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我是在這艘船上出生的,整個世界跟我並肩而行,但是,行走一次只帶走兩千人。這裡有慾望,但不會虛妄到超出船頭和船尾。你可以在有限的鋼琴上表達出無限的快樂,我已經習慣這麼生活。

——1900

意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1998年上映,獲得了國內外22項大獎。如今已經過去22年了,但豆瓣上的評分依然高達9.3分。

該片改編自亞歷桑德羅·巴里克的文學劇本《1900:獨白》,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導演。講述了一個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1900年,Virginian弗吉尼亞號遠洋客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丹尼撫養長大,取名1900(蒂姆·羅斯飾)。1900慢慢長大,顯示出了無師自通的非凡鋼琴天賦,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動。爵士樂鼻祖傑利聽說了1900的高超技藝,專門上船和他比賽,最後自嘆弗如,黯然離去。可惜,這一切的事情都發生在海上,1900從來不願踏上陸地,即使他愛上了一個女孩,即使弗吉尼亞號即將炸燬,他始終沒有下船。他短暫而傳奇的一生,就在轟天巨響中化為一縷青煙,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彷彿他從來沒有來到過這個世間。

我曾經看過這部影片,多年後,我再一次觀看通過4K修復後的《海上鋼琴師》,依然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1900,一個天才鋼琴師,一個天真的靈魂,一個執著於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純粹的人,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1.天才:人人都有的夢想

1900是一個無師自通的天才鋼琴師。他從小生活在船上,沒有出生日期,沒有國籍,由黑人丹尼和一幫鍋爐工撫養長大。在丹尼死後,他甚至沒有家人。他一直生活在船的最底層,從沒有接觸過鋼琴。就在丹尼死的那天晚上,被從來沒有聽見過的美妙音樂所打動,八歲的他來到了上層船艙,第一次見到了鋼琴。小小的他坐到了鋼琴面前,與其說是用手指,不如說是用他純淨的心靈彈奏。影片是用這樣的畫面來表現他的鋼琴天才的:夜裡,船長和乘客們都被他彈奏的聲音所吸引,從各自艙房裡走出來,注視著他,聆聽著他,都呆了。不得不承認,他,有著音樂的天賦,鋼琴是他與生俱來的能力。沒有指法技巧的約束,他彈奏的都是來自心靈的聲音,隨心所欲恣意汪洋。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從此,他就成了船上樂隊的一名鋼琴師。他用音樂描述生活、表達情感。畫面上,樂隊正在演出,突然,鋼琴聲音愈來愈快,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隨心所欲地彈奏著。其他樂手都沒法跟上他的節奏,只能停下來。全場都在看著他,聽他,被他吸引。他彈琴的時候,思想會隨著他的琴聲去不同的國家。他邊彈琴邊對小號手馬克斯說:“昨晚是在一個美麗的國家,女人髮梢香氣四溢,陽光明媚。”。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他的音樂,能描述每一個特別的人的處境、心情。“看那邊那個男的,他無法遺忘,心中充滿了回憶,卻毫無辦法。她好像是個準備進修道院的妓女。瞧他穿著的樣子,像是穿了別人的衣服,一看就是渾身不舒服。”他具有極高的音樂天賦,乘客說出一個常規曲目“塔朗泰拉”,並且口頭唱一遍節奏,他就能彈奏出來。

影片最精彩的一段是“鬥琴”。當爵士樂的鼻祖黑人傑利聽說1900的鋼琴彈奏得很出色,就來到船上向他挑戰。咄咄逼人的傑利彈奏了三首拿手曲目,充分展示了自己出色的鋼琴水平。而1900並沒有比賽的意願,第一首他只是彈奏了一首普通的平安曲,第二首他只是複製彈奏了傑利的第二首曲子。要知道,僅聽一遍那麼複雜的曲子,就能一個音不錯地彈出完全相同的曲子,這本身就已經顯示出了他高超的音樂水平。第三支曲子,傑利彈了一首快節奏的爵士樂。1900被傑利的炫技所激怒,終於發威了。只聽得一個個音符快速地響起,鋼琴上似有無數隻手在彈奏。1900彈得渾身是汗,手指在黑白的琴鍵上翻飛,有如有生命的精靈。他眼睛緊閉,忘我地彈著,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畫面一轉,描述的是那些本來認為他要輸的人們,在聽到他的音樂時的震驚:有的眼睛直了,有的雪茄掉了,有的杯子掉了,侍者的盤子碰翻了女客的假髮,男客的煙燒著了自己的褲子……一曲終了,全場靜默,所有的人一動不動,似油畫裡的群雕。只有1900,拿起鋼琴上未掉落的煙,輕輕接觸鋼琴榔頭,一點就著。此時,全場歡呼,鼓掌,尖叫,他們太震驚了,這樣的音樂讓他們難以置信,也讓我覺得他贏得痛快淋漓!

這就是天才。

天才,是人人都想擁有的。因為天才的背後,隱藏著榮譽、地位、金錢,你能通過天才的階梯,達到你所夢想的天堂。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2.天真:人人都實際拋棄的

1900是天真的人。

他的世界,僅僅是在船上,他所接觸的人,僅僅是船員,以及來來往往的乘客。他沒有受到各種制度的約束,沒有法律、信仰、文化和種族的束縛。他與人相處的準則,則是遵循內心的聲音。

一個狂風暴雨的夜晚,船隨著波濤起伏搖晃,小號手馬克斯被顛得抱住花瓶嘔吐。這是馬克斯第一次見到1900。隨後1900帶著馬克斯坐在琴凳上,在顛簸的輪船上彈琴,琴聲如行雲流水,飄揚在巨浪滔天的海上。鋼琴在大廳裡隨顛簸而滑行,像流暢的舞步,自在地在舞池裡旋轉、旋轉,直至撞破玻璃門。1900笑得神采飛揚,在這樣一個夜晚,他感受到的不是大海的狂怒和人類的戰戰兢兢,而是面對大自然,人的自然天性的流露。他天真如嬰兒,甚至被船長罰燒鍋爐,還是哈哈大笑,毫不在意。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1900喜歡說:去他的……。當他第一次彈鋼琴,船長震驚之餘,對他說“1900,你這樣違反了規定。”年幼的1900笑了,說:“去他的規定!” 當他目送傑利離開弗吉尼亞號時,他只說了一句話:“去他的爵士樂!”他的心中,沒有迂腐的規定,有的,只是人性的自由。

1900沒有受到金錢、榮譽的汙染,心靈依然是一片淨土。所以他面對傑利的挑戰,根本不想與之決鬥。影片中“鬥琴”的刻畫,對比非常強烈,把傑利的世俗與1900的天真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傑利的出場是那麼有派頭:燈光將傑利高大的身影投射在窗子上,傑利傲慢地對1900說:“我認為你坐了我的位置。”“麻煩你,請讓一下。”而1900的表現則低調而友好,他迷茫地對馬克斯說“為什麼要決鬥?”。當他聽傑利彈琴時,竟然像孩子一樣淚流滿面。他說“他簡直太棒了。”這就是1900單純的心,真心地欣賞好的音樂,真心地面對世界。當他終於明白傑利並不是為了與他交流音樂,而是將音樂當做了追名逐利的工具時,他說:“你逼我的,混蛋。”於是他用快速的指法彈奏了一曲,終於還傑利一個響亮的耳光,讓傑利灰溜溜地下船走了。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一個天才,本可以憑藉自己天才的優勢去牟利,比如錄製唱片賣錢,比如下船去開演奏會,他會名利雙收。可是,1900不願拿唱片去掙錢,卻把唯一的唱片作為禮物,要送給自己心愛的女孩。錄製唱片時,他遇到了生命中的摯愛,一個美麗的女孩。他為她彈奏出了動人的琴音,真摯的情愫在琴鍵上流淌。他沒有勇氣去與女孩搭話,卻一遍遍對著鏡子練習,學習如何與女孩打招呼。看著女孩下船,作為禮物的唱片沒有能送出去,他掰斷了它。

天真,人人都欣賞,都讚頌。可是在現實世界裡,因為生活需要,絕大部分的人都遺棄了自己的天真。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3.執著:在自己的世界裡做一個自由的人

對於1900為什麼終生生活在海上,即使船毀人亡也不下船,我想,觀眾們都有各自的看法。我認為,他不下船是經歷了三次心路歷程的。

第一次,馬克斯就曾經問過他,為什麼不下船。走下舷梯,可以賺很多錢,買個好房子。他回答說:陸地上的人浪費了太多時間問為什麼,冬天來了,你們渴望夏天;夏天來了,你們又害怕冬天再來。你們永遠不厭倦旅行,總是追尋遙遠的地方。是的,人們總是在追逐,追逐名利、夢想、舒適的生活,卻恰恰忘了自己的本心。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第二次,是他偶然一次與農民的交談,關於世界與盡頭,關於大海的聲音,關於生活的重新開始。他想和正常人一樣,從岸上看看大海,聽聽大海的聲音。並且在他錄製唱片時,遇見了一位美麗的姑娘,他的心中第一次有了愛情的萌芽。他也在嘗試為她下船。馬克斯也為他描述了陸上生活的美好前景。終於,他站在了下船的船舷上。無數昔日船上的朋友與他告別。他一步步走下舷梯,看著陌生的陸地,城市,高樓,莫名的恐懼襲來。他扔掉了帽子,轉身,上舷梯,從此,再也沒有下過船。他說:“阻止我的是我看不到的東西。城市的無盡擴張,世界的盡頭在哪裡?琴鍵有開始,也有盡頭,琴鍵是有限的,可創作的音樂是無限的。下船後我面對的是巨大的鍵盤,無限的世界,我無法彈奏。”

是的,人生而有涯,世界無涯,如果你不知道生活的盡頭在哪,會害怕,會崩潰。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是他怯懦嗎?不是。音樂是他能把握的命運,音樂也是他快樂的源泉,他的生活中有音樂就夠了,為什麼非要自尋煩惱去探尋無法把握的未知呢?他的選擇,儘管在有些人眼中是傻的,但是對於他來說,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世界是繁華喧囂的,誰不是在滿是掙扎的人生裡,堅守自己心靈的孤島呢?又有誰能真正懂得,他的快樂與悲傷呢?

世界經過我的身旁,夢想的範圍就在琴鍵,陸地是太大的船。是一段不知道怎麼演奏的音樂。


豆瓣9.3《海上鋼琴師》:天才、天真與執著,哪個能打動你的心?

第三次,多年後,經歷過戰爭、太多的相遇與離別,當年船上的盛景不再,故人離散。當1900賴以生存的船即將毀滅時,馬克斯來到破敗不堪的船上,播放起了那張修復好的舊唱片。他希望1900能聽到,走出來,跟他下船。1900出現了,他仍然選擇不下船。在他們兩人之間,有一段非常感人的對話。1900仍然執著於對於自己心靈自由的堅守,多年的磨鍊,已經讓他從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中釋懷,能幽默樂觀地面對即將到來的選擇。此時他已不是害怕世界無盡頭,而是選擇用生命去堅守心中的淨土。鋼琴已不在,他用修長的雙手,彈奏著看不見的琴鍵。他從容的笑意向我們表明:只要有心靈自由,不論身在何方。我們,只要在自己的世界裡執著做一個精神自由的人,就好。

結束語:《海上鋼琴師》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不是離不開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而是離不開能使我們精神富足的家園。

朋友們,鋼琴師1900的三個特質:天才、天真和執著,究竟哪一個能打動你的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