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簡愛》絕唱40年,斯人已去,絕響永在

《簡愛》絕唱40年,斯人已去,絕響永在


在不同版本中,1970年代的英國版最受鍾愛。該片是改革開放之後最早上映的外國電影之一。陳敘一擔任翻譯和導演,邱嶽峰、李梓的巔峰組合,是譯製片中教科書級別的至上經典。

那時,對於剛剛走出壓抑灰暗的國人來說,取材於西方文學經典的譯製片是打開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戶。上海電影譯製片廠的藝術家們,用聲音的二度創作,喚醒靈魂,帶來藝術啟蒙。


《簡愛》絕唱40年,斯人已去,絕響永在

邱嶽峰、李梓


“你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我也會的。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難以離開我,就像現在我難以離開你。上帝沒有這樣,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過墳墓,將同樣地站在上帝面前……”

這是電影中一段最著名的對白,原著精神在此泉湧。

《簡愛》是19世紀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以“簡愛”的經歷磨難,關乎的是尊嚴、平等與愛的主題。在80年代的中國,《簡愛》超越了一部電影的價值,人們被感動,被激勵,甚至個人命運被改寫。


該片將維多利亞時代歌特式的悽美愛情演繹得真摯動人。上譯藝術家的二度創作,則賦予了影片更多的迷人魅力,甚至讓很多人對原版《簡愛》產生“乏味”之感,覺得配音版濃郁的英倫氣息,讓靈魂更接近“羅切斯特”和“簡愛”。


在上譯廠黃金年代,李梓是當之無愧的“大青衣”。先天音色漂亮,這自不必說,有一種說不盡的異國韻味。更重要的是,她配音深情、內斂又真摯,她對聲線和情感的控制力和敏感力極強,遊刃有餘,這些都是配音演員最大天賦。

和她洋氣多面的配音形成對比的是,李梓本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平和低調得有些“木訥”,加之名字裡含“木”,乃至有“木頭”的暱稱。但是隻要一站到話筒前,她就判若兩人,渾然忘我,和角色像是融為一體。


錄製《簡愛》時的情景,蘇秀曾有回憶說:邱嶽峰的配戲時,李梓從不離開,還不肯坐下。有時一錄一兩個小時,她就在那兒站一兩個小時。“她說一坐下戲跑了。她其實怕的是說話的節奏、語調跑了。她覺得她站著的時候是簡,坐下就不是了。”


“簡愛”俘獲了幾代中國影迷的心。除此之外,李梓配音的《葉塞尼亞》、《巴黎聖母院》、《音樂之聲》、《英俊少年》《望鄉》、《冷酷的心》等,都是無與倫比的配音經典。2014年1月5日,李梓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4歲。


《簡愛》1979年公映後沒有多久,在1980年的3月30日,年僅58歲的邱嶽峰自殺離開人世。

邱嶽峰是公認的配音大師,《簡愛》是他巔峰代表作。只有在角色中,他才活出真正的自己,身心獲得自由,靈魂得以休憩,他才敢痛快放肆的大笑大哭,才敢說出內心的愛與憂愁。

影片中有這麼一個場面,當羅切斯特與簡愛在教堂舉行婚禮的時候,其妻弟梅森闖進來阻止了婚禮,並指責說:“羅切斯特先生,你這樣做是不對的!”羅切斯特回答:“對,我這樣做是不對,把一個人永遠打入地獄才是對的?” 邱嶽峰在配音時,是否也用“羅切斯特之問”一訴心中憤懣和無奈!


邱嶽峰差一點和“羅切斯特”失之交臂。


在文革期間,由於戴著“歷史反革命”的帽子,他處於“監督勞動”之中,在廠裡一間木工棚裡當木工。在不公正待遇中,他最痛心的是,孩子們也會無辜受牽連,他為此時常暗自流淚。


著名譯製片導演孫渝烽曾經撰文透露,《簡愛》對白本剛做完,老廠長陳敘一就確定了男女主角的配音演員,簡愛由李梓配音,羅切斯特由邱嶽峰配音。當名單報給工宣隊審查時,有工宣隊員對邱嶽峰的參與提出了異議。

幸運的是,異議被否定了。陳敘一是譯製片的權威,要保證譯製質量,他說了算。就這樣,邱嶽峰才從木工車間的監督勞動中脫身出來,參加了該片的配音工作。


在配音《簡愛》時,邱嶽峰用作茶杯的大咖啡瓶裡,比平時多了幾片人參,在經濟很拮据之時,這是一種奢侈。他非常珍惜“羅切斯特”這個角色,認為是難得的好作品,他願意付出代價。為此,他像著了魔一般,走路時也在揣摩人物和臺詞,甚至坐公共汽車過了站都不知道。


在簡愛逃離莊園後,羅切斯特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喚“簡——”。

這一場戲,是影片的重頭戲,也是角色情感一次宣洩,是失去愛之後絕望吶喊。導演陳敘一要求“動情”、“揪心”,邱嶽峰一次次錄製,還不斷自我挑刺改進。在最後的實錄中,他一氣呵成,滿頭大汗,之後嗓子啞了。當時剛進廠的孫渝烽在一旁,激動得鼓起掌來,欽佩油然而生。


《簡愛》絕唱40年,斯人已去,絕響永在

拍攝間隙


“簡愛”的扮演者蘇珊娜·約克是英國實力派演員。“羅切斯特”的扮演者喬治·C·斯科特曾四次贏得奧斯卡提名。他最重磅的作品當屬1970年在電影《巴頓將軍》並榮膺當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不過,斯科特卻拒絕領獎,原因他認為獎項“並不真實”。這種桀驁不馴倒和“羅切斯特”有幾分相似。

上天垂愛“羅切斯特”,邱嶽峰幸運地遇到了陳敘一。老廠長愛才惜才,竭盡所能給與了他保護和重用。無論遭遇怎樣的悽風苦雨,站在話筒前,他才能找到尊嚴和自我,忘記屈辱痛苦。


著名譯製片導演蘇秀在10年前在出版《峰華畢敘》一書時,竟找不到一張和邱嶽峰的合影。後來她瞭解到,不僅自己沒有,周圍的同事也基本沒有。每次大家拍合影的時候,邱嶽峰都“很自覺”的躲開。自愛自尊的他,遭受再多委屈,總是善解人意,他怕別人尷尬,不願給人添麻煩。


他一個人默默的走開,是他面對大合影時最好的選擇。在一旁的某個角落,他獨自舔舐傷口,耳邊是不遠處的歡聲笑語。此時,他多麼像“羅切斯特”,善良又倔強,孤傲又脆弱。


邱嶽峰在給觀眾的一封信中,談及了他對羅切斯特的理解,可讀出他的才華和思想——這是一個被人稱為“難以捉摸”的人物,實際上,他那不近情理的倨傲,變幻莫測的乖戾,只是他性格的表象,內心卻埋藏著巨大的隱痛,這就是他不幸的遭遇。正是這種隱痛,使他憎恨並蔑視某些人,使他性情暴戾恣睢。配音時不能單純模仿他的表象,更重要的還在於傳神。如果一味表現他的嘲諷訓斥和以勢壓人,就會失去人們對羅徹司特的同情,也就歪曲了人物。


黃金搭檔,是一種彼此默契,相互成全。李梓和邱嶽峰一樣,都很喜愛《簡愛》,她說過,他們之間的合作互相烘托,互相感染,她自己在配簡愛時用心體會角色,也格外動情。


40年轉瞬間。斯人已去,絕響永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