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電影《囧系列》為什麼一部一部,都能獲得巨大成功?

華山論劍憶經典解說


《人在囧途》這部以“春運”為題材的電影;豆瓣評分7.7分。

時至今日,這部電影已經過去了10年;《人在囧途》依然被很多人拿來翻看,主演徐崢也從這部電影,慢慢的脫穎而出,把電影發展成了“囧系列”。但是,不管怎樣的發展,《人在囧途》一直無法被替代,這部電影是“囧系列”中的最佳之作。

為什麼一直無法被超越呢?小梗以為貴在“真實”

首先,這部電影是以“大眾行為”進行故事的塑造:雖說囧系列電影已經發展成了四部,但是,只有第一部的故事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葉偉民將他的第一部電影放在“春運”題材上,講述的是回家途中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囧就囧在了這一路的旅途。

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和故事的敘事有著極大的關係,也跟故事題材的選取密切相關。

“春運”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全國每一個人都會關注的事情。首先,在選題材方面,這部電影就已經成功一大半了。

其次,演員的選擇也是電影成功不可缺少的東西,出演《人在囧途》的是兩位最有“憨傻”氣質的演員徐崢、王寶強。

大概會有人覺得,“囧系列”電影的喜劇風格,是因為王寶強和徐崢的聯手之作,因為他們二人的緣故,才讓這個系列電影具備了一些“囧”;沒有王寶強參與的囧途,已經不是大家所期盼的;其實這樣的理解是不太對的。

徐崢大多出演的喜劇角色也都是“憨憨的”、“傻傻的”的形象,所以人們無論怎麼看徐崢都有一些喜劇的效果。

還有和他一樣的王寶強;王寶強被網友大讚,有網友覺得“有人演什麼像什麼,有人演什麼是什麼,只有王寶強,是像什麼演什麼”。想想王寶強參與演出的角色,基本都是本色演出,本人看著憨厚,甚至被說傻,於是他就順著這個道路發展下去了;也不是說王寶強沒有演過別的,但是不成功,可能這給他的外在形象有關係吧。

除了以上兩點的關係,那就是還有一個;這部《人在囧途》也是按照紀錄片的形式拍出來的,這樣更加覺得真實,更加有代入感;主題的確定,演員的到位 ,外加合理的運用;自然的就比較的成功。





不夜修羅


囧系列電影,個人認為除了第一部《人在囧途》以及第二部《泰囧》,確實比較搞笑,也比較有看點,其它像《港囧》以及大年三十上映的《囧媽》,感覺純屬就是湊數的。

首先,這四部電影都是挨著看過去的,當然後兩部都是快進看的,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感覺《港囧》就是硬塞的喜劇,硬式搞笑;《囧媽》呢,就是打個感情牌,買個老年人的賬,劇情老套,無創新,沒料點。

現在優秀的電影很多,導致出現很多因一部劇情火了,而引發的很多續集版,但質量上觀眾還是很挑剔的。我們可以一起來回顧一下囧系列電影,再比較一下其它優秀的系列電影,像什麼《的士速遞》、《速度與激情》、《無間道》等。

第一部《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2010年6月上映,是第一部以春運為背景的電影。徐崢、王寶強主演,故事比較簡單,但劇情實在有料,可以這樣說。在去往長沙的旅程中,由王寶強主演的討薪牛奶工牛耿以及徐崢主演的老闆李成功碰撞出的精彩搞笑演繹。

電影除了搞笑外,還引發我們很多思考,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春運是個很好的題材,春運與回家過年反應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思考。

第二部《人在囧途之泰囧》

《人在囧途之泰囧》2012年12月12日上映,主演由徐崢、王寶強以及黃渤實力演技派組成。作為《人在囧途》的續集版,故事轉向泰國,還是比較創新的。情節也算是飽滿,觀眾還是比較買賬那個的。票房呢,也創造首映奇蹟。說明這個續集還是比較不錯的。

第三部《港囧》

《港囧》2015年9月上映,雖然沒有王寶強的加入,但趙薇、包貝爾、徐崢等實力派演員構成的陣容還是十分強大。但是,故事有點硬式搞笑,給人一種想笑而又笑不起來的感覺。當然票房超過16億。在某種意義上還是很成功的,至於劇情不想再多說。

第四部《囧媽》

《囧媽》本計劃大年初一上映,由於疫情影響,撤檔,並以6.3億元價格出售,網絡上映。不得不說很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看過電影的自然清楚劇情,不再多說,豆瓣評分6.0也算是及格。即是這部影片在影院上映,票房不會高於其它三部,觀眾是挑剔的,影評說明一切。

最後,說明一下,以上為個人觀點,有不同想法的可以討論。


Dai上耳機


大家好,我是奔波兔子,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說起徐崢的囧系列電影,畢竟《人在囧途》、《泰囧》、《港囧》、《囧媽》在影壇的成就不容小覷,然而這幾部電影卻也一直處在爭議之中,有的觀眾說囧系列電影主線單一,沒有新意,有的觀眾卻反駁道囧系列融入了情感和蘊意,貼近生活,是難得的好作品。縱使爭議不斷,我還是很欣賞徐崢。

1、從演員到導演的轉型,意外突破瓶頸期。

2、集天賦情商於一體,演而優則導

徐崢的表演天賦幾乎與生俱來,從小就挑起學校表演隊伍的大梁,正巧學校臨近上海人藝,徐崢便帶著對話劇濃厚的興趣,時常跑到劇組去,跟演員相處得非常融洽,學到了很多經驗。

3、為觀眾服務,如願以償了。

每部電影都是全體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心血,說不求回報那一定是假的,畢竟大家一起為之付出了太多,但我敬佩的是徐崢有將《囧媽》免費線上播放給觀眾的想法,說他故意博得好感也好,爭取利益也罷,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服務觀眾的情懷不是嗎?一部電影的好壞,終究還是要看這部電影是否能夠打動人心。

徐崢的囧系列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的成功,不光是因為會搞笑。《人在囧途》告訴我們人間自有真情在,《泰囧》告訴我們再成功的事業也不如家庭和朋友重要,《港囧》讓我們跟自己未了的心願和解,《囧媽》告訴我們敞開心扉好好去愛自己的親人。徐崢先是成了國內的一線喜劇演員,然後又跨界當導演,成了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成功的背後,是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這種努力,值得被尊敬。


奔波兔子


大家好,很高興能回到這個問題。對於囧系列的電影總共有四部。

第一部是2010版的《人在囧途》主演是徐崢和王寶強

第二部是2013版的《泰囧》主演是徐崢,王寶強和黃渤

第三部是2015版的《港囧》主演是徐崢,趙薇,包貝爾

第四部是2020版的《囧媽》主演是徐崢,黃梅瑩,袁泉

“路囧”的風格延續

看過這四部電影的人都會覺得每一部都是經典喜劇片,尤其是《人在囧途》和《泰囧》。但是我總結了一下四部影片有一個成功路上的共同點,那就是四部影片都是圍繞“路囧”來刻畫人物,來渲染感情路線。當然這種路囧不只是渲染搞笑氣氛,同時在劇情上曲折安排的也是很合理,所以最後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結果。可能這種“路囧”的風格一直是延續《人在囧途》的劇情風格路線上。

自身突破,另闢蹊徑

每一部影片都應該有自己可取之道。但是近些年的喜劇片只能說是具有一定的欣賞性,沒有時效性,也沒有藝術性。所以只能淪為一般的搞笑電影。所以這種情況也直接發生在徐崢身上。都知道他演過《李衛當官》,《春光燦爛豬八戒》等幽默喜劇影視劇,我們從觀眾角度就已經走不出徐崢喜劇人的人設了。何況身在其中的徐崢呢?所以面臨這種喜劇人的人設標籤讓讓不能掙脫這種束縛,也沒有合適的影視劇再來給他延續經典。所以在他嘗試著從自身做突破---做導演。所以當徐崢參與導演《人在囧途》後覺得這可能就是以後需要發展的一種路線才成就了囧系列的良好口碑。當時《人在囧途》拍攝成本只有幾百萬而已,但是實際收益達到三千多萬。這可謂是徐崢下定決心的重大誘因之一。於是有了2013年徐崢自導自演的《泰囧》問世。它是徐崢的處女作,收穫很成功。在兩部劇情的延續下也讓觀眾對徐崢的“囧”系列的主角人設有了根深蒂固的影響。試問這樣的誘因下《港囧》,《囧媽》能不取得巨大成功嗎?

劇情更迭的新鮮感

《人在囧途》大家都記得有這麼個憨貨牛蛋給了大家視覺的衝擊力。本身這個劇本的情節就是“春運”為話題。“囧”了一路,也讓人笑了一路。《泰囧》延續了《人在囧途》的風格。繼續一路“囧”下去的情節相信大家至今難忘。但是這次卻是加入了黃渤這位秀兒讓劇情更加喜劇化。但是這次卻是因為油霸事件來上演的,但是劇中徐朗開始和妻子離婚最後又在一起了,不免感覺像人在囧途類似的結局。到了《泰囧》情節也是一樣走“路囧”該片講述了設計師徐來為了與二十年前的初戀女神重聚,便在香港經歷了一系列驚險大逃亡的囧事,最後才發現身邊的妻子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故事。回到今年的《囧媽》上,可能大家會覺得這部影片講得不如前幾部。但是這部影片不影響他的“囧”啊?影響你笑了嗎?只是劇情變化而已。但是如果以後拍不拍囧系列不知道,但是囧媽以後男主和女主居然離婚成功了吧?

所以劇情的新鮮感讓觀眾觀看也有代入感了,至少能讓人一直想觀看下去。這就是成功的精髓!


土豆燉小雞兒


您好,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分析“電影《囧系列》為什麼一部一部,都能獲得巨大成功?”的問題,作為一個影視愛好者,我認為“電影《囧系列》之所以一部一部都能獲得巨大成功是因為《囧系列》每一部都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引人深思,發人深省,並且通過恰當的演員以精湛的演技將其完美的表達出來”。

《囧系列》目前有四部電影,分別是《人在囧途》、《人再囧途之泰囧》、《港囧》、《囧媽》,其中後三部由徐崢執導,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1、《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於2010年上映,由徐崢、王寶強主演。影片以春運為背景,講述了玩具集團老闆李成功(徐崢飾)和討債的擠奶工牛耿(王寶強飾)前往長沙的旅程故事。影片雖然是一部喜劇片,但“搞笑二人組”一路所遇到的事情,對一些社會問題,例如小三,春運,拖欠工資等做出了折射諷刺,這使電影在歡笑之餘也能去誘發著觀眾的思考共鳴,使一個回家過年的故事,所蘊含的不僅僅是溫情和歡笑,更還有著展現社會弊端的深度,具有強烈現實意義的典型事例,極富現實主義精神。作品中的人物很真實,是老百姓生活的事,老百姓一看就會有共鳴。不止是追求製造笑料,故事下了功夫,講得乾淨流暢,沒什麼大道理,但是細節上夠溫情。

2、《人再囧途之泰囧》

《人再囧途之泰囧》於2012年上映,徐崢首次自編、自導、自演,並聯合王寶強,黃渤共同主演。影片講述了徐朗、高博、王寶三人跨出國門遠赴泰國,一路遭遇“敵人”狙擊,上演泰國冒險傳奇的故事。 影片的主題其實還是很傳統的,“重利”如何被“重情”所感染、所轉化,讓一個低端的角色通過自己的思想和語言潛移默化地改造一個高端的角色。《泰囧》完成了一次後殖民式的逆襲,中國遊客成為外來的強勢闖入者,泰國人在片中完全遊離於故事之外,他們要麼是木訥的路人,要麼是凶煞的悍匪,要麼就是淳樸的鄉民——這幾乎完全符合我們所批判的後殖民表述,只是,這裡不再是西方中心主義,而是某種“中國中心主義”的。

3、《港囧》

《港囧》於2015年上映 是由徐崢執導並主演,趙薇、包貝爾、杜鵑、葛民輝聯合主演。講述了設計師徐來為了與二十年前的初戀女神重聚,便在香港經歷了一系列囧事,最後才發現身邊的妻子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故事。該片用劇情衝突、人物塑造來製造高級笑點,營造喜中藏悲、笑中帶淚的喜劇效果,追求的是觸動心靈而不是笑過即忘。《港囧》還有一點對於中國電影創作來說是突破性的,那就是其對電影類型的打碎重組和全線升級。它的妙處在於,愛情、青春、懷舊、懸疑、警匪、動作等各種元素糅合其中,能做到彼此不搶不爭,不燥不亂,反倒相互碰撞,激發出不一樣的趣味來,而青春線、家庭線、夢想線和殺手線又同時並行,形成多線交叉敘事的有趣格局。《港囧》是一種對類型的創新和突破。

4、《囧媽》

《囧媽》原定於2020年1月24日上映,受疫情影響,1月23日宣佈撤出春節檔,最終於大年初一(1月25日)上線網絡免費播出。由徐崢自導自演,黃梅瑩領銜主演,袁泉特約主演,賈冰、郭京飛主演,沈騰特別客串出演。該片是徐崢”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講述一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讓徐伊萬與盧小花母子回到了最純粹的相處模式的故事。故事的主線看似是圍繞徐伊萬要坐飛機去美國通過和妻子打經濟戰,從而讓她明白自己不願意分開的心。然而到了機場他發現護照在自己媽媽那裡,在經歷了去媽媽家被鐵鎖困在房外之後,終於在即將開動的列車找到了執拗的母親並拿到了鑰匙。伊萬在火車開動的瞬間發現護照在媽媽身上,轉而做出了扒火車的驚險舉動後終是拿到了護照,實現了一系列驚險的反轉。劇中主線為母子關係,兒子對母親強硬而又偏執的愛的不理解與無可奈何,最終與母親相互理解。情節跌宕起伏,故事起起落落。故事中的每一個人都以自己以為的方式去愛別人,卻沒想過被愛的人是否喜歡這種被愛的方式。也折射出當代母子關係,發人深省,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

綜上所述,我認為“電影《囧系列》之所以一部一部都能獲得巨大成功是因為《囧系列》每一部都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引人深思,發人深省,並且通過恰當的演員以精湛的演技將其完美的表達出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一起探討。我是影視愛好者濤哥,期待您的關注。


濤哥愛影視


第一、題材的稀缺性

近幾年,隨著國產電影的票房崛起,我們電影市場的類型也逐漸開始豐富和多樣。比如早幾年都是大投資大場面的古裝武俠片,後來又有各種魔幻風格的奇幻片。然而作為早已經被成熟的北美市場證明的公路片在我們國產電影市場上相對還是稀缺,尤其是質量能打的就更少了。能一下想起來的也就是甯浩的《心花路放》了。“囧系列”在這個領域可以說是一枝獨秀,雖然中間有《港囧》的口碑跌落,然而總體上,在逗趣搞笑讓人樂半天的公路片領域,“囧系列”還是可以打一打的。

第二、囧系列的品牌效應

第一部積累的好口碑,是受夠春運之苦的我們看到了一部誠意滿滿的作品給出的真心答案。靠著這點積累,“囧系列”開始一部接一部的做,當然根本原因肯定是能賺錢啊,投資方最愛這樣能持續下金蛋的母雞了。當作一個成熟的IP來運作,進行有規律週期性的開發和營銷,自然是順利成章的。這樣做的優勢很明顯,品牌效應下,大家很多情況下都不用糾結就做出了選擇。和我們逛超市一般,看到品牌,肯定就直接拿了。

第三、討喜的觀眾緣

徐崢可以說是近幾年電影市場上最聰明的玩家了,電影的成功與他個人品牌的打造也不無關係。靠著早期又萌又蠢的醜萌形象豬八戒出道,他給大眾留下了很討喜的個人印象。觀眾緣這個東西真是可遇不可求,不是帥或漂亮就行,也自然不是單純耍寶裝傻就行的。《港囧》算是一個反面的典型,包貝爾的角色可以說是吃了觀眾緣這個大虧。徐崢吃過這個紅利,也受過這當,自然深諳此道。所以他在選角上很討巧。比如黃渤和賈冰,很是出彩。


登樂游魚


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包含2010年上映的《人在囧途》,2012年上映的《泰囧》,2020年上映的《囧媽》三部電影。

《人在囧途》是由徐崢和王寶強主演,主要講述討要工資的牛奶廠牛耿和商人李成功在春節前夕偶遇之後一起前往長沙的曲折經歷。這部電影中王寶強自然純樸的表演和不留痕跡的搞笑搭配著徐崢略有嚴肅的表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劇情上一路上兩人的衝突和互相瞭解,互相幫助和包容也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泰囧》由徐崢、王寶強、黃渤共同主演,也是這一部取得了令人驚訝的票房12.67億元。這部劇拍攝地為時下旅遊熱地—泰國。東南亞的風情,搭配上搞笑三人組的表演,十分受觀眾的喜愛。三個人的令人捧腹的追逐,既展示了泰國的風土人情,也突出了電影想要表達的價值觀念。

《囧媽》由徐崢、黃梅瑩共同主演。這部電影從準備上映到由字節跳動買下之間一波三折。其中風波也帶來了宣傳的效果,再加上之前兩部作品打下的影迷基礎,成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這部作品改變了前兩部的演員組合,旅途目的地改成了俄羅斯莫斯科。這部電影想要表述的是現在家庭中親情疏離、缺乏溝通,過度掌控的問題。旅途中的母子二人從互相牴觸到相互理解,擁抱,支持,也是很多家庭渴望的。

總結說下,三部作品在搞笑中帶著溫情,符合普通大眾的觀影偏好,演員表演沒有刻意的痕跡,自然到位,劇本情節設置和衝突出現化解節奏掌握比較好,都是囧系列取得成功的原因。





冬季風太大


徐崢在第一部囧系列影片《人在囧途》中扮演事業有成,但婚姻出現問題的玩具集團老闆李成功,這個人設打動我的地方在於折射出了當今社會上那些善於盈利卻在道德邊緣徘徊的商人形象。李成功被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名目所誘惑,又無法徹底忽視自己內心深處的良知,自身一直處於矛盾之中,冥冥之中與老實善良的牛耿(王寶強飾)在春運途中相遇,在鬧出一系列笑話的過程中受到牛耿的影響,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觀點,選擇迴歸家庭。徐崢和王寶強出演的《人在囧途》深受觀眾的喜愛,二人分別從兩個階層視角展現其獨特的生活與心理狀態,引起觀眾的共鳴,詼諧的情節讓觀眾在笑聲中回味其中冷暖。 《囧媽》講述的是親子之間的問題,故事的原型就來自自己的生活,徐崢自述有段時間經常與母親爭吵不知該如何解決時,妻子陶虹建議道“你能不能抱抱你媽媽?”徐崢並沒有說服自己內心的尷尬,與母親旅遊的途中也產生了很多矛盾,然而旅行結束後,母親主動擁抱了自己並說道“謝謝你,兒子。”其實親子之間的隔閡也許只需要一個擁抱就可以化解,但是當今很多人礙於面子,不願意親近,導致小矛盾不斷升級。徐崢自述《囧媽》比自己以往的電影投資更大,因為有跨國的戲份,在俄羅斯和美國都有取景,整個故事是在綠皮火車上發生,可想而知其拍攝難度也不小。每部電影都是全體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心血,說不求回報那一定是假的,畢竟大家一起為之付出了太多,但我敬佩的是徐崢有將《囧媽》免費線上播放給觀眾的想法,說他故意博得好感也好,爭取利益也罷,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服務觀眾的情懷不是嗎?一部電影的好壞,終究還是要看這部電影是否能夠打動人心。 徐崢的囧系列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的成功,不光是因為會搞笑。《人在囧途》告訴我們人間自有真情在,《泰囧》告訴我們再成功的事業也不如家庭和朋友重要,《港囧》讓我們跟自己未了的心願和解,《囧媽》告訴我們敞開心扉好好去愛自己的親人。





盧飛Vlog


大家好,我是小內蒙看電影,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瞭解很多影視領域作品,在影視領域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說起徐崢,第一反應是他的囧系列電影,畢竟《人在囧途》、《泰囧》、《港囧》、《囧媽》在影壇的成就不容小覷,然而這幾部電影卻也一直處在爭議之中,有的觀眾說囧系列電影主線單一,沒有新意,有的觀眾卻反駁道囧系列融入了情感和蘊意,貼近生活,是難得的好作品。縱使爭議不斷,我還是很欣賞徐崢。

從演員到導演的轉型,意外突破瓶頸期

徐崢在第一部囧系列影片《人在囧途》中扮演事業有成,但婚姻出現問題的玩具集團老闆李成功,這個人設打動我的地方在於折射出了當今社會上那些善於盈利卻在道德邊緣徘徊的商人形象。李成功被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名目所誘惑,又無法徹底忽視自己內心深處的良知,自身一直處於矛盾之中,冥冥之中與老實善良的牛耿(王寶強飾)在春運途中相遇,在鬧出一系列笑話的過程中受到牛耿的影響,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觀點,選擇迴歸家庭。徐崢和王寶強出演的《人在囧途》深受觀眾的喜愛,二人分別從兩個階層視角展現其獨特的生活與心理狀態,引起觀眾的共鳴,詼諧的情節讓觀眾在笑聲中回味其中冷暖。徐崢的身上有一種固執,促使他在拍攝的過程中不斷鑽研和完善自己的角色,不得不說,作為演員,徐崢的演技還是很到位的。

由於外形限制,徐崢的喜劇標籤同時讓他很掙脫出這個束縛,帶來了難以接到適合劇本的困擾,出演了一些作品,卻一直不出名。為了有戲拍,徐崢嘗試轉行做導演。《人在囧途》成本只有幾百萬,最終收穫了3750萬票房,徐崢看中了這部電影的潛質,親自著手開發續集。2012年徐崢自導自演的處女作《泰囧》問世,打破了當年國產片的票房紀錄,一下名聲大噪,名利雙收。與此同時囧系列電影鼻祖《人在囧途》出品方武漢華旗站出來發聲,認為光線傳媒和徐崢的真樂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故意進行虛假宣傳,引導觀眾認為《泰囧》是《人在囧途》的續集,構成不正當競爭,併發起了訴訟。2014年法院最終判決光線傳媒、徐崢等共同賠償武漢華旗500萬元。

很多觀眾是奔著看《人在囧途》續集從而對《泰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一點毋庸置疑,回顧《泰囧》的劇情,徐朗(徐崢飾)不同意競爭對手高博(黃渤飾)將“油霸”一次性賣給法國人,希望深入研究,為了獲得授權書踏上泰國之旅,在飛機上遇到王寶(王寶強飾),想利用王寶擺脫高博,不料弄巧成拙,自己成了王寶的“貼身保姆”,三人上演了一場泰國囧旅。從劇情上看,《泰囧》確實和《人在囧途》的人設有些相似,徐朗是研究“油霸”,同樣是一個成功人士,家庭卻並不如意,王寶是賣蔥油餅的小市民,自身帶有的單純和大條無形中影響了徐朗,使其改變自己的觀點。雷同的劇情會讓觀眾感到視覺疲勞,無心繼續觀看,《泰囧》之所以能獲得這麼高的成就,就證明徐崢的導演和演員們的傾情演出較《人在囧途》有所超越。

《泰囧》向觀眾呈現的另一個美好景象是促進了與泰國的友好交流,在拍攝前,徐崢曾去泰國旅遊,並將瞭解到的文化和風情在電影裡作了展示。徐崢和攝影組工作人員在泰國總理府拜見了英拉總理,成為首位獲得泰國總理接見的中國導演,英拉總理非常感謝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表示《泰囧》為泰國旅遊做了很好的宣傳,同時盛情邀請中國電影製片人和導演來泰國取景。徐崢及《泰囧》的貢獻有目共睹,他能發現囧系列的亮點並帶入異國風情將之發揚,那就不能否認他有著導演應具備的能力和遠見。《港囧》、《囧媽》,和還在開發中的《印囧》同樣融合了異國風情,在“囧”的基礎上給觀眾帶來新的體驗。

集天賦情商於一體,演而優則導

徐崢的表演天賦幾乎與生俱來,從小就挑起學校表演隊伍的大梁,正巧學校臨近上海人藝,徐崢便帶著對話劇濃厚的興趣,時常跑到劇組去,跟演員相處得非常融洽,學到了很多經驗。徐崢在同齡人群中,覺悟和思想相對是較高的,這也為他以前十的成績順利考入上海戲劇學院打下堅實基礎。在勤奮中不斷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後,都將促進成功。在學院裡,徐崢發現很多戲劇專業的很多同學卻連一部完整的戲劇都沒有看過,這讓他覺得很痛心。於是帶著豐富的知識儲備,徐崢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不斷保持著優秀的專業成績,一方面自編自導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戲劇,與此同時自己也抓住了很好的機會向演藝圈邁進。徐崢能成功轉型導演,離不開他自身的努力,要知道,他並不是一下名聲大噪。徐崢曾說:“作為一個演員就是一種修行,你不能企圖讓別人一下子就把你想成是什麼樣子,一定要慢慢來。”首先作為演員,他不斷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鑽研,總結出來經驗並將之利用,在演技這一方面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正因足夠了解該如何去演,轉型導演之後才能導好一部作品。

高情商的人往往很討人喜歡,因為他們可以處理好人際關係,在工作和生活上帶給人成熟的感覺。徐崢曾在一次拍賣會上為說錯了話的黃渤圓場,黃渤為了活躍氣氛,說自己是“託”,這可讓出價280萬買鑽戒的華誼老闆心裡感到不舒服了,為黃渤化解了尷尬,徐崢出價300萬拍下了這枚鑽戒,並將它送給華誼老闆,解決了不必要的麻煩,也鞏固了兩個人之間的友誼。徐崢在導演《泰囧》時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已經邀請好的演員臨時不來出演,眼看著就要開機卻沒有演員,這可如何是好?這時黃渤並沒有嫌棄他,加上王寶強的加入,三個人勉強將電影拍完,徐崢在黃渤導演的《一出好戲》裡客串時,沒要一分錢出場費,兩個人的革命友誼也是演藝圈中難能可貴的,可見徐崢的高情商也是他成功路上不可少的因素。

為觀眾服務,我如願以償了

賀歲檔的多部電影讓影迷們做好了經常光顧電影院的準備,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打亂了原來的計劃,為了對抗疫情,避免人群大範圍聚集,電影院暫時禁止營業,賀歲檔電影紛紛撤檔,相信這時影迷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要是能在家看到電影該多好啊!萬萬沒想到這個夢想居然真的能實現,徐崢自導自演的《囧媽》宣佈線上免費播放,這一舉動可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不顧同行的利益服務大眾的行為引起軒然大波,這樣的做法是好事是壞。對於觀眾而言,免費看在家裡電影自然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但對於其他賀歲檔電影和為《囧媽》宣傳過的電影院來說,卻是一種損害,為此傳出很多不滿的呼聲。

《囧媽》講述的是親子之間的問題,故事的原型就來自自己的生活,徐崢自述有段時間經常與母親爭吵不知該如何解決時,妻子陶虹建議道“你能不能抱抱你媽媽?”徐崢並沒有說服自己內心的尷尬,與母親旅遊的途中也產生了很多矛盾,然而旅行結束後,母親主動擁抱了自己並說道“謝謝你,兒子。”其實親子之間的隔閡也許只需要一個擁抱就可以化解,但是當今很多人礙於面子,不願意親近,導致小矛盾不斷升級。徐崢自述《囧媽》比自己以往的電影投資更大,因為有跨國的戲份,在俄羅斯和美國都有取景,整個故事是在綠皮火車上發生,可想而知其拍攝難度也不小。每部電影都是全體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心血,說不求回報那一定是假的,畢竟大家一起為之付出了太多,但我敬佩的是徐崢有將《囧媽》免費線上播放給觀眾的想法,說他故意博得好感也好,爭取利益也罷,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有服務觀眾的情懷不是嗎?一部電影的好壞,終究還是要看這部電影是否能夠打動人心。

徐崢的囧系列電影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的成功,不光是因為會搞笑。《人在囧途》告訴我們人間自有真情在,《泰囧》告訴我們再成功的事業也不如家庭和朋友重要,《港囧》讓我們跟自己未了的心願和解,《囧媽》告訴我們敞開心扉好好去愛自己的親人。徐崢先是成了國內的一線喜劇演員,然後又跨界當導演,成了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成功的背後,是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這種努力,值得被尊敬。










小內蒙看電影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說起近年來最成功的喜劇電影系列,徐崢和他的九系列一定榜上有名。囧媽這是這個系列的第四部。十年前人在囧途橫空出世。由香港導演葉偉民執導,徐崢和王寶強搭檔主演。這部小成本電影不僅廣受好評,還收穫了三千七百多萬的票房。徐崢看中了這部電影的潛質,親自著手開發續集自編自導自演了人在囧途之泰囧,這也是他的導演處女作。這部電影最終票房12.67億,打破了當時的國產電影票房紀錄,於是又有了港囧囧媽以及還在開發中的應用演。而優則導。徐崢先是成了國內的一線喜劇演員,然後又跨界當導演成了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他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徐崢的喜劇舅舅好像在哪呢?總結起來就是六大妙招。一開始,囧系列就是公路類型片主人公,因為某種原因踏上了一趟旅程。電影的主要內容就是他這一路的遭遇,不用說從片名我們就能看出來,主角肯定順不了,一路上那叫一個糟心。比如第一部裡徐崢演的老闆要回家過年,飛機都快降落了,居然因為降落不了,返航了又坐火車。結果火車遇到塌方走不了了,再換大巴有遇到事故主角越是想盡快到某個地方,他就越是到不了之後的幾部都是這個套路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種天然的幸災樂禍的心理。看到店裡的人物範九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一種幸災樂禍的快樂,並且不會有現實裡的道德負擔。

除了第一部囧系列的故事,就沒在大陸呆過。第二部去了泰國第三部到了香港,囧媽,目的地是俄羅斯,看得出來,導演徐州很喜歡異國情調。雖然電影去的地方是我們陌生的,但主角卻肯定是從我們這出去的,他就像一個導遊帶領我們環遊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能感受到獵奇的新鮮感,也能順暢地體會到文化碰撞帶來的笑點。中年危機是徐崢喜劇裡非常突出的特徵,他也很擅長捕捉和呈現中年人內外的各種囧囧人。在囧途裡,他是個公司老闆,表面上很成功,背地裡卻處處自我懷疑。泰囧裡徐崢手握幾個億的項目,要是拿不到一個合夥人的授權,他的項目就毫無價值。妻子要和他離婚,還要把唯一的女兒帶走。港囧里老婆這次不跟他離婚了,但家庭也和睦不了,因為他心裡還想著自己的初戀人物,內心總有一種強烈的焦慮和不安全感。人物越久,觀眾越容易被逗笑。主角外表光鮮,除了內外危機,他身邊還必然有一個傻里傻氣的,跟他對著幹的配角專門負責拖後腿。一個負責,沒頭腦,一個負責不高興。前兩部裡這個角色都是王寶強第三步成了包貝爾。不管徐崢想幹什麼,王寶強包貝爾就一定得在旁邊搗亂。明明很容易的一件事,但因為有這個貨在一邊待著,他就是幹不成,而且這個貨還得像塊牛皮糖一樣,怎麼甩都甩不掉。比如在泰囧裡,徐崢要找老周,他收到助理發過來的照片,可就是看不到她第一次收到照片是在飛機上被王寶強攔著,不讓用手機。

第二次,徐崢好不容易買到泰國的網卡可以看照片了,結果加載到一半網卡就被王寶強堆到了火車外。還有第三次徐崢連上了WiFi,眼看著就要成功了,結果王寶強一盆水倒下來,電腦瞬間帽簷明明很容易的事越是得一波三折,這樣我們才越覺得好笑。徐崢的電影裡關於成年人的段子是一定不能缺席的。在泰囧裡,徐崢先是男人,妖狗小試牛刀,然後又拿給黃渤戴綠帽子的是開玩笑,結果最後他還真讓黃渤在戲裡帶了頂綠帽子做呼應。這樣了,許浩到了港囧中,整部電影更是充斥了各種關於升職的笑料。電影從徐崢和趙薇兩人的床戲開始,出個門都要用路邊免費送的避孕套來過度莫名其妙帶上個鐵頭。想開鎖還得先去SM俱樂部晃悠一圈。徐崢的喜劇之所以好笑,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他的臺詞下足了功夫,這樣的臺詞主要分三類,一類是打破常規的不出所料或出人意料,一類是京劇中的心靈暴擊,一類是臺詞和具體情境形成的巨大反差和錯位。先說第一類不出所料的典型就是第一部王寶強那個烏鴉嘴。他說要下飛機,飛機就返航了。他說,火車前面可能塌方了,結果真就塌方了。他說,前面的車要撞,結果真就撞了。而泰囧裡,徐崢,王寶強跟一個美女通通電梯,兩人猜半天人家是不是泰國人妖?結果電梯門一打開,人家一口流利的中文。

只要出人意料,第二類京劇趙薇跟徐崢造人後說,你一秒鐘一千多個小雨點,我一個月才只有一顆隕石啊。徐崢跟岳父岳母發飆的時候,瞬間也成了金句王。我的理想是D罩杯的,但我的人生現在就是個飛機場。你們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把男的人生非常理想的炮灰。第三類也是最主要的一類,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泰囧裡的一場戲,徐崢,黃渤,王寶強誤闖黑幫交易的寺廟,氣憤明明劍拔弩張,黃渤卻一個勁兒的跟徐崢討論綠帽子的是王寶強,更是一直指責徐崢沒良心偷偷把他給甩了,一下子就打破了這個情景的嚴肅感。這種反差就會讓人覺得很好笑。當然,徐崢的喜劇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成功,不光是因為會搞笑人在囧途的告訴我們,人間自有真情。在泰囧,他說,在成功的事業也不是家庭和朋友重要港囧,他讓我們跟自己未了的心願和解,他先用笑料使觀眾放鬆警惕,慢慢勾出每個人心中都有的某個疙瘩,然後在每個故事的結尾不經意間撫慰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