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楊德龍:一文看懂當前經濟形勢和市場走勢


(一)

春節開市交易以來,A股市場整體的走勢還是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之前很多人擔心A股市場在疫情衝擊的情況之下可能會連續大跌,也有很多人不敢開市交易,在春節期間,大家已經被疫情搞得非常心煩,大家在家裡面窩著也沒法走親訪友。好在現在防控疫情的措施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湖北以外地區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已經降到了個位數,這也意味著很快疫情就能夠控制住,湖北地區預計最晚4月份也會控制住,這樣的話,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會逐步的減少,國內疫情控制住之後,現在大家開始擔心海外疫情的擴散。

我們知道國內的控制力度是非常大的,我國政府動員能力很強,全國14億人春節都窩在家裡不出門,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我們所有的工廠都推遲復工,所有的商業活動都叫停,人們之間不能聚餐,這樣嚴格的防控措施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切斷了病毒的傳播源和傳播途徑。世衛組織的專家在調研了幾天之後已經離開,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的防控措施非常有效果,值得所有國家學習,現在真正擔心的是海外,因為海外很多國家,包括意大利、日韓確診人數都在增加,而這些國家它們的防控措施並不到位,有人在網上曬出了一個圖片,意大利人戴口罩的方式是把鼻子露出來,看了之後很擔憂,日本也沒有把這次疫情提到我們這麼重視的程度,還是把它當作一次重型流感來看,這還是有一些擴散的風險的。

回到A股市場,A股市場在春節開市交易以後的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並且驗證了我之前的看法。去年12月10日我提前發佈了2020年“十大預言”,其中核心的結論就是中美貿易談判會取得實際性進展,中美簽署文本協議,貿易摩擦對市場的影響減少,現在已經提前得到了驗證,中美已經正式簽署了第一階段的協議。關於貨幣政策、貨幣寬鬆、財政政策會積極,現在已經得到了市場的驗證,而外資也在加速流入A股,更重要的預言就是美股在今年會見頂回落,在近期已經得到了驗證,我們看到美股已經連續四天大跌,昨天道瓊斯指數一度大跌接近千點,尾盤才收窄跌幅,可以說美股見頂的跡象非常的明顯。

關於A股,我認為美股見頂,反而是A股見底的時候,所以A股在今年我認為有20%的漲幅,從3000點算有20%,如果跌到2600、2700點,往上的空間就會更大,所以今年實際上是經濟的小年,投資的大年,這是我的基本結論。

從去年開始,我們就看到歐洲經濟已經有進入衰退的風險,特別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已經連續兩個季度陷入到負增長,如果三個季度的話,就是陷入到衰退了,歐洲其他國家,比如說歐洲五國經濟增長更差,美國經濟增長算是相對比較強勁,韓國是以電子為主的經濟,韓國的出口出現了同比的下降,其實也是表明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在加大。而從全球PMI等先行指標來看,國際形勢確實不太樂觀,經濟面出現衰退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這是國際上一個大的環境。

因為去年全球經濟出現了下行的壓力,所以各國央行都採取了降息的措施,除了中國沒有直接降基準利率,美聯儲降了三次息,全球有30家左右的央行進行了降息來應對,美聯儲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說過,今年可能不會再降息,在前段時間公佈的1月份貨幣執行報告也提出,今年不會再降息,但是現在可能要改變了。

(二)

因為特朗普的施壓和美股在最近出現連續暴跌,美聯儲已經開始鬆動,發出鴿派的聲音。在週五晚間,美聯儲的官員表示,如果股市再跌,不排除採取降息的手段,釋放出鴿派的聲音,昨天股市也被美聯儲的表態救起來了,所以美股結束了暴跌,出現了一定的反彈。納斯達克指數在週五晚間翻紅,但是是否美聯儲的降息能夠兌現以及美聯儲降息能不能挽救當前的美股?我認為還要有待觀察。

美股的下跌,我覺得是和全球的經濟形勢有關係,也和美股自身有關係。這次下跌表面來看是由於疫情在海外的擴散,讓大家擔心美股可能會受到經濟下滑的影響,全球投資者的信心不足,我覺得這是一個誘因,根本原因是因為美股已經漲了十年的時間,三大股指都在歷史的高位,再加上科技股在過去十年大幅上漲,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所以科技股的獲利回吐壓力是非常大的。美國前十大市值的公司,七家都是科技股,比如說 Facebook、亞馬遜、蘋果等等,科技股累積的獲利盤在最近大量回吐,造成了大跌。而特朗普對美國的減稅政策也已經出現邊際效用遞減,因為美國上市公司的盈利在過去兩年特別好,造成了高基數,今年增速肯定會下來的,這些是美股下跌的根本性原因。我們知道一句話: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美股經過十年的牛市,已經處於歷史的高位,處於見頂回落的階段。反過來,A股則是處於十年週期的底部,屬於見底回升的階段,所以為什麼說中美之間股市差別這麼大?美股大跌對A股的影響反而是有利於外資從美股流出流入到A股呢?就是因為兩個市場的週期不一樣,一個在週期的頂點,一個在週期的底部。

由於疫情的擴散,引起大家對於全球經濟可能陷入到衰退的擔憂,最近避險情緒大幅上升,黃金價格出現暴漲,黃金價格暴漲其實顯示出大家對於風險厭惡程度在提升。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一個指數叫恐慌指數VIX,最近已經大幅上升,顯示出大家的避險情緒在提高。其實從去年4月份開始,我就建議大家關注黃金的機會,去年4月份之前,我們的策略是中國資產進攻,大家知道在2018年10月份,A股市場受到貿易摩擦的衝擊大幅下跌,當時前海開源基金率先提出棋局明朗,全面加倉,我們認為市場已經跌到位,全面加倉優質的股票,包括行情反轉的券商股以及消費股,還有豬肉等週期向上的股票,在2019年上半年獲得了很好的回報。4月份大盤衝到了3288點,完美的驗證了我們的觀點,也獲得了很好的回報,但4月份之後,我們開始關注全球經濟衰退叫做全球防守,全球防守用什麼防守?就要用黃金,所以我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推薦大家配黃金,並且我們也有前海開源金銀珠寶基金,我們增加了對黃金的配置,獲得了不錯的回報。

黃金確實從去年1200美元每盎司漲到現在1600多美元每盎司,我估計創新高到1910美元每盎司,只是時間問題,未來幾年黃金價格還會持續上漲,上一次2014年的時候,金價漲到過1910美元每盎司,我認為創新高不會太久,可能幾年的時間就會創新高,所以對於黃金股、黃金ETF或者像前海開源金銀珠寶這樣的黃金主題基金,大家還是可以持續的關注。

美國消費增長、就業都是很好的,但是美國的製造業下滑比較厲害,由於美國勞動力成本過高,很多製造業轉移到了海外,比如說中國是美國製造業的代工廠,很多美國的企業把生產都放在了中國,例如蘋果,它的產業鏈基本上都在中國,特斯拉的產業鏈現在已經開始往中國搬,上海建了特斯拉的工廠,華為產業鏈,可以說世界三大產業鏈都在中國,中國是世界製造大國。特朗普一直希望美國的製造業能夠迴流到美國,但是收效甚微,美國的製造業還是願意留在臺灣,就是因為美國的勞動力成本高,配套體系非常不健全。要想產業鏈轉移,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因為產業鏈牽涉到的企業太多。所以無論特朗普怎麼說,這些跨國公司還是我行我素,就是因為美國的製造業要想重新偉大起來是很難的,應該說此一時彼一時了。

(三)

歐洲經濟的情況就比美國要差,為什麼呢?因為歐洲從歐債危機之後,就是靠量化寬鬆、零利率來刺激的,但是現在已經陷入到利率陷阱,就是再降利率,已經到負利率看。也就是說,你買這些債券不僅得不到利息,而且要倒貼給發行方利息,這叫負利率債券。利率陷阱出現之後,歐洲央行其實沒有太多的手段來刺激經濟,而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現在又陷入到衰退,所以歐洲的經濟問題是比較大的,英國現在經過了三年多的時間,終於成功的脫歐,英國脫歐歷時三個首相,對歐洲的經濟、對英國的經濟都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其實也是民主制度的一個失敗的案例,大多數英國人是不希望脫歐的,但是因為當時投票一人一票制,有一些低層次的人民為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不滿,就投票支持脫歐,而很多願意留歐的人,他不一定會參與投票,或者說他並沒有那麼多的積極性,因為很少有人相信英國真的會投票決定脫歐,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個人理性導致集體非理性,英國脫歐對於歐洲的經濟也形成了比較大的打擊。

中國經濟這幾年出現了趨勢性的下降,去年季度GDP已經降到了6%以下,已經降到6.0%,今年的話,一季度就要降到6%以下,特別是受到疫情的衝擊,一季度經濟下滑是比較厲害的,估計會降到5%,甚至以下,這是可以想象的,本身我們的經濟基數越來越大,去年我們GDP已經達到了接近100萬億人民幣了,這時候再保持高增長是不現實的,我們GDP在2001年加入WTO的時候,當時只佔全球GDP的4%,現在已經提升到16%,佔比提高了4倍,這時候再保持8%以上增長是不現實的。以前我們經濟增長主要是靠投資拉動、靠房地產、靠出口帶動,但是現在這三塊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都有所減弱,比如說基建投資,現在地方政府沒有錢去投資,地方融資平臺債臺高築,還本付息都困難,現在舉債能力比較差,從銀行是很難拿到貸款,現在又發行地方專項債券,但是在反腐大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搞基建的積極性已經今非昔比,所以基建投資下降也比較厲害,房地產受到嚴格的調控,現在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降,新房銷售陷於停滯狀態,特別是疫情期間,很多售樓處都關掉了,所以土地流拍也比較嚴重,房地產投資增速出現明顯的回落,這也影響到經濟的增速,再加上出口在這兩年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以及低端產品的出口接近飽和,現在全球40%的低端產品是中國產的,這時候再進一步提升就比較困難了,又加上我們勞動力成本在不斷提高,工人的工資在提高,所以有一些製造企業本來毛利就很低,現在成本高了之後,就無利可圖,生產線被迫轉移到了東南亞。

可以說過去推動經濟增長的這些重要引擎,現在紛紛的減弱,那現在經濟靠什麼?靠消費、靠科技,我們知道經濟增長的三個要素,一個是勞動力,一個是資金,一個是生產效率,現在我們勞動力的投入已經飽和了,並且低端勞動力的紅利已經結束,現在農村的勞動力轉移到城市的過程已經結束,所以低端勞動力現在是比較短缺的,很多工廠出現了招工難,現在送外賣的還有建築工人的工資都已經漲到了七八千,當然這是好事,說明他們的收入有所提升,但是對於製造業來說,成本上已經越來越負擔不起。而資本的投入,現在也已經達到了飽和,我們現在從引進外資轉向了對外投資,現在我們是引進來和走出去並存,也就是說我們國內的資本其實已經過剩了,所以依靠資本投入在提高經濟增長已經不現實,最後只能靠提高勞動生產率,也就是通過技術進步,通過研發投入來提高生產效率。

(四)

這次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有多大?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首先影響比較大的就是消費服務業,這次疫情剛好發生在春節期間,本來春節期間是大家走親訪友、餐飲聚會的一個好時機,本來是消費爆發式增長的時期,結果因為疫情,一切都叫停了,大家過了一個最寂寞的春節。可以說消費服務業受到衝擊是最大的,包括餐飲服務,旅遊酒店、白酒、影院等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所以一季度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肯定是大幅下滑,這都是可以想象的。當然這種衝擊,我認為是一次性的衝擊,並不會長久的影響到這些行業,等到疫情過去之後,比如說3月份,湖北以外地區疫情控制住,商業活動會重新啟動,餐館會開業,電影院會開業,這些活動會逐步的恢復,相關企業也會逐步恢復收入。很多餐飲企業在疫情期間,日子非常難過,因為完全沒有收入,或者只靠送外賣賺點收入,但是員工工資還要支付,像西貝莜麵村這麼大的餐飲服務企業,也號稱賬上的現金可能只夠支付三個月員工工資了,租金也要付,其他的固定支出也要付,好在西貝莜麵村已經從銀行拿到了貸款。西貝莜麵村這種大的企業可以通過銀行貸款,但是很多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很多店鋪、是沒有辦法融到資的,雖然中央要求銀行不要對因為疫情遇到困難的企業隨便抽貸斷貸,但是很多企業根本就沒有資產抵押,拿不到貸款,這時候就會出現一些破產倒閉的現象,出現員工失業,所以對於這些因為疫情可能關門倒閉的企業,還是要重視,因為我們知道消費服務業解決了大部分的就業,如果出現很多小企業倒閉,可能會造成失業潮。必須要採取措施來解決的。

當然疫情期間,也催生了一些行業,比如說醫療保健、生物醫藥等行業,很多做口罩的、做防護服的、做口服液的企業趁機發了財,一些做疫苗的,做生物醫藥的,做中藥、西藥、創新藥的都股價大漲,對於醫藥股,我覺得要分開來看,如果是短期受益於疫情的股票,疫情過去之後,可能還會跌回來,這些都是短炒,真正有價值的醫藥股,就是疫苗的龍頭,中藥的龍頭,創新藥的龍頭,這些真正的醫藥龍頭公司,即使疫情過去,他們也有投資機會,一定要區別來看。A股醫藥股前段時間已經調整很多了,因為國內的疫情基本控制住了,所以他們調整的很厲害,但是現在又開始炒了,一定要看清楚。

還有一些非接觸經濟,在疫情期間大發展,現在中小學生推遲開學,只能在家上網課,打印機已經脫銷,筆記本電腦脫銷,手機大賣,因為大家需要買這些工具去上課。線上培訓、網絡直播以及雲辦公已經火起來了,所以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對經濟有暫時的衝擊,需要等到疫情過後才能恢復,另一方面催生了一些新行業。對電商、外賣企業、辦公軟件以及自動化、人工智能等企業是有利的,可能會催生這些行業的技術進步。

在2月3日開市交易之前,很多人都不敢開市,因為擔心股市會連續大跌,當時我也給大家講到,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一次性的,對股市的影響也是一步到位的調整,因為長假效應的存在,這些利空其實都已經公開了,疫情大家已經看清楚了,早晚會控制住,所以股市也就是一步到位的大跌,2月3日幾乎集體跌停,之後2月4日慣性低開之後開始大漲。哪些板塊漲呢?一類是受益於疫情的行業,像醫藥生物、線上教育、雲辦公等等,他們肯定大漲,另一部分上漲的就是受疫情影響比較小的科技板塊。國家要想提振經濟增長,除了央行放水,通過降存款準備金率、MLF利率之外,財政政策也要積極的投放,財政政策包括5G的建設,工信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加快5G的商用化,而今年是5G商用化的元年,去年工信部已經向4家運營商發了5G牌照,今年肯定會大力發展5G板塊,然後是芯片、軟件這些受益於國家技術投入的板塊,我們知道貿易戰期間,因為芯片軟件是我們的短板,中興受到美國的制裁、罰款,當然現在中興獲得了國家5G的支持以及美國重新的芯片供應,股價又漲起來了,但是這個教訓是慘痛的,華為為什麼同樣受到美國打擊,但是影響沒那麼大呢?就是因為華為在芯片方面有麒麟芯片,在軟件方面有鴻蒙操作系統,早就有備胎,受到的影響就不大,所以國家對於科技的投入一定會加大、補短板,所以科技股走出了一波很強勢的行情,創業板指數創了一年的新高,很多科技股翻倍,當然在科技股大漲的時候,很多人也擔心科技股的泡沫。

(五)

科技股一向估值都比較高,因為科技公司它的特點就是前期研發階段是燒錢的階段,無法釋放利潤,京東在美國上市的時候還是虧損的,亞馬遜長期虧損,近兩年才開始盈利,但這些都不影響它們的市值,上百億美元,上千億美元,甚至萬億美元。大家對於科技股的投資,不能只盯住市盈率這個指標,也不能盯著市淨率,市盈率、市淨率這些都是針對傳統的業績穩定增長的行業來估值的,對於科技這種新興行業,大家要用另類估值方法,比如說看公司的用戶數,看公司的技術含量,看公司有多少專利,看公司商業模式成不成熟,看公司的市銷率,就是市值除以銷售收入,看公司的發展前景,所以對於科技股投資,難度就在這一點,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估值方法。這時候我們對科技股投資就只能相信市場,我們去選科技龍頭股,哪些是科技龍頭股呢?一個是選好方向,我去年年初就建議大家關注三大方向的機會,消費、券商和科技龍頭股,其中科技龍頭股重點關注的方向一個是5G,一個是芯片,就是半導體,一個是軟件,還有新能源,像新能源汽車今年漲得特別好,特斯拉產業鏈漲得特別好,這都屬於新能源,還有人工智能,這些方向是未來大力發展的方向。從這些細分行業裡面,我們去找市值最大的3-5家公司,也就是說找到行業市值最大的幾家公司,因為市場是有效的,真正好的龍頭企業,他們的估值、他們的市值肯定會被市場買起來,所以他們市值大,證明可能是行業龍頭的概率比較大,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新能源汽車裡面的寧德時代,現在已經是創業板第一大市值,比如說海康威視、愛爾眼科、科大訊飛,這些科技細分行業的龍頭股,都是被資金炒到幾百億、上千億的市值,所以你要相信市場的力量,這是你選科技股的一個捷徑。

我在去年12月10日提出的2020年“十大預言”提到美國在今年建頂,沒想到這麼快就見頂了,這次疫情的擴散實際上是加快了美股的見頂,美股本來今年就要見頂了,但是因為疫情的衝擊,加快了這個過程。美股在2020年見頂實際上也是終結了長達十年的牛市,從2009年開始,美聯儲通過三輪量化寬鬆,將美國經濟刺激起來,美股走出長達十年的賣牛長牛,美國這輪牛市是波瀾壯闊的,很多股票、很多科技股都翻了10倍,當然美國這一次長牛慢牛也是分化的。以FANNG為代表的這些科技龍頭股他們漲了10倍,貢獻了指數70%的上漲,但是一些傳統行業的企業幾乎沒漲,像沃爾瑪就沒怎麼漲,IBM漲得也很少,而有一些公司因為不適應經濟轉型,每年都有大量的公司從美股退市,美股有嚴格的退市制度,有各種條件讓企業退市,包括公司的絕對股價低於一美元,包括公司的成交低於多少以及企業虧損,企業有違法行為,都會退市,每年美國退市的公司甚至比上市的多,這就是美國常葆青春的一個方法-優勝劣汰,好公司留在市場上,差的公司及時退出去,我們現在正在學美國這一點,加快退市,去年就有將近20家企業退市,包括連續虧損、重大違法違規以及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一元面值,都會退市,這是一個好事。

美國這一輪大牛市,大大的提升了美國經濟的增長水平,我們知道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反過來,股市也會影響到經濟的表現,美國的牛市推高了美國的經濟增長,這是非常明顯的,美國人60%的資產都在股市裡,所以股市強了之後,美國人有錢消費了,有錢還房貸了,美國的次貸危機就解決了,房價也創了新高,美國上市公司通過股市可以融到資,所以這些經驗都是我們要學習的,我一直呼籲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為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助力、為拉動消費助力,就是這個原因。

(六)

我在去年12月10日提前發佈的2020年“十大預言”,大家可以逐條看一下,包括第1條是中美簽署文本協議,這個已經提前實現了,第2條是經濟增速企穩,產業升級繼續推進,服務業快速發展,製造業回暖,這個受到疫情的衝擊一季度回落比較大,但是後面三個季度會逐步回升,第3條是長線資金加速流入A股,增量資金超過1萬億,我們看到最近市場成交量已經連續8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居民儲蓄向股市搬家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今年1月3日保監會發通知,要求銀行、保險公司,多渠道引導居民儲蓄進入到資本市場,做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信號,也是我長期以來的觀點,就是居民儲蓄從流入樓市逐步轉向流入股市,這種趨勢將來會更加明顯。從春節過後,現在已經出現了17只基金是日光基,一天就賣光,甚至有一隻新基金一天募集了1200億,比例配售不到5%,創了歷史記錄,這說明居民投資的意願其實是很強烈的,現在樓市在嚴格調控之下,沒法去炒了,中國人除了炒房就是買股票、買基金,所以基金和股市的火爆,是在預期之內的。第4條講到外資會加速流入到A股市場,每年有3000億左右的流入量,現在一開年就已經有了800多億了,全年3000億沒問題,現在A股在全球投資者手中普及,A股現在已經納入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指數這三大國際指數體系,外資流入的速度還會進一步加快,未來十年外資流入可能會達到3萬億以上,每年3000億。第5條、第6條是央行貨幣政策會寬鬆,財政政策會積極,這個已經得到了驗證。第7條,市場會分化,消費、金融和科技這三大方向繼續看好,特別是他們的龍頭股,像消費裡面的茅臺、五糧液、格力、美的、恆瑞、片仔癀這些行業的龍頭,都值得長期持有。而科技公司裡邊的一些科技龍頭股也會繼續表現,券商作為行情的風向標,在行情啟動的時候,券商股也不會缺席,券商也是可以關注的一個板塊,但是炒題材、炒概念的一些股票,都只是短期的機會,長期來看,這些績差股、題材股都會繼續被邊緣化。第8條講到一線藍籌股會繼續創新高,就是說消費白馬股現在已經可以佈局了,等到疫情過後,肯定會出現報復性反彈,科技炒完了,後面就該佈局消費了,這是我給大家的一個建議。第9條我講到美股在2020年會見頂回落,而第10條是大家最關注的,就是A股在2020年還會走強,2019年年初市場最低迷的時候,當時大盤只有2440點,我提出2019年“十大預言”,明確指出A股會重回3000點,當時很多人都不信,因為去年年初大家的情緒非常悲觀,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又受到股權質押風險的影響,很多人不相信大盤會回到3000,但是去年年底大盤收到了3050點,成功的站上了3000點整數關口,今年A股市場將站穩3000點,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2020年“十大預言”,可以說現在除了第10條還沒確定之外,其他都已經實現了。

前海開源基金在成立6年來,取得了很好的投資業績,根據統計,從2015年上半年4000點以上成立的新基金有4只,包括前海開源再融資等4只基金,業績已經翻倍,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指數跌了,但是基金業績卻翻倍了,因為我們躲過了2015年的股災,然後又在2016年初熔斷之後抄到了藍籌股的底,2018年10月份市場最低迷的時候,抄了一次大底,兩次抄底,三次逃頂,我們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的能力是非常突出的。

我和蘇辛一起管理的前海開源裕源FOF基金,FOF基金就是基金中基金,不能買股票,直接買基金的,這完全體現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只有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強,能夠抓住市場的拐點,才能夠做出業績,現在在前幾批FOF中,前海開源裕源FOF基金是遙遙領先的,在2月24日已經突破了1.5元的淨值,是A股市場第1個突破1.5元的FOF,2019年奪得了公募FOF的冠軍,這些都體現了我們大力資產配置能力的突出。

(七)

在2019年初,我提出A股市場將出現黃金是年,就是說未來十年主要的投資機會都在股市,提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質疑,因為股市在過去十年表現太弱,過去十年什麼漲的好呢?房子。過去十年是中國樓市的黃金十年,你幹什麼都沒有炒房賺的多,買房子是躺著賺錢的,但是現在股市和樓市的蹺蹺板,已經開始從樓市轉向股市,因為房價已經過高,國家對房地產調控非常嚴格,房租不炒,特別是受到疫情的影響,現在很多房企資金鍊出現了問題,雖然地方政府可能會因城施策,適度的放鬆房地產調控,但是由於限購限貸,炒房幾乎無利可圖,一個是你買不了,另外一個是賣不出去,而房價一旦出現下降的跡象,就會出現恐慌性的炮樓,所以樓市的黃金十年已經結束,將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一定要買核心區域、有剛需的住房,因為這些房子具有稀缺性,這些好的房產還是值得持有的資產,對於周邊的房子,特別是炒房客比較多的房子以及三四線城市沒有剛需的、炒的過高的房子,可能房價跌幅就比較大,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風險。

股市的話,則會迎來機會,因為中國居民儲蓄上百萬億,現在房子不能炒了,餘額寶的收益不斷走低,這些資金必須得轉移到股市了,當然居民儲蓄進入到股市,不是直接開戶炒股,大部分是通過銀行去買基金產品,通過基金來參與股市,所以為什麼最近爆款基金這麼多,就是因為居民儲蓄投資的意願很強,資金推動會帶來股市的走強。而實體經濟現在已經度過了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寡頭壟斷階段,行業龍頭公司的地位已經非常穩固,比如說在空調行業,格力、美的、海爾三家就佔了行業70%的份額,這時候你要是做實驗,和他們競爭幾乎是無利可圖,幾乎沒有勝算,那怎麼辦呢?我不做實業和他們競爭,我直接從二級市場買入他們的股票,很多行業其實都已經過了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寡頭壟斷階段,所以這時候我覺得行業龍頭公司,它的股權價值也會越來越高,這是大勢所趨。

我在2016年初就提出一個概念叫做“白龍馬”,白龍馬是什麼概念呢?就是白馬股加行業龍頭,白龍馬為什麼這麼值錢,就是說現在行業的格局已經穩定,行業的龍頭公司具備比較大的投資價值,所以他們的股權將來會越來越值錢,與其做實業和這些寡頭競爭,不如直接買他的股票,所以白龍馬就像稀缺的房產一樣,就像豪宅一樣,即使普通的房子跌了,豪宅可能都是漲了,因為它的地段很稀缺,他是賣給特別有錢的人的,特別有錢的人永遠都是不差錢的。

2020年,我的判斷就是A股會延續慢牛長牛,現在A股已經受到疫情影響,受到美股的暴跌,在週五已經出現了一天大跌了,下週大概率周初還會慣性的下跌,但是跌幅不大,第一不可能跌破上一次2月3日開市交易的低點,就是說開市交易的2680點左右,很難跌到這個位置了,因為市場對於疫情的消化已經差不多了,所以向下跌的空間,上證指數不超過10%。第二就是抄底資金該入場了,最近發行了那麼多爆款基金,募集了上千億的資金,這次下跌剛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抄底機會,所以下週市場應該是先抑後揚的走勢,大家不要喪失信心,真正好的股票,還會漲上去的,科技股炒了一大波了,可能短期內要調整一下,因為獲利盤太重,但是等調整完之後,科技股還是會出現表現,這一次科技股的上漲是普漲,所有的科技股都漲,下一步可能會分化,一些細分行業龍頭,一些明星科技股,還會繼續大漲,而一些僅僅炒概念的,可能就要下跌了。

去年我們是炒一線藍籌股,像茅臺、五糧液、格力這種,今年轉移到二線藍籌股上,所以今年科技股漲得比較好,這種分化,我覺得是必然存在的,因為資金現在越來越聰明,機構資金現在在A股的佔比已經超過了50%,以前A股是散戶主導的市場,散戶喜歡炒概念,炒題材,炒故事,這些垃圾股就漲,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機構主導,機構重新奪回定價權,所以機構喜歡的基本面好、業績好的股票以及發展前景好的科技股,才能夠上漲,炒故事、炒概念已經很難賺錢了。

(八)

總結一下,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我建議大家配置兩類資產,你才能跑贏印鈔機,在中國你不僅要跑 贏CPI,你還要跑贏M2,M2是印鈔機的速度,以前M2在10%左右,現在已經降到8%了,如果每年你的投資回報不超過8%,實際上你的資產都在縮水,怎麼超過8%呢?兩類資產,第一類是優質的股票和基金,這是有可能超過8%的,當然不是貨幣基金,一定要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或者是FOF基金。大部分人並不會自己炒股票,我建議大家儘量把更多的資產轉移到基金上,通過買產品來分享股市的成長,而不要自己炒股票;第二類就是優質的房產,核心區域的房產,因為核心區域的房產,投資價值是非常高的。雖然房地產調控,但是好房子還是好房子,不要恐慌,不會出現崩盤,但是一些炒房的行為就會大大的減少。

價值投資現在已經深入人心,有人叫我是中國小巴菲特,過去4年我4次到美國奧馬哈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現場聆聽股神巴菲特和芒格的真知灼見,非常有感觸,每年5月份第一個週六,在巴菲特的老家奧馬哈世紀之交體育館舉行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會,全球4萬多投資者不遠萬里來到這個小鎮,就是為了一睹股神的風采,現場聆聽一下他的真知灼見,我是深有感觸的,現場感受到價值投資確實魅力非常大。伯克希爾哈撒韋就是巴菲特通過價值投資把它做大的,在1965年的時候,伯克希爾哈撒韋還是一家紡織廠,巴菲特買的時候大概是17美元每股,買了之後,紡織不行了,巴菲特就用它開始做投資,通過投資收益不斷的滾動,通過買入像可口可樂、吉列這些消費股以及像富國銀行等金融股,巴菲特實現了55年27000倍的回報,現在一股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已經漲到了33萬美元一股,是什麼概念呢?換成人民幣就是200多萬人民幣一股,大家覺得茅臺現在漲到1000一股太貴了,買不起,但你想想伯克希爾哈撒韋已經漲到200多萬人民幣一股。

價值投資現在已經成為市場上最主流的投資理念,因為只有做好公司的股東,只有堅持價值投資,你才能真正抓住市場的機會,再像以前那種打聽消息、炒題材是很難賺錢的。希望疫情能夠及早過去,今年五一我還會帶一部分投資者一起到奧馬哈去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然後再去華爾街拜訪金融機構。

堅持價值投資,不是一個口號,一定要落到實處,我在知識星球上建立了楊德龍的價值投資圈,就是希望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可以加入到價值投資陣營裡。我一直給大家推廣價值投資理念,希望價值投資能夠在未來生根發芽,能夠成為大家抓住黃金十年最好的一個投資理念。我相信價值投資派會成為未來最主流的一個派別。巴菲特生在美國非常幸運,抓住了美國過去40年的大發展,大家生在中國也很幸運,因為現在我們經濟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通過轉型升級,將來我們經濟將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真正步入發達國家行列,這只是時間問題,可能是5年,可能是10年,但是中國經濟長期這種上升的趨勢,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而中斷,疫情僅僅打亂了A股牛市的節奏,但是不會改變A股慢牛長牛的趨勢。今年大盤向上繼續拓展空間,我覺得從3000點算,20%左右應該是有希望的,所以大家要有信心。

堅持價值投資不僅體現在買股票上,買基金上也要堅持下投資,現在A股有5000多隻基金,怎麼選基金?對你的收益影響很大,一定要選業績穩定,堅持價值投資的基金,特別是長期業績好的基金經理的基金。

楊德龍:一文看懂當前經濟形勢和市場走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