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肖川: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作者简介:肖川,38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该文选自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

­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 ­

我觉得肖川这几段话说的很经典,所以摘抄过来,以飨众好友。 ­

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

对于所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人们,大概都不难达成这样的共识:不论是家人之间的纯美的至爱亲情,还是亲朋故友之间诚挚的友谊,也不论是师生之间的倾情给予,还是陌生人之间默默无言的相互关爱,都能给我们的心灵以温暖的慰藉,给平淡的日子以清新明丽的感动。在教育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

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让年轻一代在人性的光辉里,拥有一个关怀的人生,这应是良好教育努力达成的一个目的。 ­

书籍是人类文明不灭的火种,人类走向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没有一艘船像一本书 / 也没有一匹骏马 / 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 / 把人带向远方”。(狄金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在书籍中,智慧老人展示给我们的是历史的镜鉴、生命的律则和文明战胜野蛮的曲折。人是理性的动物。“未经审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苏格拉底)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对某一问题不倦的探究,是个体成长所必经的心路历程,也只有在理性的基础上才能确立自主的尊严。 …… ­

真正幸福的人,是过着值得尊敬和真正的人的生活的人,是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很富有的人。“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马克思)学会过美好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社会的人,这是完美教育的鹄的。因为,个人的自由,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公正,人类的福祉与尊严,全系于良好的教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