後來的局面將不復出現。當關羽取了樊城,天下震動,曹操準備遷都以避雲長鋒芒時,司馬懿獨持反對說:劉備得意,關羽勢力膨脹,這是東吳孫權不願意看到的。我們派兵再去援救襄陽,堅持與關羽對抗一段時間,肯定東吳會在關羽背後出擊。那時前後夾攻,關羽勢必失敗。後來形勢的發展,果如司馬懿所料。魏明帝太和元年,身處宛城的司馬懿得到上庸孟達想投降西蜀的消息,立即給孟達去信,穩住孟達,然後不待上命,奔襲上庸孟達,便宜行事,一舉成功,斬殺孟達,傳首京師。

其三,高平陵事變前,司馬懿以老邁之身又故技再演,以裝老糊塗,行將就木瞞過了曹爽,潛伏待機,然後一舉擊潰曹爽集團,獨掌朝綱,為兒孫代魏立晉打下基礎

以上幾個例子,足以敵過賈詡為西北軍閥們出的奇謀,而司馬懿既能當導演,又能做演員的能力,則賈詡是遠不及的。

第三,爭鬥主要靠勢力與陰謀,論勢力,司馬懿比賈詡大;論陰謀賈詡也不及。那麼,結果只有一個,賈詡和司馬懿爭鬥,只有賈詡自己失敗。


二曲人


偽命題。

“詡自以非太祖舊臣,而策謀深長,懼見猜疑,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天下之論智計者歸之”。

賈詡為三國第一謀士,識天機,明厲害,無竊國之慾。

賈詡77歲(147—224年),司馬懿73歲(179—251年),倆人沒機會爭鋒,亦無與司馬爭風之必要。


張鐵軍158


武威賈詡鬥不過司馬!


古草秋心


賈詡比司馬懿大了30歲左右,資歷,經驗,人際關係等等一切都是司馬懿無法比擬的,換句話說,此二人都不屬於同一時期的人物,賈詡死的時候司馬懿都還沒到政治巔峰,無法比較,樓主這帖子純粹關公戰秦瓊


焦糖拿鐵丿


三國亂世賈詡夾縫中生存,太平盛世明哲保身,放眼整個三國,也只有賈詡從頭走到最後!司馬懿出場比賈詡還是晚了一大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