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蒲慕明:為什麼科研成果報道會有“浮誇風”?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用不實、浮誇、矇騙方式報道自己的成果,這個問題可能最大。”

2月28日,在B站進行的一場直播講座中,講到數據採集、處理和報道“不忠實”的灰色地帶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特別點出了“浮誇”。

“為了強調論文的重要性、強化它的影響,(有些人)就誇大、不實地報道自己(的成果)。”

這場講座的主題為 “科研誠信與科研創新”,直播全長近3個小時。

蒲慕明:为什么科研成果报道会有“浮夸风”?

直播講座截圖

要講科研誠信,先要明確何為不誠信。蒲慕明指出,在提議和執行科研項目、報道或評審科研成果時,有偽造、不忠實和剽竊行為,即為科研不端行為。其中,“不忠實”指的是操縱科研材料、儀器或實驗程序,以及改變、省略數據或結果,使得科研結果不能準確地表達在科研記錄裡。

實際上,除了能被明確界定的科研不端行為外,還存在各種灰色地帶的不端行為。誇大自己的研究成果,就是其中一種。它不光指論文中的誇大,也指媒體報道的誇大。“我們常常看到,文章只要是國內外高檔期刊出來的,就都說是重大突破,這是不好的。”蒲慕明說。

蒲慕明:为什么科研成果报道会有“浮夸风”?

蒲慕明(資料圖)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論文沒那麼重要,但為了個人的榮耀,爭取大眾關注,或者為了職位升遷、獲得個人利益和科研資助,仍然說這是重大突破。“對這種不忠實,我們社會文化是容忍的,媒體是容忍的。但是,科學界容忍不容忍?”蒲慕明表示,“同行(會)看到這樣不實的報道,時間久了,對這樣的科學家是有自己的評價的。”

有時,科研人員甚至會有意地欺騙其他科學家。蒲慕明舉出了黃禹錫的例子。黃禹錫是韓國著名科學家,主要從事幹細胞研究,也一度做出非常多有意義的工作成果,被稱作韓國“克隆之父”。據其同事透露,黃禹錫一向有浮誇傾向,但單位和同事也都予以容忍,畢竟,黃禹錫很會講,能獲得大量資助,對其所在單位也有幫助。但到了最後,“忽悠”變成了徹底地欺瞞。2006年1月,韓國首爾大學調查委員會認定,黃禹錫研究小組之前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有關培育出胚胎幹細胞的數據屬偽造。“他從灰色地帶走向了科研不端。”蒲慕明說。

直播中,有人問蒲慕明,如何看待媒體過度報道科研成果。

蒲慕明直言,不光是中國,全世界的媒體都有這個問題。過度報道,會讓大眾失去對科研人員的信任,對他們產生誤解。媒體的素質非常重要,但媒體的部分工作人員不能完全理解科研的內容。如果科學家有所誇大,媒體也往往照單全收,繼續做誇大報道,沒有獨立性判斷。“我常常告訴我的研究生,你學會了科學,最好的職業是去媒體裡做科學記者。”蒲慕明說。

蒲慕明:为什么科研成果报道会有“浮夸风”?

講座截屏

灰色地帶的不端行為之所以廣泛存在,是因為灰色地帶的問題通常很難被發現,科學家甚至是著名科學家,對灰色地帶行為也有不同看法,有時他們自己也有不同程度的的灰色行為。而且,科研管理機構和科研單位未能對此類不端行為出臺明確的規則指南。“此類不端行為廣泛被容忍,被發現後沒有任何後果。”

那麼,對於明確的科研不端行為,是否就能夠做到零容忍呢?

蒲慕明說, 實際上,我國科研規範和不端行為的定義和懲戒條例基本完善,但欠缺的是對懲戒條例執行的監管機制和明確的責任主體。所以,有時不端行為發生之後,還是會不了了之,因為管理機構定下的條例無法真正實行。

再就是科研人員本身的素養和學術共同體的問題。“科研人員缺乏基本誠信自律,對科研不端行為、尤其是灰色地帶行為缺乏認識。”蒲慕明指出,一些科研人員在出現問題時習慣迴避自己的責任。“通訊作者要對文章的內容負責,即使是學生和博士後造假,導師也要出來說他們做錯了事。但這種認錯的情懷很缺乏。”

具體到科研單位來說,學術不端的舉報通道、處理過程應該明確,對舉報人的保護應該到位,並要保證調查委員會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出了學術不端問題後,科研單位應該有補救措施。

不少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學生觀看了直播。有人評論說,這個視頻應該每半年一年就看一遍,以提醒自己在做研究時不忘初心。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