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说中国爆发大面积的蝗灾概率很低?

一些话只想对你说


公开报道表明,蝗灾始于非洲,然后通过红海传入欧洲和亚洲。它现在已经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离我国只有一步之遥。这种迁移性害虫被认为是最具破坏性的,它能随风每天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长达3个月左右。蝗灾也迫使巴基斯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据巴基斯坦官员称,目前蝗虫每天摧毁约35,000人的口粮。如果允许发展,这个国家将没有食物可吃。

对此,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日前发布监测信息,称受地理环境影响,沙漠蝗虫向中国迁徙的可能性很小。此外,中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预防能力不断提高。防控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蝗虫防治设备储备充足,中国发生大规模蝗灾的风险非常低。不过,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也强调,它正在密切跟踪国外蝗虫灾害的发展,同时已安排云南、西藏和其他省份和地区加强对边境蝗虫的监测,以防止移民危害。

”云南省一直在积极为此做准备。我们最近召开了一次专家会议,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监测工作。”此外,相关设备和物资储备也已通过云南省农业厅上报云南省政府。”2020年2月18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陈·在接受《接口新闻》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沙漠蝗虫通过缅甸入侵中国的可能性很小,但云南已经提前做好了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准备。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西藏自治区与巴、印、尼交界地区是沙漠蝗区,受环境、气候和食物的限制,对中国农业生产威胁不大。此外,由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之间的屏障,沙漠蝗虫极不可能直接迁移到中国内陆地区。然而,也有声音说,沙漠蝗虫可能通过缅甸进入云南,从而影响我国内陆地区。


青春无限mqc


近一段时期,沙漠蝗在东非及西亚罕见暴发,多国宣布进入应对紧急状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屈冬玉表示,希望各国高度戒备当前正在肆虐的蝗灾,如不迅速采取行动,人类将面临一场迅速扩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公开报道显示,本次蝗灾始于非洲,后飞经红海进入欧洲和亚洲地区,目前已经到达巴基斯坦和印度,距离我国仅一步之遥。这一被认为是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长达3个月左右。蝗灾还迫使巴基斯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据巴基斯坦官方表示,蝗虫目前每天破坏约为3.5万人的口粮,若任其发展,国家将会无粮可收。

对此,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监测信息称,受地理环境影响,沙漠蝗迁飞至我国的概率很小,加之我国蝗虫监测预警和防治能力不断提升,防治技术水平属于世界领先水平,防蝗药械储备充足,国内大面积暴发蝗灾风险很低。不过,农业农村部也强调,正密切跟踪境外蝗灾动态,同时安排云南、西藏等省区加强边境的蝗虫监测,严防迁入危害。

“云南省已经在积极准备了,我们近期召开了专家会议,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监测工作。此外,相关应对的设备和物资储备也已通过云南省农业厅向云南省政府进行了上报。”2020年2月18日,云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谌爱东对界面新闻表示,尽管从目前来看,沙漠蝗通过缅甸侵入我国的可能性很小,但为了防患于未然,云南已经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泽华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边境接壤区域为沙漠蝗扩散区,由于环境、气候、食物的局限,对我国境内农业生产威胁不大。加之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阻隔,沙漠蝗若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可能性极小。不过也有声音认为,沙漠蝗或可能辗转缅甸进入云南,进而影响我国内陆地区。

张泽华表示,沙漠蝗扩散区有可能到达缅甸西南部,5月份为成虫期,如果届时印度洋西南季风异常强劲,沙漠蝗在700百帕高度翻越横断山脉机会将会大增,迁飞进入我国云南境内可能性较大。如果境外沙漠蝗得不到控制,灾害持续暴发,6-7月下一代成虫在西风急流与印度洋西南季风共同作用下,进入我国境内的概率陡然升高。

在谌爱东看来,沙漠蝗从印度和巴基斯坦出发,辗转孟加拉国进入缅甸再进入云南,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但从境外国家和FAO的监测情况来看,在这条路径上尚未发现沙漠蝗的踪迹。“一方面,借助国际合作平台,我们可以实时了解沙漠蝗的迁飞路径,提前做好预警监测;另一方面,要积极防控布点,做好防控的前期准备,如飞防工具和消杀药剂等。”

据了解,早在2010年和2014年,云南省农科院先后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等国专业机构建立了监测信息共享渠道——大湄公河次区域(GMS)植物保护工作组和中国-南亚植物保护工作组。从上述国家反馈的信息来看,只有巴基斯坦曾在1993-94年和1997-98年发生过两次沙漠蝗灾,而孟加拉国和缅甸目前尚未发现沙漠蝗灾的迹象。

中国不是沙漠蝗的分布区,在中国的史料中,也尚未有关于发生沙漠蝗灾的记载。上世纪初,中科院院士、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称,在我国云南发现有沙漠蝗,但未被证实。

谌爱东表示,沙漠蝗此前从未侵入过我国,对于我国来说是一种新的虫害,通过与境外农业专家对接,目前云南省农科院已经初步掌握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等邻国的蝗灾情况。这一信息互通机制有助于提前发出预警,对于防控蝗灾起到定心丸的作用。

沙漠蝗是否会通过“孟加拉国-缅甸-云南”这一路径侵入我国?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刘玉升认为,尽管这一路径没有喜马拉雅山脉一样的物理屏障,但这一地区生物多样性非常复杂,各种鸟类、蜘蛛等都是沙漠蝗的天敌,加之植被覆盖水汽充足,并不适合沙漠蝗在此落地产卵。“沙漠蝗之所以能成灾,原因在于巴基斯坦、印度、肯尼亚等国有适合其产卵的干燥环境,导致大量繁殖。因此,沙漠蝗通过云南进入我国可能性同样很小。”

我国自古便是蝗灾频发的地区之一,从受灾区域来看,多集中于河北、河南、山东三省,江苏、安徽、湖北等省亦有分布,严重时可遍及整个黄土高原。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治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蝗区大量缩小,蝗灾发生率也大幅下降。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一些地方生态环境的退化,加上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蝗灾死灰复燃,新蝗灾区不断出现。

据统计,在1972-1996年间河南省20个黄河断流年份中,有15年同时发生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蝗灾。2000年小浪底枢纽一期工程竣工,黄河断流现象停止,黄河流域的蝗灾有所减轻。

刘玉升表示,我国历史上的蝗灾主要以东亚飞蝗为主,爆发时间较为固定,主要以夏蝗(7-9月)为主,秋蝗为辅,尚没有记载沙漠蝗对中国造成重大危害的记录。从过去40多年来看,虽然在局部地区蝗灾时有发生,但是没有形成迁飞危害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资料显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治理,东亚飞蝗孳生地由近8000万亩下降到目前的2200万亩,发生密度持续控制在较低水平,近30年来未出现大规模起飞危害;草原蝗虫危害面积减少35.7%,连续10年未暴发大规模草原蝗灾。

刘玉升表示,如今全国各级植保部门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监测系统,加上民用飞机、无人机和化学农药做消杀工具,在应对突如其来的蝗灾时已经具备了主动性。


我总是忘记


蝗灾的危害,对农业,对国家经济的影响等等,相信各位都所有了解,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为何巴基斯坦、印度会爆发蝗灾?其实,以前中国也有过很严重的蝗灾,那么为何中国近些年没有听说有了呢

我这里呢先盘点一下近来历史上比较大的几次蝗灾:

2004年11月21日,在以色列数百万只蝗虫蜂拥来到以色列红海之滨城市埃拉特,毁坏了这个以色列南部城市的大量庄稼和鲜花。以色列政府动用了飞机喷洒杀虫剂灭蝗!

2001年俄罗斯南部的斯塔罗波尔地区,约26.7万公顷的草场和耕地受到蝗虫侵袭,同一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渤海沿岸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地区同样有蝗灾,部份地区的蝗虫密度达到了最多每平方米一万只。

2003美国西部的内华达州、犹他州和爱达荷州皆饱受蝗灾侵扰,爱达荷州的灾情是二次大战以来最惨重的一次。

2001年中国辽宁省首见蝗灾,起因是百年首见的旱灾。农业部2008年3月份发布的一份中国蝗灾预测报告则显示,在中国,2008年发生蝗灾的土地面积有9000多万亩。

好,回过来谈谈这次蝗灾为何爆发,除了蝗虫的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迁移能力强等自身特性外,还跟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气候环境有关,也跟周围国家的政局动荡有关。

再说说咱们国家,中国不是沙蝗分布区,沙蝗不会对中国完成严重的威胁。

此外,中国有不少生态环境改造的案例,以河南为例,截止到上世界60年代底,挖了6000多条水沟,排涝面积高达60多万亩,修建了近150个闸坝,彻底改变了蝗虫的聚集地。

综上,中国对蝗虫的治理经验十分丰富,研究也是极为深入。加之,地域甚远、蝗灾在印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大可不必担心中国会受此次蝗灾影响!




开心就好time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与阅读,祝您好运一生。

首先回答为什么大家如此重视蝗虫:

1.繁殖能力超强,每个雌性成虫每次产卵500+。

2.暴食性昆虫,不分作物,每4000万只就可以吃点4万人一年口粮。

3.迁飞性超强,每天借助合适的季风可以飞行不少于200公里。

以上三种都是非常逆天、开挂的能力。但是为什么说蝗虫大面积危害到中国几率非常小呢:

1.蝗虫先从印度开始大面积危害,在飞到巴基斯坦,这个路程说明它们想登录中国必须飞跃喜马拉雅山山脉,从它们的生理特性基本上不可能。

2.印度与巴基斯坦没有时间准备,发生太突然。最重要是他们两国的农业防治非常弱,种植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没有能力防治蝗虫。

3.印度与巴基斯坦两个国家的平均温度远超中国临界地区,即使能飞跃喜马拉雅山山脉,进入中国也不适宜大量繁殖,它们平均寿命不到60天,没有繁殖就没有危害。

4.我在全球前五大的国际农业公司任职7年。公司早就做出本次蝗虫对于中国农业的危害进行评估,系数非常低。

比蝗虫危害中国的草地贪夜蛾不知道您了不了解,去年已经有大量草地贪夜蛾从国外迁飞到中国河北,由于温度不适宜,没有危害东北三省,预计今年开始危害东北三省,从而进入内蒙。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我会持续答复。谢谢您给我回答的机会。祝您好运一生。






冒死大揭秘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蝗虫在中国爆发大面积的几率很小,第一点现在出现蝗虫的国家距中国仅是一步之遥,所以国家会在蝗虫入侵前便在边境做好防护措施,第二点中国是农业大国,从以前到现在针对治理蝗灾颇有经验以及方法,无论从国家以及人民都会有防控措施,第三点蝗虫是生命体,如果繁殖肯定需要有一定的环境,而从气候季节来说倘若蝗虫全力以赴奔向中国先要翻越昆仑山脉以及喜马拉雅山脉,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从环境来讲就已经能够让蝗虫无法生存,就算随季风带入少量蝗虫进去中国边境,西藏南部以及云南西部也不适合蝗虫生存,所以蝗虫大面积在国内爆发的几率很小


Enoyhope


你这个问题要看是怎么问了,是在中国内爆发大面蝗灾概率很低?还是这次非洲的蝗灾会通过欧亚进入国内造成大面积的蝗灾。

我国国代大面积爆发蝗灾的事情很多。蝗灾称为四害之一,古代时候人群居住比较分散。动植物昆虫的生存环境比较优异,蝗虫在自然繁衍到一定情况的时候,种群密度,以及食物问题,(蝗虫是杂食性昆虫什么都吃)也就是这里吃完了飞到别的地方继续吃,途中跟其他蝗群回合(现在我们叫组团),慢慢的就形成蝗灾。现在我国的人员的居住环境,以及耕地的分布,很难形成大规模的蝗灾。

至于非洲的蝗灾会不会影响到国内,就像专家说的,这次蝗虫的迁徙路径是从巴基斯坦那边过来的。地理问题,从欧亚进入国内是有喜马拉雅山脉阻隔,高原环境,缺氧,寒冷,基本上不可能。

其次就是要密切关注蝗虫是否会更面路径,沿着印度边境往缅甸一代迁徙。但是这个可能性比较低。


神明来了


第一,地里原因由于有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就像这次非洲爆发的沙漠蝗虫他们,飞越不过来,有人会说它们可能会从缅甸进入,这种担心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中缅边境线有热带雨林这样复杂的环境区域,即使沙漠蝗虫有很强的飞行力,也难以到达中国境内!

第二,建国后经过大力的灭蝗工作,对黄泛区治理,使蝗虫没有大面积繁殖的地方,也就使我国没有大面积爆发蝗虫的可能。部分地区,小面积的爆发还不够人吃的!


豫见久哥


中国古人对于蝗灾非常恐惧,一般而言蝗灾产生往往伴随着干旱,本来因为没有雨水粮食就减产歉收了,加上蝗虫这么一折腾农民们就根本没办法活了!其实不光中国有蝗灾,美国、俄罗斯等国也都发生过蝗灾。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蝗灾发生的愈来愈少了,这除了农药的推广普及以及人类活动剧烈之外,还因为咱们国家的吃货太多了!😀️


梦想清蓝


中国会爆发大面积蝗虫?开玩笑吧你到烧烤摊打听一下一串多少钱[捂脸][呲牙],真有那不是灾害,是吃货的福音好吧[害羞]


张培春1


中国地大物博,以前有蝗灾,现在蝗虫已经成为美味佳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原素,可以说供不应求,现在全凭人工养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