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讓多少80、90後陷入了金融危機?怎麼看?

深谷道人243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是一層的影響人們的貧富又一次出現了分化,我們可以看到被隔離在家免費送菜送米送油的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消費,而對於那些格力在家需要自己消費買米買鹽買醬油的人,又沒有收入在這次疫情當中支出不少。

更重要的是一群隔離時間大概一個月左右,導致很多人的車貸、房貸、信用卡、網上貸基本處於微利的邊緣,而在這一危機邊緣有道德的金融機構給予了消費的機會,沒有道德的金融機構整天打電話催命一樣在催。

疫情中債務情況

其實一群與80後90後的金融危機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偶然發生引起了催化的作用,社長早在2019年的中旬就已經明確的表達了,2020年絕對是債務集中爆發的一年,沒想到來得那麼快來得那麼突然。

就算沒有此次疫情債務也會在2020年爆發,因為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以前以卡養卡以貸養貸的人比比皆是,這就造成了漏洞會越來越大,金融機構統計的債務數據水分越來越大,而對於債務只需要過賬即可填平,這其中的泡沫不言而喻。

疫情只是讓債務提前到來,本來我們預計在2020年中旬開始債務集中爆發,沒想到一群讓債務在2月份就出現了爆發。

從當前來看80後平均負債30萬以上,當然這主要是80後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人當中,對於工薪階層來說目前並沒有負債,90後負債的也是在創業者之中,90後平均負債13萬左右。

金融危機之下的債務雙方

雖然我們可以看到在2月份疫情期間,金融機構讓銀行和各貸款公司順延債務人的債務,但是99%的金融機構和銀行,並沒有按照監管機構的意圖進行執行。

最近很多讀者給社長髮信息說銀行主動延緩還款期限,短則三個月長則6個月,也就是說從從3月份開始的3~6個月暫時不用還款,3~6個月之後再開始還款。

其實社長早在2月中旬的時候已經提醒各大金融機構,因為此次疫情雖然影響了我們很多人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從社長16年的金融從業經驗來看,債務延緩期限必須要高達6個月以上否則難以延續。

從目前金融機構應對債務的方式方法來看還算是聰明的,最主要的目的他們還是為了收回本金,在利息和違約金方面他們給出了最大的讓步。

綜合來看:金融的發展依然離不開天道人道,違背道德原則的事情終將會讓他們遭受的譴責,在另一方面他們也不能獲得滿足,所以說人與人之間經歷過一件事情之後就會有很多和諧的地方出現,否則只有利益。


社長財經


我想這個問題我回答挺合適的,我本身就有網貸的負債,金額雖然不多。

每個院還網貸大概要6000多,之前工作還挺好,慢慢還也能還完。

不過過年回到老家之後,突然發生了疫情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年前剛把工作辭了,想年後換份工作。沒想到疫情發生之後,開始隔離。

我現在老家小區都不讓出去,圍著柵欄,訂的鐵皮。

可是網貸還是要還,信用卡也需要倒。

碰到這種事,我只能希望那些網貸公司能給點緩衝期間。不過還是失望了,錢必須按時間還。

只有借唄延期了,有錢花連人工客服都找不到了。錢站延期一天就100,這黑心也沒辦法。籤合同,屬於民事糾紛,找不到人做主。

沒工作,還要還款。怎麼辦?

這是所有負債人的想法。

心理素質低的人都可能會輕聲。

我很懷疑,這次疫情到底是考驗著誰呢?





抬頭汪汪天


今年這場疫情,的確打亂了很多人的工作計劃和生活習慣,在家裡呆的太久了,第一次感覺這個年過得特別漫長,年前定好的同學聚會被迫取消了,難得馬路上人少車少,出來逛街不堵車,可惜路都封了,哪裡都不能去,油費都省了不少。

如果是80、90後,作為家庭之主,房貸車貸,的確是件頭痛的事情。我82年的,現在還剩房貸,不過還好,三千不到,沒感覺到多大的壓力。

一場無情的疫情,剛好也檢驗一家公司的實力,公司規模小的,資金週轉困難的話,疫情期間,員工沒辦法上班,公司就會找到原因少發員工工資,對於有債務的員工來說,很容易陷入金融危機。

幸好我公司除了過年帶薪,政府規定疫情不能上班的,也是帶薪的,而且還跟以前一樣,每月那天準時出糧。

不管怎樣,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大家能正常上班,這樣才能少點金融危機。


努力搬磚過日子


我想說沒有疫情我也金融危機了,本來想過完年換份工作好好工作努力還債的,結果疫情被困家裡什麼 都作不了,只能研究一下網絡路子。我不僅是個月光族,而且超前消費,疫情期間我的美容店開不了門,沒有收入,高額的賬單壓得我喘不上氣來,現在在家研究直播,希望能有點收穫來減緩一下我的壓力


柒柒夏公子


我也算一個,疫情發生到今天。我還沒有出門賺錢呢,房貸要還,正常開支,關鍵就是還有貸款呢,這個沒法不還啊。希望國家可以儘快讓我們去打工,我也沒有什麼奢望國家可以給減免,自己做的孽自己承擔吧。



用戶96366496582032


我就是80後,父母農民60多了,沒有收入。爺爺奶奶90多了。還有孩子,大的14,小的4歲妻子乾點小買賣,我房貸,花唄,透支卡等等。新冠疫情,一個多月,沒有收入。受不了了!



Zheng突然的自我


有些人說90後大手大腳花錢慣了,不喜歡存錢,我覺得這就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因為30歲左右的年齡,正是需要大量花錢的時候,車貸、房貸、孩子教育甚至個人的職業提升、社會交往都是需要大把花錢的時候,不是他們不想存錢,是根本就存不下來錢,相比之下,70後以及年齡更大的人群,房貸可能早就還完了,而且相對來說,儲蓄更多,自然抗風險的能力就強很多,而更小的人群還沒有畢業,用著父母的錢呢,自然就更沒有壓力了。

所以,有大量欠債的8090人群現在反而是抗風險能力最小的一群人,希望大家都能寬容對待。不過,現在方方面面都在想辦法共度難關,政府也在組織減稅、減租甚至免租,千方百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鼓勵企業不裁員,疫情終究會結束,困難也終究會過去。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本來國內很多年輕人,每個月拿著不低的工資,而到月末就基本用完,下個月發了工資繼續使用,每個月也基本沒有剩下多少錢。更有甚者,每個月的工資還不夠花,很多90後年輕人都過起了信用卡透支、花唄借錢的生活、而這樣的日子一直是相安無事。

直到今年一月份,國內爆發新冠肺炎病毒,為了防控疫情,很多人連續好幾個月沒有上班,而沒有上班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更要命的是,就算是後面到了全面復工的日子,可能還有人會接到失業的通知。這給本來就沒有任何積蓄的年輕人雪上加箱,因為連續沒有收入進賬,很多年輕人陷入金融危機之中。

之前年輕人為什麼不多積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第一,80後、90後購房、購車都要貸款,餘下的工資收入還要養育後代,現在的孩子都要富養,不能窮養,所以往往幾年下來,也存不下多少錢了。遇到風險來臨,出現危機就很正常。

第二,90後的年輕人,他們小時候的生活過得要比70後一代優越很多,長大了也比較接受歐美國家的提前消費、透支未來的理念。所以,現在的90後基本上都是月光族。據資料顯示,90後群體人均負債高達12.7萬,所以每個月有大量的債務要償還,一旦遇到待在家裡休息,不能工作,90後就沒有收入來源,馬上就陷入了金融危機。

第三,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還年輕著呢!後面也有大把的賺錢的機會,趁著年輕應該好好享受,再加上國內通貨膨脹這麼歷害,將來是個怎樣的結果也不一定呢,現在拼命存錢沒什麼意思,花錢才是享受人生,張揚個性,結果他們就沒有考慮萬一發生突發事件,家裡沒有什以存款,不要説還債,就連吃飯都成問題了。

通過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增加了大家防控應對突發事件風險的意識:一方面教會了年輕人群體“量入為出”,就是你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理性消費,千萬別把錢都花完了,萬一遇到突發事情,沒撐上幾天就不行了。另一方面,先算一下自己每個月要花多少錢,然後留夠6個月的資金,把這筆錢存活期也好,或者購買貨幣基金,這樣又安全,又可以隨時支取。

當然,對於80、90後年輕人如果發生了金融危機,社會各方面都應該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政府應該組織適當的減稅、減稅甚至免租,扶持企業,並鼓勵企業不要裁員。而銀行可以在突發事業之後,暫時將償還房貸時期延後。這樣可使陷入危機中的年輕人慢慢恢復過來。大家從此之後就可明白,要多存點錢,以防突發事件。這也就是中國古人所説的“積穀防饑”。


不執著財經


疫情也是給了不少的80後,90後迎頭一棒,尤其是那些月光族以及超前消費的年輕人。

疫情之下,年輕人的工資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可能收入降低,但是之前欠下的負債,那些因為超前消費而花的錢,並不會因為疫情而停止,依舊繼續還款。

所以不少的80後,90後就陷入了嚴重的財務危機,表現就是:收入降低,但是欠錢又不得不。

月光族感到的就是:每個月月底都沒錢了,甚至可能連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無法做到。

而那些超前消費的人可能感覺:向自己未來借的錢,遲早都是需要償還的。

這次應該會使得不少年輕人覺醒,從超前消費,非理性消費裡面覺醒,而還會有人依舊繼續沉迷於超前消費,工資月月光。

不管怎麼樣,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做的事情擔責任,哪怕是遇到個人的財務危機,自己做的事情,當然需要自己來解決。

消費應該量力而行,理性消費,避免盲目消費,消費之前想一想自己的條件。

與消費相對於的則是積蓄,父母那一輩的積蓄方法可能看起來比較老土,但是也是遇到經濟問題,積蓄也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消費一定要理性,不可以隨意被媒體和商家的鋪天蓋地的宣傳而導致非理性消費,積蓄讓自己增加抵抗風險的能力,而消費可以讓自己得到生活的滿足感,非理性消費則是讓自己變得更加“精緻”,但是卻越來越窮,抵抗意外風險能力太低了。


財道


您好,用“金融危機”這個詞略有不妥,個人最多算得上是“信貸危及”。

說到有多少人,我就是其中之一,我相信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原本以為“不上班,有吃有喝有wifi,就能宅到天荒地老”的人,如今都強烈期盼上班的日子,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負債。

數據表明,目前中國年輕人平均負債在13萬左右,而90後人均負債12萬,80後人均負債在20萬左右。

我,一個80後;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還在依靠父母資助的兒子;一個結婚6年的丈夫;一個負債累累的失敗者。如今又碰上這疫情,可謂是雪上加霜,最關鍵的是我還是個湖北人,復工遙遙無期,家裡能吃的已經不多了,也沒有積蓄,都是父母在撐起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很多時候我甚至想放棄,但現實不會容我這麼“不負責任”,因為現在我不是為自己而活,上有老,下有小,再難也要挺下去。

希望總會有的,你要這樣想,比起那些露宿街頭的人,你依然是幸福的,不如趁這段時間好好冷靜的思考一下,疫情過後該何去何從,不要擔心逾期之類的,因為你現在再怎麼也是無能為力,不如就順其自然,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