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說中國爆發大面積的蝗災概率很低?

一些話只想對你說


公開報道表明,蝗災始於非洲,然後通過紅海傳入歐洲和亞洲。它現在已經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離我國只有一步之遙。這種遷移性害蟲被認為是最具破壞性的,它能隨風每天飛行150公里,存活時間長達3個月左右。蝗災也迫使巴基斯坦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據巴基斯坦官員稱,目前蝗蟲每天摧毀約35,000人的口糧。如果允許發展,這個國家將沒有食物可吃。

對此,農業和農村事務部日前發佈監測信息,稱受地理環境影響,沙漠蝗蟲向中國遷徙的可能性很小。此外,中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預防能力不斷提高。防控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蝗蟲防治設備儲備充足,中國發生大規模蝗災的風險非常低。不過,農業和農村事務部也強調,它正在密切跟蹤國外蝗蟲災害的發展,同時已安排雲南、西藏和其他省份和地區加強對邊境蝗蟲的監測,以防止移民危害。

”雲南省一直在積極為此做準備。我們最近召開了一次專家會議,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監測工作。”此外,相關設備和物資儲備也已通過雲南省農業廳上報雲南省政府。”2020年2月18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資源研究所副所長陳·在接受《接口新聞》採訪時表示,雖然目前沙漠蝗蟲通過緬甸入侵中國的可能性很小,但云南已經提前做好了防範可能出現的問題的準備。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指出,西藏自治區與巴、印、尼交界地區是沙漠蝗區,受環境、氣候和食物的限制,對中國農業生產威脅不大。此外,由於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之間的屏障,沙漠蝗蟲極不可能直接遷移到中國內陸地區。然而,也有聲音說,沙漠蝗蟲可能通過緬甸進入雲南,從而影響我國內陸地區。


青春無限mqc


近一段時期,沙漠蝗在東非及西亞罕見暴發,多國宣佈進入應對緊急狀態。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總幹事屈冬玉表示,希望各國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如不迅速採取行動,人類將面臨一場迅速擴大的人道主義危機。

公開報道顯示,本次蝗災始於非洲,後飛經紅海進入歐洲和亞洲地區,目前已經到達巴基斯坦和印度,距離我國僅一步之遙。這一被認為是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每天可以隨風飛行150公里,存活時間長達3個月左右。蝗災還迫使巴基斯坦宣佈進入緊急狀態,據巴基斯坦官方表示,蝗蟲目前每天破壞約為3.5萬人的口糧,若任其發展,國家將會無糧可收。

對此,農業農村部日前發佈監測信息稱,受地理環境影響,沙漠蝗遷飛至我國的概率很小,加之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水平屬於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國內大面積暴發蝗災風險很低。不過,農業農村部也強調,正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同時安排雲南、西藏等省區加強邊境的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

“雲南省已經在積極準備了,我們近期召開了專家會議,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監測工作。此外,相關應對的設備和物資儲備也已通過雲南省農業廳向雲南省政府進行了上報。”2020年2月18日,雲南省農科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副所長諶愛東對界面新聞表示,儘管從目前來看,沙漠蝗通過緬甸侵入我國的可能性很小,但為了防患於未然,雲南已經提前做好了應對準備。

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指出,我國西藏自治區與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邊境接壤區域為沙漠蝗擴散區,由於環境、氣候、食物的侷限,對我國境內農業生產威脅不大。加之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的阻隔,沙漠蝗若直接遷飛進入我國內陸地區,可能性極小。不過也有聲音認為,沙漠蝗或可能輾轉緬甸進入雲南,進而影響我國內陸地區。

張澤華表示,沙漠蝗擴散區有可能到達緬甸西南部,5月份為成蟲期,如果屆時印度洋西南季風異常強勁,沙漠蝗在700百帕高度翻越橫斷山脈機會將會大增,遷飛進入我國雲南境內可能性較大。如果境外沙漠蝗得不到控制,災害持續暴發,6-7月下一代成蟲在西風急流與印度洋西南季風共同作用下,進入我國境內的概率陡然升高。

在諶愛東看來,沙漠蝗從印度和巴基斯坦出發,輾轉孟加拉國進入緬甸再進入雲南,的確存在這種可能性。但從境外國家和FAO的監測情況來看,在這條路徑上尚未發現沙漠蝗的蹤跡。“一方面,藉助國際合作平臺,我們可以實時瞭解沙漠蝗的遷飛路徑,提前做好預警監測;另一方面,要積極防控布點,做好防控的前期準備,如飛防工具和消殺藥劑等。”

據瞭解,早在2010年和2014年,雲南省農科院先後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等國專業機構建立了監測信息共享渠道——大湄公河次區域(GMS)植物保護工作組和中國-南亞植物保護工作組。從上述國家反饋的信息來看,只有巴基斯坦曾在1993-94年和1997-98年發生過兩次沙漠蝗災,而孟加拉國和緬甸目前尚未發現沙漠蝗災的跡象。

中國不是沙漠蝗的分佈區,在中國的史料中,也尚未有關於發生沙漠蝗災的記載。上世紀初,中科院院士、生態和昆蟲學家康樂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稱,在我國雲南發現有沙漠蝗,但未被證實。

諶愛東表示,沙漠蝗此前從未侵入過我國,對於我國來說是一種新的蟲害,通過與境外農業專家對接,目前雲南省農科院已經初步掌握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等鄰國的蝗災情況。這一信息互通機制有助於提前發出預警,對於防控蝗災起到定心丸的作用。

沙漠蝗是否會通過“孟加拉國-緬甸-雲南”這一路徑侵入我國? 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劉玉升認為,儘管這一路徑沒有喜馬拉雅山脈一樣的物理屏障,但這一地區生物多樣性非常複雜,各種鳥類、蜘蛛等都是沙漠蝗的天敵,加之植被覆蓋水汽充足,並不適合沙漠蝗在此落地產卵。“沙漠蝗之所以能成災,原因在於巴基斯坦、印度、肯尼亞等國有適合其產卵的乾燥環境,導致大量繁殖。因此,沙漠蝗通過雲南進入我國可能性同樣很小。”

我國自古便是蝗災頻發的地區之一,從受災區域來看,多集中於河北、河南、山東三省,江蘇、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佈,嚴重時可遍及整個黃土高原。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治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蝗區大量縮小,蝗災發生率也大幅下降。但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隨著一些地方生態環境的退化,加上氣候變暖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地方蝗災死灰復燃,新蝗災區不斷出現。

據統計,在1972-1996年間河南省20個黃河斷流年份中,有15年同時發生了100頭/m2以上的高密度蝗災。2000年小浪底樞紐一期工程竣工,黃河斷流現象停止,黃河流域的蝗災有所減輕。

劉玉升表示,我國曆史上的蝗災主要以東亞飛蝗為主,爆發時間較為固定,主要以夏蝗(7-9月)為主,秋蝗為輔,尚沒有記載沙漠蝗對中國造成重大危害的記錄。從過去40多年來看,雖然在局部地區蝗災時有發生,但是沒有形成遷飛危害和嚴重的經濟損失。

資料顯示,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60多年治理,東亞飛蝗孳生地由近8000萬畝下降到目前的2200萬畝,發生密度持續控制在較低水平,近30年來未出現大規模起飛危害;草原蝗蟲危害面積減少35.7%,連續10年未暴發大規模草原蝗災。

劉玉升表示,如今全國各級植保部門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監測系統,加上民用飛機、無人機和化學農藥做消殺工具,在應對突如其來的蝗災時已經具備了主動性。


我總是忘記


蝗災的危害,對農業,對國家經濟的影響等等,相信各位都所有了解,這裡就不多說了。我想說的是,為何巴基斯坦、印度會爆發蝗災?其實,以前中國也有過很嚴重的蝗災,那麼為何中國近些年沒有聽說有了呢

我這裡呢先盤點一下近來歷史上比較大的幾次蝗災:

2004年11月21日,在以色列數百萬只蝗蟲蜂擁來到以色列紅海之濱城市埃拉特,毀壞了這個以色列南部城市的大量莊稼和鮮花。以色列政府動用了飛機噴灑殺蟲劑滅蝗!

2001年俄羅斯南部的斯塔羅波爾地區,約26.7萬公頃的草場和耕地受到蝗蟲侵襲,同一時期中國的黃河流域、渤海沿岸地區,以及新疆北部地區同樣有蝗災,部份地區的蝗蟲密度達到了最多每平方米一萬隻。

2003美國西部的內華達州、猶他州和愛達荷州皆飽受蝗災侵擾,愛達荷州的災情是二次大戰以來最慘重的一次。

2001年中國遼寧省首見蝗災,起因是百年首見的旱災。農業部2008年3月份發佈的一份中國蝗災預測報告則顯示,在中國,2008年發生蝗災的土地面積有9000多萬畝。

好,回過來談談這次蝗災為何爆發,除了蝗蟲的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強、遷移能力強等自身特性外,還跟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氣候環境有關,也跟周圍國家的政局動盪有關。

再說說咱們國家,中國不是沙蝗分佈區,沙蝗不會對中國完成嚴重的威脅。

此外,中國有不少生態環境改造的案例,以河南為例,截止到上世界60年代底,挖了6000多條水溝,排澇面積高達60多萬畝,修建了近150個閘壩,徹底改變了蝗蟲的聚集地。

綜上,中國對蝗蟲的治理經驗十分豐富,研究也是極為深入。加之,地域甚遠、蝗災在印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大可不必擔心中國會受此次蝗災影響!




開心就好time


您好!感謝您的提問與閱讀,祝您好運一生。

首先回答為什麼大家如此重視蝗蟲:

1.繁殖能力超強,每個雌性成蟲每次產卵500+。

2.暴食性昆蟲,不分作物,每4000萬隻就可以吃點4萬人一年口糧。

3.遷飛性超強,每天藉助合適的季風可以飛行不少於200公里。

以上三種都是非常逆天、開掛的能力。但是為什麼說蝗蟲大面積危害到中國幾率非常小呢:

1.蝗蟲先從印度開始大面積危害,在飛到巴基斯坦,這個路程說明它們想登錄中國必須飛躍喜馬拉雅山山脈,從它們的生理特性基本上不可能。

2.印度與巴基斯坦沒有時間準備,發生太突然。最重要是他們兩國的農業防治非常弱,種植業基本上是靠天吃飯,沒有能力防治蝗蟲。

3.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平均溫度遠超中國臨界地區,即使能飛躍喜馬拉雅山山脈,進入中國也不適宜大量繁殖,它們平均壽命不到60天,沒有繁殖就沒有危害。

4.我在全球前五大的國際農業公司任職7年。公司早就做出本次蝗蟲對於中國農業的危害進行評估,係數非常低。

比蝗蟲危害中國的草地貪夜蛾不知道您了不瞭解,去年已經有大量草地貪夜蛾從國外遷飛到中國河北,由於溫度不適宜,沒有危害東北三省,預計今年開始危害東北三省,從而進入內蒙。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滿意?如果不滿意,我會持續答覆。謝謝您給我回答的機會。祝您好運一生。






冒死大揭秘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蝗蟲在中國爆發大面積的幾率很小,第一點現在出現蝗蟲的國家距中國僅是一步之遙,所以國家會在蝗蟲入侵前便在邊境做好防護措施,第二點中國是農業大國,從以前到現在針對治理蝗災頗有經驗以及方法,無論從國家以及人民都會有防控措施,第三點蝗蟲是生命體,如果繁殖肯定需要有一定的環境,而從氣候季節來說倘若蝗蟲全力以赴奔向中國先要翻越崑崙山脈以及喜馬拉雅山脈,蝗蟲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從環境來講就已經能夠讓蝗蟲無法生存,就算隨季風帶入少量蝗蟲進去中國邊境,西藏南部以及雲南西部也不適合蝗蟲生存,所以蝗蟲大面積在國內爆發的幾率很小


Enoyhope


你這個問題要看是怎麼問了,是在中國內爆發大面蝗災概率很低?還是這次非洲的蝗災會通過歐亞進入國內造成大面積的蝗災。

我國國代大面積爆發蝗災的事情很多。蝗災稱為四害之一,古代時候人群居住比較分散。動植物昆蟲的生存環境比較優異,蝗蟲在自然繁衍到一定情況的時候,種群密度,以及食物問題,(蝗蟲是雜食性昆蟲什麼都吃)也就是這裡吃完了飛到別的地方繼續吃,途中跟其他蝗群回合(現在我們叫組團),慢慢的就形成蝗災。現在我國的人員的居住環境,以及耕地的分佈,很難形成大規模的蝗災。

至於非洲的蝗災會不會影響到國內,就像專家說的,這次蝗蟲的遷徙路徑是從巴基斯坦那邊過來的。地理問題,從歐亞進入國內是有喜馬拉雅山脈阻隔,高原環境,缺氧,寒冷,基本上不可能。

其次就是要密切關注蝗蟲是否會更面路徑,沿著印度邊境往緬甸一代遷徙。但是這個可能性比較低。


神明來了


第一,地裡原因由於有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就像這次非洲爆發的沙漠蝗蟲他們,飛越不過來,有人會說它們可能會從緬甸進入,這種擔心也沒有太大的必要,中緬邊境線有熱帶雨林這樣複雜的環境區域,即使沙漠蝗蟲有很強的飛行力,也難以到達中國境內!

第二,建國後經過大力的滅蝗工作,對黃泛區治理,使蝗蟲沒有大面積繁殖的地方,也就使我國沒有大面積爆發蝗蟲的可能。部分地區,小面積的爆發還不夠人吃的!


豫見久哥


中國古人對於蝗災非常恐懼,一般而言蝗災產生往往伴隨著乾旱,本來因為沒有雨水糧食就減產歉收了,加上蝗蟲這麼一折騰農民們就根本沒辦法活了!其實不光中國有蝗災,美國、俄羅斯等國也都發生過蝗災。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蝗災發生的愈來愈少了,這除了農藥的推廣普及以及人類活動劇烈之外,還因為咱們國家的吃貨太多了!😀️


夢想清藍


中國會爆發大面積蝗蟲?開玩笑吧你到燒烤攤打聽一下一串多少錢[捂臉][呲牙],真有那不是災害,是吃貨的福音好吧[害羞]


張培春1


中國地大物博,以前有蝗災,現在蝗蟲已經成為美味佳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原素,可以說供不應求,現在全憑人工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