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為什麼發燒友崇拜進口音箱,難道國產中沒有一款適合發燒友的口味?

黃強


國產和進口音響確實存在差距。我前前後後買過國產diy、國產廠牌以及進口箱。今天就說說他們到底差在哪。

某國產diy,6.5寸兩分頻書架,價格2000+,基本兩隻箱各響各的,沒有結像,無法用於hifi,1500出掉。

某國產diy,3寸全頻,價格1600+,結像虛浮,有一定聲場,清晰度差點,全頻段不是很順滑,相對於價格來說,性能很好了,完爆上一對6.5寸的。

某國產廠牌7寸書架,價格10000,結像還是有點虛,聲場還行,背景乾淨,高頻不好控制,整體難驅動,動用到350w的國產後級,動態速度還是不滿意,單純人聲流行也勉勉強強夠用。

某進口5寸小書架,價格8000,全頻段順滑度非常好,雖說限於口徑,低頻段有所缺失,但整體的平衡性很好,背景不如國產廠牌的乾淨,有些燥,結像一般,和國產廠牌差不多,因為密閉箱,也難驅動,要求不高的話,一些小編制、獨奏也可以聽的。

某進口6寸密閉書架,價格13000,背景乾淨度依然不如國產廠牌,整體結像聲場就好得多了,全頻順滑流暢,低頻龐大澎湃,缺點依然是難驅動。這對箱子對於空間不大的房間,一般的音樂欣賞已經足夠。

以上是我自己玩過的一些音箱,都是自身體會,感覺10000元是個分界線,10000以下買國產性價比很高,過了10000,進口品牌在各方面有明顯提升,整體來說是強於國產的。

國產旗艦書架定價在10000-20000元,進口的單拿老款C1,50000元,新款的好像接近10萬了,全世界人都傻嗎?當然不是,貴的東西自然有他的道理,只是越往上走,性能、效果提升的越來越少,錢卻花的更多,所以發燒友不是盲目崇拜進口貨,別人的優勢我們要承認,一味自嗨只能表現出傲慢與無知。


艾與夏天


2000年結婚,買的鳳之聲999,配的惠威杜希經典3號落地箱,這個組合可以說是當時的國產經典組合,快二十年了,除了功放右聲道有點交流聲,這一套伴隨我搬了三個家,時不時聽一下,以前是聽CD,現改聽藍牙了,感覺還行吧。國外人家上世紀日子就比我們好過,自然有很多人有閒功夫去玩這個東西,玩久了也就玩精了,大名鼎鼎的ATC,現在你去他的生產車間也感覺不到有多高科技,但人家就是以工匠精神來對待每一道工序每一件產品,一做就是幾十年,搞出來的就像藝術品,這方面咱們還有所欠缺。


不要再喊我胖哥


我一直在用“南鯨王7號”,二十年前南京電聲器材廠出品,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了。當年好像專業盲評冠軍,音質確實非凡。也有對手說其揚聲器是進口改裝的,誰知道呢。反正當年兩千多元的東西,萬元以上級別的聽感是真的。


金陵糊塗龍


音響是一個很特殊的產品。你很難想象出有多少因素影響它的音質,而恰恰沒有一個超級技術一舉搞定,才造成音響有很多辦法都能提高它的音質,但是永遠不會徹底全面解決問題。所以,最為音響的現象,就是發燒友,這個發燒友最能說明對音響音質的無窮無盡的追求,但是永遠達不到最高境界。其主要原因在於,不僅僅音響本身,還在於放音環境,就是說,已經超出了音響本身範圍了,這是一個跨學科跨專業跨技術多領域問題。根本原因在於,各種非線性在大動態時的交叉影響,沒有大動態,就沒有最牛逼的放音效果,但是大動態又造成非線性失真,而你去解決一個問題時,這個問題解決了,會由此產生另外不良問題而抵消改進。這就是小小的音響所具有的鬼神難搞的問題。所以,音響是一個超級技術、材料、經驗、知識、財力、精力、物力問題,進口音響的確因具備這些能力而要好一些,所以有崇拜的現象。不過,國內發燒友也很厲害,但是技術、材料、財力等,和國外先進者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不想S不說


我二十年前花1400大毛買了一組惠威喇叭,回來用大理石板材做了一對書架箱體,音質比當時一萬多的成品音箱好多了,現在還健在。


石頭181821994


國外的音響器材的技術參數比較透明!容易識別和配套!國內的器材技術參數目前我個人感覺還是有些模糊!我不知道怎麼解釋,可能各人的價值觀並非一致吧又或者講是性取向不同


Letsgo1042


首先,必須要承認,國外的音箱確實有可取之處。這個和國外的科技,研發以及全民的音樂修養是分不開的。

音箱的設計製作自己調試是比較複雜的聲學領域。而其中的關鍵部件就是揚聲器。一個好的揚聲器同樣也是體現材料,工藝,調試水平的集大成者。在這方面,我們還是有漫長的路要走。

但是我們同樣也要看到,我們國家在揚聲器製造,研發方面進步還是很快。有些方面和國外差距不大。甚至國外有些大品牌的揚聲器都是在國內代工的。

國產揚聲器裡,老品牌以南鯨,銀笛,飛樂,國光為代表。他們做的紙盆還是可圈可點的。後起之秀以惠威為代表也有不少專利。其實說到底,揚聲器不是什麼高科技產品。原理也很簡單。至於音箱也不是太神秘的東西。上世紀九十年代舉辦過幾屆音箱設計大賽,使用國產單元的不少音箱令人印象深刻。

崇拜國外品牌是有些人的本能,這個無可厚非。但是我們還是要支持國貨,事實上,現在的國貨和國外品牌的差距並不是天壤之別。





夢迴304


對於所有的音響器材,我們要堅持耳朵收貨的原則。

聽過一些器材,總體感覺是國產音箱設計嚴謹追求參數的完美但聲音直白沒有個性,而很多外國品牌的音箱從參數來看是不如國產箱的(特別是一些入門級的),但它們的聲音往往比較有個性,搭配器材也比較容易。

國產音箱中適合發燒友口味的當然有,但往往需要用戶自己搭配不同的器材去找出適合自己的口味,這個過程費時又費錢。當然,有的人也會樂在其中。

這個問題答得不好,請隨便看看吧。

另外,我自己用的就是國產品牌的音箱[可愛]


斜槓愛好者


音箱,除了喇叭單元,還有箱體和分頻器。國產音箱,基本都是進口單元,仿製的分頻器,箱體的結構和材料也是仿進口品牌的,工藝還遠遠落後。個別厰家雖然工藝和技術能力達到,但是定價也不便宜。所以,有經驗的燒友都選擇進口品牌。而對那些進口品牌在國內代工的也是看不上的。

這些,都是建立在對重放效果有極致追求的群體中。普通燒友,也會選擇一些國産口碑好的音箱,甚至自己動手DIY的都有。

玩音響,量力而行。玩得開心就好了。


頓愚146373071


國外產品一般基本上都是一份價錢一分貨。如果各項參數都和國產的一樣,國產的價格不一定就有性價比。當年在商場裡國產品牌的音響讓客戶聽摔杯子聲音,就是一種忽悠的促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