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40噸,在三百年前的條件下,如何建造?

何昆峰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一小部分部隊在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隨後沿大渡河左岸繼續北上,而主力部隊在安順場沿著大渡河右岸快速北上。當他們到達瀘定橋時,有一些鋪在上面的木板已經被敵人拿走了,留下了一些來不及拿走的。當時紅4團2連連長廖大珠率領22名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在13根鐵索上匍匐前進,最終通過敵人的層層火力封鎖拿下了對面的橋頭。隨後源源不斷的我軍將士通過瀘定橋,與左岸部隊形成合圍之勢拿下了瀘定城。




瀘定橋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修建的?

時間回到清康熙年間,大渡河嚴重的阻礙了藏區和漢區的交流。大渡河兩岸的正常交流全部靠渡船以及少量的溜索進行,因受地理環境以及惡劣天氣的影響,兩岸交流非常的不通暢,時有阻斷,這就導致了大渡河兩岸的貨物經常堆集如山,一些鮮活農副產品因無法及時渡河而造成嚴重損失。更為重要的是大渡河嚴重的阻礙了軍隊的調動,為了維護藏區的穩定,康熙皇帝決定在大渡河上修建一座鐵索橋。

公元1705年,康熙帝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橋樑,以解決通往藏區道路上的阻隔,經過一年多的施工,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橋樑順利完工。大橋竣工後,康熙帝親自御筆寫下了“瀘定橋”三個大字,這塊康熙帝御筆所寫的石碑立於橋頭,碑上的橫批為“一統河山”。從此瀘定橋就成了漢區與藏區的交通樞紐,瀘定縣也是因為瀘定橋改名而來。


傳說康熙帝在親筆御賜“瀘定橋”三個字時,還有一個故事。當時康熙帝以大渡河舊稱“沫水”(康熙帝誤認為是瀘水)、平定西藏準噶爾之亂之意取名“瀘定橋”。

重達幾十噸的鐵索橋是如何修建的?

在康熙帝下令修建這座橋樑後,主管官員馬上命人去打造13條鐵鏈用以做橋基所用。當鐵鏈做好後,大家為這13條重達40多噸的鐵鏈犯愁了,如何把沉重的鐵鏈運送到對岸成了讓人頭疼的問題。剛剛開始用渡船拉著鐵索過河,但因大渡河水流喘急加上鐵索又太重,渡船還沒有到對面就被弄沉了,後來還使用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成功。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一位僧人經過此地,為修建瀘定橋出了一個好辦法,這個辦法就是利用索道滑輪的原理來進行。施工人員按照僧人所說,在江面上架起了三條繩索,三條繩索中一粗兩細,粗繩是作為承重索用以捆綁鐵索之用,另外兩條細索一條用來溜人,一條用來做牽引索。

當時在左岸的粗繩固定點要比右岸的高,左岸的粗繩上先套上去若干竹筒,再將鐵鏈分段依次綁在竹筒上,右岸事先做好的絞動盤拉動另外一根牽引繩把鐵鏈慢慢的拉到對岸固定好,然後右岸的細繩上溜過來一個人,把捆綁在鐵鏈上的繩子割掉,這個時候左岸的牽引繩再把這些竹筒一一拉回去,如此反覆多次,直到鐵鏈架設完成。


這裡面的關鍵就在於竹筒必須事先要套到粗繩索上,並在粗繩索上塗抹大量的動物油脂,還要在兩岸設有大絞盤,絞盤上有可以固定繩索的孔,繩索固定好後,用人力轉動絞盤,一直到鐵鏈被拉直為止。這種架設鐵索橋的方法一直到今天都還被使用,這說明古人的智慧是非常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