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冯小刚说中国烂片多怪“垃圾观众”,可真实原因是这样的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关于此次疫情过后的一席采访触发人们共鸣:“这次疫情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希望国家控制”明星“动辄上千万片酬!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国之栋梁”七十多岁,一心搞科研的学者,都知道中国明星变态的高片酬一事。中国的娱乐圈发展处于一种病态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影响我们国家青少年一代。抛开现象看本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局面?

冯小刚说中国烂片多怪“垃圾观众”,可真实原因是这样的

网络的兴起,明星走红的途径变得简单,我不想努力了。

在网络不是这么发达的二三十年前,演员只是一个职业,没有社交网络,媒体也没有这么发达,演员只有踏踏实实演戏,才能有口饭吃,只有靠真才实干,才能打动导演,在演艺圈中突出自己的水平,这能保证今后有戏拍,有生活来源。

香港娱乐圈这么发达,涌现出了成龙,周星驰,周润发,刘德华……众多好演员,香港电视大佬邵逸夫无线艺员培训班培养出的演员,甚至占立了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那个时候选择去当演员真的是生活所迫,把演员当成一个工作,认真对待,干不好,不能再人群中脱颖而出,就要滚蛋回家。

周星驰自小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家庭拮据,母亲经常把肉让给他吃,为了让母亲吃肉,周星驰把鸡腿扔在地上,把肉弄脏,母亲不舍得扔,洗洗还会吃。周润发中学毕业因父亲重病,辍学打工,在底层摸爬滚打,为了生活,报了演员培训班,一开始跑龙套,而后走红一塌不可收拾。

冯小刚说中国烂片多怪“垃圾观众”,可真实原因是这样的

生活拮据,把演员当成一个让自己活下去的职业,为了不在人群中湮没,刻苦提高业务水平,刘德华能唱能跳,那个年代的明星为了持续走红,付出了多大努力。如今,明星走红靠什么,没作品,怎么办?靠脸,靠绯闻,买热搜,网络发达,社交媒体在口袋中触手可及,一个微博1亿多转发量(相当于13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转发,还有这么多老年人,幼儿,不会上网。),离婚上热搜,结婚上热搜,摆个pose上热搜,各种奇奇怪怪的热搜。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明星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流量为主的时代,助长了流量明星的盛行

人红戏不红的明星一列一大串,之前我们都是因为电视演得好,我们才认识了这个演员,如今众多明星没有作品却红得发紫,有作品也是抠图5毛钱特效烂片。而且烂片都是一部接着一部,直接影响了我们审美。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针对中国烂片多的看法,他曾经归咎到观众身上,引来一片骂声。

之前片方拍戏,为了收视率,看中流量明星背后的利益,请些流量明星和老戏骨搭戏。“台词1234567、不出场,找替身、耍大牌、演戏靠瞪眼,哭戏全靠滴眼药水……“碍于这些流量明星背后资本的强大,老演员们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不能直接点名,拍出来的戏往往都是扑街,老戏骨都带不动。优质电视剧因为小鲜肉霸屏而沉寂了很久,直到《人民的名义》登到实实在在热播榜第一,人们意识到,原来我们可以拍出好的电视剧,看老戏骨飙戏居然这么爽。

冯小刚说中国烂片多怪“垃圾观众”,可真实原因是这样的

一部戏,流量明星抽走片酬,戏的制作资金少了,明星的才华又撑不起整部剧,这就是我们拍不出好片的原因。流量明星还很年轻,演技花功夫还可以提升,可时间却花在了上综艺节目上了,上综艺节目比演戏钱来得快,还简单,参加综艺节目乐此不疲,各大电视台也纷纷开设综艺节目,综艺节目总是那么些人在玩,玩着赚钱那么快,还拍什么戏?拍了还挨骂。

少数明星才华与巨额收入不成正比,但就是这样,仍然成为年轻人的偶像,一代人写作文我的理想当科学家,宇航员,医生,变成了如今我的理想是当明星,这直接扭曲了一代人的价值观。

反思与思考

在武汉抗疫捐款中,一些明星捐款被网民嫌弃太少,“一集片酬就几百万,就捐10万,20万,这都不够买奢侈限量品了吧!”有些网友称逼捐是道德绑架,而于此同时,众多媒体报道很多地方老人,把一生储蓄养老钱20万捐给武汉抗击疫情。嫌弃捐款太少是不是道德绑架?可大多数演员的收入符合市场规律,蜘蛛侠经典台词:“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网友的反应是不是道德绑架?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