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土耳其國防部長坐鎮指揮向俄敘聯軍進攻,如果被誤傷致死會怎樣?

新文化街男孩


國家之間的戰爭說白了都是為了利益,敘利亞想要保持整個領土完整,才清剿伊德利卜叛軍,俄羅斯是要保持阿薩德政權,以確保其在中東的駐軍,保證俄羅斯在整個中東的軍事力量和發言權,土耳其為了自己的國土安全,意圖就是在敘利亞邊境建立親土耳其的叛軍地盤,防止敘利亞難民湧向土耳其,以免戰火進入其本國領土。

從目前的戰局來看,由於俄羅斯軍隊掌握著敘利亞伊德利卜的制空權,盤踞在伊德利卜的敘利亞叛軍被打的相當被動,眼看局勢不妙,土耳其這次估計是動了真火,國防部長阿爾卡親自坐鎮,土耳其是北約第二軍事強國,雖在敘利亞領土上沒有制空權,但其陸軍是敘利亞軍隊不可匹敵的,雖有俄羅斯軍事援助,但俄羅斯也不想與土耳其直接對抗,這樣不符合俄羅斯利益,但遏制土耳其進入敘利亞縱深地帶是符合俄羅斯利益的,不管土耳其歇斯底里發動大規模攻擊,俄羅斯都會阻止其進入伊德利卜意外的敘利亞領土的。如果土國防部長被誤傷致死,也只會是外交爭端,就像俄羅斯蘇24轟炸機被土耳其打下來一樣,還能怎樣,伊朗的三號人物被美國暗殺最後還不是象徵性的發幾枚導彈完事。


廣宏投資



在發生33名土耳其士兵被俄羅斯空天軍炸死的事件後。為了鼓舞士氣,也是為了展示替這33名土耳其士兵報仇的決心,土耳其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決定親赴“一線”指揮作戰。這本無可厚非!因為,自古以來就有“陲青始於戰爭”的說法。想來,胡盧西·阿卡爾的做法對內有了“交代”,而對於他個人來說,此舉說不定能讓他在土耳其的軍事史中留下重重的一筆。既然是戰爭,既然他想“名垂青史”,那麼也就只好將命運交給上帝了!

其實,在現代戰爭條件下,即便是遠在萬里之外,也同樣可以指揮作戰,其效果彷彿是“身臨其境”。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在遠程醫療技術興起後,隔著幾千裡之外照樣可以做心臟手術。所以說,即使奔赴前線,也並非就一定對指揮作戰更有利。直白的說,在前沿指揮只是個“態度”而已!真正的作用在於“鼓舞人心”。下級軍官和士兵們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你看,連我們司令都來,那我們還怕什麼?這樣自然會在無形中增強戰鬥力。


凡事有利有弊,科學技術的發達,軍工技術的先進也同樣會給指揮官帶來威脅。在過去,中軍主將幾乎沒有生命危險,那種“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畢竟少之又少。但是,現在不同了,對於有些軍事強國來說,做到這點雖然不能說如探囊取物,但也並不難辦到。比如1月3日美國對伊朗蘇萊曼尼將軍的“定點清除”。所以說,即便在後方,也並非就一定保險。不過,相比較來說,還是在前線指揮的危險係數更大!之所以危險係數更大,原因就在於“誤傷”或意外的可能性更大。

其實,在戰時狀態下,士兵和指揮官的陣亡區別並不大。也不會對戰爭形態構成多大的影響。只不過會在雙方的心理上產生不同的刺激作用而已。比如說,一方的一名指揮官陣亡了,雙方都會在宣傳上下一番功夫。對方肯定會以此為激勵,而損失的一方通常會進行一次報復行動。其實,並不會對戰局有太大的影響。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既然是處於戰爭狀態,即便是不發生這些事,戰爭仍然會繼續。

有戰爭就難免死人,比如說俄羅斯。從軍力上來說,已經夠強了!但是,在敘利亞戰場同樣避免不了將軍級指揮官陣亡的悲劇。在四年多的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已經付出了包括阿薩帕夫中將在內的四名將軍。另外,就在2月3日,伊朗在敘利亞戰場上的最高指揮官阿布烏就是在阿勒頗被“意外”打死的。所以說,如果說土耳其的國防部長親臨前線指揮的話,其完全存在著被“意外”炸死的可能。對於交戰的兩軍來說,一旦殺紅眼,當然是“擒賊先擒王”的效果更好。


2月27日,在敘利亞的伊德利卜戰場上,有33名土耳其軍人被炸身亡。目前為止,土耳其方面並沒有對外公佈這批軍人的具體情況。但可以肯定是,有特種兵,也有軍事顧問。而通常情況下,軍事顧問的軍銜都不低。實際上,在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作戰中,實際指揮者就是土耳其派出的這些軍事顧問。但是,在戰場上,炸彈有時長眼,有時又故意“不長眼”。比如說俄羅斯空天軍這次的轟炸,俄羅斯方面說:“沒有一名土耳其士兵是在土耳其哨所被炸死的。”言外之意就是否定了俄羅斯的“有意為之”。也就等於說“你土耳其軍人怎麼跑到反對派武裝中了?作為停火監督方,你土耳其應該在哨所裡才對啊?”看看,土耳其這些士兵“白死”了。

如果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被“誤傷”的話,那也要看是誰幹的。如果是敘利亞政府軍乾的,土耳其肯定會隨即展開較大規模的報復。一來是為了挽回面子,畢竟,如果國防部長都陣亡了,那也是夠“丟人”的。二來是藉此機會取得更大的戰爭利益。通常情況下,如果國防部長戰死了,人們在嘲笑的同時,也肯定會生出些許的“同情”,那樣的話,即使土耳其在有些方面做得過分了點,輿論上還是能夠給予諒解的。果真如此的話,以土耳其人的愛佔便宜的一貫作為,它們肯定會充分利用那樣的機會的。可是,如果是俄羅斯“誤炸”的話,那又另當別論了!


實際上,在一些大國之間,如果出現一些意外事件的話,雖然會在口頭上“不依不饒”,但卻一定會在行動上剋制的。比如在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艦艇有過多次在公海中“玩碰撞”的事件發生。但每次都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隱瞞”,原因就在於誰也不願意“因此事”兩國打起來,那可是無法預知的後果。而對於土耳其和俄羅斯這樣體量的國家,肯定不會因為“意外事件”而輕易打起來。儘管土耳其的軍力遠遜於俄羅斯,但土耳其也並非就不堪一擊,再加上背後的北約,當也是需要俄羅斯“掂量”的。比如說在2015年的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事件,最後不也是不了了之嗎?2016年底,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被土耳其激進分子當場擊殺,那又怎麼樣呢?並未見俄羅斯對土耳其大打出手。同理,假如俄羅斯“誤傷”了土耳其國防部長的話,俄羅斯肯定也會有理由解釋的。而不管俄羅斯的解釋是否符合邏輯,土耳其也不過是“譴責一時”而已。自然是不會為此去攻擊俄羅斯的。

其實,土耳其國防部長去前線指揮作戰一事,只不過是一場“秀”而已。


卞競婉


俄羅斯在敘利亞已經陣亡了包括中將瓦列裡·阿薩珀夫在內的4名將軍,幕後的黑手就是美國可不也只能拿反對派武裝撒氣,也沒和美國打起來啊。土耳其這種二流國家死了一個國防部長又能咋地,那不是死在保家衛國的戰場而是作為侵略者死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


俄羅斯不會刻意去定點清除土耳其的國防部長,但如果打了就打了。2月18日土耳其的國防部長阿爾卡當面威脅包括紹伊古在內的俄羅斯軍方高級將領,那一幕被很多媒體轉載。看看俄羅斯軍人輕蔑的笑容和阿爾卡緊張的表情,就知道他很快會被打臉。很快土耳其就被俄羅斯軍隊摁在地上打了三次,阿爾卡這個時候非要還繼續送臉去打為什麼呢?紹伊古不用在一線照樣可以指揮俄羅斯軍隊在敘利亞作戰,這也許就是兩者的差距吧。俄羅斯當然沒有必要去刻意幹掉阿爾卡,因為現在兩國還沒有公開宣戰。但是,如果阿爾卡在反恐行動中被幹掉了那就幹掉了唄,俄羅斯不會有絲毫畏懼反而會更加蔑視土耳其軍隊:連自己的國防部長都保護不了!


土耳其國防部長有被幹掉的可能,他的敵人可不止俄敘聯軍。1952年出生的阿爾卡曾經在美國的軍事學院受過培訓,他最大的政績就是在擔任內務部隊旅長的時候打擊國內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把他們逼到了山區和邊境,因此有了“蒼狼”的綽號。而他在擔任土耳其軍隊總參謀長和國防部長時又主持了對2016年未遂政變的軍方清洗,急於向埃爾多安表功和效忠的他叫囂著要趕盡殺絕而大開殺戒,軍隊當中共有17000多人被抓被殺。庫爾德武裝和國內的軍人勢力中不少都是他的死敵。而他作為埃爾多安的打手又多次和美國人發生衝突,如果阿爾卡在敘利亞被幹掉那正合美國人的心意,既可以削弱埃爾多安的力量,又可以將俄土衝突進一步升級。所以除了俄敘聯軍外,在敘利亞戰場上想幹掉他的人很多,一個狙擊子彈,一個路邊炸彈,一枚導彈襲擊都有可能要了他的小命,誰叫你是侵略者,這又能怪誰呢?


雲霄飛翼


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是土耳其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指揮土耳其軍隊和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向俄敘聯軍發動進攻,那這就說明土耳其向俄羅斯和敘利亞正式宣戰。既然是戰爭,將軍和士兵的命運都是一樣,都是對手的打擊目標。而且俄敘聯軍也不用像以前有所顧忌,可以放膽衝殺。





作為全球第二大軍事強國的俄羅斯必然懂得也熟悉“斬首”行動,幹掉其最高指揮官從而動搖對手的戰鬥意志對戰局極為有利。



反過來,對於土耳其來說,胡盧西∙阿卡爾作為戰場最高指揮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本人的安保措施必然不敢馬虎。而且現代化技術條件下,最高指揮官在戰時一般不會親臨前沿。如果真到了非得堂堂國防部長親臨前線的時候,同時也就說明土耳其財局已定。國防部長在,敗的慢一點。國防部長都被對手給幹掉了,群龍無首,士兵也就沒什麼戰鬥意志了,敗的更快。



這次胡盧西∙阿卡爾奉埃爾多安之命來到距離土敘邊境的哈塔伊省指揮中心,名義上是指揮在伊德利卜針對敘利亞政府軍的軍事行動,實際上也就是協調前線土耳其軍隊和敘反政府武裝之間的關係,鼓舞一下士氣,並不會直接參與指揮。換句話說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畢竟土耳其和敘利亞還有俄羅斯都沒有正式宣戰,雙方的交火還都在有限範圍內進行。再者,胡盧西·阿卡爾身在自己國家境內,在雙方沒有正式進入戰爭狀態的情況下,俄敘聯軍也不會輕易把戰火引向土耳其境內,至少俄羅斯不會,畢竟不想和土耳其絕交。


大將軍威武K


土耳其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頻頻爆出噩耗,最近在一次對敘反政府武裝的空襲中導致土耳其至少33人死亡,土耳其直接坐不住了,緊急召開會議,並且派出了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前往前線指揮,對敘利亞政府軍發動反擊。可見這次土耳其是真正被惹惱了,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一旦戰事擴大,兩國很有可能會爆發戰爭,屆時國防部長被誤傷也只能說是太不幸運了。


國防部長作為一個國家軍隊的重要指揮人員,其前往前線勢必是為了給士兵鼓舞士氣,以完成更艱鉅的任務。而一旦被誤傷,那麼戰事必將會升級,報復行動、更大的衝突也就接踵而至。

敘俄聯軍的主要目標並不是土耳其,其在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的襲擊主要是打擊活躍在此地的土耳其聯軍以及恐怖主義勢力。正所謂擒賊先擒王,而敘俄聯軍並沒有太多閒工夫去對土耳其國防部長謀策略,況且其來到的只是位於土敘邊境地區哈塔伊省的一個軍事指揮中心,這也更加限制了敘俄聯軍對其構成威脅,畢竟雙方並沒有真正開戰,敘俄聯軍也不會給自己添麻煩,深入敵後,跨境進行打擊。



敘政府軍和土耳其並沒有真正開戰,在敘利亞政府軍有俄羅斯的支持之下,土耳其未能得到北約的一眾支持,面臨敘利亞和利比亞兩線作戰終將使其被拖累。而普京今年訪問敘利亞,表明了要迅速收復伊德利卜地區,直接推動了戰事的發展,更進一步削弱了土耳其以及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利益和影響力。


Global防尉


這個話題應該與27號,俄軍無差別轟炸進攻薩拉齊布的土、叛聯軍,造成幾百叛軍33名土軍死亡大敗而歸的戰局,土防長親往指揮作戰有關。很可惜這位防長還是膽子小點,也怕那種被誤傷致死的情況真出現,沒敢越境進入敘利亞。否則在那種各方特種兵狙擊手遍地都是的條件下,還真可能出現那種情況,但死了就死了吧,你來敘利亞指揮軍隊侵略敘利亞,侵略者被打死那是正當防衛。



這是事實,跟土軍侵入敘利亞,那些花裡胡哨的理由和名義無關。如果得到確切情報,這位曾經狂言威脅過俄羅斯的防長,已經越境進入伊德利卜,俄軍的那些特種部隊,肯定奉命立即行動,或者自行狙殺,或者負責指示目標由空天軍執行,反正這位防長是危險了,斬首行動這無疑是個最高價值的目標,打掉這個入侵軍隊的最高長官,對雙方軍隊士氣此消彼長的作用,會在戰場上大大影響雙方部隊的作戰意志和勝負的信念,這是決定戰場勝負的一項關鍵因素。



安卡拉武裝介入伊德利卜戰局,有好幾個理由和名義,維持伊德利卜衝突降級區;保護伊德利卜平民安全;支持安卡拉的盟友;真正的目標各方都心知肚明,但不論是真目標或者是假借口都無需辯駁,首先土方軍隊進入一個擁有合法主權的國家,並對這個國家使用武力,這需要兩個必要的先決條件:其一,有聯合國安理會的正式授權;其二,接受了這個主權國家合法政府的請求,二者必備其一。



除此之外的任何國家,以任何理由侵入任何另外的主權國家,都是侵犯他國主權違反聯合國憲章,違反國際法準則的行為,使用武力就是侵略,被侵略一方使用任何烈度的任何手段反擊,都是合法的自衛。實施反擊者既可以是被侵略國家自己,也可以是接受被侵略國家合法政府請求的支援者,這是維護國際正義國際秩序的一項重要方式,也是任何主權國家的國際法權利。




土軍進入敘利亞的伊德利卜,不具備上述兩項國際法準則中的任何一項,首先就符合了違反國際法的入侵性質,而對敘軍使用武力就是赤裸裸的侵略,敘軍或者是接受了敘政府請求,支援敘利亞反侵略作戰的俄軍行動,也是在履行維護國際正義和國際秩序的行為,符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準則,這種條件下的任何反侵略的,打擊任何侵略者目標的行動,就都是合法正義的。

而那位防長作為實施侵略行為軍隊的最高長官,就也是這支軍隊的一員,當然也可以被反侵略一方作為反擊目標之一,對他的任何行動,造成的任何後果,也都是國際法允許的反侵略行為,因此如果他被在敘境內,不論是被“誤擊”還是被作為目標被擊斃,都沒地方訟冤去。


鐵嶺鋒


如果敘利亞政府軍打死土耳其國防部長的話,那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土耳其軍隊絕對不會對敘利亞政府軍的襲擊善罷甘休,敘政府軍也將為自己的冒險行為付出慘痛的代價,到時候敘利亞國防部長的安全也將堪憂。
(土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8號報道,土耳其國防部長鬍盧西·阿卡爾已經抵達土敘邊境地區的哈塔伊省指揮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前線的戰鬥,據悉阿卡爾是在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召開緊急會議之後抵達哈塔伊省,他在當地與多名土軍高級指揮官密切關注著土軍在敘利亞前線的行動。哈塔伊省位於土耳其地中海沿岸,這裡與敘利亞伊德利卜相鄰,該省總面積為5600平方公里,土耳其國防部長坐鎮哈塔伊指揮土軍在前線的戰鬥,這一定程度上表明瞭土耳其擊退敘利亞政府軍的決心。


(哈塔伊省位置圖)

本月27號土耳其在伊德利卜遭遇敘利亞政府軍的空襲,空襲中有30多名土軍士兵被敘利亞政府軍給擊斃,隨後土耳其軍隊對敘利亞政府軍發起了猛烈的報復行動。近期土耳其軍隊正在協助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奪回被政府軍控制的地盤,敘政府軍在土耳其軍隊的攻擊之下則是節節敗退。有些人擔心土耳其國防部長可能會在戰爭中遭遇不測,然而這種擔憂基本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阿卡爾只是在土耳其國內的最前線,他並沒有進入敘利亞國土,而敘利亞政府軍顯然不敢攻擊土耳其本土。

因為俄羅斯並不願意跟土耳其開戰,所以在土耳其發起進攻之後,俄軍基本沒有出兵抵抗土耳其軍隊,2015年的時候曾有一架俄羅斯戰機進入土耳其領空,結果土耳其防空部隊直接發射導彈將其擊落,對此俄羅斯基本也是毫無辦法。土耳其仗著自己背後有北約撐腰,它在敘利亞局勢當中可是非常強勢,俄羅斯不敢進攻土耳其本土,敘利亞政府軍更不敢這樣做。
(土軍裝甲部隊進入敘利亞)

按照北約的共同防禦原則,如果土耳其本土遭遇敵人的進攻,到時候其它北約國家是需要出兵幫助土耳其的,所以說土耳其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惹得起的。土耳其國防部長跑到哈塔伊省指揮戰鬥,他對自己的安全基本是可以放心的,目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正在給巴沙爾政府和普京造成很大的壓力,今年3月5號俄土德法四國將會召開敘利亞特別會議,或許普京已經準備好了向土耳其做出一些讓步。


李姓先生


俗話說:“瓦罐不離井口碎,將軍難免陣前亡!”

即使土耳其國防部長在坐鎮指揮中真的“陣前亡”了,那也是軍人與生俱來的宿命使然。如果胡魯西真的親臨戰地現場指揮戰鬥,刀槍無眼的戰場兇險無比,誤傷致死(或者成為敵人的攻擊目標)是非常有可能的,俄羅斯不是也有4位將軍級別的指揮官魂斷敘利亞戰場了嗎。

然而,土耳其宣稱將委派國防部長鬍魯西.阿卡爾親赴敘利亞坐鎮指揮戰鬥,只不過是一次緊急會議之後的結果,土當局仍然沒有關於此決定的正式授權。土耳其有此一說,無非是警告俄羅斯:局勢如果不能令土耳其滿意,戰爭有可能升級!

其實這波操作與土耳其此前推出的“C計劃”類似,胡魯西在與俄軍方的會晤中曾表示:俄羅斯必須放棄對巴沙爾的支持,否則土耳其軍隊將進行干預。土軍將佔領大馬士革,推翻巴沙爾政權,在此過程中,土耳其將不會饒恕俄羅斯士兵!

當土耳其在攻打薩拉齊布的戰鬥中,33名土耳其士兵死於俄空天軍的炮火之後,土耳其隨即在“緊急會議”中推出了國防部長鬍魯西.阿卡爾。而這一切也只是為了增加對方的壓力,以打亂俄敘對局勢的判斷方向,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變量。而委派軍方最高長官指揮戰鬥,恰恰是升級戰爭的明顯信號。但也更像是一種“戰爭威脅”!

戰爭是需要準備的,儘管土耳其從敘亂開始之初,就極具軍事幹預的特徵。但3次入境打擊,都與庫爾德人有關,並沒有將敘利亞政府軍作為打擊對象。很多時候,土敘之間一直保持在“罵而不打”的相持狀態。敘北方狹長的“安全區”和保留在伊德利卜的哨所,以及滯留於土境內的370萬難民,都是與美,俄,歐,敘之間利益置換的結果。各方充滿了火藥味的鬥智鬥勇,其實更具有政治進退的特徵。我們發現,在此過程中,土耳其不要說和美俄直接動手,其甚至沒有直接與敘政府軍交過手。也就是說,儘管埃爾多安經常口出狂言,但土耳其是有底線的,而得失程度決定了土耳其不會輕易嘗試用戰爭來保住上述利益。因為不可控的戰爭將有可能將整個國家拖入泥潭,精明的突厥人不大可能棋行險招。



美國的文官制度決定了其防長的活動更具政治性,也不可能親赴戰場指揮戰鬥。但土耳其和俄羅斯的防長直接就可以代表軍方立場,從職權層面來講,戰爭指揮權也高於美國防長。因此,防長親自下場,也更有威懾力。在古代戰爭中,高級別的將領親自指揮戰鬥,除了給敵人帶來壓力,同時也能最大程度的凝聚士氣,而“士氣”往往是戰鬥勝利的最大保證之一。

埃爾多安之所以在這個時候推出國防部長鬍魯西,除了“威懾敵人”“凝聚士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胡魯西對其本人的絕對忠誠!

胡魯西.阿卡爾出生於土耳其中部開塞利省,1982年畢業於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1987年畢業於美國武裝部隊職員學員。2013年,阿卡爾被任命為土耳其陸軍總司令。2015年8月5號,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批准任命其為土軍總參謀長。2018年7月9號,埃爾多安宣佈了新內閣,任命胡魯西為土耳其國防部長。如果從其履歷來看,該胡似乎也只是“上過一些學”,實際戰功則乏善可陳。胡魯西之所以能夠平步青雲,短短數年就達到了土耳其軍方領導層的巔峰,是由於其在2016年的政變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才讓那次兇險至極的政變最終以“未遂”結束,而這也是獲得埃爾多安巨大信任的基礎。胡魯西.阿卡爾也被廣泛認為是埃爾多安最堅定的支持者。

其實根據目前的戰況來看,即使胡魯西親自指揮並前去敘利亞“坐鎮”,現代化的軍事指揮體系,也決定了最高指揮官不一定非得親自下場指東打西。其只需要把控好既定戰略的方向,在安卡拉就可以實現遙控指揮。但在“恰當的時間”偶爾在戰場上出現一下,倒是有可能的。如果在這個時候被流彈,或者是有意飛錯方向的炸彈,導彈等“誤傷”,同樣是有可能的。


目前土耳其在伊德利卜戰場上明顯失力,與俄羅斯的交涉也出現卡頓,但土耳其在戰場之外卻也“有所斬獲”。由於此前北約傳出聲音,表示不會支持土耳其在敘利亞的活動。但土耳其隨即拋出了令歐洲人無比頭疼的難民問題,而且這兩天真的開放了保加利亞和希臘邊境的一些通道,據報道稱,土境內的難民已經徘徊於邊境地區。以至於保加利亞和希臘都分別派出了軍警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攔截可能湧入的難民。因此,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28號布魯塞爾北約安全會議上明確表示,希望各方停火,北約將支持土耳其的行動。

美國不用說,一個月前伊德利卜突變之初,美國就急不可耐的表示支持土耳其。美國的態度,無疑將引領整個西方世界的思考方向,從而左右聯合國對伊德利卜問題的思維重心。而且,難民可能給歐洲帶來的危機,也不得不考慮在土俄之間作出選擇。還有,土耳其的北約身份,在這個時候也合情合理的發揮了作用。

因此,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優勢,和土耳其在戰場之外的“外圍建設”,實際上形成了雙方在敘利亞的均勢程度。也就是,即使已經“箭在弦上”,但誰也不願率先挑開戰爭的面紗。



因此,根據各方的實力,表現和真實意圖,土俄大尺度的對抗概率不大。即使戰鬥進入一定的深度,雙方也會謹慎把控打擊的對象和戰況的烈度。儘管俄羅斯不會退讓,但也不會無視土耳其的威脅。而土耳其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包括宣佈胡魯西親自坐鎮指揮戰鬥),也正在為3月5號的再次磋商積累籌碼。也就是說,3月5號的這次談判,有可能是局勢變化的節點,我們還得“拭目以待”!


冷兵器TILLLINDEMANN


不算工傷。


用戶6226567627156


他如果被宰那叫“定點清除”!這個廉價的精確殺傷手段俄羅斯也玩的666,早在24年前俄羅斯就使用預警機引導戰轟使用反輻射導彈清除了車臣匪首杜達耶夫。然而土耳其不是車臣,也不是伊朗(美軍巴格達定點清除蘇萊曼尼)它是北約第二大軍事國!定點清除土耳其國防部長可能造成全面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