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和一個喜歡發牢騷、愛抱怨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什麼感受?

安然小廚


和一個喜歡發牢騷,愛抱怨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比較鬧心的[黑線]

每個人都有煩惱,不能一個勁的把自己的不愉快發洩給對方,總是把對方當情感發洩的垃圾桶!這樣對對方是自私的,為什麼別人要承受你的自怨自艾,還不停的嘮哩牢騷,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討厭你的這種行為,再親近的人也不能這樣,會傷感情的[發怒]

生活和工作中總會有不如意的人和事,要健康快樂積極的去面對,不要活在狹隘的自我空間裡,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會很痛苦的[撇嘴]



闞伊


和一個喜歡發牢騷、愛抱怨的人生活在一起時什麼感覺?我只想說在和這種人生活了20幾年,我都快變成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了!

媽媽是一個很喜歡發牢騷的人和愛抱怨的人,從小就看我爸媽吵架,因為各種小事,也因為各種翻舊賬,老爸氣到最鬱悶的時候會躲出去,蹲在地上把煙一口一口的猛吸!可能他們以為我太小了,太多的時候並不會躲著我吵架,我就靜靜地看著,聽著,有時候跟著媽媽哭,有時候跟著爸爸出去!現在想想,特別特別想抱抱自己,告訴自己沒關係,他們只是吵架而已!別害怕!

長大了,記憶最深刻的是媽媽來幫我做月子,小傢伙得黃疸,出生第二天就被送到ICU照藍光,每天只能靠護士姐姐拍幾張照片給我們解解相思之苦!那個時候感覺自己的天空都是灰色的,感覺一生的淚那個時候都要流完了,每天拿著手機在網上查找各種關於黃疸的文章和案例提心吊膽!媽媽就會各種數落,說不該孕期吃辣椒啦,不該孕期做太久車啦!不該孕期去旅遊啦!各種,反正就一件事,小傢伙有黃疸就是因為我孕期的各種作出來的,所以怪我!我那個時候因為不懂還真的特別怪我自己,每天都在煎熬,哭的稀里嘩啦!還好後面網上有個媽媽,她家孩子情況和我們一樣,在她的支持和建議下,小傢伙很快就出院了,但是從此後眼睛特別不好,視力模糊,很容易流眼淚!媽媽又怪我說我看手機太多把眼睛弄壞了!說我月子還看手機自己找事等等!

媽媽其實是個很單純的人,她不太懂得體諒,那是因為她也是在外婆的抱怨下長大的,她並不明白這樣有什麼不好,覺得她是關心你才抱怨你!媽媽愛發牢騷,她的小時候家裡很窮,嫁給爸爸以後更窮,但是窮苦沒有別的出路,只能自己扛下來,所以累了慢慢開始了發牢騷,以發牢騷和抱怨的方式給自己找了一條發洩的方式!我很感謝媽媽和爸爸再苦也沒有停止我的學業,讀書使我懂得遇到事情先找解決辦法,唯有努力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你的生活,學會欣賞,學會感恩,因為世界那麼大,美好的事物太多,發現美,感受美,才不浪費我們來這世上走一遭……



妮子特大


和愛發牢騷,愛抱怨的人的相處,通長會厭煩吧,除了耳根無法清靜外,你會發現自己根本無處可藏,她喋喋不休的唸叨簡直讓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幹啥都是錯!

小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媽媽數落爸爸,爸爸愛酒也愛煙,逢客吃飯總免不了喝的醉醺醺,煙就更不像話了,從早到晚不知道一包是否管夠,所以小時候經常被爸爸差遣去村裡的小賣部給他買菸。媽媽對於爸爸的這兩“不良嗜好”深惡痛絕,每每牢騷、抱怨爸爸;說的多了聽的人越加煩了,更不會用心去聽,所以是愈加唸叨,愈加厭煩,吵吵鬧鬧幾十年!在爸爸眼裡他看到的永遠是媽媽對他的不滿,在媽媽眼裡她看到的永遠是改不了錯的爸爸!

所以,為什麼身邊生活在一起的人會喜歡發牢騷,愛抱怨,是不是我們自己也有錯,錯不願改,才導致對方無法剋制內心那股怨恨,每每化做不喋不休的牢騷和抱怨!

也或許,是她們把對對方的愛,用了錯誤的表達方式去呈現;試想如果當初媽媽可以跟爸爸換個方式溝通,心平氣和地跟爸爸說喝酒,抽菸的危害,讓爸爸能用心感受到,是家人為他的身體健康擔憂,是關心,關愛!如果換了溝通方式,還會是那樣吵鬧的大半生嗎?


風箏and風


我是一急直性子的人,說話不溜彎,有時候真的會得罪人。

但說完不記心裡,真的會忘了!

但人家喜歡和我聊天,在我心裡會認真聽,會耐心幫分析說話重點,如果一直沒完沒了我就不再發表意見,下次見到我會快言快語說完該說的話然後說忙走了。

我會刷新,負能量的人我會選擇盡力而為,或遠離。


文君語燕


福薄的人,都有這三個特徵!

第一種,愛抱怨、發牢騷。

一個人,若總是喜歡抱怨生活,那麼即使機會真的來臨了,也會因為他抱怨的時候,沒有做足準備,機會最後從他身旁偷偷溜走,自然福氣越來越少,成為薄福之人!

所以說,上天不喜歡愛抱怨、發牢騷的人,因為天道酬勤!

第二種,說話尖酸刻薄。

說話尖酸刻薄,不會有好人緣,因為這樣容易得罪人。而人生成功的關鍵便是朋友這個因素,所以說,那些說話尖酸刻薄的人,既是刻薄了別人,也是刻薄上天賦予給自己的好福氣!

據調查,一個人的幸福感,和朋友對他的認同感有很大關係。友善對待朋友的人會幸福,而對朋友尖酸刻薄的人註定不會幸福!

第三種,表現得過於聰明。

為什麼說“過於聰明的人”也福薄呢?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正反兩面、陰陽兩面,如若偏執一端,便會物極必反,聰明過頭了就是愚蠢。“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過於精明的人會沒有朋友,少了許多機遇,自然福氣越來越少!


潘潘aa


第一感覺是逃離,有多遠跑多遠。

有一朋友的母親,一天到晚,基本在發牢騷,或者抱怨誰不好,嘴巴也不知練了什麼功,別人說多了都口乾舌燥,她說起話來不知有疲倦兩字。他哥也算是是一個有涵養的人,被她媽說的是頭痛難忍,首先是不能同一房間,然後是不能同一牆壁,再然後是不能同一屋簷,再然後不能同一小區,最後乾脆不能同一城市了。

第二感覺是尋找合理的距離,找到合理的相處方式。

朋友一直佩服他的父親,如何能忍受母親這麼多年,他父親說就是左耳進右耳出,不要過心就好了。可遺憾的是父親提早離世,哥哥又早去外去,留下老母親一人,他不得不搬回家住,他給母親講道理,想改變她發牢騷的習慣,可道理究竟沒母親的習慣威力大,他不得不放棄。然後他只能學父親的絕招,可究竟沒有老父親的修為,沒多久他也煩得頭痛欲裂,血壓升高。不得已搬到隔壁小區,為母親請了保姆,自己每天來看望幾次,每次來都有提心吊膽的感覺,日子終究過得不順心,老母親也抱怨他不孝順。後來他思考了很久,自己母親總不能不管不顧,給她講道理不行,那就與她的習慣反著來,見面就挖空心思表揚她,見保姆做得好就表揚保姆,自己想說話的機會多了,她抱怨的機會就少了。家裡的氛圍慢慢有了好轉,她有時也會表揚一下:不愧是我生的兒子,就是孝順。想來一碗餃子的距離,抱怨與讚美將是他們母子以後的相處之道吧。



水中姑娘


唉,跟一個愛發牢騷、愛抱怨的人在一起生活真是太痛苦了,就象生活在陰霾天裡,搞得心情沉甸甸的。最好身邊沒有這樣的人!

人們總是喜歡春光明媚的日子,很少有人喜歡陰雨天。語言是一個人心態的具體表現。和心態好的人在一起,就像生活在陽光下。心情不好時,如果有人讚賞你、鼓勵你,並給你一些充滿希望的建議。一定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如果還有人向你發牢騷、抱怨,就會有一種末日來臨的感覺。

抱怨發牢騷是一種負能量。就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多了是會中毒的。負能量對身體的傷害是非常重大的。19世紀初,中國一位民間道德教育家“王鳳儀”老先生曾說過:“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裡越難過,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禍,”他還說:找人好處是“聚靈”,看人毛病是“收髒”,“聚靈”是收陽光,心裡溫暖,能夠養心。“收髒”是存陰氣,心裡陰沉就會傷身。根據他這套“病由心生,境由心轉”的理論,我曾對照過很多人的,大多都很準確。

中華傳統醫學告訴我們:怨氣傷脾胃,恨人會傷心,惱人會傷肺,怒火會傷肝,煩心會傷腎。現代醫學也已證明,人的情緒和疾病有很大的關係。

人生在世什麼最重要呢?生命最重要,快快樂樂健康的度過一生,才是最好的人生,千萬不要做愛發牢騷、愛抱怨的人。處處找人好處,找人優點,給別人陽光,給自己陽光,生活就會更加陽光!




上仁


兩口子過日子,如果有一方特愛抱怨,喜歡發牢騷。另一伴平時一忍再忍,頭都老大,心到崩潰,等到心撐破時,無需再忍,分崩離析。

兩口子在一起應該是恩恩愛愛的,甜言密語的,卿卿我我的。找了個不懂感情,只知物質嘮到的早早的黑髮披銀霜,早早的琴絃爬滿你的臉,身體不再康健,精神萎靡。幹啥都沒勁氣,沒動力。連夫妻生活也遠離。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嚴重到工作中容易走神出錯,受傷都是常有的,而這種人還不覺都是它造成的。光能給對方帶去副能量的人應該遠離。這就是有這麼一個老伴的後果。



藍天白雲168


首先我們先說一下愛發牢騷愛抱怨的人心理。這樣的人其實是缺乏安全感,焦慮,害怕,性格比較急躁,脾氣不是特好,不穩重,不是很會說話。所以心裡才會不停的唆使他自己去強調他內心想要表達的想法和情緒,希望能得到對方的理解和接納。當他感到自己表達的內容沒有被得到接納或解決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折磨他身邊最親近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安慰很少會起作用,更不要企圖直接了當的去改變他當時的想法。這隻會讓他更加的煩惱,甚至暴躁。

積極的傾聽能讓他的情緒得到釋放,得到理解和接納後,他也會對這件事情得到釋然,從而放下這個所謂的包袱。

如何對待愛發牢騷愛抱怨的人?保持清醒、敬而遠之、金蟬脫殼、和平共處。


林家茶鋪


可以想象那種感覺,肯定是很厭煩甚至是惱怒的,但是人發牢騷也好抱怨也好,究其根源嘛,主要有:

1、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總覺得自己委屈,或許是想得到重視,或者想得到安慰,或者是得到認同,或者是想得到尊重等等。

2、討好型人格,這種類型的人不佔少數,如果你很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那麼就是這種人格了,但是這種類型的人表現也會有所不同,一種會努力變好,希望得到更多的正面評價,一種就會惱羞成怒,自然就發牢騷抱怨了。

知道原因就好辦了,我們可以:

1、多說好聽的話,多誇誇他,讓他覺得自己很有價值,自然就不會抱怨了。

2、多鼓勵他,告訴他努力就一定有收穫,當有了變優秀的方法時,自然就有了追求,也就顧不上發牢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