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東漢末年,像劉備這樣到處遊走的集團,他的軍費從何而來?

王事情


在古代尤其是兵荒馬亂的年代 有兵就有錢,有錢就不會缺兵 對於像劉備這樣沒錢沒兵的那可以通過自己名望不斷得到地主投資

曹操孫策都有一定背景和實力

劉備不像曹操孫策那樣有一定背景 ,曹操出身官員家族,且家族也有一定勢力,曹操起兵時,曹仁 曹洪 夏侯惇等人都攜帶大量士兵及資金投奔曹操,曹操起步有高於其他人。而孫策雖然沒曹操家族背景勢力大,但是孫策得到了他父親孫堅的舊部 4位將軍,自己幾萬錢,後來周瑜聽說孫策要起兵,也變賣家產得到一筆錢前來投奔孫策,因此孫策起兵時已經擁有幾位將軍後幾萬錢了

劉備起點最低,前期靠張飛維持生計

劉備雖然是中山靖王之後,但經過推恩令兩百多發展,到劉備這一代已經跟普通人無異了,不僅如此劉備極其貧困,三十多歲了還內娶到老婆,而且看著織蓆販履維持生計,可以說正常過生活都是問題了


劉備起兵來經桃園三結義結識張飛關羽,且張飛也有不錯的家庭背景,在前期劉備未立足前一直是張飛支持三人生活

關羽斬華雄一戰成名 劉備集團為其他諸侯作戰可以得到軍費

關羽溫酒斬華雄後名聲大噪,劉關張三人雖然在當時手無一兵一卒,但是關羽武藝高強,讓十八路諸侯刮目相看,從此劉關張團隊不再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了,無論行走在哪裡都會有不少人厚待他們


在三國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 千兵易買,一將難求,關羽溫酒斬華雄不俗的表現讓不少諸侯眼紅,因此他們肯定希望關羽能為他們效力,雖然關羽只認劉備這個大哥,但是關羽香妃皆是萬人莫敵的猛將,如果能讓他們三個一起加入自己作戰那也非常划算,因此劉備先後投靠過 公孫瓚、曹操、呂布、陶謙、袁紹、劉表等人,劉備在投靠他們時肯定不會白吃白喝,肯定會為他們效力,那麼既然劉備出力肯定會得到一些應有的報酬

劉皇叔的身份讓劉備得到廣泛支持

劉備因剿滅黃巾軍而有功上朝受功,漢獻帝問起家世,劉備遂一一道出,漢獻帝命人查族譜,結果按輩分劉備是漢獻帝劉協叔叔,因此漢獻帝叫劉備皇叔,因此劉備劉皇叔稱號開始傳開了。

劉備有了劉皇叔稱號身份一下變得高貴了,加之劉備之前走南闖北,天下諸侯大部分都有結識,因此名氣相比之前更加顯貴了,因此那些地主富豪紛紛支持劉備事業 ,比如徐州富商糜竺大力支持劉備,同時將妹妹許配給劉備


劉備成名後不僅有了資金上的支持而且還我資本上的支持,比如陶謙三讓徐州於劉備,荊州劉表也將荊州託付給劉備,這足以說明劉備身份地位及名氣讓劉備有了資金的支持,有了資金支持就不會擔心兵源問題,有了士兵就能攻城掠地佔領地盤,有了地盤就有固定稅收


朝夕聞道


有證據說,三國之後,人口下降了87%。

157年,漢朝人口大概近6000萬,236年劉禪蜀漢94萬人,236年曹奐曹魏443萬人,280年孫浩東吳230萬人。

注意,這四個數字都是歷史書上寫著的,不是估算。

幾十年間,人口從6000萬直降到770萬,活下來的只有13%。

  1. 曹操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2. 曹丕說:“家家有伏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聲,或合門而亡,活舉族而喪。”

曹家父子因為是詩人,感懷一下說出點真話,也不一定是可憐死去的百姓,只是為了寫出“美麗感傷”的文字,以示才學而已。

劉備這種“天生厚黑政治家”不會在乎什麼才學,也就懶得看一眼死去什麼人了,更是不會可憐百姓家。

劉備的軍費從何而來呢?

要先問,死去了的5230萬人的財產哪裡去了,所謂,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死了錢還沒有花完嘛!

不一定就是說是劉備的軍隊拿著刀一刀一刀的殺人搶錢了,但是,比如說劉備領兵到了徐州,那些地方官員,地方富人軍威逼迫之下,自然要先供應軍隊的吃喝花費的,劉備的軍隊“保護地方”嘛!

誰敢說不需要劉備的軍隊保護呢?儘管劉備誰也打不過,但是,打個地主圍子,殺個不“遵守法紀”的百姓還是很容易的。

比如張飛這個傢伙吧,也是一個地主來的,結果毀家追隨劉備了。劉備拉起了隊伍,請問張飛拿走了絕大多數財產支持劉備後,剩下的老幼不可能隨軍戰鬥嘛!怎麼活?

再說了,劉備可是為了“光復漢朝大業”而奮鬥的正牌軍隊,漢朝子民有義務支持的哦。

不然,你造反嗎?


葭明通半瓶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劉備他們的軍費從哪裡來呢?有三個來源。

第一,在起步階段,主要靠是豪強大族的資助。

曹操起兵,靠的是本家和夏侯家的資助。靠著這些人的資助,在陳留拉起了五千人的隊伍。這就是他最初的家底。


孫策起兵,是他父親孫堅留下的2000人馬,還有他舅舅的支持。後來又得到周瑜的鼎力支持。周瑜的隊伍缺糧,魯肅拿出家中一半的糧食資助他。後來孫權重用周瑜、魯肅,這都是有原因的。

劉備家貧,不像曹操他們拿著家產起兵。但是劉備會籠絡人心,成功吸引了很多超級富豪資助他!

有兩位中山鉅商,資助了劉備數千金。劉備就是靠這些財富拉起了1000來人的隊伍。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後來劉備的徐州被呂布偷襲,劉備人馬散失殆盡。徐州鉅富糜竺糜芳兄弟,傾家蕩產資助劉備,還把3000個家奴交給劉備。劉備這才東山再起。

東漢三國時代,世家大族真是舉足輕重的勢力。

第二,靠徵收稅賦。

這個很理解。

世家大族雖然有錢,但也不可能長期供養軍、隊,真正擴大實力,還得靠稅賦。

當各地勢力有了比較鞏固的地盤以後,就會建立起穩定的稅負制度。從老百姓身上徵稅徵糧,供養人馬。


這其中,曹操搞的很好,他實行屯田,吸引了很多流民。增加了人口,也增加了糧食產量。稅賦當然也多了。

第三,靠搶敵對勢力的糧草軍餉。

以戰養戰,也是常用的手段。以曹操征討荊州為例。曹軍佔領襄陽以後,派出虎豹騎,一日一夜行軍300裡,在長坂坡擊敗劉備。然後佔領江陵。為什麼著急忙慌要佔領江陵呢?因為江陵廣有軍實。就是有很多糧草和軍用物資。劉備也是一樣,打敗了劉璋,佔領益州。奪取的兵馬錢糧那可太多太多了。


上將噯福斯


想在戰亂時代拉起一支隊伍,首先你得有足夠的錢。軍械鎧甲要錢,馬匹鞍轡要錢,糧食物資都需要錢。任何一支隊伍,都少不了金錢的支撐。沒錢沒糧,誰願意提著腦袋跟你幹。在沒糧沒錢的情況下,即便給你一支隊伍,你照樣留不住,最終還是會一拍即散。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曹操。因為早期的曹操,也沒什麼錢。由於曹嵩的落馬,家道中落,曹操起兵非常困難。得陳留衛茲的資助,拉起了幾千人馬的隊伍。

後來討伐董卓,由於眾諸侯不肯出力,曹操獨自領兵去追擊董卓,遭到卓將徐榮的埋伏,幾千兵馬幾乎全軍覆沒。

於是與夏侯惇到揚州募兵,這時候曹老闆是典型的窮光蛋,沒人願意追隨他,一個兵也沒有募到。

好在他人際關係還不錯。揚州刺史陳溫,以及丹陽太守周昕,送給了曹操四千兵馬。結果如何?這四千兵馬集體反叛,沒人願意跟著曹操幹。



這就是我們前邊說的,你沒錢沒糧,給你一支隊伍,你也養不活。經濟基礎是拉起一支隊伍最重要的因素。



劉備雖然貴為漢皇后裔,家道卻早已中落。早期甚至以織蓆販履維持生計。沒錢,沒地,沒礦,也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是個十足的窮光蛋,他的軍費從何而來?

具體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靠富商支助

1、富商張士平、蘇雙的支持

劉備的第一次募兵,是黃巾四起的時代。當時朝廷在涿郡一帶張掛榜文,招募天下的有志之士共破黃巾。劉備有心為國出力,無奈沒有經濟基礎,無法拉起一支隊伍。富商張士平、蘇雙為他的志氣所感,資給了他很多金財。

就這樣,劉備拉起了他的第一支隊伍……


2、富商糜竺的入股

糜竺原本是徐州富商,後被徐州牧陶謙闢為別駕從事。陶謙死後,糜竺全力支持劉備。奉陶謙遺命,尊劉備為徐州牧。劉備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離不開糜竺的支持。

糜竺的先祖世代經營墾殖,糜竺是徐州的第一富商,養有食客、僕童近萬人,固定資產已經過億。在劉備政權極度不穩定的時候,集團的經濟來源,大多都來自於糜竺。

換句話說,若沒有糜竺的支持,劉備的路會難走很多。所以在糜竺的有生之年中,他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很高,甚至在諸葛亮之上,排在眾臣之最。


第二、以大漢皇叔的名義,遊離於眾諸侯之間,借眾諸侯之力發育自己的實力。

後來劉備投靠了公孫瓚。這段時間內,客居在公孫瓚處。軍費問題不需要劉備擔心。臨走之前,他還拐跑了公孫瓚的一隊軍馬。

然而!他脫離公孫瓚之後,馬上就寄投了徐州陶謙。軍費問題仍然不需要劉備擔心。陶謙死後,劉備提領徐州。

呂布搶了徐州後,劉備又依附於呂布,呂布讓他駐紮在小沛,供給一切錢糧物資。這段時間內,劉備發展了不少的兵力。

被呂布擊敗後,劉備又投靠了曹操。曹操讓他去堵截袁術,劉備趁機拐跑了曹操的幾萬兵馬以及一座徐州城。

後被曹操擊敗,劉備投靠了袁紹,並招攬了名將趙雲。借用袁紹的資源,趁機發育自己的實力。拉起了一支隊伍。

劉備瞅準時機,脫離了袁紹,得黃巾舊部劉闢支持,割據於汝南一帶。後被曹操擊敗,轉投於劉表。在荊州期間,物質錢糧問題仍然不需要劉備擔心。

之後又投靠孫權,在孫權的聯合抗擊下,曹老闆兵敗赤壁。考慮到制衡曹操,孫權將荊州借給了劉備。

從此!劉備就有了自己的穩定收入。

第三、各州郡縣的賦稅

長期遊離於諸侯之間,或者單靠富商支持,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從古至今,稅收才是軍隊開支的主要來源。

劉備先後佔據了徐州、汝南、小沛等城池,這些城區的稅收,足以養活他的一支軍隊,甚至有多餘的錢糧,供給他招兵買馬。

東吳答應借荊州之後,劉備擁有了一塊穩固的地盤。而且是一州之地,稅收數額龐大,一切的軍費開支都不成問題。劉氏政權漸漸得以穩固。

奪取益州之後,劉備坐擁二州之地,加之益州國庫富足,又發了一筆小洋財,他成了名副其實的有錢人。

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參考,《三國志·先主傳》

單從他對關羽、張飛等功臣的賞賜來看,絕對的大手筆。

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餘頒賜各有差。——參考,《三國志·張飛傳》

如今的劉備,已經從之前的一無所有,搖身一變,變成了真土豪。有錢有地,有糧有兵,足可與曹、孫兩家爭雄。


愛尚文史


劉備在創業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稱之為集團,只能稱為團伙,而且是建立在以劉備、關羽、張飛兄弟情誼和劉備個人魅力上的團伙。直到諸葛亮加入,劉備才能真正稱為集團。

劉備出身沒落皇室後裔,家徒四壁,一無所有,只得以織蓆販履為業,而且常常需要宗族的接濟才能維持生活,劉備能起來創業,首先就是他的個人魅力。



我們都知道劉備最初起兵的第一筆資金是來自中山馬販子商人張世平、蘇雙的資助,但是商人是逐利的,為什麼張世平和蘇雙要資助劉備?

因為劉備的個人魅力。劉備喜歡結交英雄豪傑,待人又真誠,禮賢下士,又有關羽和張飛這樣的一流猛將如兄弟般相助,因此在劉備的身邊就聚攏了一批人,再加上劉備素有雄心大志,又有意趁著亂世現來打拼,因此像張世平和蘇雙這樣的商人,有意結識劉備,並資助了劉備起兵的第一筆資金。



劉備用這筆軍費拿來招兵買馬,武裝人員,在黃巾起義的當時,與政府軍一起圍剿黃巾軍,黃巾起義在經歷十個月後於當年就失敗了,劉備還因為在打擊黃巾軍的過程中立下功勞,因此被政府封為為安喜縣縣尉。

當時的東漢帝國已處於晚期,打黃巾軍除了皇甫嵩、朱儁、盧植等政府軍主力由朝廷提供軍費外,其他地方武裝和私人武裝的軍費都是由自已解決的,包括劉備。



劉備在當上安喜縣縣尉後,就成為公務員,理應由國家提供薪水,劉備手下的部隊也搖身一變,變成安喜縣駐軍,理應由國家提供軍費,但是東漢朝廷當時已經非常腐敗,也沒有太多的金錢拿來開支,因此裁員成為必須。

於是劉備這樣因為軍功而當下公務員的人,大多被進行裁員,劉備再次淪為庶民,帶著手下一幫兄弟,四處遊蕩,自籌經費,自尋活路,政府就不管了,這個時候劉備只能想辦法養活一幫人,結果劉備帶著手下人碰到了大將軍何進派到丹楊招募兵馬的毌丘毅,於是劉備加入,畢竟沒地方混。



劉備也明白,就這麼跟著也不是辦法,因此極力表現,到下邳時齊力因為與盜賊力戰立功,又被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因為某種原因辭官,後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結果高唐縣被盜賊攻破,於是劉備就投靠了公孫瓚。

劉備為官時,肯定是政府要提供軍費養著他們及手下那一幫人,有時候政府也沒錢,劉備就只能就地取材了,靠著當官的機會,在當地收取軍費,一部分來自當地豪強的攤派,一部分來自百姓的稅收。



劉備投靠公孫瓚後,他的軍費就理應由公孫瓚提供,畢竟當時的公孫瓚既是劉備的同學,又是幽州的大軍閥,權大勢大,又有錢,劉備跟著公孫瓚混了幾年後,趁徐州陶謙求援的機會,離開公孫瓚投靠陶謙了。

劉備投靠陶謙後,他的軍費就由陶謙提供,畢竟劉備出賣武力,陶謙就得提供軍費養著劉備,劉備手下也有一支軍隊,而且陶謙還另外撥了一些人馬給劉備,劉備在徐州也算是小有勢力,陶謙是徐州牧,掌管一州之政,徐州所有的稅收都掌握在陶謙手中,多養劉備一支小軍隊,不是什麼問題。



陶謙去世後,將徐州讓給劉備管理,這樣子劉備就成徐州牧,也就是徐州的父母官了,這下子軍費問題解決了,有地盤就能解決軍費,有人口就能解決糧食問題,所以地盤和人口是養活一支軍隊的根本軍費。

劉備在徐州的時候,還認識了一個大財主,由於劉備這個很有魅力,讓這個大財主相見恨晚,之後便緊緊跟隨劉備,這個大財主就是糜竺,徐州首富,也許也是全國首富,糜竺甚至在劉備被呂布偷襲失去徐州後,仍然支持劉備,這隻能說明劉備有魅力了。



糜竺家裡有多有錢呢?

我只說一句話,糜竺家裡有僮僕、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不僅養僕人,而且還養門客,資產上億錢,這不是首富又是什麼?

糜竺在劉備最低落的時候拿出自已家的錢財給劉備,買糧食,招兵馬,很快劉備就滿血復活了,從這之後,劉備及手下軍隊的軍費就由糜竺負責,劉備再也不用擔心軍費問題了,而劉備對糜竺也是厚待有加。



後來劉備還投靠了呂布、曹操、袁紹,直到來到荊州投靠劉表,在劉表的地盤上,劉備開始穩定下來,由於有糜竺的幫助,劉備並不發愁軍費,他發愁的是前途問題。

雖然替劉表鎮守北大門,但劉備的雄心顯然並不止這些,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後,劉備才真正開始鹹魚翻身了,由團伙或流寇或小軍閥轉變為政治集團。



為什麼?

因為諸葛亮提也了政治目標,政治理想,政治藍圖,這就讓劉備覺得如魚得水,如虎添冀,人生終於有了發展方向,於是在赤壁之戰後,劉備就佔據了荊南四郡,同時從孫權那裡借來了南郡。

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再也不缺兵員和軍費了,因為有了地盤,可以在地盤建立政府,徵收兵員,收取賦稅,而且這些都是諸葛亮的強項。



再之後,劉備地盤進一步擴大,逐漸形成了政府的規模,地跨荊、益二州,即使是後來失去了荊州,劉備集團也有益州作為最後的根據地,而軍費就不再是問題了,來自益州百姓的賦稅。

另外,劉備還有一個黑點就是接納了劉巴的建議,發行五誅錢掠奪益州百姓的財富,簡單的說,就是發行本身價值較低的貨幣,以通貨膨脹的手段,讓益州百姓的財富到自已的手中,然後再利用這些作為軍費,進行擴張和對外戰爭的資本。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古代的軍隊最離不開的就是經濟,通常稅收就是軍費的來源,但是個別時候也會使用募捐。東漢末年,有很多的地方集團,是有固定來源,但是像劉備這樣沒有固定地方的集團,軍費是從哪來的呢?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富商投資


雖然劉邦出身漢室宗親,但是等到他父親這輩的時候就和普通人差不多了,所以家庭條件一般,但是他的生活還是很小資的,為了維持生計,他還幹過一段時間的個體戶,這也不影響他的形象。他為人很豪爽,喜歡結交一些地主,之前在京城拜師求學,所以在當地的名聲是很大的。他最初在當地起家的時候,有很多年輕人投奔,大概有幾百人,其中就有張飛和正在逃亡的關羽,雖然人數很少,但開銷是很大。

劉備也不是沒一點錢,起兵之前,大商人張世平和蘇雙來這裡做生意,知道劉備想起家但是沒有錢,又知道劉備在當地很有名聲,所以就對他進行了資助,劉備靠著這筆資金建立起了一個部隊,走上了征服天下的道路。這兩人投資也不是沒有回報,雖然沒記載,但是劉備在當地停留了幾年,肯定是對兩人的生意進行了照顧。

194年曹操給父親報仇進入徐州,徐州的部隊對抗不住,就讓人到青州跟田楷求助,當時田楷和劉備都是公孫瓚手下,於是就一起去支援。劉備到了之後,曹操因為被偷襲了,所以撤軍。之後當地人想要留下劉備,上表封他為豫州刺史。195年,中間介紹人病重,就想著把徐州給劉備,於是糜竺就帶著人去迎接劉備進入徐州。糜竺是個很厲害的人,在漢末是紅頂商人,他的兄弟是徐州的鉅商,世代在當地墾殖,有很深的影響力,劉備能夠順利入主徐州,少不了他的幫助。

寄人籬下

赤壁之戰的時候,劉備一直戰敗,沒辦法了只能寄人籬下,讓人奇怪的是,不管去哪裡,他都很獨立。188年後,他跟賊兵打仗失敗,找到了公孫瓚,擔任司馬。194年,救援陶謙,被舉薦當上了豫州刺史,還給了劉備4000多的精兵和無數的糧草。196年,劉備被偷襲,投靠呂布,之後又找到了曹操。


198年被封為左將軍。200年,劉備被曹操打敗投奔袁紹。201年,依附劉表,208年依附劉琦,獲得了萬餘人。他每次寄人籬下,收到的待遇和兵馬等都是起碼的,甚至還能加官進爵。211年,劉備受邀入川,劉璋給了他很多的糧草,最後還把益州給了他,這時候都可以說成是互相幫助了。

徵收賦稅


劉備穩住之後,建立起了勢力,賦稅成為了主要的軍費來源。例如劉備進入徐州的時候,收入的賦稅就用來軍費開支,赤壁之後,他拿下了很多個地方,諸葛亮做為軍師,調整賦稅,保證軍中運轉,從那以後徵收賦稅就成為了劉備軍費的主要來源了。


春秋亂舞


劉備,字玄德,幽州涿郡涿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蜀漢昭烈帝。

劉備父親早逝,少年劉備只能與母親一起織蓆子賣草鞋以生活,劉備小時候非常艱苦。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起義的戰鬥中立下戰功,展露頭腳,從此開始傳奇的一生。


劉備起兵早期主要依靠大商人給予援助,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販馬來到涿郡,見到劉備,於是給了他資助,劉備得以聚集起一批人馬。而且在流浪時期也獲得大豪族的支持,比如徐州豪族麋竺就是他們的代表,不僅給劉備軍費,甚至還向劉備提供士地盤,比如劉備佔據徐州就是因為有糜竺和陳登等豪族的支持。劉備被呂布偷襲後走投無路,也是糜竺慷慨解囊才幫助劉備走出困境。

當劉備投靠盟友時,盟友們也會給劉備軍費的支持,曹操、袁紹都曾經給劉備援助,劉備駐守新野時,名義上是劉表的手下,劉表自然也要給軍費。而劉璋請劉備入川后也給予過大量的援助,這都讓劉備實力大增。



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得荊州益州之地,繳獲大量財物,賞賜給手下大量的財物,戰爭繳獲也是劉備軍費來源的重要渠道。


不惑閒談


這個問題很有水平,問到了關鍵點上。

大家都知道,創業是需要資本的。遇上好的項目,好的機會,想大幹一場,是需要資本的。劉備就是遇上了好的機會。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宦官把持朝政,遇上天災,瘟疫氾濫,民不聊生。各路強豪、饑民,蜂擁而起。爭奪自己的地盤,稱王稱霸的。

《三國演義》上講,劉備是個涿州編制草鞋和席子的草民。看到官府的檄文榜,說:誰組織隊伍去剿黃巾軍,就給誰封官。劉備覺得機會到了,這是個創業的好機會。可惜沒有資本。於是劉備一聲嘆息,引來了同時看檄文的張飛的呵斥。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準備搭夥創業,喝酒的時候又遇上另一個合夥人關羽。後來,殺豬賣肉的張飛,將自己殷實的家產變賣,換成了五百人的隊伍和武器。這是《三國演義》上的說法,說明張飛是第一個天使投資人。

其實,史書《三國志*先主傳》:“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

由此看,劉備創業的啟動資金,是由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人出的。

那麼,在劉備長達26年的征戰中,在獲得徐州之前,都是東奔西走,四處投靠。最少也有上千人馬。這些軍費開支從哪裡來?

  1. 第一,上級撥付。劉備先後投靠劉焉、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劉璋等。既然更你混,幫你打人,你就給錢給糧。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充當小弟,幫人打架,把自己的隊伍養活著。劉備幫劉表守在新野,就是靠劉表給供養軍資。劉備入川,說是幫劉璋打張魯,就向劉璋要錢要人要糧,並以劉璋怠慢輕視為由,翻了臉。

  2. 第二,佔地盤,自己掙。劉備曾經從陶謙手上接過徐州。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盤。儘管好景不長,也好歹可以徵集軍娘,徵集人馬。後huo來佔據半個荊州,劉備的手頭總算寬裕了,松活了。畢竟荊州市富庶之地。
  3. 第三,攀關係,求贊助。建安元年(196年) 袁術攻打劉備,呂布乘機襲取下邳,得到了劉備妻子子女。劉備被迫逃亡到廣陵。廣陵的富商麋竺進獻妹妹給劉備作夫人,又送家奴兩千,金銀作為軍資,劉備軍得以重振。這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4. 第四,打家劫舍。劉備的軍隊,在初期就是流寇性質。在沒有資助的情況下,都是要靠自己的。既然有人有武器,又是個無政府狀態下。沒有軍費,那就搶唄。其實前期很長一段時間內,劉備都是靠這種情況來養活軍隊的。曹操家大業大都要靠盜墓來養軍隊,更何況劉備這樣的流寇呢。

說真的。劉備很不容易。在投靠劉表駐紮新野之前,都是東奔西波的。為吃為穿為武器為人馬發愁。直到赤壁之戰後,有了半個荊州,才總算吃飽了肚子,有了自己穩定的地盤,才敢去擴張,才敢去取西川。


阿呆夢話


東漢末年也是一個戰亂紛飛,充滿著機遇和挑戰的時代。在這個期間,有不少遊走於四處想要建功立業的團隊,就比如說劉備。當時他還屬於創業期間,並不像其他的團隊那樣擁有著雄厚的底蘊。既然是白手起家,那麼他想要擴大自己的團隊,讓團隊變成一個大集團,自然是缺少不了資金,也就是軍費。那麼這些軍費又是從何而來?



咱們都瞭解,劉備雖然是皇室後代,但是卻是混得比較慘的皇親,他的生活比很多平民都還不如。因此,他在組建團隊的期間,是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東西。不過,自己沒有,那麼就去找贊助,他的一桶金就是來自於馬販子商人的贊助金。當時張世平以及蘇雙兩個人贊助了他,其實是因為看中了他的豪爽的性格,再加上他皇親的身份,覺得這樣的人應該是能成大事的。所以,這其實就是商人的一種投資,這些商人在劉備身上看到了長遠的未來。



有了錢以後,接下來自然就是該招兵買馬。當他身邊有人之後,他還聯合國家軍隊一起圍剿了黃巾賊,從此立下戰功,成為了安喜縣縣尉,有了一個實名。既然成為了朝廷的官員,那麼他就有了俸祿可領,手下的兵也是由國家養著,他的壓力也就變小了。但到了後期,東漢搖搖欲墜,根本拿不下多餘的款費來養這些人。因此,除了朝廷的核心軍隊以外,其餘的武裝力量就要自給自足,劉備這些人也屬於其他武裝力量。



靠不上朝廷,那就只能自己來,還好劉備當時已經是官員,所以他藉此名義在當地徵收軍費。這些軍費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當地的富豪們分攤,二是百姓們的稅收錢。再到後來,他又跟著公孫瓚混了一陣子,等同於找了一個老闆養著。發展到後期,他又找了一個更大的老闆陶謙,團隊裡的人又由新老闆養著。就在這樣不斷的跳槽中,他的團隊也是越做越大,等陶謙去世以後,他又升級到了徐州牧的位置,地位更高,拿軍費的方式也就更多。所以當時老闆即使去世了,他的團隊也沒有散夥,依然得到了發展。更何況在徐州之時,他又結識了一位有錢人,這個人就是糜竺。這位有錢人對他很好,一直對他以財力支持,即使他後來失去了徐州,糜竺也一直在給他錢。


紫禁公子


對於軍閥來說,他所依靠的就是地盤有了地盤就有了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稅收,有了稅收就有了軍費,有了軍費就能養活軍隊,進而搶取更多地地盤、人口。以此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一個地盤喪失的軍閥,那麼最後只能灰溜溜的消失譬如上世紀初期一些軍閥。大多做起了寓公。

漢末亂世事情軍閥混戰,只要佔據地盤就是軍閥,劉備也不例外。在當時他是一個奇葩的存在,多次獲得地盤,又多次丟掉,但是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他自己的班底從來都單獨成軍,隨時都可以抽走。

既然這樣,他的軍費來自哪裡?自然,在徐州、下邳、新野時候是來自於這些地盤的稅收,甚至跑出去越界搶。



另外一批軍費就是一些鄉民豪紳的捐助譬如徐州的糜竺糜芳就變賣家資自助劉備,甚至在劉備丟了妻子時候還把妹妹送去溫暖劉皇叔。

在其他時候,依靠袁紹、曹操時候是沒有地盤的,他的軍費來自於兩方的補助。畢竟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軍費不多,也就核心骨幹如張飛、關羽、簡雍、孫乾、糜竺等人。


劉備在荊州時候才大爆發,獲取了大量的地盤,軍隊這個時候才需要龐大的軍費,但是這時候已經有了地盤,就有稅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