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夫妻關係再好,女人在這三件事情很“賢惠”,反而婚姻很難幸福

在現實婚姻中,夫妻雙方對於婚姻的滿意度存在很大的差別,男性對於婚姻的滿意度明顯高於女性。有的朋友會覺得,女人結婚後有人全天伺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懷孕生娃帶娃,孝敬公婆關心親戚,當然還需要像男人一樣扛起打工掙錢的重擔。而男人只需要掙錢就好,滿意度當然比女人高。

事實上,滿意度高不高,跟女人在婚姻裡的表現是相伴隨相隨。你是怎麼經營你的婚姻,自然就會得到什麼樣的婚姻生活。在兩個人結婚後,並非誰就成為誰的附屬品,你們仍舊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仍舊有追求自身幸福的權利,都不必委曲求全地付出。其實,夫妻關係再好,女人在這三件事情很“賢惠”,反而婚姻很難幸福。

夫妻關係再好,女人在這三件事情很“賢惠”,反而婚姻很難幸福

對家務事大包大攬,放任丈夫當“甩手掌櫃”

很多女人結了婚之後熬成了“黃臉婆”,不是時間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因為她們總是把所有的家庭雜事大包大攬,例如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照顧孩子,孝敬公婆。當然做這一切的同時,她還需要和丈夫一樣外出上班掙錢。相對於只掙錢的丈夫來說,女人明顯承擔了過度的家務事,身體累心也累,所以她們心裡苦、衰老快。

但是這能怪丈夫嗎?首先應該怪的是自己,在一個和諧的家庭中,人人都應該承擔起家庭事務,共同分擔瑣事帶來的煩惱,而不是隻讓妻子一個人默默承受,丈夫卻變成一個無所事事的“甩手掌櫃”,甚至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巨嬰。所以女人結了婚切記別承包太多家庭雜事,要學會讓丈夫參與進來,否則最終受苦受累的是自己。

夫妻關係再好,女人在這三件事情很“賢惠”,反而婚姻很難幸福

對公公婆婆的無理要求總是不反抗,導致事事變得理所應當

有一個寶媽發牢騷,她說自己本來和丈夫打算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只生育一個孩子,奈何公公婆婆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逼著她再生一個男孩。結果她連生三個女孩,現在又懷上了第四胎,心中非常焦慮和痛苦。一方面生這麼多孩子不是自己的心中所願,所以對公婆非常痛恨;另一方面又擔心所懷的第四胎還是女孩,會不會到時候又被逼著生第五個孩子?

這個寶媽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對公婆的要求總是無止境地滿足。就算是生兒育女這種大事,她默默接受毫不反抗。結果導致了自己整天沉浸在痛苦焦慮之中。

女人婚後雖然成為了丈夫家的一分子,和公婆有了一絲聯繫,但是公婆的意見並不是那麼重要。面對他們無理的要求,女人要學會拒絕和反抗。從日常的衣食住行小事,到生兒育女、養育孩子、買房買車等大事,不能事事都聽從公婆的意見,否則他們會不斷地得寸進尺,認為聽從他們的意見是兒媳婦理所應當的事情,導致自己非常被動和委屈。

夫妻關係再好,女人在這三件事情很“賢惠”,反而婚姻很難幸福

對孃家婆家的金錢需求無限滿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拮据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屬於普通家庭,很多時候在經濟方面並不寬鬆。無論是婆家還是孃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家都有需要用錢的地方。例如孃家蓋房子、兄弟姐妹結婚生娃;婆家父母養老,小叔子小姑子婚嫁買房等雜事都需要花錢。如果他們張口請求支持,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支援,但是一定不要每次都滿足。

很多夫妻的感情變淡,都是因為對孃家或者婆家的經濟支援無限滿足,導致了小家庭的生活變得拮据。女人無論做什麼樣的決定,應該以保證小家的生活質量為先,否則只會苦了自己。對於孃家可以每年給予一定的支持,但是不要充當“扶弟魔”;對於婆家的回饋可以和丈夫商量好,不要讓丈夫充當“媽寶男”。

總而言之,女人婚後不能夠太“賢惠”,無論是幹家務活、應付公婆、對孃家婆家的支援都要量力而行,不可面面俱到。否則會讓自己變得身心疲憊,也會讓自己和丈夫離心離德,極有可能失去最初的甜蜜,被這些雜事打敗而離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