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答應我,筷子、毛巾,這些日用品別再用到天荒地老了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有時候“節約”過度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比如天天都在用的筷子、毛巾、枕頭、洗碗海綿,都是有一定使用期限的,不是說非要用“爛”才換,甚至用到“天荒地老”都不換。那麼,這些日用品到底用多久就該換了?

筷子

筷子“筷子沒用斷就不換。”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估計好多人家裡的筷子至少是用了一年以上的。有研究對餐館使用三年以上的木筷進行菌落計數,發現一根筷子上有上萬個細菌,儘管這些細菌大部分都

不致病,但細想一下,一雙筷子差不多就兩三萬個細菌在上頭,感覺有點下不去嘴……

一雙筷子,從開始用那天起,每一次搓洗筷子,都會在筷子表面留下裂痕。裂痕會逐漸積聚食物殘渣、油汙,再遇上洗完筷子後沒有晾乾、擦乾的水漬,又懶得日常消毒,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的溫床就慢慢形成了。


答應我,筷子、毛巾,這些日用品別再用到天荒地老了


使用的時間越久,木筷的裂痕就會越深、越多,對微生物的“容納能力”也就越強,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幽門螺桿菌甚至黃麴黴(可產生能致癌的黃麴黴毒素)出現的概率也就越大。

當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一定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但在機體免疫力低下時,這些微生物可能會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或是在胃裡興風作浪,引發胃部炎症,破壞腸道微環境引起嘔吐、腹瀉等。筷子的使用壽命有限,每天都使用的竹筷、木筷,建議3~6個月更換一次。

答應我,筷子、毛巾,這些日用品別再用到天荒地老了


毛巾

許多人換毛巾都是以用壞為標準,有些人毛巾爛個小洞就想換了,有些人要爛成大洞才把它淘汰成擦地布。

為什麼毛巾容易“招惹”病原微生物呢?首先,具有中空結構的毛巾,經常沾水,又不一定完全晾得幹,尤其是在陰溼的環境中,非常容易成為病原微生物的溫床。其次,毛巾是不是都掛在衛生間?旁邊還有浴巾、擦腳毛巾?不僅有自己的,旁邊還有家裡人的一堆都掛在毛巾杆上?甚至剛用了的還在滴水?在這種潮溼溫暖的環境下,毛巾就更是成為了病原微生物的溫床。

再次,每次使用毛巾時,人體的微生物都會轉移到毛巾表面,這些微生物又會在毛巾上進行大量繁殖。一條毛巾用得越久,上面的病原微生物數量就可能越多。

但大家也不用太慌張,一般情況下它們並不會對你的健康造成影響,只要你沒有傷口或者沒有免疫等問題,毛巾上的微生物一般不會讓你生病。但當你有傷口或者免疫力下降時,大量的微生物還是有可能致病的。

因此,使用時間越長的毛巾上附著的微生物數量可能就越多,建議3個月換一次毛巾最合適。當然,保持健康的使用習慣更重要,比如不共用毛巾、經常保持毛巾乾燥,每週清洗一次,出太陽的時候拿到陽臺曬一曬等等。


答應我,筷子、毛巾,這些日用品別再用到天荒地老了


洗碗海綿

衛生間溫暖又潮溼,微生物比較多,但是家裡還有一個地方比衛生間的微生物還多——那就是廚房。因為食物、人體表面和廚房環境微生物組間存在微生物的相互交換,再加上潮溼、曬不到陽光、食物殘渣多等因素,讓廚房有著微生物繁殖的適宜環境條件。

而在廚房裡,洗碗海綿又成了微生物繁殖的重災區。在廚房裡,最常見的有不動桿菌、莫拉氏菌、金黃桿菌、黴菌和酵母菌,它們都喜歡廚房的環境,可以導致多種感染類疾病。比如不動桿菌會引起呼吸道感染、敗血症、腦膜炎、心內膜炎、感染性腹瀉、傷口及皮膚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而所有廚具中,孔徑複雜、吸水性好、難以徹底清理的洗碗海綿病原菌檢出率往往最高。這些病原菌都可以通過海綿-手或碗-口的途徑進入人體而致病。建議定期更換洗碗海綿,至少1個月換一隻。家裡有病號的時候,每天一丟更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