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高三二輪複習攻略來了!別讓疫情影響你的高考

2020年的高考複習馬上步入第二輪的緊張備考階段,但由於疫情的緣故,全國所有高中延期開學。

很多同學表示:雖然一輪複習知識點都過了一遍,但是做題時,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還是不行,做題的速度與準確率還是不高。

所以,此時的二輪複習顯得尤為關鍵。

但是目前這種「在家學習」的狀態,有多少學生真正能把效率提上來呢?

考生在家該如何獨自自主進行二輪複習提分最快?我們整理了一份超詳細攻略,家長務必替孩子收了!

二輪複習攻略目錄:

如何制定二輪複習計劃?

成績不同的學生制定計劃有何不同?

在家學習提分最快的方式是什麼?

如果說一輪複習是讓大家迴歸課本、夯實基礎,那二輪複習則需要一個更加完善的體系,不僅要啃透課本,更要吃透真題、統攬全局。

延期在家、如何制定二輪複習計劃?

超過50%的人在每年開始的時候都會有一個新計劃,卻只有8%的人最後完成自己的目標。如何避免“學習計劃”在2月份的時候制定,3月份的時候忘記,4月份的時候徹底放棄?所以,你需要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計劃表。

高三二輪複習攻略來了!別讓疫情影響你的高考

第一步:迴歸課本,梳理知識

迴歸課本時特別要注意以下細節:

1. 基礎知識點梳理:概念、原理、規律(包括法則)、專業術語、數字、符號、過程或步驟的陳述。

2. 瀏覽課本輔助學習資料:“小資料”“課外讀”等。

3. 注意對理科實驗的複習,不能只關注實驗題目的練習,要注意常用儀器的使用,回顧做過的實驗原理、實驗設計、實驗的數據處理與分析。

第二步:回顧試題,查漏補缺

1. 關注已做過的試題中的錯題,也是考前複習的重點之一。分數的增長點就在錯題上,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點,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 建議利用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進行專題的複習。

要有對考試大綱進行專門的研究,以把握命題方向,還要有穿插解題思想與方法,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三步:潛心研究高考試題

對近三年來的高考試題進行研究,把握今年的命題方向與脈搏。怎麼研究?

1. 做:做題的目的是找感覺,感受高考試題的深廣度,這有助於我們在複習中把握好“度”,特別是防止在訓練題中片面追求偏、難、怪;

2. 比:對各年全國卷比較,對全國各地卷比較,從中找差別、找共性、找聯繫,這樣,複習的目標更明確,複習的思想更開闊;

3. 找:通過對近三五年的高考試題的重點研究,找趨勢、找方向、找規律,據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點、難點、熱點,從而提高複習的針對性。

這裡面還要穿插如何做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進行專項訓練,學會“秒殺”客觀題,規範解答主觀題。

高三二輪複習攻略來了!別讓疫情影響你的高考


第四步:規範答題,保證時間

特別要養成書寫工整規範的好習慣,使用規範的專業學科術語答題。很多考生題一看都會,但是分數就是拿不全,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準確了,但表達的不準確、不到位,不會用科學的語言描述問題。

所以平時做題一定要落實在試卷上,不能只看,答題時表達要準確規範,要會用專業術語回答問題,回答問題要言簡意賅準確無誤。

目前高考閱卷都是網上閱卷,對書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平時的書寫一定要養成工整規範的好習慣。

第五步:協調好考試與試題的關係

複習階段,各種各樣的測驗、考試將比較頻繁。認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訓練和考試,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會做而未得的分,丟分的原因是什麼。

應該有意糾正自己不良審題、解題的習慣,儘量減少無謂的丟分。同時做完每套試題之後,要總結歸納自己做這套卷子的收穫,切忌鑽研難題好高騖遠。

第六步:調節應試心態

在複習中要實現巨大的跨越,就要學會培養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命運。平時多與家長、老師、同學交流,與他人友好相處,相信自己,笑口常開,這些對保持好的備考狀態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學總會下意識地將測驗或考試的成績與自己的學習水平、近期的複習效果乃至將來的高考成績等一系列問題掛起鉤來,一旦成績有所起伏,便對自己產生懷疑,增添許多心理壓力。

其實所學的知識與能力,並不是一天兩天就會有多大的提高與下降,一次兩次的成績並不能決定什麼,要對自己有信心,應學會調整心態。

成績不同的學生、制定計劃有何不同?

高三複習備考最忌諱複習無序,學生個人要擬定相應計劃。

在剩下的備考日子當中,不同學情的學生應綜合考慮自己的學習情況,貼合實際地為自己度身定做複習計劃,重點複習相關知識,有條不紊地應戰。

尖子生:紮實基礎,穩步前進

“我不覺得自己特別聰明,踏實一點的方法可能更適合我。”考上清華大學的肇嘉輝最強調的是“踏踏實實往前走”。

他畢業於一個市級重點中學,在年級裡排名基本都在前十位。在安排複習計劃的過程中,他從不盲目求快,而是堅持“按照規劃走”。

他認為,尖子生在聽課過程中注意的應該是方法上的探索,而不是單純地看一個個步驟和最終的結果。肇嘉輝發現,尖子生之所以能和其他考生拉開距離,可能不是因為尖子生解題能力特別高,而是因為他們基礎紮實,能夠有效避免錯誤。

中等生:重視雙基,重點專練

學習方法很明確——重視雙基、淡化偏怪、針對訓練、重點專練、掌握紮實的解題技巧。

還有小技巧招:分科目列表,將自己最有把握的知識、基本掌握的部分以及最薄弱的環節都陳列在表格上,不斷髮現不斷補充,形成一個個性化的表格。

後進生:抓中低難度題目

精選精練,以中低難度的題目為主,不把過多時間放在高難題目上。對做過的題目,一定要及時整理,進行總結、反思、歸類、查漏補缺、舉一反三。

要經常給自己積極的暗示,告訴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做到“;在複習中,從可以看懂的、有能力做的開始,逐步提高難度,培養學習的興趣。高考的成敗,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態度。

強優補弱,一科也不能少

如果存在偏科情況,應多做典型題型,在複習的起始階段,放慢做題的速度,邊做邊想,是否還有其他方法來解答這道題,這道題所涉及的內容還會較多地出現在哪些題型裡?這樣一邊做題,一邊累積成就感,對偏科的興趣就會不知不覺加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