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養育子女的方法,大家能說許多。但我想問問,真正落到實處的孝敬父母的方法有多少?

財客中國人


其實,孝敬本來就是一個很空洞的概念沒有統一的答案,要落實的前提是瞭解父母的需求。

1,一般說來,尊重是孝敬之首

2,常回家看看是絕大多數父母的願望

3, 過好自己小家的生活是父母的期待

4,如果父母物質不太豐厚,提供適當的物質支持,其實大多數父母對物質的需求弱於精神

5,真實瞭解父母的期待,做不完全迎合但可以適應!當配合



恰似一陣風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孝敬父母方法是很有很多,但每個家庭,每個父母都有其特殊性!

要想孝敬父母能落到實處,還是需要搞清楚父母的真正需求是什麼吧!不要自己覺得好,要父母覺得好才行!

就比如說我們家,之前我們家欠些外債,我總覺得要錢才是他們需要的,所以儘可能的給錢,對於我爸媽的其他需求關注很少,後來偶然一次我忘記了給我媽媽買了個什麼小東西,我媽特別高興,所以還是需要清楚父母需要什麼吧!



智商經常不在線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給父母溫飽,不說頓頓大魚大肉,是吧,就是簡單平淡的生活就好,想吃肉的時候吃肉,搭配點蔬菜啥的,老人也吃不了多少,除了生活吃方面,另一方面那就是陪伴了,我男朋友家有個92歲的老人,他92歲了,三個兒子四個姑娘,我男朋友是老三,老爺爺老奶奶一直跟著他,他也是孝子,只要老人喜歡就好,自己的父母,沒必要去計較得失,大哥從來沒養過,二哥一年會拿個二三百塊給老人,他也從來不講,隨他們自己的心意,除了上班就在家陪著老人和小孩,自己小孩還是智障兒,生活過得清苦,但他從來不少老人的吃穿,老人喜歡吃肉,每頓都有肉,一年365天,一天都沒斷過,老人喜歡吃的零食,家中常常備著,他自己這麼幾十年,衣櫃裡面居然沒有一件新一點的衣服,全是工作服,老人生活很開心,逢人就說要活到100歲,身體健康的很,而跟他差不多大的他認識的,基本上都不在了,我一個朋友家的老人,本來健康的很的一個老人,後面三個兒子,輪流住,一家一個月,這樣一年後,聽說生病死了,當時很震驚,那麼一個天天在街上跑的一個老人,怎麼一年時間就死了,可能,他習慣了一個環境,換來換去或許老人也不見得開心吧,如果有一個不那麼計較,讓他長期住著,或許他還在世吧,其實,孝順就是這麼簡單,供他生活,多陪伴他她們,就心滿意足,當初朋友介紹我認識男朋友時,我就是被他的人品所打動,現在我在照顧著老爺爺和智障兒,我每天陪伴他們,給他們弄吃的洗衣服啥的,雖然很無聊,有時候,但是一直會堅持著。。。。


為愛停留14149


我也講講我夫妻如何對父母的,我的公公婆婆在分家的時候就留了兩間東廂房,和我老公的三弟弟一個院子,一個院子住兩家,各喂的雞鴨,整天就是婆媳矛盾,這時正好我老公的四弟弟要把老家的四間半的房子賣了去鎮上生活,價錢都談好了,五千塊錢,我老公直接給了他弟弟六千塊錢給買了下來,這個房子給了我公公婆婆住了,院子很大,還有一塊菜地,我公公婆婆自此有了自己單獨的房子,後來我老公又陸陸續續給添置了電器,裝修了衛生間,我公公婆婆是他們村子裡家裡有坐便,有浴霸,有熱水器的家庭,我老公每年都會給他父母添置生活用品,我們的意思就是把他們的生活弄的更方便一些。我家的父母離我家一站地,我不上班,照顧父母更方便一些,從我爸七十歲開始我給他拿藥,帶他們去醫院,家裡的大事基本上都是我在做,父母的八十大壽也是我一個人出的錢,每年給我爸五六箱酒,十斤茶葉,平常一週去一兩次,家裡的東西都會給父母一份,因為父母住的近,比起公公婆婆的照顧要多很多,所以就給公公婆婆多買一些東西來平衡狀態,論花錢確實我父母花的比我公公婆婆多


橘子紅了540930


首先,非常感謝今日頭條平臺,對我的邀請,給了我回答這個問題的機會,也給了我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謝謝[玫瑰]謝謝[玫瑰]謝謝[玫瑰]

有人說養育子女的方法有很多,從這句話來看,我相信孝敬父母的方法也有很多,也可以是多方面的,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作為一個苦逼的80後,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更沒有什麼大的成就,我也只能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來發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謝謝大家。

從小到大,從最初的南下深圳,進廠打工,到後來的娶妻生子,直到現在回家開店,三十幾年期間經理的風風雨雨,日日夜夜,真的是三兩句話說不完的。說白了,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活著,為了生活,為了一個家。

所以說孝敬父母這個問題,我覺得最好的,應該還是陪伴,是自己對父母的陪伴,對家人的陪伴。舉個例子,我有個做家政服務的朋友,比如說有的客戶,父母中風啦,偏癱了什麼的,作為子女,上有老,下有小,要賺錢養家,說是自己就沒有時間照顧父母,然後就去從外面招一個護理,開工資,替自己照顧父母。這個我覺得也算是盡孝的一種方式,最起碼沒有把老人送到養老院。

算了,不說別人了,還是說說我的爺爺奶奶吧。我的爺爺奶奶一共生了6個兒子,一個女兒,我爸算是排行老大。一個個都長大成人,然後就是成家立業了,接下來就是分家,分田地,分房子了。因為是農村,當時又那麼窮,爺爺奶奶就沒有地方住,就和我的三叔住在一起,因為那個時候,我三叔是屬於給別人做女婿,屬於那種半上門的吧[害羞]

後來,那個老房子坍塌了,我爸就在我們的大門口旁邊給爺爺奶奶建了兩間瓦房,一間做臥室,一間做廚房兼客廳。我覺得這種行為也是敬孝吧[可愛]

像我自己的話,因為喜歡下廚房做菜做飯,所以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我只要在家裡,每次做飯,都會多煮一點,然後給他們端過去,比如說餃子啊,荷包蛋啊等等,所以,那個時候,爺爺奶奶就說,我這個大孫娃子,比自己某些親生的兒子還好呢[害羞][偷笑]正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可能是有一定道理的吧。

總之一句話,我覺得孝敬父母的方面,方法,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陪伴父母,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好好工作等等,都是報答父母,孝敬父母的體現。

古詩說得好: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所以說,世界再大,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都走不出父母的牽掛。

以上是個人的觀點,謝謝大家[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







軍軍下廚房


我朋友六五年的,上有九十歲老母,下有不到二週歲的孫女,自己還上班,兒子兒媳都工作忙,對象要哄孫女,老母親目前需要人照顧,家裡祖祖輩輩都是,忠厚老實人,教育孩子的事情就不說了,他姊妹幾個,都自覺輪流照顧母親,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風雨無阻,照顧母親,做飯燒水,做家務,忙完還要去上班,有時候中午,和晚上還的去照顧,姊妹們就白天輪流照顧母親,時間有三年了吧,他說是母親給你他生命,不管她當時什麼也沒有給你創造,把我扶養成人,就可以了,就是當官,還是平民百姓,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不管父母,人都的老,我這樣也給下一代做榜樣,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積福積德。


柏辰16


我小時候是個比較叛逆的孩子,不明白的事情總愛鑽牛角尖,甚至對待父母的批評也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後來父親給我的評價就是隻孝不順,後來我自己做了父母,對待兒女的叛逆很無奈,終於明白了,對父母孝順,既要孝也要順服,做父母的心才會順暢




自助天助也


我說一下我自己的親身感受,我們姐妹倆個,現在都已經生兒育女,我是老大,孝順這兩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會很難,我們離父母的距離開車半個小時到家,我和妹妹住的地方離得很近,我們規定自己每週最少回去一次看爸媽,因為我們都有工作,孩子也要上學,所以每週不是週六就是週日回去,這個規定我們現在執行了十多年了,爸媽每週也會盼週末,早早的把好吃的給我們準備好,吃父母做的飯也格外的幸福,孝順就是多陪陪父母,能在父母的身邊。


美麗白百合花2016122


這個要看父母的具體情況吧。

如果父母還住在農村,物質條件不太好。那就儘自己所能改善一下父母的生活水平。當然,大多數子女也只是工薪階層,並不會十分富裕,從根本上改變父母生存現狀也不太現實。建議逢年過節一定要記得給父母購買一些實用性的食物,另外再給一些錢。平時的話,子女要注意給父母購置換季衣服,貼補一些零花錢。父母辛苦一輩子,節儉一輩子,如果子女不考慮,他們是不捨的花這些錢的。在陪伴方面,如果是女兒,可能並不是剛需。我知道一家,農村出來女兒每次過年匯款2000元,父母在街坊炫耀說比回來還強呢。但如果是兒子,對於陪伴的要求就高了,畢竟傳統觀念之下子孫繞膝才是天倫之樂。

如果父母物質上不需要特別關注,那就經常打電話、視頻吧。當然,禮物、給父母的孝敬錢也不能少。可以每年抽出一次時間陪父母出去轉轉,可以遠,也可以是周邊。帶父母出去吃一些不是經常能吃到的小吃、美食。儘可能的多陪伴吧。

如果父母沒有自理能力,有條件的可以接到身邊自己照顧,找保姆幫忙也可以。如果真的為難,就給父母找一家條件好一些的養老院吧,有空了就多去看看。

有人可能會說我物質條件不好,不要給自己找太多託詞。父母養活我們的時候也不是大富之家,我們養自己家孩子時不也是寧願委屈自己也儘可能的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嗎?

關鍵一點是看我們的“心”在哪兒!


溫水裡的青蛙沒改名


我老公他們兄弟三個都很孝順父母,一般節假日都回去,週六週日也回去,父母生日更不用講了。不過大家都是一般家庭,回去有時帶禮物,有時也不帶,婆婆和公公也無所謂,經常回去看看他們,東西倒是其次。

來時他們還給你帶些疏菜,都是農民,也就是普通人家,只有把土地上產的東西給兒孫帶去。

婆婆蒸的饃比較好吃,她每年都蒸好多饃,誰走帶給誰一袋回來吃。看她每次蒸饃都很累,但也很高興,父母可能都有被需求感吧!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

過年的時侯他們兄弟三一人給了一千元,然後誰想買東西誰買,你不買也行。疫情期間三兄弟輪流做飯,我做的沒她們的好吃,只能打打下手,哈!老三媳婦是護士,經常上班,老三就和老母親分一班,不過有時哪個人有事了,都是公公婆婆頂上去,哈哈!

我的父親去世了,母親較遠,我經常跟她視頻,買東西快遞給她,在寒假暑假都去住一階段,過節也儘量開車去。

其實父母也不是非要你大富大貴,平安快樂就好,當然在平快快樂的基礎上能大富大貴更好!

他們最想的是常回去看看,特別這自己有了孩子之後,更能深刻感受。

當然現在好多人在外地發展,不能顧及父母,但是在晚上沒事時常打打電話,父母需要東西可以快遞寄回老家,抽空回來看看他們。別等到:子予孝而親不在,悔之晚也。

特別是我們這些成家的,自己也養育小孩,更能體會到養孩不易,父母原來也是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們養大呀!一二十年不容易,想想老了自己兒孫對自己不孝,心理也難受。所以對待父母孝順也是為自己積福,從小小孩看到如此孝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期的身教,比任何語言都有力量。

至於方法,有各種多樣,買東西,微信視頻等等,只要用心就行了,任何事都怕用心。老公經常講:其實父母要求的很少,你只要把用到孩子身上的十分之一用到父母身上,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