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东汉末年,像刘备这样到处游走的集团,他的军费从何而来?

王事情


在古代尤其是兵荒马乱的年代 有兵就有钱,有钱就不会缺兵 对于像刘备这样没钱没兵的那可以通过自己名望不断得到地主投资

曹操孙策都有一定背景和实力

刘备不像曹操孙策那样有一定背景 ,曹操出身官员家族,且家族也有一定势力,曹操起兵时,曹仁 曹洪 夏侯惇等人都携带大量士兵及资金投奔曹操,曹操起步有高于其他人。而孙策虽然没曹操家族背景势力大,但是孙策得到了他父亲孙坚的旧部 4位将军,自己几万钱,后来周瑜听说孙策要起兵,也变卖家产得到一笔钱前来投奔孙策,因此孙策起兵时已经拥有几位将军后几万钱了

刘备起点最低,前期靠张飞维持生计

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但经过推恩令两百多发展,到刘备这一代已经跟普通人无异了,不仅如此刘备极其贫困,三十多岁了还内娶到老婆,而且看着织席贩履维持生计,可以说正常过生活都是问题了


刘备起兵来经桃园三结义结识张飞关羽,且张飞也有不错的家庭背景,在前期刘备未立足前一直是张飞支持三人生活

关羽斩华雄一战成名 刘备集团为其他诸侯作战可以得到军费

关羽温酒斩华雄后名声大噪,刘关张三人虽然在当时手无一兵一卒,但是关羽武艺高强,让十八路诸侯刮目相看,从此刘关张团队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了,无论行走在哪里都会有不少人厚待他们


在三国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千兵易买,一将难求,关羽温酒斩华雄不俗的表现让不少诸侯眼红,因此他们肯定希望关羽能为他们效力,虽然关羽只认刘备这个大哥,但是关羽香妃皆是万人莫敌的猛将,如果能让他们三个一起加入自己作战那也非常划算,因此刘备先后投靠过 公孙瓒、曹操、吕布、陶谦、袁绍、刘表等人,刘备在投靠他们时肯定不会白吃白喝,肯定会为他们效力,那么既然刘备出力肯定会得到一些应有的报酬

刘皇叔的身份让刘备得到广泛支持

刘备因剿灭黄巾军而有功上朝受功,汉献帝问起家世,刘备遂一一道出,汉献帝命人查族谱,结果按辈分刘备是汉献帝刘协叔叔,因此汉献帝叫刘备皇叔,因此刘备刘皇叔称号开始传开了。

刘备有了刘皇叔称号身份一下变得高贵了,加之刘备之前走南闯北,天下诸侯大部分都有结识,因此名气相比之前更加显贵了,因此那些地主富豪纷纷支持刘备事业 ,比如徐州富商糜竺大力支持刘备,同时将妹妹许配给刘备


刘备成名后不仅有了资金上的支持而且还我资本上的支持,比如陶谦三让徐州于刘备,荆州刘表也将荆州托付给刘备,这足以说明刘备身份地位及名气让刘备有了资金的支持,有了资金支持就不会担心兵源问题,有了士兵就能攻城掠地占领地盘,有了地盘就有固定税收


朝夕闻道


有证据说,三国之后,人口下降了87%。

157年,汉朝人口大概近6000万,236年刘禅蜀汉94万人,236年曹奂曹魏443万人,280年孙浩东吴230万人。

注意,这四个数字都是历史书上写着的,不是估算。

几十年间,人口从6000万直降到770万,活下来的只有13%。

  1. 曹操说:“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 曹丕说:“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声,或合门而亡,活举族而丧。”

曹家父子因为是诗人,感怀一下说出点真话,也不一定是可怜死去的百姓,只是为了写出“美丽感伤”的文字,以示才学而已。

刘备这种“天生厚黑政治家”不会在乎什么才学,也就懒得看一眼死去什么人了,更是不会可怜百姓家。

刘备的军费从何而来呢?

要先问,死去了的5230万人的财产哪里去了,所谓,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人死了钱还没有花完嘛!

不一定就是说是刘备的军队拿着刀一刀一刀的杀人抢钱了,但是,比如说刘备领兵到了徐州,那些地方官员,地方富人军威逼迫之下,自然要先供应军队的吃喝花费的,刘备的军队“保护地方”嘛!

谁敢说不需要刘备的军队保护呢?尽管刘备谁也打不过,但是,打个地主围子,杀个不“遵守法纪”的百姓还是很容易的。

比如张飞这个家伙吧,也是一个地主来的,结果毁家追随刘备了。刘备拉起了队伍,请问张飞拿走了绝大多数财产支持刘备后,剩下的老幼不可能随军战斗嘛!怎么活?

再说了,刘备可是为了“光复汉朝大业”而奋斗的正牌军队,汉朝子民有义务支持的哦。

不然,你造反吗?


葭明通半瓶历史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刘备他们的军费从哪里来呢?有三个来源。

第一,在起步阶段,主要靠是豪强大族的资助。

曹操起兵,靠的是本家和夏侯家的资助。靠着这些人的资助,在陈留拉起了五千人的队伍。这就是他最初的家底。


孙策起兵,是他父亲孙坚留下的2000人马,还有他舅舅的支持。后来又得到周瑜的鼎力支持。周瑜的队伍缺粮,鲁肃拿出家中一半的粮食资助他。后来孙权重用周瑜、鲁肃,这都是有原因的。

刘备家贫,不像曹操他们拿着家产起兵。但是刘备会笼络人心,成功吸引了很多超级富豪资助他!

有两位中山巨商,资助了刘备数千金。刘备就是靠这些财富拉起了1000来人的队伍。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后来刘备的徐州被吕布偷袭,刘备人马散失殆尽。徐州巨富糜竺糜芳兄弟,倾家荡产资助刘备,还把3000个家奴交给刘备。刘备这才东山再起。

东汉三国时代,世家大族真是举足轻重的势力。

第二,靠征收税赋。

这个很理解。

世家大族虽然有钱,但也不可能长期供养军、队,真正扩大实力,还得靠税赋。

当各地势力有了比较巩固的地盘以后,就会建立起稳定的税负制度。从老百姓身上征税征粮,供养人马。


这其中,曹操搞的很好,他实行屯田,吸引了很多流民。增加了人口,也增加了粮食产量。税赋当然也多了。

第三,靠抢敌对势力的粮草军饷。

以战养战,也是常用的手段。以曹操征讨荆州为例。曹军占领襄阳以后,派出虎豹骑,一日一夜行军300里,在长坂坡击败刘备。然后占领江陵。为什么着急忙慌要占领江陵呢?因为江陵广有军实。就是有很多粮草和军用物资。刘备也是一样,打败了刘璋,占领益州。夺取的兵马钱粮那可太多太多了。


上将嗳福斯


想在战乱时代拉起一支队伍,首先你得有足够的钱。军械铠甲要钱,马匹鞍辔要钱,粮食物资都需要钱。任何一支队伍,都少不了金钱的支撑。没钱没粮,谁愿意提着脑袋跟你干。在没粮没钱的情况下,即便给你一支队伍,你照样留不住,最终还是会一拍即散。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曹操。因为早期的曹操,也没什么钱。由于曹嵩的落马,家道中落,曹操起兵非常困难。得陈留卫兹的资助,拉起了几千人马的队伍。

后来讨伐董卓,由于众诸侯不肯出力,曹操独自领兵去追击董卓,遭到卓将徐荣的埋伏,几千兵马几乎全军覆没。

于是与夏侯惇到扬州募兵,这时候曹老板是典型的穷光蛋,没人愿意追随他,一个兵也没有募到。

好在他人际关系还不错。扬州刺史陈温,以及丹阳太守周昕,送给了曹操四千兵马。结果如何?这四千兵马集体反叛,没人愿意跟着曹操干。



这就是我们前边说的,你没钱没粮,给你一支队伍,你也养不活。经济基础是拉起一支队伍最重要的因素。



刘备虽然贵为汉皇后裔,家道却早已中落。早期甚至以织席贩履维持生计。没钱,没地,没矿,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是个十足的穷光蛋,他的军费从何而来?

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靠富商支助

1、富商张士平、苏双的支持

刘备的第一次募兵,是黄巾四起的时代。当时朝廷在涿郡一带张挂榜文,招募天下的有志之士共破黄巾。刘备有心为国出力,无奈没有经济基础,无法拉起一支队伍。富商张士平、苏双为他的志气所感,资给了他很多金财。

就这样,刘备拉起了他的第一支队伍……


2、富商糜竺的入股

糜竺原本是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死后,糜竺全力支持刘备。奉陶谦遗命,尊刘备为徐州牧。刘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糜竺的支持。

糜竺的先祖世代经营垦殖,糜竺是徐州的第一富商,养有食客、仆童近万人,固定资产已经过亿。在刘备政权极度不稳定的时候,集团的经济来源,大多都来自于糜竺。

换句话说,若没有糜竺的支持,刘备的路会难走很多。所以在糜竺的有生之年中,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很高,甚至在诸葛亮之上,排在众臣之最。


第二、以大汉皇叔的名义,游离于众诸侯之间,借众诸侯之力发育自己的实力。

后来刘备投靠了公孙瓒。这段时间内,客居在公孙瓒处。军费问题不需要刘备担心。临走之前,他还拐跑了公孙瓒的一队军马。

然而!他脱离公孙瓒之后,马上就寄投了徐州陶谦。军费问题仍然不需要刘备担心。陶谦死后,刘备提领徐州。

吕布抢了徐州后,刘备又依附于吕布,吕布让他驻扎在小沛,供给一切钱粮物资。这段时间内,刘备发展了不少的兵力。

被吕布击败后,刘备又投靠了曹操。曹操让他去堵截袁术,刘备趁机拐跑了曹操的几万兵马以及一座徐州城。

后被曹操击败,刘备投靠了袁绍,并招揽了名将赵云。借用袁绍的资源,趁机发育自己的实力。拉起了一支队伍。

刘备瞅准时机,脱离了袁绍,得黄巾旧部刘辟支持,割据于汝南一带。后被曹操击败,转投于刘表。在荆州期间,物质钱粮问题仍然不需要刘备担心。

之后又投靠孙权,在孙权的联合抗击下,曹老板兵败赤壁。考虑到制衡曹操,孙权将荆州借给了刘备。

从此!刘备就有了自己的稳定收入。

第三、各州郡县的赋税

长期游离于诸侯之间,或者单靠富商支持,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从古至今,税收才是军队开支的主要来源。

刘备先后占据了徐州、汝南、小沛等城池,这些城区的税收,足以养活他的一支军队,甚至有多余的钱粮,供给他招兵买马。

东吴答应借荆州之后,刘备拥有了一块稳固的地盘。而且是一州之地,税收数额庞大,一切的军费开支都不成问题。刘氏政权渐渐得以稳固。

夺取益州之后,刘备坐拥二州之地,加之益州国库富足,又发了一笔小洋财,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有钱人。

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参考,《三国志·先主传》

单从他对关羽、张飞等功臣的赏赐来看,绝对的大手笔。

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馀颁赐各有差。——参考,《三国志·张飞传》

如今的刘备,已经从之前的一无所有,摇身一变,变成了真土豪。有钱有地,有粮有兵,足可与曹、孙两家争雄。


爱尚文史


刘备在创业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称之为集团,只能称为团伙,而且是建立在以刘备、关羽、张飞兄弟情谊和刘备个人魅力上的团伙。直到诸葛亮加入,刘备才能真正称为集团。

刘备出身没落皇室后裔,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只得以织席贩履为业,而且常常需要宗族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刘备能起来创业,首先就是他的个人魅力。



我们都知道刘备最初起兵的第一笔资金是来自中山马贩子商人张世平、苏双的资助,但是商人是逐利的,为什么张世平和苏双要资助刘备?

因为刘备的个人魅力。刘备喜欢结交英雄豪杰,待人又真诚,礼贤下士,又有关羽和张飞这样的一流猛将如兄弟般相助,因此在刘备的身边就聚拢了一批人,再加上刘备素有雄心大志,又有意趁着乱世现来打拼,因此像张世平和苏双这样的商人,有意结识刘备,并资助了刘备起兵的第一笔资金。



刘备用这笔军费拿来招兵买马,武装人员,在黄巾起义的当时,与政府军一起围剿黄巾军,黄巾起义在经历十个月后于当年就失败了,刘备还因为在打击黄巾军的过程中立下功劳,因此被政府封为为安喜县县尉。

当时的东汉帝国已处于晚期,打黄巾军除了皇甫嵩、朱儁、卢植等政府军主力由朝廷提供军费外,其他地方武装和私人武装的军费都是由自已解决的,包括刘备。



刘备在当上安喜县县尉后,就成为公务员,理应由国家提供薪水,刘备手下的部队也摇身一变,变成安喜县驻军,理应由国家提供军费,但是东汉朝廷当时已经非常腐败,也没有太多的金钱拿来开支,因此裁员成为必须。

于是刘备这样因为军功而当下公务员的人,大多被进行裁员,刘备再次沦为庶民,带着手下一帮兄弟,四处游荡,自筹经费,自寻活路,政府就不管了,这个时候刘备只能想办法养活一帮人,结果刘备带着手下人碰到了大将军何进派到丹杨招募兵马的毌丘毅,于是刘备加入,毕竟没地方混。



刘备也明白,就这么跟着也不是办法,因此极力表现,到下邳时齐力因为与盗贼力战立功,又被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因为某种原因辞官,后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结果高唐县被盗贼攻破,于是刘备就投靠了公孙瓒。

刘备为官时,肯定是政府要提供军费养着他们及手下那一帮人,有时候政府也没钱,刘备就只能就地取材了,靠着当官的机会,在当地收取军费,一部分来自当地豪强的摊派,一部分来自百姓的税收。



刘备投靠公孙瓒后,他的军费就理应由公孙瓒提供,毕竟当时的公孙瓒既是刘备的同学,又是幽州的大军阀,权大势大,又有钱,刘备跟着公孙瓒混了几年后,趁徐州陶谦求援的机会,离开公孙瓒投靠陶谦了。

刘备投靠陶谦后,他的军费就由陶谦提供,毕竟刘备出卖武力,陶谦就得提供军费养着刘备,刘备手下也有一支军队,而且陶谦还另外拨了一些人马给刘备,刘备在徐州也算是小有势力,陶谦是徐州牧,掌管一州之政,徐州所有的税收都掌握在陶谦手中,多养刘备一支小军队,不是什么问题。



陶谦去世后,将徐州让给刘备管理,这样子刘备就成徐州牧,也就是徐州的父母官了,这下子军费问题解决了,有地盘就能解决军费,有人口就能解决粮食问题,所以地盘和人口是养活一支军队的根本军费。

刘备在徐州的时候,还认识了一个大财主,由于刘备这个很有魅力,让这个大财主相见恨晚,之后便紧紧跟随刘备,这个大财主就是糜竺,徐州首富,也许也是全国首富,糜竺甚至在刘备被吕布偷袭失去徐州后,仍然支持刘备,这只能说明刘备有魅力了。



糜竺家里有多有钱呢?

我只说一句话,糜竺家里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不仅养仆人,而且还养门客,资产上亿钱,这不是首富又是什么?

糜竺在刘备最低落的时候拿出自已家的钱财给刘备,买粮食,招兵马,很快刘备就满血复活了,从这之后,刘备及手下军队的军费就由糜竺负责,刘备再也不用担心军费问题了,而刘备对糜竺也是厚待有加。



后来刘备还投靠了吕布、曹操、袁绍,直到来到荆州投靠刘表,在刘表的地盘上,刘备开始稳定下来,由于有糜竺的帮助,刘备并不发愁军费,他发愁的是前途问题。

虽然替刘表镇守北大门,但刘备的雄心显然并不止这些,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刘备才真正开始咸鱼翻身了,由团伙或流寇或小军阀转变为政治集团。



为什么?

因为诸葛亮提也了政治目标,政治理想,政治蓝图,这就让刘备觉得如鱼得水,如虎添冀,人生终于有了发展方向,于是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就占据了荆南四郡,同时从孙权那里借来了南郡。

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再也不缺兵员和军费了,因为有了地盘,可以在地盘建立政府,征收兵员,收取赋税,而且这些都是诸葛亮的强项。



再之后,刘备地盘进一步扩大,逐渐形成了政府的规模,地跨荆、益二州,即使是后来失去了荆州,刘备集团也有益州作为最后的根据地,而军费就不再是问题了,来自益州百姓的赋税。

另外,刘备还有一个黑点就是接纳了刘巴的建议,发行五诛钱掠夺益州百姓的财富,简单的说,就是发行本身价值较低的货币,以通货膨胀的手段,让益州百姓的财富到自已的手中,然后再利用这些作为军费,进行扩张和对外战争的资本。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古代的军队最离不开的就是经济,通常税收就是军费的来源,但是个别时候也会使用募捐。东汉末年,有很多的地方集团,是有固定来源,但是像刘备这样没有固定地方的集团,军费是从哪来的呢?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富商投资


虽然刘邦出身汉室宗亲,但是等到他父亲这辈的时候就和普通人差不多了,所以家庭条件一般,但是他的生活还是很小资的,为了维持生计,他还干过一段时间的个体户,这也不影响他的形象。他为人很豪爽,喜欢结交一些地主,之前在京城拜师求学,所以在当地的名声是很大的。他最初在当地起家的时候,有很多年轻人投奔,大概有几百人,其中就有张飞和正在逃亡的关羽,虽然人数很少,但开销是很大。

刘备也不是没一点钱,起兵之前,大商人张世平和苏双来这里做生意,知道刘备想起家但是没有钱,又知道刘备在当地很有名声,所以就对他进行了资助,刘备靠着这笔资金建立起了一个部队,走上了征服天下的道路。这两人投资也不是没有回报,虽然没记载,但是刘备在当地停留了几年,肯定是对两人的生意进行了照顾。

194年曹操给父亲报仇进入徐州,徐州的部队对抗不住,就让人到青州跟田楷求助,当时田楷和刘备都是公孙瓒手下,于是就一起去支援。刘备到了之后,曹操因为被偷袭了,所以撤军。之后当地人想要留下刘备,上表封他为豫州刺史。195年,中间介绍人病重,就想着把徐州给刘备,于是糜竺就带着人去迎接刘备进入徐州。糜竺是个很厉害的人,在汉末是红顶商人,他的兄弟是徐州的巨商,世代在当地垦殖,有很深的影响力,刘备能够顺利入主徐州,少不了他的帮助。

寄人篱下

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一直战败,没办法了只能寄人篱下,让人奇怪的是,不管去哪里,他都很独立。188年后,他跟贼兵打仗失败,找到了公孙瓒,担任司马。194年,救援陶谦,被举荐当上了豫州刺史,还给了刘备4000多的精兵和无数的粮草。196年,刘备被偷袭,投靠吕布,之后又找到了曹操。


198年被封为左将军。200年,刘备被曹操打败投奔袁绍。201年,依附刘表,208年依附刘琦,获得了万余人。他每次寄人篱下,收到的待遇和兵马等都是起码的,甚至还能加官进爵。211年,刘备受邀入川,刘璋给了他很多的粮草,最后还把益州给了他,这时候都可以说成是互相帮助了。

征收赋税


刘备稳住之后,建立起了势力,赋税成为了主要的军费来源。例如刘备进入徐州的时候,收入的赋税就用来军费开支,赤壁之后,他拿下了很多个地方,诸葛亮做为军师,调整赋税,保证军中运转,从那以后征收赋税就成为了刘备军费的主要来源了。


春秋乱舞


刘备,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蜀汉昭烈帝。

刘备父亲早逝,少年刘备只能与母亲一起织席子卖草鞋以生活,刘备小时候非常艰苦。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展露头脚,从此开始传奇的一生。


刘备起兵早期主要依靠大商人给予援助,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了他资助,刘备得以聚集起一批人马。而且在流浪时期也获得大豪族的支持,比如徐州豪族麋竺就是他们的代表,不仅给刘备军费,甚至还向刘备提供士地盘,比如刘备占据徐州就是因为有糜竺和陈登等豪族的支持。刘备被吕布偷袭后走投无路,也是糜竺慷慨解囊才帮助刘备走出困境。

当刘备投靠盟友时,盟友们也会给刘备军费的支持,曹操、袁绍都曾经给刘备援助,刘备驻守新野时,名义上是刘表的手下,刘表自然也要给军费。而刘璋请刘备入川后也给予过大量的援助,这都让刘备实力大增。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益州之地,缴获大量财物,赏赐给手下大量的财物,战争缴获也是刘备军费来源的重要渠道。


不惑闲谈


这个问题很有水平,问到了关键点上。

大家都知道,创业是需要资本的。遇上好的项目,好的机会,想大干一场,是需要资本的。刘备就是遇上了好的机会。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宦官把持朝政,遇上天灾,瘟疫泛滥,民不聊生。各路强豪、饥民,蜂拥而起。争夺自己的地盘,称王称霸的。

《三国演义》上讲,刘备是个涿州编制草鞋和席子的草民。看到官府的檄文榜,说:谁组织队伍去剿黄巾军,就给谁封官。刘备觉得机会到了,这是个创业的好机会。可惜没有资本。于是刘备一声叹息,引来了同时看檄文的张飞的呵斥。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准备搭伙创业,喝酒的时候又遇上另一个合伙人关羽。后来,杀猪卖肉的张飞,将自己殷实的家产变卖,换成了五百人的队伍和武器。这是《三国演义》上的说法,说明张飞是第一个天使投资人。

其实,史书《三国志*先主传》:“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

由此看,刘备创业的启动资金,是由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人出的。

那么,在刘备长达26年的征战中,在获得徐州之前,都是东奔西走,四处投靠。最少也有上千人马。这些军费开支从哪里来?

  1. 第一,上级拨付。刘备先后投靠刘焉、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刘璋等。既然更你混,帮你打人,你就给钱给粮。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充当小弟,帮人打架,把自己的队伍养活着。刘备帮刘表守在新野,就是靠刘表给供养军资。刘备入川,说是帮刘璋打张鲁,就向刘璋要钱要人要粮,并以刘璋怠慢轻视为由,翻了脸。

  2. 第二,占地盘,自己挣。刘备曾经从陶谦手上接过徐州。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盘。尽管好景不长,也好歹可以征集军娘,征集人马。后huo来占据半个荆州,刘备的手头总算宽裕了,松活了。毕竟荆州市富庶之地。
  3. 第三,攀关系,求赞助。建安元年(196年) 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乘机袭取下邳,得到了刘备妻子子女。刘备被迫逃亡到广陵。广陵的富商麋竺进献妹妹给刘备作夫人,又送家奴两千,金银作为军资,刘备军得以重振。这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4. 第四,打家劫舍。刘备的军队,在初期就是流寇性质。在没有资助的情况下,都是要靠自己的。既然有人有武器,又是个无政府状态下。没有军费,那就抢呗。其实前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刘备都是靠这种情况来养活军队的。曹操家大业大都要靠盗墓来养军队,更何况刘备这样的流寇呢。

说真的。刘备很不容易。在投靠刘表驻扎新野之前,都是东奔西波的。为吃为穿为武器为人马发愁。直到赤壁之战后,有了半个荆州,才总算吃饱了肚子,有了自己稳定的地盘,才敢去扩张,才敢去取西川。


阿呆梦话


东汉末年也是一个战乱纷飞,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在这个期间,有不少游走于四处想要建功立业的团队,就比如说刘备。当时他还属于创业期间,并不像其他的团队那样拥有着雄厚的底蕴。既然是白手起家,那么他想要扩大自己的团队,让团队变成一个大集团,自然是缺少不了资金,也就是军费。那么这些军费又是从何而来?



咱们都了解,刘备虽然是皇室后代,但是却是混得比较惨的皇亲,他的生活比很多平民都还不如。因此,他在组建团队的期间,是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东西。不过,自己没有,那么就去找赞助,他的一桶金就是来自于马贩子商人的赞助金。当时张世平以及苏双两个人赞助了他,其实是因为看中了他的豪爽的性格,再加上他皇亲的身份,觉得这样的人应该是能成大事的。所以,这其实就是商人的一种投资,这些商人在刘备身上看到了长远的未来。



有了钱以后,接下来自然就是该招兵买马。当他身边有人之后,他还联合国家军队一起围剿了黄巾贼,从此立下战功,成为了安喜县县尉,有了一个实名。既然成为了朝廷的官员,那么他就有了俸禄可领,手下的兵也是由国家养着,他的压力也就变小了。但到了后期,东汉摇摇欲坠,根本拿不下多余的款费来养这些人。因此,除了朝廷的核心军队以外,其余的武装力量就要自给自足,刘备这些人也属于其他武装力量。



靠不上朝廷,那就只能自己来,还好刘备当时已经是官员,所以他借此名义在当地征收军费。这些军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当地的富豪们分摊,二是百姓们的税收钱。再到后来,他又跟着公孙瓒混了一阵子,等同于找了一个老板养着。发展到后期,他又找了一个更大的老板陶谦,团队里的人又由新老板养着。就在这样不断的跳槽中,他的团队也是越做越大,等陶谦去世以后,他又升级到了徐州牧的位置,地位更高,拿军费的方式也就更多。所以当时老板即使去世了,他的团队也没有散伙,依然得到了发展。更何况在徐州之时,他又结识了一位有钱人,这个人就是糜竺。这位有钱人对他很好,一直对他以财力支持,即使他后来失去了徐州,糜竺也一直在给他钱。


紫禁公子


对于军阀来说,他所依靠的就是地盘有了地盘就有了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税收,有了税收就有了军费,有了军费就能养活军队,进而抢取更多地地盘、人口。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一个地盘丧失的军阀,那么最后只能灰溜溜的消失譬如上世纪初期一些军阀。大多做起了寓公。

汉末乱世事情军阀混战,只要占据地盘就是军阀,刘备也不例外。在当时他是一个奇葩的存在,多次获得地盘,又多次丢掉,但是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他自己的班底从来都单独成军,随时都可以抽走。

既然这样,他的军费来自哪里?自然,在徐州、下邳、新野时候是来自于这些地盘的税收,甚至跑出去越界抢。



另外一批军费就是一些乡民豪绅的捐助譬如徐州的糜竺糜芳就变卖家资自助刘备,甚至在刘备丢了妻子时候还把妹妹送去温暖刘皇叔。

在其他时候,依靠袁绍、曹操时候是没有地盘的,他的军费来自于两方的补助。毕竟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军费不多,也就核心骨干如张飞、关羽、简雍、孙乾、糜竺等人。


刘备在荆州时候才大爆发,获取了大量的地盘,军队这个时候才需要庞大的军费,但是这时候已经有了地盘,就有税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