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我为什么劝你,当一个“贵”一点的人


我为什么劝你,当一个“贵”一点的人


网购党的终极疑惑是什么?

明明是出于省钱目的才网购,结果钱却越花越多了。

为了打破这个消费怪圈,小e劝你过上“高配”的生活。

01


由于疫情在家的缘故,为了减少出门,许多家庭都会选择囤货。一位网友发出感叹,以前觉得老妈买了1w+的冰箱很破费,结果在今年的特殊情况下得到了检验,觉得“贵有贵的道理”。

我为什么劝你,当一个“贵”一点的人


发出这样感叹的人并不是少数。

“衣服,贵的就是好;包包,一个几千块的好多年了也没坏,平均算下来很值。”

“戴森卷发棒、吹风机、吸尘器真是,真香……”

“贵的气垫就是比便宜的好用。”

“贵的零食就是好吃。”

“单价贵物业费贵的小区就是比我们便宜小区强。”

我为什么劝你,当一个“贵”一点的人


小e曾经比较喜欢一家服装店,款式不错但材质一般,同样的,价格比起商场旗舰店也仅仅是1/2。

起初我觉得实在太划算了,三天不买浑身难受,几乎让这家店承包了半个衣橱。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流行的款式就变得不流行,并且因为材质普通,也让小e觉得十分嫌弃不顺眼。于是这些也许只有旗舰店一半价格的衣服,却因使用期限只有短短的一个季节,平均价值开始暴涨。

再扒拉衣橱里最常穿的衣服,忽然发现,那些因为“性价比”而买的早早就被排除在外。

02


现在流行一个概念,断舍离。指的是排除不必要的欲望,让生活变得简单纯粹。

在消费这个维度来讲,就是呼吁人们尽可能降低购买欲。

科技让生活更加便捷,人们各方面购买需求不断上升。戒除购物显然很难,但精简购物也许就是当下我们能做的断舍离之一。

如何做到消费断舍离,小e认为最大的诀窍仍是:追求高配生活。

我为什么劝你,当一个“贵”一点的人


也许这个词很容易让人产生非正向的理解,比如虚荣攀比这类。但小e想强调的是能力范围内的高配,而非是领着3000块的薪水用着2000块的Lamer。

只消费必需品,不在不必要上浪费一分一毫;

确认购买的必要性之后,擦亮眼睛精准出击;

将购买行为降至最少,将消费质量提升至最高。

03


一分钱一分货,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而性价比只是从某种层面来说的“值得”。

你感叹几百块就捡了个大便宜,但极有可能是以牺牲某些关键为前提。

就比如这些常见的案例:买划算的衣服,质量相对有所欠缺;买俗称的水货,设备的正当性和保修性就差许多;买所谓的平替,效果绝对及不上“被替代者”。

我为什么劝你,当一个“贵”一点的人


你之所以不觉得亏,是因为最坏的情况没发生。

比如衣服穿一次就坏了,比如单反用几次出问题只能自掏腰包维修,比如用了平替皮肤出问题……但凡任何一种后果酿成,你很大概率都会后悔。

我们经常因为眼前的“划算”而觉得“不买就是亏了”,但实际上不断地丢弃和购置,既浪费你的时间精力,还可能让你付出更高的成本。

也就是说,你折腾了半天并不能省钱,并且过程并不怎么令人愉悦。而在能力范围内追求“高配”,看似大手大脚反而是一步到位。

无论是护肤化妆品、美容仪器、家居器械,等等,简中求精,小e认为就是提升生活质量并且打破消费怪圈的最佳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