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牛辨胃阻塞怎麼治?

用戶3338638326929


牛瓣胃阻塞又稱之為瓣胃秘結,主要是因為牛胃運動機能出現障礙,使得牛瓣胃收縮能力減弱而引發草料停止在瓣胃,水分被吸收之後引起瓣胃麻痺,進而出現瓣胃秘結以及擴張等病症。牛瓣胃阻塞疾病是當前設施養殖中一種主要的牛胃疾病,其會對牛養殖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1 牛瓣胃阻塞的臨床症狀分析

當牛在牛瓣胃阻塞發病初期,其反應會變得遲鈍,進食速度變慢,食慾以及反芻的次數會減少,且出現前胃遲緩和經常打嗝等現象。也會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現象,真胃的蠕動能力明顯下降,牛肚子會出現輕微的腫脹,牛不會吃精飼料。鼻鏡乾燥且有口臭。病牛會出現腹瀉以及腹痛等現象,會用後腳踢腹部,臥在牛棚內的時候會發出呻吟聲,起臥速度都會變慢,體溫和脈搏均正常。但是在病牛的發病中期和後期,牛會不斷的空口磨牙,食慾衰退,反芻也逐漸消失,瓣胃的蠕動也會停止,病牛會逐漸的變瘦,出現精神萎靡以及鼻鏡乾燥等症狀。病牛外皮體溫不均衡,會出現四肢無力,以及經常發生胃脹氣現象。在發病後期,病牛會出現經常性的腹痛,不能排便,且尿液呈現黃色且減少,最後病變成無尿。在病程的延長過程中,牛瓣胃小葉會出現壞死並且發生敗血症,體溫也會升高,呼吸次數以及脈搏數也會增多,糞便有腥臭味且帶血。

牛瓣胃阻塞進在早期較難確診,可以根據牛鼻鏡乾裂、糞便色黑且乾硬,表現出算盤珠樣以及栗子狀。牛右側的第七到第九肋間關節水平線上觸診較為敏感。在診斷的時候,應該注意將其和前胃的其他疾病進行鑑別,還應該對牛全身變化進行關注,觀察牛的體溫有沒有升高,有沒有出現血尿或者貧血等症狀。

在進行牛瓣胃阻塞治療的時候,需要根據瓣胃內容物以及前胃運動機作為治療原則。治療應該及時,給予病牛服用洩劑,針對病症較為嚴重的病牛,應該給予瓣胃注射,還應該給予病牛充分的補液,加強對病牛的護理。

2.1 灌服洩劑

用鹽類或者油類的洩劑,可以用8000毫升左右的水兌入800克的硫酸鎂或者硫酸鈉中,將其配置成濃度為7%左右的液體,然後再將1500毫升的液體石蠟或者800毫升左右的熟植物油加入其中,用胃管對病牛進行灌服,在服藥12小時之後,能幫助病牛瓣胃蠕動,這時可以用掃帚在病牛腹部用力的反覆掃動。

2.2 皮下、肌肉注射

為了能使病牛的胃腸功能得到調整,促進胃腸蠕動,可以採用0.04克的毛果芸香鹼給予病牛皮下注射,也可以採用10毫克左右的新斯的明或者2毫克的氨甲酰膽鹼進行皮下注射。也可以採用10%的800毫升左右的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靜脈注射,這樣能有效促進病牛的反芻。但是針對妊娠母畜、體弱病牛、心肺功能不全的病畜不能使用這些藥物。

2.3 瓣胃注射

在病牛瓣胃完全被阻塞的時候,因為瓣胃沒有分泌腺,所以沒有液化作用。?@個時候食物就不能從瓣胃排除,藥物治療也無效,要想將瓣胃機能恢復,就應該採用瓣胃輸液法,在瓣胃中直接注射洩鹽溶液。在進行瓣胃注射的時候,要使病牛處於站立狀態,在病牛右側的第七到第九肋間和肩關節水平線的交點下1~2釐米處進行剪毛以及消毒操作,然後推開皮膚,在肋骨間隙處用瓣胃穿刺針進行穿刺,朝著前下方將枕頭垂直刺入皮膚,然後再向左側肘頭方向刺入9釐米。要是刺入準確,在出現沙沙感覺的時候,就能看到針頭會隨著牛的呼吸動作微微的擺動。要保證針頭能準確刺入,可以先用50毫升左右的生理鹽水向病牛進行注射,在注射完之後將注射器抽出,然後觀看注射器中出現少量的糞渣,則說明針頭準確的刺入了瓣胃,這個時候就可以將藥物注射入瓣胃內。可以採用5克鹽酸土黴素粉、20%的2500毫升硫酸鎂溶液或者硫酸鈉溶液、500毫升的液體石蠟,將其充分混合均勻之後再將其1次性注入瓣胃。注射完畢之後,可以將針快速抽回,然後用碘酒塗在局部消毒。

2.4 瓣胃沖洗術

在藥物出現治療無效的時候,可以通過切開真胃或者瘤胃來進行瓣胃沖洗操作。切開瘤胃之後,需要使病牛站立保定,然後將病牛麻醉之後切開瘤胃,將瘤胃內容物的1/3掏出,用胃管通過網胃或者瘤胃等送入到瓣胃,將生理鹽水灌入瓣胃進行沖洗操作。在切開真胃的時候,需要使病牛處於橫臥位,將真胃的切口縫合在皮膚緣上,之後用胃管通過真胃將其送到瓣胃中,再用溫生理鹽水進行瓣胃沖洗,一直到瓣胃變得柔軟和變小為之。在沖洗操作完成之後,需要對傷口進行常規處理,並且將病牛置於溫暖乾淨的場地,做好護理工作,在病牛能飲食之後,可以給予病牛容易消化的飼料或者流質飼料,促使病牛逐漸恢復常溫以及正常飲食。在手術治療之後,可以採用1500毫升左右的10%葡萄糖溶液、10毫升的20%安鈉咖注射液、5克維生素C注射液等進行充分混合,將其用來進行1天1次的靜脈滴注,連續使用3天。為了避免出現繼發感染,可以採用100萬IU鏈黴素、400萬IU青黴素進行2天1次的肌肉注射,連續使用3天。



孫學飛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牛辨胃阻塞是瓣胃收縮力減弱,瓣胃內積滯乾涸食物而發生阻塞的疾病。臨床特徵為聽診瓣胃蠕動音減弱,觸診敏感,排糞幹、少、色暗。下面我們瞭解一下牛辨胃阻塞怎麼治。

牛辨胃阻塞的預防

注意避免長期應用麩糠及混有泥沙的飼料餵養,適當減少堅硬的粗纖維飼料,糟粕飼料也不宜長期飼餵過多,注意補充礦物質飼料,並給予適當運動。

(1)病初可用硫酸鎂或硫酸鈉400-500克、水8-10升,或液體石蠟油1-2升,或植物油500-1000毫升,一次內服。同時應用10%氯化鈉溶液100-200毫升、20%安鈉咖注射液10-20毫升,靜脈注射,增強前胃神經興奮性,促進前胃內容物運轉與排除。病情重劇的,同時可應用士的寧0.015-0.03克,皮下注射;毛果芸香鹼0.02-0.05克,或新斯的明001-0.02克,或氨甲酰膽鹼1-2毫克,皮下注射。體弱、妊娠母牛、心肺功能不全病牛,忌用這些藥物。

(2)瓣胃注射,可用10%硫酸鈉溶液2-3升,液體右蠟或甘油300-500毫升,普魯卡因2克,鹽酸土黴素3-5克,配合一次瓣胃內注入。注射部位,在右側第8肋間與肩關節水平線相交點,略向前下方刺入10-12釐米,判明針頭已刺入瓣胃時,方可注入。

(3)病牛具有腸炎或全身敗血症現象時,可根據病情發展,應用撤烏安注射液100-200毫升,或樟酒糖注射液200-300毫升,靜脈注射,同時尚須注意及時輸糖補液,防止脫水和自體中毒,緩和病情。

(4)手術療法——瓣胃梗塞的胃腔沖洗。瘤胃切開,先將瘤胃內容物基本掏空,左手持胃導管端插入網瓣胃孔內,導管另一端在體外接一漏斗灌入等滲溫鹽水。用溫水浸泡和手指鬆動胃內容物相結合的方法,將瓣胃葉間乾涸內容清除掉。返流入瘤胃腔內的水及瓣胃內容,可用虹吸法排除。



黑龍江牛妹小韓


  一、病因

  見於前胃弛緩,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阻塞,長期飼餵乾草、糟粕以及粉狀飼料(穀粉、穀糠、麩皮、酒糟、豆酒等),飲水不足,過度使役等原因引起。特別是吃了混有泥沙的飼料,尤其是劣質的粉料,更易發生本病。另外,近年來在“封山禁牧”這一政策的實施下,由傳統的放牧轉變為舍飼,或飼料突然變換,飼料質量低劣,缺乏蛋白質、維生素以信微量元素,或因飼養不正規,飼餵後缺乏飲水以及運動不足等都可以引起。

  繼發性阻塞,牛患前胃弛緩、瘤胃積食、真胃積食或牛腸便秘等。在這些疾病經過中,往往伴發本病。

  二、症狀

  病初呈現前胃弛緩症狀,食慾減退,反芻緩慢,噯氣減少,鼻鏡乾燥,瘤胃蠕動音減弱,瘤胃內容物柔軟。以後反芻、噯氣停止,鼻鏡千裂,瘤胃蠕動停止,有時繼發瘤胃膨脹。瓣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瓣胃觸診,病牛疼痛不安.抗拒觸壓。排糞遲滯,色暗成球,算盤珠樣,重者排糞停止。瓣胃穿刺,可感到瓣胃內容物硬固,一般不會由剌針孔自行流出瓣胃內液體。

  三、診斷

  瓣胃阻塞多與前胃其它疾病和皺胃疾病的病徵互相掩映,頗為類似,臨床診斷有時困難。雖然如此,也可根據病史調查,臨床病徵,瓣胃蠕動音低沉或消失,觸診瓣胃敏感性增高,叩診濁音區擴大,糞便細膩、纖維素少、粘液多等表現,結合瓣胃穿刺診斷。必要時進行剖腹探診,可以確診。在論證分析時,應注意同前胃弛緩、瘤胃積食、創傷性網胃腹膜炎、皺胃阻塞、腸便秘以及可伴發本病的某些急性熱性病進行鑑別診斷,以免誤診。

  四、預防

  本病的預防,在於注意避免長期應用麩糠及混有泥沙的飼料餵養,同時注意適當減少堅硬的粗纖維飼料;鍘草喂牛,也不宜將飼草鍘得過短,糟粕飼料也不宜長期飼餵過多,注意補充礦物質飼料,並給予適當運動。發生前胃弛緩時,應及早治療,以防止發生本病。

  本病多因前胃弛緩而發病,治療原則,應著重增強前胃運動機能,促進瓣胃內容物排除作用,增進治療效果。

  初期,病情輕的,可用硫酸鎂或硫酸鈉400~500g、常水8,000~10,000ml,或液體石蠟1,000~2,000ml,或植物油500~1,000ml,一次內服。同時應用10%氯化鈉溶液100~200ml、20%安鈉咖注射液10~20ml,靜脈注射,增強前胃神經興奮性,促進前胃內容物運轉與排除。病情重劇的,同時可應用士的寧0.015~0.03g,皮下注射。但須注意,體弱、妊娠母牛、心肺功能不全病牛,忌用這些藥物。

  瓣胃注射,可用10%硫酸鈉溶液2,000~3,000ml,液體石蠟或甘油300~500ml,普魯卡因2g,鹽酸土黴素3~5g,配合一次瓣胃內注入。注射部位,在右側第9肋間與肩關節水平線相交點,略向前下方刺入10~12cm,判明針頭已刺入瓣胃時,方可注入。



東北小張


治療治療原則是增強前胃運動機能,軟化瓣胃內容物, 促進瓣胃內容物的排除。①病情輕者,可口服瀉劑和促進前胃蠕動的藥物。如硫酸鎂 或硫酸鈉500 -800克,常水5 -8升,或液狀石蠟(或植物油) 1-2升,一次口服。

用10%氯化鈉液300 -500毫升,10%氯化 耗液100 -200毫升,20%安鈉咖液10〜20毫升,一次靜脈注射。 同時可皮下注射毛果芸香鹼0。02 -0。05克或新斯的明0。

01 -0。02克等藥物。②重症者,可進行瓣胃注射。用10%硫酸鈉溶液2 000 -3 000毫升,液體石蠟(或甘油)300 -500毫升,鹽酸普魯卡因 2克,鹽酸


沉塵辰


牛瓣胃阻塞又稱之為瓣胃秘結,主要是因為牛胃運動機能出現障礙,使得牛瓣胃收縮能力減弱而引發草料停止在瓣胃,水分被吸收之後引起瓣胃麻痺,進而出現瓣胃秘結以及擴張等病症。牛瓣胃阻塞疾病是當前設施養殖中一種主要的牛胃疾病,其會對牛養殖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1 牛瓣胃阻塞的臨床症狀分析

當牛在牛瓣胃阻塞發病初期,其反應會變得遲鈍,進食速度變慢,食慾以及反芻的次數會減少,且出現前胃遲緩和經常打嗝等現象。也會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現象,真胃的蠕動能力明顯下降,牛肚子會出現輕微的腫脹,牛不會吃精飼料。鼻鏡乾燥且有口臭。病牛會出現腹瀉以及腹痛等現象,會用後腳踢腹部,臥在牛棚內的時候會發出呻吟聲,起臥速度都會變慢,體溫和脈搏均正常。但是在病牛的發病中期和後期,牛會不斷的空口磨牙,食慾衰退,反芻也逐漸消失,瓣胃的蠕動也會停止,病牛會逐漸的變瘦,出現精神萎靡以及鼻鏡乾燥等症狀。病牛外皮體溫不均衡,會出現四肢無力,以及經常發生胃脹氣現象。在發病後期,病牛會出現經常性的腹痛,不能排便,且尿液呈現黃色且減少,最後病變成無尿。在病程的延長過程中,牛瓣胃小葉會出現壞死並且發生敗血症,體溫也會升高,呼吸次數以及脈搏數也會增多,糞便有腥臭味且帶血。

牛瓣胃阻塞進在早期較難確診,可以根據牛鼻鏡乾裂、糞便色黑且乾硬,表現出算盤珠樣以及栗子狀。牛右側的第七到第九肋間關節水平線上觸診較為敏感。在診斷的時候,應該注意將其和前胃的其他疾病進行鑑別,還應該對牛全身變化進行關注,觀察牛的體溫有沒有升高,有沒有出現血尿或者貧血等症狀。

在進行牛瓣胃阻塞治療的時候,需要根據瓣胃內容物以及前胃運動機作為治療原則。治療應該及時,給予病牛服用洩劑,針對病症較為嚴重的病牛,應該給予瓣胃注射,還應該給予病牛充分的補液,加強對病牛的護理。

2.1 灌服洩劑

用鹽類或者油類的洩劑,可以用8000毫升左右的水兌入800克的硫酸鎂或者硫酸鈉中,將其配置成濃度為7%左右的液體,然後再將1500毫升的液體石蠟或者800毫升左右的熟植物油加入其中,用胃管對病牛進行灌服,在服藥12小時之後,能幫助病牛瓣胃蠕動,這時可以用掃帚在病牛腹部用力的反覆掃動。

2.2 皮下、肌肉注射

為了能使病牛的胃腸功能得到調整,促進胃腸蠕動,可以採用0.04克的毛果芸香鹼給予病牛皮下注射,也可以採用10毫克左右的新斯的明或者2毫克的氨甲酰膽鹼進行皮下注射。也可以採用10%的800毫升左右的氯化鈉注射液進行靜脈注射,這樣能有效促進病牛的反芻。但是針對妊娠母畜、體弱病牛、心肺功能不全的病畜不能使用這些藥物。

2.3 瓣胃注射

在病牛瓣胃完全被阻塞的時候,因為瓣胃沒有分泌腺,所以沒有液化作用。?@個時候食物就不能從瓣胃排除,藥物治療也無效,要想將瓣胃機能恢復,就應該採用瓣胃輸液法,在瓣胃中直接注射洩鹽溶液。在進行瓣胃注射的時候,要使病牛處於站立狀態,在病牛右側的第七到第九肋間和肩關節水平線的交點下1~2釐米處進行剪毛以及消毒操作,然後推開皮膚,在肋骨間隙處用瓣胃穿刺針進行穿刺,朝著前下方將枕頭垂直刺入皮膚,然後再向左側肘頭方向刺入9釐米。要是刺入準確,在出現沙沙感覺的時候,就能看到針頭會隨著牛的呼吸動作微微的擺動。要保證針頭能準確刺入,可以先用50毫升左右的生理鹽水向病牛進行注射,在注射完之後將注射器抽出,然後觀看注射器中出現少量的糞渣,則說明針頭準確的刺入了瓣胃,這個時候就可以將藥物注射入瓣胃內。可以採用5克鹽酸土黴素粉、20%的2500毫升硫酸鎂溶液或者硫酸鈉溶液、500毫升的液體石蠟,將其充分混合均勻之後再將其1次性注入瓣胃。注射完畢之後,可以將針快速抽回,然後用碘酒塗在局部消毒。

2.4 瓣胃沖洗術

在藥物出現治療無效的時候,可以通過切開真胃或者瘤胃來進行瓣胃沖洗操作。切開瘤胃之後,需要使病牛站立保定,然後將病牛麻醉之後切開瘤胃,將瘤胃內容物的1/3掏出,用胃管通過網胃或者瘤胃等送入到瓣胃,將生理鹽水灌入瓣胃進行沖洗操作。在切開真胃的時候,需要使病牛處於橫臥位,將真胃的切口縫合在皮膚緣上,之後用胃管通過真胃將其送到瓣胃中,再用溫生理鹽水進行瓣胃沖洗,一直到瓣胃變得柔軟和變小為之。在沖洗操作完成之後,需要對傷口進行常規處理,並且將病牛置於溫暖乾淨的場地,做好護理工作,在病牛能飲食之後,可以給予病牛容易消化的飼料或者流質飼料,促使病牛逐漸恢復常溫以及正常飲食。在手術治療之後,可以採用1500毫升左右的10%葡萄糖溶液、10毫升的20%安鈉咖注射液、5克維生素C注射液等進行充分混合,將其用來進行1天1次的靜脈滴注,連續使用3天。為了避免出現繼發感染,可以採用100萬IU鏈黴素、400萬IU青黴素進行2天1次的肌肉注射,連續使用3天。


四川張五


大家好!我是江楠 非常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

有不足之處評論區留言謝謝各位

一、發病原因

本病俗稱“百葉幹”,四季均有發生,多發於冬季,是一種以內容物積滯、乾涸,小葉壓迫性壞死為特徵的疾病,發病的原因主要是長期飼餵乾草、糟粕以及粉狀飼料,特別是吃了混有泥沙和不衛生的劣質飼料,加之飲水不足、使役過度等。此外,患前胃弛緩、瘤胃積食、皺胃積食或便秘等也可繼發此病。

二、發病症狀

病初時食慾減退,反芻緩慢,噯氣減少,鼻鏡乾燥,瘤胃蠕動音減弱、內容物柔軟;繼而反芻、暖氣停止,鼻鏡乾裂,瘤胃蠕動停止且併發膨脹,瓣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且排便遲滯、糞便色暗成球或呈算盤珠狀,重者則排糞停止。觸診瓣胃時,病牛疼痛不安,抗拒觸壓;穿刺時可感到胃內容物堅硬,且胃內液體一般不會由針孔自行流出。

三、防治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減少粗硬飼料,避免長期單喂精飼料(如麩皮、穀糠、穀粉、酒糟、餅粕等),增加青綠多汁飼料,同時保證充足的飲水和適度勞役。

1、西醫療法 可用300-500毫升胡麻油、1500-2000毫升石蠟油、500-1000克硫酸鈉(硫酸鎂),加5-8升水,一次灌服;也可用200-300毫升石蠟油,加3000-5000毫升10%的硫酸鈉(硫酸鎂)溶液注入瓣胃內,或用普魯卡因2克、呋喃西林3克、硫酸鎂400克、甘油200毫升,加水3000毫升,溶解後注入瓣胃內。同時注射興奮胃腸蠕動的藥物,可用20-50毫升新斯的明進行肌肉注射,也可用300-400毫升5%的氯化鈉注射液加10毫升20%的安鈉咖進行靜脈注射。

2、中醫療法 以滋陰降火,增液潤下為原則。

方一:芒硝120克,滑石、大戟、當歸、白朮、二醜各30克,大黃60克、甘草6克,混勻研細,加豬油500克,溫水調服,連服數劑。

方二:玄參、生地、麥冬、肉蓯蓉、大黃、杏仁、當歸、蔞仁各75克,芒硝、火麻仁各200克,煎水去渣內服。

方三:豆油1kg、去火健胃散小包(每包50g),10包加溫水2.5kg灌服。


江楠


牛瓣胃阻塞,又稱瓣胃秘結、第三胃食滯、百葉幹,是由於前胃運動機能障礙,瓣胃收縮能力減弱,導致草料停滯於瓣胃,水分被吸收而乾涸,引起瓣胃麻痺,致使瓣胃秘結、擴張的一種疾病。臨床上以食慾、反芻停止,排糞幹、少,色黑如駱駝糞樣,進而不排糞,瓣胃積聚大量乾硬的飼料,各小葉間草料形成乾硬的薄片,小葉壞死為特徵。該病是牛的一種常見多發病,特別是舍飼養殖的牛和勞役過度的耕牛、老齡牛多發,發病率在牛前胃疾病中佔7.5%左右,一般原發性少見,繼發性多見,常見於冬末春初和舍飼養殖的牛。病程通常呈慢性經過,特徵性症狀出現晚,早期確診困難大,待臨床症狀明顯後診斷雖較容易,但療效不佳,造成的經濟損失大。牛瓣胃阻塞是目前設施養殖情況下牛的主要前胃疾病之一。

  1 病因

  1.1 飼料和飲水品質不良

  長期飼餵單一、品質低劣、未經處理、粗纖維含量高、堅韌難以消化的草料,如枯老的植物莖杆,苜蓿秸稈,農作物秸稈如豆秸、穀草、蠶豆莢、馬鈴薯藤蔓、麥秸、稻草等粗硬飼料,或長期飼餵發黴、冰凍變質的飼料。

  1.2 飼料配合或調製不當

  日糧配合不合理,飼料中某種營養成分不足或過多,造成消化障礙而發生;長期、大量飼餵精飼料和糟粕類飼料,如酒糟、豆腐渣,粗飼料過少或粉碎太細,導致消化機能紊亂;採食大量粗硬不易消化的飼料及細碎、粉狀堅實的飼料如帶殼燕麥、檸條種子、麩皮、米糠、麥衣、粉渣、胡麻衣等,特別是長期用鍘的過短的飼草喂牛,對前胃刺激不足,導致前胃神經興奮性降低,為該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1.3 飼料中混有異物

  飼餵混有泥沙的飼草飼料,使泥沙混入食糜,沉積於瓣胃瓣葉之間而發病;飼草飼料中混有塑料薄膜、塑料包裝袋、布片、繩頭等異物;誤食化纖布或分娩後的母牛食入胎衣等;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導致的異食癖牛誤食毛巾、破布、塑料薄膜、襪子、井繩、褲子、毛髮、毛線球等引起;長期缺乏食鹽,食入鹼土過多,或飲用汙水,也可引起該病的發生。

  1.4 應激反應

  長途運輸,牛群過於擁擠,環境衛生不良,經常更換飼養員或調換牛舍,飢飽無常,不按時飼餵,或突然更換飼料和飼養制度;冬季圈舍陰冷潮溼,運動不足,缺乏日光照射,夏季暴曬,天氣突然變化,受寒感冒;難產或因精神受到重大刺激,如驚慌、疼痛、發情時期的興奮、嚴寒、酷暑、飢餓、疲勞、斷乳、離群、恐懼、感染、手術、創傷、分娩、免疫等引起應激反應時,較易引起瓣胃阻塞的發生。

  1.5 飼養管理不當

  採食過多精料而飲水又不足,脫圈、脫韁以後偷食過多精料,尤其是玉米、小麥等;設施養殖牛飼草飼料單一,青綠多汁飼料缺乏,長期拴系,運動不足,導致發病;粗飼料不足而突然增加精料,飼料中突然加入不適量的尿素或由某種精料改變為另一種精料時,因為前胃中微生物不能完全適應飼料的突然改變而發病;妊娠後期,因全身張力降低,瓣胃機能減弱或運動不足而發病;體弱,產後失調,長期舍飼牛缺乏運動,神經反應性降低;役用牛由於飲水不足或大出汗,過度飢餓而飽後立即使役或勞役過度等而引起發病。

  1.6 繼發於其他疾病

  常見繼發於瘤胃積食、前胃弛緩、創傷性網胃-腹膜炎、橫膈膜及網胃黏連、瓣胃炎、真胃變位或捻轉、腸阻塞、腹膜炎、酮病、血孢子蟲病、生產癱瘓、產後血紅蛋白尿、礦物質缺乏以及異食癖、脫水、中毒與感染、熱性疾病等過程中。

  1.7 用藥不當

  養殖戶無病亂投藥,有病濫用藥,或獸醫臨床治療時獸醫用藥不當,長期、大量應用磺胺類藥物和抗菌素等製劑,使前胃內菌群共生關係遭到破壞,或頻繁、過量使用止痛藥、澀腸止瀉藥等均造成醫源性瓣胃阻塞。

  2 臨床症狀

  發病初期,病牛精神遲鈍,採食緩慢,前胃弛緩,食慾和反芻次數減少或廢絕,噯氣增加,反覆出現消化不良,瘤胃蠕動力降低,輕度膨脹,拒絕採食穀類等精飼料;鼻鏡乾燥,口色淡紅,口臭;病牛腹痛,臥立不安,每當起臥時往往有呻吟,用後肢或角撞擊腹部,四肢集於腹下或張開,背腰拱起時作怒責狀,間或後肢踢腹,回頭顧腹,搖尾,起臥緩慢,站多臥少或時起時臥,臥地時伸頭貼地或將頭貼於腹部,奶牛泌乳量下降;病牛精神高度沉鬱,目光凝視,若無併發症,體溫和脈搏一般正常。

  中後期不時空口咀嚼或磨牙,口銜草尾,似食非食,繼而無食慾,反芻消失,瓣胃蠕動停止,患牛日漸消瘦,頭低耳耷,毛焦肷吊,眼窩下陷,鼻鏡乾燥甚至龜裂,鼻緣有毛與無毛處可見到結滿粒狀黑色油狀物,舌色赤紫,舌苔黃,常拱背、磨牙,體溫、呼吸、脈搏無明顯變化,體溫間有升高,但耳、尾、四肢末端發冷,皮溫不整,無力,常見瘤胃臌氣,有時倒地,或拱背踏腳及用四蹄亂扒地;排糞量減少或排少量乾硬糞球,色黑,呈算盤珠樣或栗子狀,惡臭,表面附有黃白色黏液或帶血絲黏液,糞便常因被黏液黏著而呈串珠狀,後期不見排便,腹痛,只排少量膠凍樣黏液;尿減少,呈深黃色,後期無尿;聽診瓣胃蠕動音初期微弱,後減弱或完全停止,叩診瓣胃濁音區擴大,觸診瓣胃時患牛閃躲,並發現瓣胃區堅硬和擴大,壓迫或深度刺激瓣胃區可引起痛感;隨病程延長,患牛結膜發紺,眼窩凹陷,全身肌肉震顫,四肢無力,臥地不起,頭頸搭於一側,當瓣胃小葉壞死和發生敗血症時,則體溫升高,呼吸和脈搏增數,糞便呈稀糊狀、帶血,具有腥臭味。

  末期全身症狀惡化,病牛精神極度沉鬱,體力衰竭,長期臥地不起,臥地後頭頸搭於一側如昏睡狀態,肩胛、臀部肌肉持續戰慄,眼球下陷,可視黏膜發紺,呼吸、心跳加快,心律不齊,呼吸困難,呻吟,體溫下降,體表、耳尖、鼻鏡、角根、四肢末梢發涼,吐舌呻吟,多因脫水、自體中毒、循環虛脫,全身衰竭而死亡。   3 診斷

  該病早期確診困難,可根據鼻鏡乾裂,糞便乾硬、色黑、呈算盤珠樣或栗子狀,右側第7~9肋間肩關節水平線上觸診敏感等做出診斷。診斷時應注意與前胃其他疾病鑑別,因焦蟲引起的瓣胃阻塞,應注意全身變化,如體溫升高、貧血和血尿等。

  以排出瓣胃內容物和增強前胃運動機能為治療原則,治療時應儘早、足量投服瀉劑,嚴重病例最好進行瓣胃注射,同時充分補液,加強護理。

  (1)灌服瀉劑:用油類或鹽類瀉劑,如硫酸鎂或硫酸鈉500~l 000 g、水6 000~10 000 mL,配成6%~8%濃度,再加入液體石蠟l 000~2 000 mL或熟植物油500~1 000 mL,胃管一次灌服,灌藥12 h以後,為促進瓣胃蠕動,可用掃帚用力反覆抬動腹部。

  (2)瓣胃注射:當瓣胃完全阻塞時,因瓣胃無分泌腺,不發生液化作用。因此,食物不能自瓣胃排出,藥物治療通常無效,此時為恢復瓣胃機能,可用瓣胃注入法,將瀉鹽溶液直接注入瓣胃,可能收效。

  瓣胃注射時將病牛站立保定,在右側第7~9肋間與肩關節水平線的交點下2 cm處,剪毛並常規消毒,推開皮膚,用瓣胃穿刺針經肋骨間隙,方向略向前下方刺入,針頭垂直刺入皮膚後,向左側肘頭方向深刺8~10 cm,如刺入正確,覺得有沙沙感後,可見針頭隨呼吸動作而微微擺動。為確保針頭刺入正確,可先注射生理鹽水50 mL,注完後立即回抽注射器,如果抽回的少量液體中混有糞渣,證明已正確刺入瓣胃,方可開始向瓣胃內注射藥液。藥液可用10%~25%硫酸鈉或硫酸鎂溶液2 000~3 000 mL、液體石蠟500 mL、鹽酸土黴素粉5 g,混合後一次注入瓣胃。注畢後,迅速抽針,局部塗以碘酒消毒。

  (3)為促進胃腸蠕動,調整胃腸功能,可皮下注射毛果芸香鹼0.02~0.05 g,或新斯的明5~15 mg,或氨甲酰膽鹼1~2 mg;也可用促反芻液或10%氯化鈉注射液500~1 000 mL,一次靜脈注射,對體弱、妊娠母畜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畜忌用上述藥物。

  (4)對脫水嚴重的病牛,可用1%溫鹽水10 000~15 000 mL反覆調壓灌腸,以補充水分,促進腸蠕動;也可用胃管投服口服補液鹽每次牛5 000~10 000 mL,每日1~2次;或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複方氯化鈉溶液1 000~1 500mL、10%葡萄糖1 000~1 500 mL、10%安鈉咖注射液20 mL、維生素C 5 g,一次靜脈注射,酸中毒明顯時可加入5%碳酸氫鈉100~300 mL靜脈注射,但要與維生素C分開使用。

  (5)瓣胃沖洗術:當藥物治療無效時,可通過瘤胃或真胃切開術兩個途徑沖洗瓣胃。瘤胃切開時,將病牛站立保定,麻醉後切開瘤胃,掏取l/3瘤胃內容物,術者將胃管通過瘤胃、網胃送入瓣胃後,灌注生理鹽水或常水沖洗瓣胃;真胃切開時,將病牛橫臥保定,切開真胃,並將真胃切口縫合在皮膚緣上,然後將胃管通過真胃送入瓣胃,用溫生理鹽水沖洗,直至瓣胃柔軟、變小為止。沖洗後常規處理傷口,加強護理,將病畜放於安靜清潔、溫暖乾燥的場地,加強護理,病畜出現食慾後,先少量餵給易消化的飼料或流質飼料,以後逐漸增至常量和正常飼餵。

  術後為恢復體力,可用10%葡萄糖溶液1 000~1 500 mL,維生素C注射液5 g,20%安鈉咖注射液10 mL,混合一次靜脈滴注,1次/d,連用3 d。為防止繼發感染,可用青黴素400萬IU,鏈黴素100萬IU,肌肉注射,2次/d,連用3 d。

  (6)對於早期病例和懷孕、老弱病牛,可用下列中藥進行治療。

  加味承氣湯:大黃60 g、枳實、醋香附各35 g 厚朴30 g、木香25 g、木通35 g、水煎取汁2 500~5 000 mL,候溫,加入芒硝200 g,熟胡麻油500 mL、酒麴10 g,胃管一次灌服。或用大黃60 g 厚朴45 g枳實60 g 甘草20 g 檳榔40 g 二醜30 g 芒硝250 g 桃仁40 g 滑石60 g 花生油500~1 000 g,前9味藥水煎(芒硝後下)取汁2 500~5 000 mL,候溫加入花生油,胃管一次灌服,孕牛忌用。

  (7)民間有用活泥鰍2 kg,加若干水一起灌服,連用3 d的驗方,可試用。也可用屎殼郎10~15只,焙乾研末灌服。

  (8)應用瀉劑後或在內容物瀉下後,瓣胃蠕動及食慾仍無好轉時,為促進胃腸蠕動,可內服馬錢子酊20~30 mL、龍膽酊50~80 mL、酒石酸銻鉀4~8 g,或促反芻散250 g,一次內服。當病牛食慾廢絕,長期不採食時,可靜脈注射25%葡萄糖或能量合劑500~1 500 mL,每日一次,同時營養灌腸,並灌服健康牛瘤胃液,並肌肉注射維生素B1 2~3 g。

  5 結論

  瓣胃阻塞引起原因複雜,病程長,治療難度大,治療時要採取綜合措施,標本兼治,既要堅持以瀉下為主,同時要注意補液、補鹼,糾正自體中毒,恢復胃腸機能,還要加強護理。實踐證明,採用上述綜合療法,治癒率可達81.3%以上。




黃山一農


你好,我是魏大磊,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病因分析

長期大量採食粗硬難消化飼料,如米糠穀殼類飼料或一些含有泥沙的飼草後,米糠、泥沙等物質到達瓣胃不能被消化,導致大量胃內容物堵塞在瓣胃中,瓣胃小葉吸收水分後使得瓣胃內容物乾燥排出困難,進而表現出鼻端乾燥、磨牙、腹痛及不排便等症狀。採食粗硬難消化物質、鼻端幹、腹痛、糞便乾燥及排便減少都是瓣胃阻塞的典型症狀。

牛具有很強的消化能力,但是如果長期大量飼餵麴酒糟或者使用比例過大則容易發生本病。這是因為曲(白)酒糟中含有大量糠殼類物質,而這些物質不容易被牛的瓣胃所消化,進而阻塞在瓣胃中,隨著病程發展,病情慢慢加重。

瓣胃阻塞以往是牛冬季缺乏飲水,飼料、飼草粗硬難消化時發生的一種常見普通病,病程長的牛死亡率高,特別是舍飼養殖的牛和勞役過度的耕牛、老齡牛多發。長期飼餵含有多量的糠麩、粉渣、酒糟等飼料,或者含粗纖維多夾雜泥沙的飼草如甘薯蔓、花生蔓、青乾草、紫雲英等都會導致該病的發生。

早期治療以投服洩劑排出瓣胃內容物為主,配合應用促進消化的微生態製劑和運用興奮前胃運動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後期嚴重病例治療效果較差,可採用瓣胃注射,同時充分補液治療,加強護理。具體治療方法請聯繫獸醫進行諮詢。

預防方法

1.不能長期飼餵單一、質量不好、太堅韌難以消化的草料,如枯老的植物莖稈、農作物秸稈(豆稈、麥秸)。

2.要注意飼料配合,避免長期、大量飼餵精料和糟粕類飼料,如酒糟,粗飼料過少或粉碎太細;粗硬或不易消化的飼料,及細碎、粉狀堅實的飼料如帶殼的燕麥、米糠等。特別是長期給牛飼餵用鍘刀鍘的過短的飼草,都會導致這個疾病的發生。

3.避免飼餵含有泥沙的飼草飼料,要不然泥沙就會沉澱在瓣胃瓣葉之間,進而造成發病。

4.避免飼草飼料中混有塑料薄膜、塑料包裝袋、布片等異物。

5.冬季要保證牛有充足的飲水。


魏大磊生活錄


瓣胃阻賽又稱瓣胃秘結中獸醫又稱百葉幹是由於前胃遲緩,瓣胃收縮能力減弱,瓣胃內容物滯留,水分被吸收而乾涸,致使瓣胃秘結、擴張的一種疾病。

病因

多因長期飼餵大量富含粗纖維的幹飼料、粉狀飼料(如甘薯蔓、花生秧、豆莢、米糠、麩皮等),或混有泥沙的飼料,且飲水、運動不足或過勞等引起,特別是鍘短草喂牛,為本病的病因之一。也常繼發於創傷性網胃炎、皺胃變位、生產癱瘓等。

症狀

發病初期,病牛精神遲鈍,前胃弛緩,食慾不定或減退,便秘,瘤胃輕度膨脹,奶牛泌乳量下降。病情進一步發展,鼻鏡乾燥、龜裂,排糞減少,糞便乾硬、色黑,呈算盤珠樣或栗子狀,呼吸脈搏增數,體溫升高,精神高度沉鬱。最後,可因身體中毒、心力衰竭而死亡。

診斷

根據鼻鏡乾裂,糞便乾硬、色黑,呈算盤珠樣或栗子狀,在右側第7~9肋間肩關節水平線上觸診敏感等,即可確診。

本病以排出胃內容物和增強前胃運動機能為治療原則。

1 瓣胃注射。在右側第7 ~ 9肋間與肩關節水平線的交點,剪毛消毒,用瓣胃穿刺針略向前下方刺入10 ~ 12 cm。如刺入正確,可見針頭隨呼吸動作而微微擺動。為確保針頭刺入正確,可先注射生理鹽水50 ml,注完後立即回抽注射器,如果抽回的少量液體混有糞渣,證明已刺入瓣胃。然後將10%硫酸鈉溶液3 000 ml、液體石蠟500 ml、普魯卡因2 g、鹽酸土黴素粉5 g混合後一次注入瓣胃。

2 投服液體石蠟1 000 ~ 2 000 ml,或植物油500 ~ 1 000 ml,或硫酸鎂(或鈉)400 ~ 500 g、常水6 000 ~ 10 000 ml,一次灌服。

3 牛羊反芻健4-20ml,或氨甲酰膽鹼1 ~ 2 mg,皮下注射。但注意,體弱、妊娠母牛、心肺功能不全的病牛,忌用。

4 10%氯化鈉注射液100 ~ 200 ml,10%恆溫385注射液20

ml,一次靜脈注射。

瓣胃阻塞預防

預防本病應避免長期飼餵糠麩及混有泥沙的飼料,同時注意適當減少堅硬的粗纖維飼料;鍘草喂牛時,注意不能將飼草鍘得過短,並適當增加運動。





包子哥的快樂生活


這個最好找找獸醫,在這上面問不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