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人本善還是人本惡?人性之初的狀態究竟是什麼樣的?

蔣經堯


眾所周知,在所有關於人性善與惡的論述之中,在中國社會;在任何有華人生存發展的地方;在中化文明所波及到的世界各地,傳播最為廣泛、影響最為深遠、始終沒有被各種劫難災害所磨滅,並往往會被人們記憶猶新、開口即出、朗朗上口的,通常就是以《三字經》為載體的名句,“人之初,性本善。”

那麼,什麼是人之初呢?我以為,應該是指人的出生之時,或者是人得以存活下來的成長中的嬰兒期,至多是指人生活的幼年階段。

那麼,什麼善,什麼是惡呢?

此乃王陽明“心學四訣”,為其對自己的畢生研究簡單的一個歸納總結。我個人對於其中有著一些自己的觀點,今天就和大家逐字逐句來聊一聊這“心學四訣”。

無善無噁心之體

人的本質是動物。

任何動物出生之後,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存本能,這是由它們所在的種類決定的。生存本能是什麼?幼體一生下來就只會想著吃,它不會想到:“我吃飽了,我父母有沒有吃?”它沒有這種思維方式,只有身體的本能在驅使它們的行動,渾渾噩噩。

至於善惡的定義,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就不在這裡講了,以後可能會專門寫一篇文章再來論述。不過大家都能理解:新出生的幼兒是沒有善惡觀的,因為它根本不想,不思考。而“善惡”只是一種主觀的、相對的“看法”。

比如一件事,對你而言是善,對他而言卻是惡。這種例子很多,大家應該也見慣不怪。還是那個例子:幼兒把糧食吃了,父母就沒有糧食了,所以說幼兒是惡;父母把僅有的糧食給了孩子,自己沒有,所以說父母是善。

一般人會說:“父母是善,但孩子不是惡。”

所以在此基礎上,什麼“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之初性本惡”,在我看來,無需討論。

王陽明說的對:“無善無惡,為心之體。”

那如果幼兒不是幼兒,是30歲的孩子,父母是60歲的父母,還是同樣的事情,那父母是不是善?孩子是不是惡?

這就涉及到了第二條:

有善有惡意之動

上文講,善惡是主觀的一種“看法”,針對事、針對行為的一種“看法”,而這種看法對每個人來說未必是一致的。

我們總說孔子是聖人,但是接觸過儒家的朋友有很多都不覺得孔子有多麼的偉大,甚至評價他虛偽、做作、口是心非,等等。我覺得呢,孔子最偉大的地方,就是統一了大部分人的“善惡觀”,從而建立起整個社會的道德體系。

儘管孔聖人建立的“善惡觀”未必是正確的,但起碼他做到了統一。

就好像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也並不是使用懷柔手段一樣。甚至他的天下沒傳完一輩兒就完蛋了,但是他在歷史中的崇高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

從某個人做一件事的行為,我們可以談論是“善”或者是“惡”,但這只是外人根據常識的一個推測。真正能給這件事定性“善與惡”的,應該是做這件事的人,他做這個事的出發點,究竟“這個人”是善是惡,這是最重要的區分“人的善惡”的關鍵點。還有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這件事所造成的影響,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對更多的人造成的影響,“這件事”是善還是惡。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教”,被稱為王陽明心學的最高概括。看上去清楚,讀起來曉暢,但因為其中的一個關鍵點,很可能真正明白的就沒有幾個。

“無善無噁心之體”,這最高深最根本的一句,因為有佛道的相同觀點在前,其實並不難懂。佛家講因緣和合,一切往深了去,越往深去便越會消解一切,直到非有非非有、非空非非空的空性。道家講陰陽相對,一切往大了去,越往大去便越會化解一切,直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混沌。萬事萬物包括善惡之謂,自然也在消解化解之列。

雖然佛家也講慈悲,道家也言道德,但那只是人在到達成佛得道境界時,而自然生起的大悲憫,並順之而行。因為那時已經我是萬物、萬物是我,所以能對萬物眾生的喜樂悲苦感同身受、一體同悲。這與根本之理有分別,因為人有情而天地只是任自然,這就是人之為人而天之為天。這與根本之理又沒有不同,因為人的大悲憫,正是得自和秉承於心的深邃與博大,而博大深邃則正是天道之徵,這就是天人合一。天與人,亦一亦二,非一非二。

到這裡,陽明心學之境界的博大深邃,已經昭然,與佛道境界無異。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接下來三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要知道,“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根本教義,而在佛道的根本教義之中,是找不到“有善有惡”的,找到的也都是否定之語,因為與他們的根本教義相背。

“善惡”是這三句共同的根本概念,也正是一開始說到的、可能造成多數人不能明白的那個根本點。王陽明明確提出有善有惡、知善知惡和為善去惡,不能真正明白就可能產生兩種理解:要麼是陽明心學的境界不夠徹底,要麼是佛道都太虛無而王陽明恰恰將其落到了實處。

這兩種理解都有偏頗。真正理解了其中道理,就能知道王陽明的提法,正是恰當。其中的關鍵正是“善惡”的概念,即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以往人們定義和理解善惡,運用的辦法往往是範疇和歸類,也就是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事是善、什麼事是惡,恰恰錯了,因為違背天道。前面已說了佛道的根本教義,那說的正是天道,是一切相對、萬法空性的至大至深之境。而劃範疇、列類別,依憑和造成的卻恰是僵化和侷限,違於天道。儒家的仁義禮教後來成了偽善的面具和人性的牢籠,除了後人的理解運用不當,還因為其本身就有著這樣的不良基因。

萬物皆在道中,皆由道主宰,其發展變化的趨勢也是不斷向道而行,這種性質是一定的。但在合乎道的程度和與大道趨勢的契合度上,萬物則有著大小深淺之別,譬如得道聖者與普通凡夫,便必然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之所以存在,也在於萬物之道性的不同——若要一切相對而趨向於無極之大,便要不斷開放;若要萬般消解而趨向於虛空之深,便要不斷放空。開放和放空的程度,正是道性。道性弱的依附於道性強的,為道性強的之組成與所用,如此環環相套而成天地萬物。

將這落到人的德性上,開放到最後,便是道家的道德;放空到最後,便是佛家的慈悲;這便是終極之善。而在中間和中途,便正是王陽明所謂的善惡——是一種開放還是封閉自己、放空還是固守自我的趨勢,而不是確定的範疇和類別。只要合乎開放和放空的趨勢,便正是善,合乎的程度便是善的程度;只要違背開放和放空的趨勢,便正是惡,違背的程度便是惡的程度。前者譬如無私,後者譬如有私。

將善惡看成一種合道與否的趨勢,而不是確定的範疇和類別,那麼以往在這個問題上的所有困惑、糾結及誤解,便都能迎刃而解。王陽明一再強調的善惡,也便明白了——有善有惡,便是這趨勢的發動;知善知惡,便是對這趨勢的明瞭;為善去惡,便是順這趨勢而行。

比起佛道,這正是陽明心學更前進和完備的地方——並非境界比佛道要高,而是佛道一向缺乏入世的興趣,因而少有辦法上的挖掘和發揮,而只遵守著隨緣和順自然的大原則。而陽明心學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有體也有用;其後便是境界,其前便是進取;其下便是無為,其上便是有為。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無不為,真正的內聖外王之道。


睿為企業法務


人本善?還是人本惡?不能一言而蔽之。芸芸眾生,性情各異,有的性善,有的性惡,司空見慣。一個嬰兒呱呱墜地,心靈潔白如紙,根本談不上善惡。至於他(她)以後怎麼樣,那與後天教育有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幾乎人人都懂。嬰兒一出生,什麼都不明白 ,但他(她)模仿能力很強,會跟著大人學習。大人的一言一行,生活習慣,思想品質都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如果父母品德高尚,樂善好施,孩子天天看在眼裡,心靈就被潛移默化,自然也會學著關心別人,反之,如果父母三觀不正,內心齷齪 ,經常偷雞摸狗,孩子也會幫著你在外“望風”。

劉備是一位仁慈之主,他教育自己的孩子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所以他的兒子劉禪雖然無能,品德方面無可挑剔。沒什麼惡行。最後晉朝大將鄧艾兵臨城下,為了避免生靈塗炭,他寧可背上惡名投降,也不肯讓將士和百姓去送死。再看看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陰險狡詐勝過其父。 曹操的兒子曹丕也好不到哪去。

當然,並不是說品德好的父母兒子就一定好,品德壞的父母兒子就一定壞。地主家的兒子不照樣鬧革命嗎?你看曹禺的《雷雨》中周樸園的小兒子周衝,他雖然出身資產階級家庭,卻能同情工人,難能可貴。因為一個人的性情不僅僅受父母影響,還會受到社會的影響。所以即使父母本身無毛病,如果對兒女疏於管教,使兒女受到社會上不良習氣的影響,也可能使他們品德出現異常。

所以,做父母的對子女品行的生成負有第一責任,從幼兒開始就應該正確引導,加強管教。即使上了學,也不能一切推給學校,家長的教育地位仍未改變。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認為家長是“人類靈魂的保育員”。只有家長們都盡職盡責,認真教育子女,我們才會心悅誠服的讀起那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綠葉小杏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宋·王應麟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從古至今都是無數人爭論的話題,參與者有名人、有教授、有學者、也有平民,但直到今天也沒有一方的結論可以讓另外一方信服。不分勝負又爭論不休,“沒有硝煙的戰爭”一直在進行中···

1.人性本善,是孔孟為了教化人類而創造的理論指導。2500年前春秋戰國時期,中華大地上有上百個諸侯國,他們各自為政,互相混戰。社會處於大變革大動盪時代,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而招賢納士。“士”階層活躍了起來,開始進行自己的學術研究,他們胸懷天下心繫黎民百姓,諸子百家應運而生。儒家便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所主張的“德治”和“仁政”既要教育平民也要教育帝王。

人性本善,惡有其因,受教化就可以與惡隔絕。在戰火四起的國家,列國紛爭的年代,在奴隸制度還沒有廢除的年代,在殉葬制度盛行的年代,在草菅人命的年代,人性本善麼?但是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老夫子告訴大家,人本來是善良的,惡都是後天環境中形成的,通過學習可以改正錯誤找回善性,並強調不分貧富、貴賤、智愚、善惡,所有人都應該接受教化。這或許是一位教育家在亂世中唯一的辦法了,人性本善,善就是天命。向惡違背天命,向善就要接受教化。在那個原本只有貴族才能上學的年代,闡述全民學習的理念,也是非常超前的。

2.人性本惡,惡是天性,善只是人類虛假的外衣。荀子的觀點相比於孔孟的性善論來說,更接近現實,更透徹,揭示了人的本質。“好惡、喜怒、哀樂,夫是之謂天情,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混沌之初,天地之始,人類世界既無道德也無法度,人跟動物一樣,為了食物、貪慾相互掠奪、屠殺,而這喜怒哀樂、好惡之本性就是天生的,這來自本能的慾望,就是獸性的、是本性、是惡。在人類發展中,為了群體的和諧,慢慢出現了規矩、形成了制度,人必須要壓制自己的本性的惡,遵守規則穿上這層虛假的外衣才在社會中獲得生活的權利。

亂世中那些發動戰爭的人,互相攻佔掠奪之人,豈不是為了貪慾而崇尚暴力,他們釋放了本性,不知約束行為,這就是不善,人不善天下則永無寧日。直到今天,進行全民教育,教人穿上虛假的外衣掩蓋本性,教人遵守法律,這是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本要求。荀子的性惡論,也是強調教化對社會的重要性。

雖然孟子和荀子都在議論人性,但是,孟子和荀子對於人性所針對的善惡,立腳點不一樣。荀子所謂的“善”,是人們通過後天被教化後做出的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於是荀子將人先天利己之性,看成“惡”,繼而提出性惡論。

而孟子所謂的“善”,則是人先天就擁有類似惻隱之心等四心,這四心會因為人的利己之性被矇蔽。人之四心被矇蔽的時候,屬惡。按照孟子的說法,那麼人應時刻反思自己以便保有四心的時候,而人四心俱全且不被矇蔽的時候,屬善。

其實,無論是孟子之“善”,還是荀子之“善”,最後下落到人的身上,都大抵表示的是人做出的那些符合社會規範且對大家有利的行為。而人肆意放縱自己,做出的一些極端利己的行為,在孟子那裡,就是遮蔽“四心”的惡,在荀子那裡,就是人先天之利己本性的極端發揮,亦是惡。


社歌


我認為人性本無(‘無’:引自《道德經》中‘無,名天地之始’,表示天地未開混沌的狀態。),也就是人在出生時,猶如混沌般是善惡未分的。《道德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指的是剛剛出生的赤子無慾無求無為,所以是有德的人。可見赤子處於一種“無”的狀態。《道德經》又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善惡的區分是由於人的成長逐漸形成的。


孤獨與孤兒為伴


其實聖人也有講錯的時候,人性是天生的,也有很大的遺傳因素。人之初,性有善,也有惡。人性是天生的,江山易改了,秉性難移。


徐慶貞


人之初本就是一張白紙,善惡從來都是由大人和周邊環境賦予的。作為一張白紙,你應該如何去看待她的善惡?如何去鑑別她的善惡?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永兮264


人初之心性本來都是清靜的,隨著六根攀緣六塵而起分別、執著,便有善惡之念、之行。


陸陸外公


人之本性淨靜如中,偏邪非正本為惡,中可禮和方為善!

分別執著、自私為不善,貪瞋痴太過為惡。

人之初本非善非惡。


素一8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無所謂善惡。


我確實無話可說


性本混沌。薰染、汲取不同,生長也就各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