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不會年年超過25%,市盈率為什麼有可能會超200?

tiantinligong


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不會年年超過25%,市盈率為什麼有可能會超200?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確實一家上市公司的年複合增長,能高於25%的,非常少見,而市盈率卻有超過200倍的。存在就是合理,當然短期是資金推動,中長期是業績推動,要辯證的看待,接下來我試著解析下這種情況。

首先、往往高市盈率,但可以入場的情況,是一些週期性比較強的行業。我們經常能發現有色金屬,鋼鐵行業出現景氣的時候很賺錢,估值只有幾倍,而不景氣的時候,處於虧損的邊緣。結果就是不景氣的時候,市盈率高的離譜。其實對於這類行業的投資,恰恰應該在不景氣,高市盈率的時候買入,而在景氣頂點,低市盈率的時候賣出。

其次、 剛剛上市的次新股,由於還處於創業成長期,市場極度看好,短期可能出現高市盈率。最近我們很容易再科創板上發現這樣的例子,公司可能在創業初期,盈利水平還比較差,當行業前景很好,往往也會出現高市盈率的情況,隨著業績的逐漸釋放,最後走出績優股的走勢,當也會有很多企業,出現經營不佳的情況,最後慢慢進入歷史的塵埃裡。所以對於這類公司的投資,還是要相當謹慎,最好是專業投資者才能提高勝率。

最後、短期看資金推動,中長期是業績推動。如果市場資金足夠充沛,好比在大牛市裡面,就很可能造成奇高的市盈率水平。在2015年的創業板,整體市盈率居然達到140倍,很多個股出現幾百,上千的市盈率。一方面是市場對於新興的板塊,極度看好,另外一方面也是牛市推動,但中長期來看,這種現象很顯然是不會長久的。畢竟大多數公司的中長期估值提升還是要業績推動的,這就造成了後面幾年的大跌,當時的創業板一哥暴風科技,最後跌了99%。逼近退市的邊緣。所以我們要敬畏市場,敬畏投機。

總之、我們需要理性的看待市場,理性分析哪些是長久的,哪些是不長久的。哪些是需要見好就收,哪些是屬於合理範圍的波動。醫藥行業的龍頭恆瑞醫藥,是非常有名的長期大牛股,他的業績增長,年複合成長在20-30%左右,但估值水平一直在40-80倍之間,這類個股受機構長期看好,如果出現非理性的上漲,往往會招致長期機構的拋售,所以一直在相對合理的區間波動。


謙秋說


首先,先說明一點,任何一種估值方法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和適用範圍。

先說一下市盈率估值法,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市值/淨利潤。

拆解開來看,市盈率是由公司淨利潤和當時的股價兩個因素決定的。而淨利潤和股價都是一個靜態的數據,而對公司的估值是一個公司全生命週期的估值,所以單純以某一年的股價或者淨利潤去估算公司全生命週期的估值肯定有失偏頗。

並且,市盈率是一個現在股價對過去盈利能力的比值,估值更多的是看未來的盈利能力和價值。

舉個例子,今年疫情對餐飲行業影響很大,很多餐飲企業盈利能力會受很大影響。


以火鍋龍頭海底撈為例,當前市值1600億港幣,約合1400多億人民幣,2018年全年的淨利潤是16.46億人民幣,那麼靜態市盈率=1400/16.46,大概是85倍市盈率。假如今年新冠疫情影響,海底撈今年效益很差,到年底盈利只有1億元人民幣,如果股價不變,那麼屆時海底撈的市盈率將達到嚇人的1400倍。

那麼從85倍到1400倍,海底撈的市盈率增加了這麼多,是不是也高估了這麼多呢?顯然不是的。

再來舉一個反過來的例子,最近芯片股特別火熱,很多標的都被炒作到了200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那麼他們是不是高估了呢?如果一家芯片企業,掌握了核心技術,前些年研發投入很大,每年只有1億的利潤,現在市值200億,市盈率200倍,但是因為前期形成的技術積累,後面芯片國產替代後,每年可以持續為公司創造10億的利潤,可以預期的未來都有很高的技術壁壘。那麼現在這個200倍市盈率高估了嗎?


所以,單純的看市盈率來決定企業是不是高估遠遠不夠。現在很多高科技企業市場給出很高的估值,看的更多的是企業的競爭力和未來的盈利能力,是有估值依據的。但也有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也被市場炒起來,這種就是泡沫化的,遲早要破的。

那麼市盈率估值完全沒用嗎?

也不是,市盈率是一個靜態的估值方法,有一定的適用範圍和侷限。比如對一些穩健成熟的消費類個股可以用市盈率估值法初步估算是否高估,因為其利潤每年相對穩定。而對一些高科技或者互聯網高成長企業,前期可能都是虧損投入,更不適合市盈率估值法。而對於一些像大化工、有色等週期性非常強的企業,也不適用市盈率估值法,因為一般市盈率非常高的時候反而是週期股即將迎來盈利週期反轉的時候。

以上

(完)


金融投資小農民


現在股市中確實有些個股市盈率超過了200,對於這些股票一定要小心謹慎。一般來說投資股市中的高分紅績優股可能風險更低一些,而且長期持有可能也能夠獲得比較穩健的收益。

市盈率比較高的個股

現在股市中有3700多支股票,其中很多個股的市盈率是比較低的,比如銀行股等,市盈率比較低的只有6倍左右的樣子。但是也有一些個股市盈率比較高,甚至高的能夠達到上千倍以上的市盈率。

這些高市盈率個股形成高市盈率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淨利潤大幅度上漲。比如晶奧科技,2019年業績修訂,原來預測淨利潤為-3000萬到-2500萬,但是重組以後新修訂數據為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9.4億元-12.9億元,同比增長18992.88%-26101.94%。這樣的增長幅度就造成了晶奧科技比較高的市盈率水平。

投資需謹慎

現在股市投資一定要非常謹慎,一定要小心股市風險。現在的股市中已經有3700多支股票了,有市盈率比較低的股票,也有市盈率比較高的股票。

在股市投資,一般堅持價值投資,選擇市盈率較低,市淨率較低,而且每年分紅的績優股,可能風險更低一些,而且如果長期持有的話,可能也能夠獲得比較穩健的收益。

而對於市盈率比較高的股票,還是要小心謹慎,畢竟這些股票如果業績增長達不到預期的話,可能跌幅也是比較大的。

結論

現在股市中確實有一些市盈率超過200倍的股票,對於這些股票一定要小心謹慎。一般來說投資股市中的高分紅績優股可能風險更低一些,而且長期持有可能也能夠獲得比較穩健的收益。


睿思天下


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可以從市盈率定義、計算公式來找尋答案:

一定義:

市盈率,也稱為本益比英文全稱為Price Earnings Ratio,簡稱P/E或PER,其是屬於基本分析的範疇。

二計算公式

市盈率=每股市價與每股收益的比率,由此可見市盈率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

(1)每股市價

在每股收益穩定的情況下,每股市價越高,市盈率就越高,這時該股所表現出的投資意義為——越不具備投資價值。

(2)每股收益

在市價穩定的情況下,每股收益越大,市盈率就越小,這時該股所表現出的投資意義為——越具有投資價值。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在公司每股收益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該股市盈利率與二級市場股價成正比越,由此可見,在上市公司利潤穩定增長的情況下,只要股價足夠高,市盈利率達到200也就不難理解了。。





股民老羅


長期保持淨利潤增長較高的企業往往都是一些大牛股,並且市盈率也不會超過200倍之多,往往只有那些偶然性、階段性出現利潤增長較高的企業,會有市盈率過大的情況出現。

所以,對於你這個問題來說,我們要從市盈率的認知角度,從上市公司基本面、業績、股價走勢角度,以及兩者結合才能夠清楚地獲得答案。

一、瞭解市盈率,並且知道如何正確地看待市盈率

在股市裡,市盈率是一個判斷估值的重要指標之一,並且對市盈率來說也有三種不同的模式,代表著三種不同的計算方式:

靜態市盈率,當前總市值除以去年一年的總淨利潤。

動態市盈率,當前總市值除以預估今年全年總淨利潤。

滾動市盈率,當前總市值除以前面四個季度的總淨利潤。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都是市盈率,但是他們的計算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其中靜態市盈率和動態市盈率其實都是以一個“不確定因素”過高的方式來得出的市盈率數據,無論從未來的預判,還是從過去1年的利潤來看,都是無法有效、及時地反應出一個當下的情況,那自然參考的價值就非常低。

所以,我們一般都是用滾動市盈率作為分析和參考的標準,也稱之為市盈率TTM。

就拿你200倍的市盈率做一個簡單的舉例分析:

假設現在是10月,一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出現了一個穩定的上漲,因為公司年頭進行了改革,也卓有成效,所以今年前十個月的業績非常不錯。

但是去年因為做了轉型或者清理壞賬的規劃,才導致了業績有“偶然性”下滑,那麼如果以“靜態市盈率”也就是“當前總市值除以去年一年的總淨利潤”的方式去得出一個數據,就會顯得並不符合“即時性、針對性”的特點,並且可能出現200倍這樣的高市盈率情況。

同樣的道理也在動態市盈率上,因為對於未來的預估是片面的,是從當下的角度去預測的,不確定性非常高。

但是如果用了滾動市盈率TTM去計算,碰到這樣的情況就會以去年第四季度+今年前三季度的利潤總和,這樣的偏差值就會小很多,參考價值就會高很多。

因此,對你的問題而言,需要考慮清楚的第一個要點就是,你所謂200倍的市盈率到底是靜態市盈率、動態市盈率,還是滾動市盈率,這一點很重要,相對來說前兩者的參考價值太低,無法反應當下實際情況,而用滾動市盈率的話參考價值才更大一些。


二、需要考慮一些利潤年增長25%這個問題,是偶然性,還是持續性!

首先要明白,上市公司裡能夠持續保持利潤超過25%的企業真的不多,但還是有的。並且從歷史的數據來看,能夠達到一定範圍內、長期年化複合增長的企業,也都具備了大牛股的潛質

數據統計:99.99%的上市公司十年利潤複合增長率小於20%,只有那最好的0.01%的公司達到

不過,這是一定有“範圍”和“持續性”限制的:

1、範圍

(1)長期年化10%的公司已經很厲害,加上現金分紅多,也容易出牛股。

(2)長期年化20%的公司絕對是高增長,真正的大牛股很多在此。

(3)那種25%以上的,其實要麼就是頂級的龍頭企業,萬里挑一,要麼就是財務上造假的,不可信的;

所以說,對於那些年化收益在25%以上的大家一定要留一個心眼,從本質去區分它們到底是真的牛,還是業績做了“美顏”!而下面就是教大家如何判斷“真假”!


2、“持續性”

當你明白了利潤增長的範圍參考之後,我們就要懂得從“持續性”入手去判斷這種高年化利潤增長的真假性。

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這個“持續性”,因為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好的企業在時間的沖刷下依然可以屹立不倒,而造假、偽裝的企業往往是不可持續,經不起時間考驗的。

就好比那些年化利潤增加25%以上的企業,可能是前期基數太低導致的短期內爆發性的增長,也有可能就是所謂的“業績粉刷”造成的短期現象。

只有沒有達到一個持續性的標準,那都是不可信的,而這個持續性我們最好以3-5年和5-10年為標準去判定,3-5年年化利潤增長較高的為優質企業,有大牛股潛質,而那些5-10年依然保持年化利潤高增長的則是龍頭,是絕對的大牛股、白馬股!

舉個例子:

三聚氰胺事件後,乳製品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2010年至今,伊利股份主營業務收入複合增長率為14%,而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為29%。

這種就是典型的大牛股,龍頭企業,利潤增長年年超過25%,並且估值也不會很高。

結論: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不會年年超過25%,市盈率為什麼有可能會超200倍?

當你深入瞭解了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以及市盈率之後,你其實就會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了!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出現了年化利潤增長超過25%的情況,並且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那麼絕對不會出現市盈率超過200倍這樣誇張的現象。因為這些個股往往是大牛股,是成長股,是值得長期投資、佈局的價值股。

只有當你出現了以下兩種情況,才會導致年化很高,但是估值很大的結果:

1、市盈率參考錯誤,用去年的“靜態市盈率”或者未來預判的“動態市盈率”作為判斷當下個股的標準;

2、淨利潤增大超過了25%並不是一個持續的現象,而是一個偶然突發的情況,可能是去年基數過低,可能是“業績粉刷”。所以許多機構藉助業績面的利好拉高股價吸引散戶接盤從而獲利了結,才會導致市盈率短期急速上升。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高位釋放利好,是一種炒作手法;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分辨數據的“真假”,要深入理解數據,並且要懂得綜合分析,不要片面對待!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不是所有公司都達到200倍。

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計算題,假設目前一隻股票的營收100億,利潤1000萬,可能每股收益只有0.1元,如果此時價格為20元那麼市盈率就是200倍。

但是對於一家營收100億的公司,只要週期變好,收入達到1億很容易,那麼每股收益就是1元,市盈率就變成20倍。

一定義:

市盈率,也稱為本益比英文全稱為Price Earnings Ratio,簡稱P/E或PER,其是屬於基本分析的範疇。

二計算公式

市盈率=每股市價與每股收益的比率,由此可見市盈率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

(1)每股市價

在每股收益穩定的情況下,每股市價越高,市盈率就越高,這時該股所表現出的投資意義為——越不具備投資價值。

(2)每股收益

在市價穩定的情況下,每股收益越大,市盈率就越小,這時該股所表現出的投資意義為——越具有投資價值。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在公司每股收益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該股市盈利率與二級市場股價成正比越,由此可見,在上市公司利潤穩定增長的情況下,只要股價足夠高,市盈利率達到200也就不難理解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老趙侃股


中國平安,連續十年,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超過25%,但市場給到的市盈率只有10。

反之,很多科技股,市盈率都高的可怕,是因為市場對這些公司未來很有信心,現在的價格中已經包含了未來的價值。市場預期這家公司可以很快地提升其利潤,因此得到了很高的估值。

另外,其實有些鉅額非常規的支出會導致利潤減少很多,從而看上去市盈率很高,但到明年,非常規性支出開始產生收益,且沒有如此鉅額的非常規支出,利潤會成倍的增長。因此,市盈率只能作為一個維度去衡量公司,不能把它當作唯一的指標。


芒果投


如果是傳統行業,一般出現在週期拐點向上的位置。

但是強週期行業,往往出現拐點時,業績增速會比較大,換言之,在行業景氣時,業績增速可能突然暴增50%,甚至100%以上,而行業不景氣時,業績則下滑50%甚至更多。

如果利潤相對平滑,醫藥企業,大消費公司,可能會達到25%左右的增速,

如果市盈率超過200倍,如果是偶然現象,可能是因為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而導致利潤下降。

傳統行業大致就是這樣。

如果是高科技公司,又是另外一種說辭。

高科技公司,利潤增速25%其實算低速,但市盈率高低和盈利並無必然關係,比如美國很多高科技公司,比如亞馬遜,特斯拉到現在業績還是虧損的,並不妨礙其市值超過千億美元。

高科技公司,講的是風險投資,是贏者通吃的行情,尤其是原研藥、軟件、芯片,雖然能成功的企業是極少數,但一旦成功,可能獲得的就是全世界的市場。所以估值自然不是用盈利來衡量的。

夜深了,就聊到這裡吧。

更多問題,歡迎關注並留言探討,謝謝!


丁臻宇


市盈率指在一個考察期(通常為12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投資者通常利用該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資價值,或者用該指標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間進行比較。市盈率通常用來作為比較不同價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標。然而,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質地時,並非總是準確的。一般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然而,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準確地估量了該公司的價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於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

金融市場是具備投資屬性的,市盈率有時不是簡單的計算題,它也包含了市場的因素,以及經濟的因素。如某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突發了一個利好,就會引發市場資金的追逐;或者說行業迎來了一個重大發展轉機,這個時候也會有階段性的上漲,等業績真的上來了然後會繼續走漲,市盈率也會出現居高不下現象。


經傳股事匯


利潤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利潤的本質是企業盈利的表現形式,是全體職工的勞動成績,企業為市場生產優質商品而得到利潤,與剩餘價值相比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潤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成本而言的。

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理論值在20%-25%左右,這個可以用數學推出來,超過這個範圍的一定有人的因素在搗鬼。

市盈率=股價÷每股盈利

如果每股收益為0,那就是無窮大了。所以在股價一定的情況下,收益越少市盈率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