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省錢管用的“臨時工”:為什麼裁撤湘軍保留淮軍?

文|江上葦

如前所述,從制度上講,湘軍並不是帝國的經制軍隊,而是濟臨時之急的“募勇”,也就是“臨時工”。事平之後,湘軍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撤裁遣散當然勢在必行。

而從政治上講,朝廷之所以一度慷慨許以封疆之任,只不過因臨事倉皇,非湘軍不足以借重支吾而已。一旦鳥盡兔死,藏弓烹狗之舉自將隨之而至。

而要爭取主動,避免坐而待烹,曾國藩只有兩條路可走。

其一是造反,覆清而代之。當時曾身邊頗不乏支持謀反之輩。他九弟曾國荃就曾私下裡勸他自立為帝,水師大將彭玉麟也密函試探:“東南半壁無主,老師其有意乎?”甚至連已淪為階下囚的太平天國重臣如李秀成之輩,也以漢族復興為題目,煽動他率部謀反。

但這幫“好亂惡治”的搗亂傢伙,究竟政治水平不高,他們只見得大清帝國表面上的破敗,卻未見得其深厚的軟實力———湘軍以書生帶兵,用“忠孝節義”日相砥礪,就是曾國藩自己,十餘年來也無日不強調“忠孝”二字,今天忽然就要反了,出爾反爾,首先在政治上就缺乏群眾基礎。

而從財政上講,曾國藩手中不過兩江四省的地盤,用之以倡亂,遠不足以養活12萬軍隊。其他各省的門生故舊,平日協餉雖然給力,真要論及謀反,人家也未必肯放棄督撫的前程,冒著誅九族的危險來支持他。平生謹慎小心的曾國藩,自不肯率爾出此下策。

省錢管用的“臨時工”:為什麼裁撤湘軍保留淮軍?

淮軍士兵,攝於19 世紀

而另一條爭取主動的道路,就是自剪羽翼,主動撤裁軍隊,示朝廷以忠誠。但此舉也有風險,曾國藩在朝中的大靠山肅順,此時業已垮臺,而他自己在此前12年中風光過頭,也難免得罪滿洲權貴。湘軍撤裁之後,自身爪牙全失,若遭傾軋報復,前途亦極可憂。

有鑑於此,曾國藩不得不提前準備了一條“李代桃僵”的退路。早從湘軍逐漸進入軍事高潮的1861年起,他便刻意培養門生李鴻章,幫助李建立了一支與湘軍宛如孿生的新軍:淮軍。淮軍初起時全軍6500人,內中就有3000人來自湘軍主力,而其中又有1000人為曾國藩的親兵營,另1000人則是曾國荃所部精銳。

湘、淮之間有如此淵源,則湘軍雖撤,淮軍之於曾國藩,仍猶如親子般可倚。而該軍操之於安徽人李鴻章之手,又儘可避免滿洲貴族對湘系官僚的猜疑。所以曾國藩在攻陷天京之後,便以“暮氣深沉”為由,決然撤裁了所部湘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