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理性地分析一下,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你基本沒有看的慾望?

while人生


我感覺現在的電視劇直接被手機上網衝擊了。

以前電視是最大的消遣,吃完了飯,一家人看看電視聊聊劇情發發感慨,遇到情節緊湊懸念叢生貼近生活的電視劇一集集的追下去,那種欲罷不能的感覺現在已經沒有了。

現在人手一個手機,看看新聞,刷刷抖音,玩個遊戲,查查資料,根據興趣各取所需,哪一個不比看那又臭又長的連續劇有意思?即使想看電視劇也不用耐著性子等那亂七八糟的廣告一一展現完,上網掐頭去尾能一氣看五集,更不用說各種大片隨便看,而且手機上網也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可以看。

現在沒人愛看電視劇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電視劇太長了,動輒十幾集幾十集,一追一兩個月,現在的快節奏生活往往讓人忽略了過程急於看到結果,不光是電視劇,就是看文章也沒有多少人願意看長篇大論,看小說也靜不下心來細細品味,現在的人更關心時政要聞娛樂八卦自媒體,短小精悍的微博頭條短視頻更受歡迎。

不知道這算人心浮躁還是刪繁就簡,總之,現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用有限的時間去接納無限的信息是大勢所趨,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微微水暖廚衛


就我來說,國產電視劇我就看看家庭劇,因為生活在中國,中國的情況還是知曉一二的,國產電視劇劇情基本可以在第一集就知道後面怎麼發展了,而且我家的電視機基本是給我媽看的,她喜歡看抗日神劇,喜歡一邊倒的劇情,我看不下去,看著看著會來脾氣,感覺自己是個傻子,所以國產電視劇看得不多,但是我喜歡在手機上看美劇,我追過的美劇比較多,現在還在追。而且現在手機信息量比較大,刷刷抖音幾個小時就過去了,而且還不會生氣,國產電視劇是真心不喜歡看。


六月賞夏


鑽進錢眼裡的劇組,你能指望拍出什麼好戲?

最近劇荒,本來把時間花在了孫紅雷的《新世界》上,可是沒堅持幾集,就放棄了!熬過了《新世界》,好不容易孫儷的《安家》來了,結果看了10集,又放下了。

想看個過癮的劇,怎麼就那麼難?

無奈又把《父母愛情》拿出來看了,已經不知道是第幾遍,臺詞都背下來了。沒辦法畢竟《琅琊榜》也快看吐了!

為什麼以前的劇那麼好看?

一、導演靠譜。

你會發現很多好劇的導演對待作品都有自己的職業操守。他是為了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去拍,不拿觀眾當傻子。

孔笙導演拍戲,從不啟用流量明星。每個重頭戲他都會和演員說戲,試戲,甚至親自示範。就是這種吹毛求疵的態度才能拍出《琅琊榜》和《父母愛情》這種經典。

二、演員有真本事。

但凡好劇,都不是靠主角支撐,很多配角動不動就搶戲。你看《父母愛情》裡的歐陽懿,只要出場,渾身都是戲,他扮演的謝玉演技更足,如果不是胡歌,那跟他對手戲分分鐘被秒成渣。

總體來說,以前的戲都是整個創作團隊一起努力,劇組氛圍好,大家都認真。誰也別把誰當腕兒,玩命飆戲。

為什麼現在的劇沒法看?

很多人導演拍戲第一要素考慮的是掙錢,想掙錢就得請流量明星啊。小孩愛看呀!好嘛,流量明星人家有地位啊。整個劇組捧著慣著,演的不好也不敢言語,大夥都捧著,即便沒有演技,也覺得自己了不起。

整個畫面濾鏡美顏開的那個足,服化道那個美輪美奐!片酬拿走一大截,服化道場地浪費一大截,剩下的錢也請不起幾個有演技的好演員了,拿新人湊吧!

整個劇就這麼假模假式的拍出來了,能好看嗎?動不動摸頭殺、壁咚的,不忍直視!


娛樂半個圈1984


就個人而言,現在的電視劇有幾大共同特點,一,假;二,劇情太拖拉,明明可以二十集就放完的劇情,可以拖拉到六十集;三,演員演技差,整體看的很尷尬,濾鏡加太多;四,嚴重脫離現實 看過某部電視劇,剛畢業的實習生,窮的只能吃泡麵,卻住在一個寬敞明亮的大陽光房裡。不是所有表現窮,吃泡麵就可以的,真的窮的人,泡麵是吃不起的,因為盒裝泡麵貴!

女主,男主光環太嚴重,看著開頭,就猜到結尾,為了讓大家看下去,就專門找那些流量演員來演。整體就是吹捧男女主角。男主角基本都是霸道總裁,女主都是單純的小白兔。或者男主,女主都是萬丈光輝集一體的人。距離我們平凡人生活太遠。只能仰望 看看就好。



一半清澄11


的確如此,現在的電視劇沒有那種看了這一集,就急著想看下一集的慾望,那種為看電視而萬人空巷的場面完全沒有了。從《渴望》到後來"四大古典名著"以及《四世同堂》、《大宅門》、《喬家大院》、《大染坊》、《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亮劍》、《血色浪漫》、《闖關東》最近的《風箏》。這是我所看過最能吸引人的電視劇。現在宅在家裡,又回頭看這些老闆電視劇。為什麼會出現電視劇讓觀眾沒有看的慾望呢?第一觀眾的欣賞水平提高了,審美情趣發生了改變,二是產量過剩,現眾選擇的餘地太多太大了,三是粗枝亂造的電視劇氾濫成災,敗了觀眾的胃口。有的電視劇看了好幾集都還沒有進入主題,觀眾看得西里糊塗,不知所以然,甘脆就不看了。一部電視連續劇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故事情節,任何文藝作品都應該是靠故事情節吸引人,沒有吸引人的故事情節,就像一個人只有骨架和肉體,沒有脈絡血管、沒有細胞和靈魂,就會顯得蒼白無力宛如行屍走肉。這種東西誰能看下去?


五味齋主1


看的多了人人都是導演、編劇,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就是這個道理了。電視劇的套路無非就是那麼幾種,沒有真正意義上做到創新。固,在瞭解結果前提下誰還有慾望繼續看呢?

1、現在電視劇太拖泥帶水了

現在的電視劇說直白一點,都存在套錢的嫌疑。

很多電視劇明明是10-20集就能結束非要弄個50-60集,美名其曰說什麼提供看眾的思維能力,其實誰都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多弄出來一集就多一集的錢,這算是行業的潛規則了。這裡面全是因為資本的干預,加戲、塞人、改劇本。這樣的前提下,不管劇情緊不緊湊的,再為了某種利益下就顯示出了智商了。

之前廣電出了一個政策,限制電視劇的集數問題發了一篇通告:

廣電早已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現在限制了電視劇的注水情況,相信以後越來越好的。

2、電視劇目前來說就是捧人的玩意

實事求事的說,目前的電視劇基本全是私人投資的,有工作室、有經濟公司、有某些大老闆,他們也並非真正的就是為了藝術、為了行業,只為了捧人達到最終的目的。

為什麼現在電視劇基本都是新人、流量的天下?這就是原因。

客觀的想一想,一個新人、流量能有多少機會做主演的?不要談實力、演技之類,我可以肯定說就沒有幾個能挑大樑的,其實就是公司、資本為了捧人。

流量很賺錢,只要自身條件達到一個程度,公司就可以包裝他們,而影視劇是一個很好的出路。為了捧人,劇情之類適當的改改不是很正常嗎?拿著網絡文學改編就是一部“佳作”。

目的不純、初心不純、粗劣的製作,讓原本期待的觀眾失望,慾望也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3、套路化影視劇

電視劇有抗日劇、宮鬥劇、偶像劇、喜劇、穿越劇、仙俠劇等等,除了喜劇好點以外,其餘的都是有套路可尋的。我們仔細想想,現在的電視劇有多少不是講愛情的?現在很多的抗日劇、仙俠劇它的內核就是講愛情,而且還是N角關係。

以前有一句話說劇情不夠愛情來湊,在主題思想不好表述以外加入了一點愛情,顯得整體故事完美一點。而現在是愛情不夠生活來湊,不給愛情到了加點磨難就不叫愛情了。

其實我很討厭這樣,誰說愛情就一定要多災多難就顯得偉大?愛情更多的是平淡,沒有那麼轟轟烈烈。看電視劇都是N角關係,它的導向問題很大。

套路化影視劇,一次兩次還好,多次後能夠引起的共鳴會越來越低,看下去的慾望也就沒那麼濃了。

4、審核放寬了

目前的電視劇大多是網劇,已經不再都是上電視臺播放的了。2019年網絡劇達到了12619部,呈井噴式發展。

為什麼現在都是朝網劇去了?就是因為審核沒那麼嚴,政策不同,它可以拍穿越、可以惡搞、可以亂改編。這樣的情況下,什麼牛鬼蛇神都來拍電視劇了,造成了很多粗劣製作的電視劇。

政策放寬,資本就進入了,又回到了前面說到的了,惡性循環而已。

不過廣電還是注意到了這點,之前也提出過嚴格控制網劇的數量、題材以及明星片酬各個方面。

最近廣電的一系列操作還是很給力的(有興趣的可以查一查),限制了明星片酬、提高製作費用、限制影視題材等等各個方面的東西,未來的影視劇還是有可以期待的。

拋開上述我所講的,應該還有一些私人化的東西。比如:年輕、中年女性是看電視劇的主要群體,而資本拍電視劇討好他們就行了,為了討好他們誰在乎拍的好不好呢?


二次元獨愛


不知道別人,就說說我自己吧。

以前也喜歡看電視,小時候看《西遊記》、《霍元甲》,長大了看《北京人在紐約》、《劉羅鍋》,結婚之後跟老婆一起窩在沙發上看《士兵突擊》、《激情燃燒的歲月》,有了孩子以後還看過《潛伏》、《亮劍》等等。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慢慢的就不愛看電視劇了。這幾年大火的《琅琊榜》、《甄嬛傳》等等我一部也沒看過。有時老婆看的時候我也湊過去看兩眼,但是感覺看不進去,根本坐不住。

究其原因,我覺得一方面客觀上是孩子大了,她寫作業的時候我們怕她分心都不看電視,久而久之也就慢慢的沒有了看電視的習慣;另一方面人到中年壓力越來越大,年輕時歇班可以在家追一天的劇,可現在歇班又得收拾家務又得抽時間去看望父母,時間都是碎片化的,再也沒有大段的時間去看動輒就幾十集的電視劇了;最後一點就是現在可選擇的娛樂方式太多了,手機裡各種可以打發時間的小遊戲或視頻都非常符合如今碎片化的休閒模式,隨時可以玩、隨時可以關。因此看電視這個以前最普遍的休閒方式如今已經被我慢慢的放棄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你能滿意。我是英年早肥,不定期更新影視,娛樂及遊戲資訊。有喜歡的朋友,歡迎大家點擊關注!


英年早肥的影音世界


現在許多電視臺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我幾乎沒有看過。有的聽宣傳不錯,但看了幾集就沒有了慾望,實在感覺太假就棄劇了。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基本沒有看的慾望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

第一,許多劇情只追求時尚,太脫離現實生活;劇中男追女愛,或爭風吃醋的你追他愛,尤其是劇中一些小鮮肉,靠顏值的臉譜化,簡直就是胡編亂造劇。劇中不僅女的換衣服勤,有的男主角也是每集換裝;難到是看時裝大賽嗎。

第二,缺少時代主題特色,追求的是享樂和個人名利。如有的主角在劇中從未見為事業拼搏的場面。而要麼吃喝,或者男女聚會。有的看似小鮮肉卻扮為董事長,或老闆,看後就感覺與劇情內容太脫節。

第三,劇情假大空,主人翁成為神仙般的人,多大的難處和難事,在其面前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了。更有的一人能打數十人,身付重傷死不了,並可立刻傷情復原。彷彿吃了靈丹妙藥,長生不死。真成了武打幻想片。

總而言之,正如本題所問:理性的分析,現在許多的電視劇真沒有看的慾望。





見聞樂在其中


我是得著,有話直說。

看完了《鄉村愛情12》,來了“鄉村愛情翻版”的《劉老根3》,《親愛的,熱愛的》還沒甜膩夠,《下一站是幸福》的唯美“姐弟戀”就來了,《新世界》堪稱華麗的實力派陣容,也架不住拖泥帶水的爛故事,2018年開拍的《三生三世枕上書》今年才播,原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2017年的作品。

同質化帶來的審美疲勞,注水拖沓到“逼瘋”觀眾的慢熱劇情,讓《都挺好》這樣的作品脫穎而出,很多當初開播時熱度話題兼備、收視率一路飆升的古裝奇幻劇,播過之後就沒有然後了。

在追劇的博弈中,觀眾與資本鬥智鬥勇、見招拆招,最後還得靠有關部門出手規範市場秩序。

前幾天,廣電總局要求電視劇集數控制在40集以內,與此前的“限薪令”形成了政策“組合拳”,直指國產電視劇同質化、注水劇、高片酬的癥結。看起來,這是三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

同質化

前幾年,看到電視劇能賺快錢,雪片般的投資就來了。大量資本的引入,讓國產電視劇市場頓時紅紅火火、一片繁榮。

資金有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拍什麼的問題,專業人士提了一大堆主意,說了一大堆專業術語,資本皺了皺眉,說:“你提的都挺好,我的問題是,哪個最賺錢?”

製片人、導演、演員們啞口無言,創作又不是做生意,哪有穩賺不賠的道理,於是,作為老闆的資本很快拍了板:“別跟我說什麼藝術不藝術、創新不創新的,什麼掙錢拍什麼!

都說影視劇是創新的藝術,好萊塢是世界公認的“創意之都”,引領全球電影市場的潮流,不過,創新是需要承擔巨大風險的資本天生厭惡風險,影視劇還是個高風險行業,於是,摸著前面的石頭過河,成為了一個簡單、完美且枯燥的好主意。

看到《瘋狂的石頭》以小博大,國產喜劇一窩蜂的多線索敘事,看到《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表現搶眼,古裝奇幻愛情劇一下子佔滿了電視銀屏,《甄嬛傳》帶火了宮鬥劇,《法醫秦明》帶火了偵探劇,至於大熱IP的正統不正統續集,就更是多得數不過來,在劇名上“碰瓷”成了家常便飯。

跟風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同質化,觀眾看同類題材的劇集,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腦中時不時蹦出“這集我好像看過”、“這句臺詞在哪聽過”、“這女的穿著打扮有點眼熟”的彈幕。

注水化

久而久之,觀眾不那麼容易上當了,投資和口碑成了大家選劇追劇的新標準,倒逼影視劇開始向大製作、精品化的方向發展。

或許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趙氏孤兒》和《銅雀臺》帶的頭,這些年,精品電視劇的製作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不管是越來越精緻華麗的服飾道具,還是星光閃耀的全明星主演陣容,花得都是真金白銀。

無論製作費用還是片酬,都是一次性的投入,這些保證了一部影視劇的觀賞性與關注度。製作成本的上漲自然推高了風險,於是,把電視劇的故事拉長,推高明星的片酬,都成為精品電視劇攤薄成本的出路。

資本的想法很樸素,反正人和東西都花完錢了,增加劇集數的需求變得尤為重要、迫切。於是,編劇和導演開始絞盡腦汁,如何愣是把一場戲拉長到一集戲,把一個人氣高的客串明星,楞給注水到領銜主演的戲份。

於是,大製作影視劇的集數越來越多,故事的節奏卻一拖再拖,隔上一集再看,劇情都能連得上。隨之而來的就是,導演和編劇頻於應付,演員透支時間和演技,大製作的名頭,也越來越糊弄不了觀眾了。

重燃觀眾追劇的慾望

先是什麼熱拍什麼,然後是劇情注水攤薄成本,越來越多同質化、冗長化的電視劇,令觀眾不厭其煩。看到自媒體把一部劇吹得神乎其神,打開電視、點開APP看了兩集,連個追劇的慾望都沒了,這能賴觀眾嗎?

還好,還有像正午時光(《琅琊榜》、《都挺好》)這樣的製作團隊,堅持為觀眾奉獻好劇,還有那麼多實力派和老戲骨,沒有輕言放棄藝術追求,《芝麻胡同》、《破冰行動》、《長安十二時辰》、《大江大河》、《慶餘年》這些口碑收視率雙豐收的作品不斷湧現,還有像李現、楊紫、朱一龍、張若昀這樣不為浮躁所困、甘於磨練演技的年輕演員,國產電視劇還是有希望的


得著說


劇名

在各個APP上即將上映告訴你時間什麼時候上映,經過一段時間了了解是否預約。

第一眼看到劇名,它能不能引起你的注意,孫紅雷的《新世界》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韓國黑幫電影《新世界》。

演員

自已是不是主演的粉絲,他的電影,電視劇差不多都看過,胡歌一邊是古裝片,一邊是現代戲,《仙劍奇俠傳》是經典之作。所以胡歌的古裝戲出一部看一部,反而現代戲不看。

內容

電視劇大部分都是根據作品拍出來,一部作品有一定的粉絲,書迷,渴望影視化。之前金庸劇一部接一部。內容上整體上沒有多大改動。

集數

現在的電視劇少則三四十集,多了七八十集,或者更多。一件事情也要花上幾集。

臺詞

沒有多大內涵,沒有哲學味道。王志文一些電視劇片段剪輯出來,聽上幾分鐘,會有些感悟。

娛樂圈裡,或者名人,企業家說的一句話成了網紅語,加入臺詞裡 ,聽到演員說這網紅語,會感到不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