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穀子是朔州市的主要作物之一,種植歷史悠久,由於具有適應能力強、抗旱、耐瘠薄、品質優、營養豐富等特點,廣大群眾廣為種植,全市種植面積達1.33x10⁴h㎡,總產量1x10⁸kg左右,是農民收入重要來源,已成為邊坡山區農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全市形成了以山陰縣為主的山西鑫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山陰縣惠牧源農牧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山陰縣惠民農業專業合作社等一大批加工小米龍頭企業,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隨著穀子種植面積的增大,穀子病蟲發生危害也逐漸加重,常見並造成危害的主要病蟲害:穀子白髮病、黑穗病、谷瘟病、穀子鏽病,蟲害,粟鱗斑葉甲、粟灰螟、穀子細胸黃肢葉甲、谷黏蟲。確保穀子安全生產,減輕病蟲危害損失,已成為穀子生產中的重中之重,近幾年來,全市採取了積極防治措施,已得了明顯效果。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1 播期防治

1.1 選擇抗病蟲品種

穀子對於氣候條件的要求較高,在選擇種子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具體氣候特點,選擇適宜的品種。選擇對抗病蟲害抗性較強的品種,從根源上保證種子的質量。朔州市主要選擇張雜谷3號、張雜谷5號、晉谷21號等優良品種。儘量不選擇抗谷瘟病差的8311品種。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1.2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可以先將種子進行發芽率試驗,通過試驗的發芽率,分析所選種子的實際情況,以此保證種子的質量。如果發芽率滿足需求,可以在對種子進行精細化挑選和處理進一步提高種子質量,例如可以在晴天中午對種子進行晾曬3~5h,以起到對種子的殺菌效果。

1.3 適期播種

穀子的播種時期應該選擇在五月中下旬,這個時期溫度較高,穀子播種之後出苗速度快,在出苗之後正好到盛夏,而盛夏正是北方旱季時間,有助於蹲苗,使穀子根基更加牢固。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1.4 健身栽培,提高抗病性

一是選地整地。穀子不同於其他農作物,其對於土壤的質量要求並沒有那麼高,但是如果可以選擇土質相對疏鬆,土層比較厚實的土地,例如沙質土壤。穀子對於水分的要求比較高,在生長過程中不能受到太多水分的浸泡,在選擇土地的時候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效果好的土地,穀子的種子體積較小,在發芽的時候,種子的頂土能力較差,因此要選擇土質疏鬆的土壤進行種植,保證種子的發芽率。此外,在穀子收割結束後,應該對土壤進行犁耕,以保證土壤的疏鬆程度,從而使得秋雨、冬雪、春雨可以更好的被土壤吸收,為夏季穀子種植做好準備,形成良性循環。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穀子不宜連作、重茬,穀子不像玉米等農作物可以頂茬種植,頂茬種植會導致谷莠子增多,從而病蟲害增加,影響穀子的產量。因此,在穀子種植過程中可以進行輪播的種植方式,保證穀子的隔一季一種,在輪播作物的選擇上,可以選擇豆類、馬鈴薯,這些都是養地作物;這類農作物對於土質保護作用較好,可以為來年的穀子種植提供較好的土壤環境。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二是科學施肥。穀子的需肥量因品種、生育期、土壤、產量等而有差別。在前茬作物收割完成後,在入冬之前對土地進行翻耕,可以將土壤中的雜草、病蟲害的蟲卵、幼蟲翻出來,防止其冬眠,以減輕來年病蟲害的發生。穀子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肥料,對於施肥的多少反應非常明顯,所以應該在穀子種植過程中加強有機肥、無機肥以及氮、磷、鉀配合施用,保證穀子底肥充足,促進穀子植株的茁壯生長。通過數據表明,每生產100kg穀子,需從土壤中吸取氮4.7kg、磷1.7kg、鉀5.0kg。在一些土壤營養含量一般的土地,如果想要實現0.067h㎡產500kg,需要施腐熟農家肥3000-5000kg,碳錢50kg,過磷酸鈣20-25kg,在耕地過程中將這些肥料一起翻入土中。在播種的時候,每0.067h㎡地再施磷酸二錢8~12kg,在施肥過程中,要注意肥料放置位置與種子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以防止肥料對於幼苗產生影響。穀子施肥少則生長不良,多則貪青不實,產量較低。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1.5 機械播種

在播種方式的選擇上儘量選擇機械化播種,可以更好地把控行距以及每0.067h㎡種子的播種量,播種深度控制在3~4cm。

1.6 合理密植

在種子發芽之後,幼苗長出地面之後,待長出4-6片真葉的時候進行定苗,保持定苗之後行距45-50cm,種苗之間間隔4~6cm,,基本上保持每0.067h㎡地苗數在2.5xl0⁴~3x10⁴株。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1.7 清潔田園

為消除連作障礙,在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清理田園,將病葉、病株帶離田間深埋或集中處理,以減少田間病源菌。冬前深耕30cm左右,使土壤凍蚩、風化,以接納雨雪,凍死越冬害蟲,減少蟲源基數。

1.8 播期藥劑拌種

播前用辛硫磷、毗蟲咻、嗟蟲嗪、廛蟲胺等藥劑進行種子處理,防治地下害蟲。播前採用甲霜靈、代森錢拌種包衣,防治白髮病。播前用福美雙、咯菌睛等藥劑進行種子處理,防治黑穗病。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2 生長期防治

2.1 加強病蟲監測預報,準確確定防治適期

高質量的預報監測是提高穀子病蟲防治的基礎。加強田間病蟲監測調查,及時發現病蟲發生情況,及早做好病蟲防控準備,做到防早、防小、防了。

2.2 及時開展專業化防治,控制病蟲危害

(1)粟灰螟。穀子苗期田間安置殺蟲燈誘殺越冬代成蟲。穀子拔節期,當田間調査500株穀苗有1個及以上卵塊時,用樂果粉劑拌細土製成毒土,撒在穀苗根際,形成藥帶,觸殺卵及初孵幼蟲,當發現枯心株立即拔除,並噴施甲維鹽、印楝素等藥劑,防止幼蟲蛀莖為害。

(2)粟葉甲。利用漠氧菊酯兌水,拌細土,撒施於植株心葉內和葉腋間,防治粟葉甲幼蟲,兼治粟灰螟、谷跳甲、粟稈蠅等。或用高效氯氧菊酯噴霧防治。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3)黏蟲。拔節至孕穗期採用殺蟲燈、性誘劑誘殺成蟲,減少田間落卵量,幼蟲3齡前,選用甲維鹽、氯氧菊酯、漠氧菊酯、苯甲酰胺、滅幼脈等藥劑噴霧防治。

(4)玉米螟。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誘殺,成蟲產卵期,釋放赤眼蜂滅卵;初齡幼蟲蛀莖前噴施除蟲脈、蘇雲金桿菌或高效氯氟菊酯等藥劑,兼治黏蟲、粟葉甲、粟灰螟。

(5)谷瘟病。在田間初見葉瘟病斑時,用敵瘟磷、脂菌•戊哩醇、春雷黴素等藥劑噴霧。發病嚴重時,抽穗前可再噴1次。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6)白髮病。拔節至孕穗期拔除灰背、白尖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燬或深埋。可以在白髮病發病初期,對於穀物發病部位噴灑一定含量的氟毗菌胺•霜黴威稀釋液,以此來防止白髮病的進一步擴大。在使用農藥方式防治白髮病的同時要注意農藥的使用量,不可過量使用農藥,以避免降低谷子的質量,對人體產生危害。

(7)黑穗病。選用抗病品種。播前用福美雙、咯菌月青等藥劑進行種子處理。成株期拔除病株,並帶出田外燒燬。

(8)紋枯病。病株達5%時,選用井岡黴素A等生物農藥,或菌核淨、烯哩醇、代森猛鋅等藥劑在穀子莖基部噴施,7-10d後補防1次。

朔州市穀子主要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確保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3 結語

綜上所述,穀子種植是朔州市農業生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增加農民收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搞好穀子的病蟲防控工作。可以通過播種前選擇抗病蟲品種、種子處理、適期播種、健身栽培,提高抗病性、機械播種、合理密植、清潔田園、播期藥劑拌種和播種後生長期防治,達到保證穀子在生長過程中的健康。通過綜合性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確保穀子不受病蟲害的影響,從而提高穀子的產量和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