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劉秀為什麼敢打昆陽之戰


不足兩萬兵力,能消滅四十二萬大軍,無異於痴人說夢!天方夜談!劉秀所指揮的昆陽之戰,就創造了一個以少勝多的神話!

王莽為了一舉消滅更始政權,把全部家當都搬出來了,四十二萬大軍,號稱百萬,隊伍如排山倒海之勢壓來,更始軍將領劉秀、王鳳等只好帶領隊伍退居昆陽(今河南葉縣)。昆陽守軍滿打滿算只有八九千人。再看看王莽綿綿不絕趕來的隊伍,還有巨人驅趕的成群結隊的虎豹猛獸!大多數人沉不住氣了,有人提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劉秀當然更沉不住氣,他非常氣憤地說,“我們聚一塊共同退敵,尚有一線生機,各回各家,敵人很容易就把我們各個擊破!”本來統帥是王鳳,劉秀宣賓奪主,大夥對他並不服氣。眼看火燒眉毛,王莽軍已開始圍城,主帥王鳳已沒有主心骨,只好很不情願地找劉秀商量對策。劉秀當仁不讓安排王鳳指揮固守昆陽城,自己只帶十三騎去附近搬援兵。

說到這裡,劉秀從王鳳手裡接過這“燙手的山芋”也是死馬當活馬醫,也可以說,劉秀在賭一把,劉秀去搬救兵,也知道最多能搬多少,他搬來救兵時,組成三千敢死隊,那依然是在賭博、再拼命。

劉秀為什麼敢打昆陽之戰


事實證明,面對大兵壓境,劉秀不帶領大家賭這一把,唯有死路一條。王莽調動主力部隊,就是為了徹底消滅更始政權。在王莽軍數次攻城後,負責守昆陽城的主將王鳳曾失去鬥志,向王莽軍的主帥王邑乞降。王邑根本不允許王鳳帶領隊伍投降。四十萬大軍,加上巨人猛獸,對付幾千人,那不是“小菜一碟”?王邑有驕傲的資本,最後卻敗在驕傲自大上。人家根本沒給你留活路,如果不帶領大家賭一把,搏一把,昆陽之戰肯定是另一種結果。

劉秀帶領十三騎,去各地搬救兵時,各地將領因為貪戀財物,不願全力支援昆陽,劉秀又開導上了:“你們為了財物而留守,如果昆陽戰敗,別說財物了,你們的命都保不住了,如果昆陽之戰打勝,將會有數不盡的財物”!劉秀這是動員大家跟著他去

賭。

劉秀為什敢接手昆陽之戰指揮權,也不僅是當時被逼無奈,因為被逼無奈的不是他自己。具體瞭解原因,還得從頭說起。

不凡的身世,註定他與賭結緣

  •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他父親李欽曾做過兩任縣令,可惜早亡,他九歲喪父,和哥哥劉演跟叔父劉良度日。他劉家田地比較多,劉秀喜歡管理莊稼,他哥劉演因此笑話他沒出息。劉秀雖然當時為人低調,但也是宗室之後,怎麼可能沒有雄心壯志。不久《赤付符》的預言,在民間流傳,“劉秀當為天子。”人們都認為王莽朝的劉歆改名為劉秀,這個幸運兒應該是劉歆。劉秀說:“你們怎麼不知道這個劉秀說得不是我?”換句話說,劉秀的意思是:“大家賭一下,看到底那個劉秀做皇帝。
  • 劉秀的哥哥劉演被更始帝殺害後,劉秀本來很悲傷,卻裝做若無其事,因為他當時不能脫離更始帝的魔掌,只有裝孫子,賭生死。
  • 劉秀為蕭王,收編銅馬諸軍時,把諸軍元帥,都封為列侯,他們還有所顧忌,劉秀乾脆讓他們回到各自舊部。他騎著馬四出巡視。各軍首領,被他的行為所感動,紛紛表明誓死效忠。劉秀以寬容的胸懷做賭注,最終贏得各軍首領的忠心。
劉秀為什麼敢打昆陽之戰


王莽末年,民不聊生,群雄逐鹿,做為沒落的宗室子弟,劉秀有著恢復漢室的責任,懷著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在沒有足以抗衡敵人的資本條件下,劉秀能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膽魄賭一把,搏一下應該是他非常願意做的事。他毫不猶豫地接手昆陽之戰的指揮權,一點不值得奇怪。因為兇險中有機遇,抓住機遇才能成功。

劉秀以智慧和膽魄為賭注,逢賭必贏。

毛澤東曾評價劉秀“最會打仗”!其實昆陽之戰就是劉秀設了一連環的賭局,劉秀搬來援兵,先以1000敢死隊迎敵,王邑派數千兵士阻擊,王邑敗;劉秀再以3000敢死隊出擊,王邑以10000兵士阻擊,劉秀詐稱其兄劉演的十萬援軍趕來,擾亂了王邑部隊的軍心,最終王邑的中軍被劉秀沖垮,王邑的搭檔王信被殺,主將被殺,指揮部一亂,王邑的大軍潰不成軍,昆陽城的守軍和劉秀的援軍裡外夾擊,四十多萬大軍讓人難以置信地就敗亡了。

昆陽之戰的勝利,劉秀贏在設局上,如果一味蠻打,劉秀根本沒有活路,也可以說昆陽之戰,以賭為贏

劉秀為什麼敢打昆陽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