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英國哲學家洛克曾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

一個孩子是否有禮貌可以看出其背後的家庭教育和生長環境。“熊孩子”這個詞語近期頻繁出現,各式各樣的“熊孩子”出現在新聞報道中,於是很多媽媽開始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其中一員,拼命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甚至禮貌訓練,那麼幼兒階段,對孩子進行禮貌教育如何把握好度呢?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6個月,寶寶成長中的分水嶺

當代兒童心理學認為,6個月前寶寶的需求家長應及時充分地給予滿足。

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是沒有“心眼”的,他們的哭聲完全是在表達自己的不舒服。而到了6個月,寶寶能夠抓握、爬行後,他們的認知、動作、情緒等方面開始飛速發展,他們開始有意識地選擇“利己”行為,這時,寶爸寶媽們就要開始為寶寶樹立規則意識了。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在鼓勵孩子進行自由探索的同時,還要向寶寶傳達一種信息: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無論怎樣都不能做。如果家長不給孩子樹立這樣的意識,孩子就會一直認為世界以自己為中心,那麼再大一些,孩子就會長成其他人口中的“熊孩子”。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熊孩子”不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教養方式決定了你的孩子未來是“熊”還是“龍”。

那麼,想要孩子成為有禮貌的孩子,幼兒階段家長可以做些什麼呢?

一、2-3歲,讓寶寶練習等待

前文我們說過,6個月以後就要給寶寶樹立有些事情不能做的意識,這一方面是在保護寶寶,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寶寶社會性的發展。而到了2歲,我們就要開始讓寶寶瞭解、熟悉“等待”的感覺。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比如,寶寶想要喝水,水比較燙,很多家長會想辦法讓水快速涼下來,而為了讓寶寶有“等待”的意識,我們可以先告訴寶寶,水還太熱需要等一會才能喝,這時如果寶寶哭鬧,我們就可以用杯子輕輕地碰一下孩子的手,讓他對“燙”有直觀的體驗,讓他知道此刻必須要“等待”。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在平日接受過“等待”和“規則”訓練的寶寶,會滋生出剋制自己衝動的能力。雖然他們還小,但是如果對他們的“等待”和“守規則”多加表揚,他們的自控能力會漸漸提高。

有了規則、等待意識和自控能力,真正的“禮貌、教養”才會出現。

二、給寶寶機會,做一個小主人

大部分孩子在陌生環境中都是謹慎又拘束的,有些內向的寶寶讓他們邁出打招呼這一步都很難。而當家裡來客人時,讓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做起小主人待客就是培養他們禮貌待人的好機會。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讓寶寶為客人開門,大一點的寶寶向客人主動問好,客人中有小朋友時分享自己的零食或玩具,這些都是培養禮貌意識的好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還可以和寶寶一起玩招待客人的“過家家”遊戲,讓寶寶在遊戲中學習如何做一個懂禮貌的小主人。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三、尊重個性,不給寶寶壓力

帶寶寶去陌生環境時,不要急於讓孩子表現,更不要因為寶寶不叫人就給寶寶扣一個“沒有禮貌”的帽子。面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時,大部分寶寶都會感覺到壓力,若父母再強迫孩子叫人,寶寶內心會更加抗拒,適得其反。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陌生環境中,大人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時間慢慢適應,當他們感覺熟悉了、放鬆了,慢慢地就會願意回答大人的問題,加入交談。

如果寶寶一時沒辦法放鬆也沒有關係,父母一定要把心態放平和,給寶寶時間慢慢長大。平常帶著孩子多讀繪本來引導孩子。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通過卡通小動物的演繹來讓孩子學會分享,懂得控制情緒,能夠勇敢承認錯誤。《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

,全書共10冊,在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的基礎上加入日本、美國、意大利等國家世界級大師的經典代表作,通過溫馨的小故事來養成孩子有教養的好品格。

不想孩子被罵”沒教養”,這3點家長儘早教他,否則吃虧的是孩子

↓↓↓點擊圖片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