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省钱管用的“临时工”:为什么裁撤湘军保留淮军?

文|江上苇

如前所述,从制度上讲,湘军并不是帝国的经制军队,而是济临时之急的“募勇”,也就是“临时工”。事平之后,湘军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撤裁遣散当然势在必行。

而从政治上讲,朝廷之所以一度慷慨许以封疆之任,只不过因临事仓皇,非湘军不足以借重支吾而已。一旦鸟尽兔死,藏弓烹狗之举自将随之而至。

而要争取主动,避免坐而待烹,曾国藩只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是造反,覆清而代之。当时曾身边颇不乏支持谋反之辈。他九弟曾国荃就曾私下里劝他自立为帝,水师大将彭玉麟也密函试探:“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其有意乎?”甚至连已沦为阶下囚的太平天国重臣如李秀成之辈,也以汉族复兴为题目,煽动他率部谋反。

但这帮“好乱恶治”的捣乱家伙,究竟政治水平不高,他们只见得大清帝国表面上的破败,却未见得其深厚的软实力———湘军以书生带兵,用“忠孝节义”日相砥砺,就是曾国藩自己,十余年来也无日不强调“忠孝”二字,今天忽然就要反了,出尔反尔,首先在政治上就缺乏群众基础。

而从财政上讲,曾国藩手中不过两江四省的地盘,用之以倡乱,远不足以养活12万军队。其他各省的门生故旧,平日协饷虽然给力,真要论及谋反,人家也未必肯放弃督抚的前程,冒着诛九族的危险来支持他。平生谨慎小心的曾国藩,自不肯率尔出此下策。

省钱管用的“临时工”:为什么裁撤湘军保留淮军?

淮军士兵,摄于19 世纪

而另一条争取主动的道路,就是自剪羽翼,主动撤裁军队,示朝廷以忠诚。但此举也有风险,曾国藩在朝中的大靠山肃顺,此时业已垮台,而他自己在此前12年中风光过头,也难免得罪满洲权贵。湘军撤裁之后,自身爪牙全失,若遭倾轧报复,前途亦极可忧。

有鉴于此,曾国藩不得不提前准备了一条“李代桃僵”的退路。早从湘军逐渐进入军事高潮的1861年起,他便刻意培养门生李鸿章,帮助李建立了一支与湘军宛如孪生的新军:淮军。淮军初起时全军6500人,内中就有3000人来自湘军主力,而其中又有1000人为曾国藩的亲兵营,另1000人则是曾国荃所部精锐。

湘、淮之间有如此渊源,则湘军虽撤,淮军之于曾国藩,仍犹如亲子般可倚。而该军操之于安徽人李鸿章之手,又尽可避免满洲贵族对湘系官僚的猜疑。所以曾国藩在攻陷天京之后,便以“暮气深沉”为由,决然撤裁了所部湘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