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汽車常用專業術語有哪些?

南京萬通汽車學校Q8


10個常用的汽車術語名詞:

百公里加速:首先百公里加速指的是,汽車從0-100km/h的速度所需用時,也就是常說的“幾秒破百”。這個數據很常見,因為是汽車動力最直觀的體現,也是汽車加速、提速起步的側面寫照。一般來說,數據越小動力性能越好,輸出動力越強勁,例如特斯拉Roadster的1.9S破百,絕對離不開高達10000牛·米的扭矩輸出。

0-400Km/h加速時間:首先這也是一個加速時間測試,不過是從0到400km所用時間。這一項一般都是對於超跑而言,因為想要完成這個測試絕對需要各方面嚴格的配合,例如得有一條完全封閉的公路。柯尼塞格Agera RS為了測試就是封閉了美國的一條公路,然後以36.44S的成績榮登冠軍寶座。

1/4英里加速:同1/8英里、1英里相似,都是直線加速比賽的項目之一。1/4英里換算過來差不多是400米,所以說白了,這是測試車輛跑完400米的耗時(也就是常說的04)。這也是車輛動力性能的較好體現,不同於百公里加速的“稍縱即逝”,400米的距離粗略的可以看出一輛車的起步和後續動力表現。

麋鹿測試:這是國際上用來衡量車輛安全性的標準,名字來源於麋鹿,但不是真的去撞它們。而是通過設置路障來檢驗車輛迴避障礙的能力,ESP車身穩定系統失控的極限速度。

最高車速:顧名思義,就是汽車的最大行駛速度,一般是超跑豪車的爭奪戰場。指在無風的條件,良好路況下,汽車能跑出來的最快速度。目前最快的是超音速推進號,創下過1227.99Km/h的驚人數據。

百公里制動:這是每輛車都有的一個測試,指的是從時速100Km/h的狀態緊急制動到完全靜止,所用的時間和距離,是一輛車剎車性能的最直觀體現。距離越短用時越短,剎車性能就越好,與汽車的安全性息息相關,也和每位乘客的人身安全離不開關係。

紐北賽道:經常看到哪個車又刷新了紐北圈速,某個車紐北賽道創下多少多少的新紀錄……指的都是“紐伯格林北圈賽道”,這條賽道是出了名的高難度和兇險。

曾經作為F1賽事的其中一站,總長20.83公里,從相關圖片明顯看到蜿蜒曲折,據統計彎道超過100多個。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就是我們常說的F1賽車,這個比賽是世界範圍內,行業最高水平之間的較量。F1賽車和普通的汽車有明顯區別,為了追求極致的速度,駕駛員和寬大的輪胎都敞露在外。比賽判定也格外簡單,就是比誰快,同時出發誰先跑完規定圈數,用時最短獲勝。

拉力賽:不管是最出名的世界拉力錦標賽(WRC)又或是最具挑戰的達碦爾拉力賽,都是它的不同表現形式。拉力賽又名多日賽,通俗易懂,一般都是要長達幾天的長途比賽。不同於其他賽車比賽,拉力賽一般都在臨時封閉的公路、砂石路、冰雪路等各種道路上進行,考驗汽車的綜合性能。

勒芒賽事:全名勒芒24小時耐力賽,同F1和WRC(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比肩齊名,它主要考驗的是汽車的速度和穩定性,以及畢竟從“耐力”兩個字就能看出,還考驗汽車的燃油經濟性。這個比賽真的非常考驗賽車手和賽車性能,幾位賽車手24小時不間斷的、快速的跑在賽道上,因此被稱為“最辛苦的單項賽事”。


MakeTheFoxRush


1.車身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懂,就是你眼睛所看到的汽車殼子

2.底盤主要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和驅動橋等部分組成

離合器:開手動擋車的朋友都知道,駕駛位下方除了油門、剎車還有個離合器,其作用就是使發動機和傳動裝置結合或者分開的更平穩,也就是說,開手動擋的新手司機經常熄火,就是離合沒踩好,沒把心臟與身體連接順暢,自然就要摔跟頭,昏迷了。一般是用來換擋、起步、停車,具體怎麼用,還是讓你們敬愛的駕校教練告訴你吧。

制動器:分為手制動器以及腳制動器,也就是通俗的說法-手剎和腳剎,手剎一般用來汽車停放時,不讓它溜車,腳剎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懂。

變速器: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調整、變化車速的,也就是開車時掛擋用的檔杆操控的部件。

3.發動機,大家基本都知道它是整車的“心臟”,沒了它車就沒有動力,一般運作方式就是它會先吸氣,然後壓縮,進行一系列的操作產生了動力,然後再將氣體排出,就如同人一樣,先吃飯(吸氣)、接著在胃裡融化、食物轉化成能量、最後排出沒用的..

當然啦,這期間會產生熱量,人的熱量過高就是發燒,汽車也一樣,所以需要冷卻裝置,汽車一般採用空氣以及水冷方式進行降溫,所以冷卻裝置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等部件組成,夏天經常能夠聽到的故障就是水溫報警了,水箱裡沒水了,水箱漏了.....這都屬於冷卻系統故障。

4.電子設備:這個就太多了,什麼雨刷器啊、音響啊、導航等等...車子越好,這些電子設備配備越多,也越好...

5.接下來老王要再說一說,經常聽到的一些名詞

軸距:連接兩個前輪的那根“棍子”就是前軸,連接兩個後輪的就是後軸,在前軸中間取一點到後軸中間的一點,這兩點的距離就是軸距。

一般來說,轎車級別越高,軸距越長,乘員乘坐的座位空間也越寬敞,長軸距直線行駛穩定,但轉向不夠靈活、轉彎半徑增大,汽車的機動性也不好,但高檔轎車必然有很多辦法克服這點,所以也不必擔心。

缸數:常用的有3、4、5、6、8缸。一般來說,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當然這並不絕對,需要其他限制條件。

排量:發動機排量是各缸容量總和,一般用L(升)來表示,它比缸數和缸徑更能表達發動機大小。

最高輸出:一般用馬(ps)來表示,也就是傳說中的馬力,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同轉速關係很大,隨著轉速的增加,發動機的功率也相應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轉速以後,功率反而呈下降趨勢。一般在汽車使用說明中最高輸出功率用每分鐘轉速來表示(r/min),舉個例子比如150ps/6000r/min,即在每分鐘6000轉時最高輸出功率150馬力。

ABS:防抱死剎車系統,可以防止在緊急情況下,車輪由於剎車踩死而產生側滑、不受控制等危險情況,此係統相當於電子控制均勻有效的“點剎”,提高剎車效率,減少意外的產生。

在有些老司機教倒車入庫等情況時常聽到A柱、B柱之類的詞語

A柱就是當你坐在駕駛席時,你左前方那根擋你視線的“柱子”,從外面看就像左右倒視鏡連在一起的弧形柱,會遮擋你一部分的轉彎視界,尤其是左轉彎。

B柱在兩扇門之間的那根縱向“柱子”,從車裡面看,安全帶就在B柱上。

C柱從外面看,就像是後備箱蓋延伸出去的弧形柱子連接車頂。





南坊小王


1. 整車裝備質量(kg):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潤滑油、燃料、 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2. 最大總質量(kg):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

3. 最大裝載質量(kg):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的最大裝載質量。

4. 最大軸載質量(kg):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質量。與道路通過性有關。

5. 車長(mm):汽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6. 車寬(mm):汽車寬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7. 車高(mm):汽車最高點至地面間的距離。

8. 軸距(mm):汽車前軸中心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9. 輪距(mm):同一車轎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10. 前懸(mm):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的距離。

11. 後懸(mm):汽車最後端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12. 最小離地間隙(mm):汽車滿載時,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

13. 接近角(°):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4. 離去角(°):汽車後端突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5. 轉彎半徑(mm):汽車轉向時,汽車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車輛支撐平面上的軌跡圓半徑。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時的轉彎半徑為最小轉彎半徑。

16. 最高車速(km/h):汽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車滿載時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車輪數和驅動輪數(n×m):車輪數以輪轂數為計量依據,n代表汽車的車輪總數,m代表驅動輪數。







壹車一世界


4WD:四輪驅動

4C:四區域獨立可調空調

4WS:四輪轉向

4MATIC:全輪驅動系統

4HLC:高速四輪驅動配中央差速器

4H:高速四驅

4L:低速四驅

4LC:低速鎖止四驅

AFS:自適應照明系統        主動前輪轉向系統

AYC:主動偏航控制系統    主動橫擺控制系統

ASC:主動式穩定控制系統   自動穩定和牽引力控制   車輪打滑控制

ABS:防抱死制動系統

ASR:防滑系統

ASL:音量自動調節系統   排檔自動鎖定裝置

AUX:音頻輸入端口

ADS:自適應減振系統

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   車距感應式定速巡航控制系統

AWD:全時四輪驅動系統

ACD:主動中央差速器

AMT:電子自動變速箱   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

All-Speed TCS:全速段牽引力控制系統

ACIS:電子控制進氣流程系統   豐田可變進氣歧管系統

ABD:自動制動差速系統

AGF:亞洲吉利方程式國際公開賽

AUTO:自動切換四驅

ASC+T:自動穩定和牽引力控制系統

ABC:主動車身控制

AXCR:亞洲越野拉力賽

ARP:主動防側翻保護

AFM:動態燃油管理系統

APEAL:新車滿意度 中國汽車性能、運行和設計調研

AT:自動變速器

Asian festival of speed:亞洲賽車節

AOD:電子控制按需傳動裝置

AACN:全自動撞車通報系統

ARTS:智能安全氣囊系統

AWS:後撞頭頸保護系統

AIAC:奧迪國際廣告大賽

AVS:適應式可變懸架系統

Audi AAA:奧迪認證轎車

ATA:防盜警報系統

ALS:自動車身平衡系統

ARS:防滑系統

ASPS:防潛滑保護系統

ASS:自適應座椅系統

AQS:空氣質量系統

AVCS:主動氣門控制系統

ASF:奧迪全鋁車身框架結構

A-TRC:主動牽引力控制系統

AHC:油壓式自動車高調整

AMG:快速換檔自動變速箱

AHS2:“雙模”完全混合動力系統

AI:人工智能換檔控制

APRC:亞太汽車拉力錦標賽

ARTS:自適應限制保護技術系統

ACU:安全氣囊系統控制單元

AP:恆時全輪驅動

AZ:接通式全輪驅動

ASM:動態穩定系統

AS:轉向臂

APC:預噴量控制

Active Light Function:主動燈光功能

ACE:高級兼容性設計

Audi Space Frame:奧迪全鋁車身技術

AWC:全輪控制系統

ASTC:主動式穩定性和牽引力控制系統

BA:緊急制動輔助系統

BEST:歐盟生物乙醇推廣項目

Brake Energy Regeneration:制動能量回收系統

BLIS:盲區信息系統

BAS:制動助力輔助裝置

BRIDGESTONE:普利司通輪胎

Biometric immobilizer:生物防盜系統

BCI:蓄電池國際協會   國際電池大會

BAR:大氣壓

BDC:下止點

BBDC:北京奔馳-戴克汽車新工廠

B:水平對置式排列多缸發動機

BF:鋼板彈簧懸架

BCM:車身控制模塊

BCS:博世汽車專業維修網絡

BMBS:爆胎監測與制動系統

BFCEC:北京福田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CCS:智能定速巡航控制系統

CSI:中國售後服務滿意度調研

CVVT:連續可調氣門正時

CVT:無級變速器

CZIP:清潔區域內部組件

CCC: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

CVTC: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機構 連續可變配氣正時

CHAC:本田汽車(中國)有限公司

CAE:電腦輔助工程

CAM:電腦輔助製造

CBC:彎道制動控制系統 轉彎防滑系統

CNG:壓縮天然氣

CSC:全國汽車超級短道拉力賽

CDC:連續減振控制

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

CTIS:悍馬中央輪胎充氣系統

C1:超級賽車勁爆秀

CCA:冷啟動電池

CRDI:電控直噴共軌柴油機 高壓共軌柴油直噴系統

CFK:碳纖維合成材料

Child Protection:兒童保護

CPU:微處理器

CZ3:3門轎車

C3P技術:整合電腦、輔助設計、工程、製造數據庫技術

CATS:連續調整循跡系統

CRV:緊湊休閒車

CUV:雜交車

CZT:增壓車型

CTS:水溫傳感器

CKP:曲軸位置傳感器

CC:巡航系統

CFD:計算流力仿真

CRC: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

Cuprobraze Alliance:銅硬釺焊技術聯盟

Cuprobraze Technology:銅硬釺焊技術

CCD:連續控制阻尼系統

Curb weight:汽車整備質量

Cross weight:汽車總質量

CKD:進口散件組裝

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DSP :動態換檔程序

DSTC:動態穩定和牽引力控制系統 動態循跡穩定控制系統

DOHC:雙頂置凸輪軸

DSG:雙離合無級變速箱  接檔位變速器

DCS:動態穩定系統

DUNLOP:鄧祿普輪胎

DBW:電子油門

DSR:下坡速度控制系統

DATC:數位式防盜控制系統

DLS:差速器鎖定系統

DSA:動態穩


本島汽車


汽車行業中的專業術語有很多,例如:

1.整車裝備質量: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潤滑油、燃料、 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2.最大總質量: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

3.最大裝載質量: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的最大裝載質量。

4.最大軸載質量: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質量。

5.車長:汽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6.車寬:汽車寬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7.車高:汽車最高點至地面間的距離。

8.軸距:汽車前軸中心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9.輪距:同一車轎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10.前懸: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的距離。

11.後懸:汽車最後端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12.最小離地間隙:汽車滿載時,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

13.接近角: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4.離去角:汽車後端突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靜心


汽車專業術語主要有:1,引擎系統(冷卻系統、壓縮比、曲軸箱等),2,傳動系統(離合器、飛輪、變速箱等),3,剎車系統(制動泵、剎車片、分泵等〉,4,鋼圈與輪胎系統,5,汽車電系,6,轉向系統,7,懸吊系統,8,車身,9,其他。





白金暢遊


如今的汽車,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相對的技術名稱也越來越多。比如EBD、EBA、ABS等專業詞彙,你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為了不再被汽車宣傳單上的各種縮寫迷惑,小編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汽車用語英文縮寫供大家參考。

一、安全類

【1.ABS——剎車防抱死系統】

在沒有ABS時,如果緊急剎車一般會使輪胎抱死,由於抱死之後輪胎與地面是滑動摩擦,所以剎車的距離會變長。如果前輪鎖死,車子失去側向轉向力,容易跑偏;如果後輪鎖死,後輪將失去側向抓地力,容易發生甩尾。特別是在積雪路面,當緊急制動時,更容易發生上述的情況。

ABS是通過控制剎車油壓的收放,來達到對車輪抱死的控制。其工作過程實際上是抱死—鬆開—抱死—鬆開的循環工作過程,使車輛始終處於臨界抱死的間隙滾動狀態。

ABD與ABS的區別在於,ABS是保證在緊急制動時車輪不被抱死,以達到安全操控的目的,並不能有效的縮短制動距離。而ABD則是通過EBD在保證車輛不發生側滑的情況下,允許將制動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縮短制動距離。

【2.EBD——電子制動力分配】

汽車制動時,如果四隻輪胎附著地面的條件不同,比如,左側輪附著在溼滑路面,而右側輪附著於乾燥路面,四個輪子與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在制動時(四個輪子的制動力相同)就容易產生打滑、傾斜和側翻等現象。

EBD的功能就是在汽車制動的瞬間,高速計算出四個輪胎由於附著不同而導致的摩擦力數值,然後調整制動裝置,使其按照設定的程序在運動中高速調整,達到制動力與摩擦力(牽引力)的匹配,以保證車輛的平穩和安全。

【3.EBA——緊急制動輔助裝置】

汽車技術發展到現在,剎車輔助系統已經非常完善,而且延伸出不同的名稱,包括BA、BAS、EBA等,這些可以統稱制動輔助系統。

在正常情況下,大多數駕駛者踩下剎車只會施加很小的力,然後根據道路交通情況增加或減弱對制動踏板施加制動力。而一般只有面臨緊急情況,才會突然踩下剎車踏板施加很大的制動力,但是由於駕駛員反應過慢或力度有限(女性或老人)等情況,很難達到最大的制動力。

EBA的功能就是通過駕駛者踩踏制動踏板的速率來判斷其制動行為,如果它察覺到制動踏板壓力是恐慌或突然性增加,EBA就會在幾毫秒內啟動全部制動力,以此達到最大制動效果,從而縮短剎車距離,防止在走走停停的交通中發生追尾事故。

【4.TCS——牽引力控制系統】

對不少大排量豪華車型中會配備TCS牽引力控制系統,它的功能是通過驅動輪的轉速和傳動輪的轉速來判定驅動輪是否發生打滑現象,在輪胎即將打滑的瞬間,自動降低或切斷傳到該輪胎上的動力,甚至施加剎車,防止車輪打滑,使之保持循跡性。

TCS是針對汽車在光滑路面制動時、加速起步時或在冰雪等光滑路面行駛時出現的車輪打滑以及失去方向控制的情況下,專門設計的安全功能。TCS可以提高汽車行駛穩定性,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車輛安全,TCS逐漸出現在許多普通轎車上。

【5.ESC——電子穩定控制系統】

很多品牌的汽車都有,只是各廠家的叫法不同而已,比如大眾稱其為ESP、本田叫VSA、豐田管它叫VSC,廣義上的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稱為ESC才嚴謹。

該系統在保證車輛橫向穩定性方面體現在當系統通過轉角傳感器、橫向加速度傳感器及輪速傳感器的信號發現車輛發生了轉向不足或過度時,系統會控制單個或是多個車輪進行制動,來調整汽車變換車道或在過彎時的車身姿態,使汽車在變換車道或是過彎時能夠更加的平穩而安全。

【6.SRS——輔助防護系統】

很多人認為SRS就是氣囊,SRS是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的縮寫,輔助防護系統,常見的輔助防護系統有安全氣囊和安全帶。氣囊只是SRS的一部分,安全氣囊還要靠傳感器和微處理器用以判斷撞車程度,傳遞及發送信號。然而判斷撞車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很多低速碰撞並不足以引發氣囊的彈出的條件,因為在系統判斷中安全帶已經足以保障成員安全,也有的碰撞沒有接觸到傳感器的接觸範圍,沒能引發氣囊,總而言之氣囊對於汽車被動安全來說是重要的一環,但前提是繫好安全帶。

二、駕駛類

【1.EPS——電子助力轉向系統】

它利用電動機產生的動力協助駕車者進行動力轉向。EPS的構成,不同的車儘管結構部件不一樣,但大體是雷同。一般是由轉矩(轉向)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電動機、減速器、機械轉向器、以及畜電池電源所構成。

老司機肯定知道,我們駕駛的汽車轉向是越來越輕,而之所以如此,都是因為EPS的功勞。與傳統機械液壓助力轉向不同,EPS電子助力轉向系統以蓄電池為能源,由電子控制單元根據車輛的行駛速度、轉向角度等信號計算出最理想狀態。簡單地說,在低速打轉向時,電子控制單元驅動電子液壓泵以高速運轉傳輸出較大功率,使駕駛員打方向省力。同時它以電機為動力單元,可以獨立於發動機工作,EPS幾乎不會消耗發動機燃油,因此更節能、更環保。

【2. 4WD——四輪驅動】

全稱Four-Wheel Drive——四輪驅動,通常指的是分時四輪驅動或適時四輪驅動,車輛可以在兩驅和四驅之間進行手動或自動切換。

搭載4WD系統的車輛可以根據駕駛需求開啟或關閉四驅系統,這通常會以鎖定四輪驅動帶動前後輪,讓前後車輪得到的動力平均分配,這會增強車輛的越野能力,但在鋪裝路面上如操作不當卻可能造成安全隱患。

【3.AWD——全時四輪驅動】

全稱All-Wheel Drive——全時四輪驅動,如今跟也有叫AWD其實為適時四驅,但只要知道這個代表車子可以全輪驅動即可。

搭載有AWD系統的車輛行駛於溼滑路面上,限滑差速器與離合器會幫助你控制對四個車輪的動力傳輸,而更先進的AWD系統還會使用前後車輪扭矩分配器,根據車輪抓地力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四個車輪所獲得的動力,甚至直接對打滑的車輪切斷動力供應,這就可以使車輛更好地適應極端氣候與路況。

車企在生產具備一定越野能力的車輛時,一般都會為車輛搭載AWD系統,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類車輛在複雜氣候和路況下具備更可靠的安全性與更可控的操控性。

【4. ACC——自適應巡航控制】

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是一種智能化的自動控制系統,它是在早已存在的巡航控制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安裝在車輛前部的車距傳感器(雷達)持續掃描車輛前方道路,同時輪速傳感器採集車速信號。

當與前車之間的距離過小時,ACC控制單元可以通過與制動防抱死系統、發動機控制系統協調動作,使車輪適當制動,並使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下降,以使車輛與前方車輛始終保持安全距離。

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在控制車輛制動時,通常會將制動減速度限制在不影響舒適的程度,當需要更大的減速度時,ACC控制單元會發出聲光信號通知駕駛者主動採取制動操作。當與前車之間的距離增加到安全距離時,ACC控制單元控制車輛按照設定的車速行駛。

三、技術類

【1. TSIFSITFSI】

TSI-Twincharger Stratified Injection,TSI是Twinscharger(雙增壓=渦輪增壓Turbocharger +機械增壓器Supercharger)Fuel StratifiedInjection(燃油分層噴射),TSI比FSI更先進。但是在國內中低檔量產車採用的TSI技術實際上為渦輪增壓器+燃料分層噴射),等同於TFSI(渦輪增壓,而非雙增壓器+燃料分層噴射),又由於國內的燃油品質達不到標準,所以國內發動機都沒有用分層燃燒。在國內,TSI上面的顏色是為了區分不同的排量,1.4排量的是TSI,1.8排量和2.0排量的是TSI,2.0TSI車型中的高配車型或者高端車型則使用全紅的TSI標識,不過這種標識已經被取消了。

【2. TDI】

TDI-Turbo Direct Injection,意為渦輪增壓直接噴射柴油發動機,在柴油機上加裝了渦輪增壓裝置,使得進氣壓力大大增加,壓縮比一般都到10以上,這樣就可以在轉速很低的情況下達到很大的扭矩,而且由於燃燒更加充分,大大降低了CO、HC、顆粒的排放,其中CO2排放與同排量汽油車比可降低30%,但是,在擁擠的城市中行車時,TDI的優勢則很難施展開來。

【3. CDICGI】

CGICDI- Charged Gasoline Injection (汽油缸內直噴技術) Common rail diesel injection(柴油缸內直噴),是奔馳公司開發的缸內直噴技術,供油動作已完全獨立於進門與活塞系統之外,超乎傳統噴射理論的稀薄燃燒與更多元的混合比便得以實現。CDI則為該技術的柴油版本。寶馬GDI、通用SIDI均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4. VVTCVVTVVT-IMIVECVTECI-VTEC】

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變氣門正時技術), 原理是根據發動機的運行情況,調整進氣(排氣)的量,和氣門開合時間、角度,使進入的空氣量達到最佳,提高燃燒效率。優點:省油,功升比大;缺點:中段轉速扭矩不足。目前與此技術相類似的主要有:本田的VTEC、i-VTEC,豐田的VVT-i,三菱的MIVEC,鈴木的VVT,現代的VVT,起亞的CVVT,江淮的VVT,長城的VVT等。

【5. HybirdHEV】

Hybird-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 中文混合動力汽車,一般是指油電混合動力汽車(Hybrid Electric Vehicle, HEV),即採用傳統的內燃機(柴油機或汽油機)和電動機作為動力源,也有的發動機經過改造使用其他替代燃料,例如壓縮天然氣、丙烷和乙醇燃料等。又分為①串聯式混合動力汽車(SHEV)②並聯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③混動式混合動力汽車(PSHEV)。

【6. DM】

DM-Dual Mode(雙模),是純電動車(EV)和混合動力(HEV)相結合的技術,是一種將控制發動機和電動機兩種混合力量相結合的技術,實現了既可充電、又可加油的多種能量補充方式。

【7. DSG】

DSG-Direct Shift Gearbox(直接換擋變速器),也稱為S-Tronic變速器或者雙離合變速器(Double-clutch Gearbox),是從連續手動檔變速器SMT(Sequential Manual Transmission)發展而來的,它特殊的地方在於它比別的變速器換檔更快,傳遞的扭矩更大而且效率更高,目前大眾高爾夫、速騰、邁騰、朗逸已經裝備DSG。


楷哥榕妹


非常榮幸能夠回答到你提問的問題。

首先呢,咱們來說說,針對於你提問的問題汽車常用的專業術語有哪些?根據我在汽車行業的觀點和理解,你提問的問題太籠統了。所以我下面呢就我們常見的生活中能經常用到的專業術語給你解答一下,並且給你做一下詮釋,希望能幫到你。

以下的專業術語主要是汽車引擎系統的。

1.燃燒室(Combustion Chamber):活塞到達上死點後其頂部與汽缸蓋之間的空間,燃料就在此室燃燒。

2.壓縮比(Compression Ratio):活塞在下死點的汽缸之總容積除以活塞在上死點的總容積(燃燒室容積),所得的值就稱為壓縮比。

3.曲軸(Crankshaft) :引擎的主要旋轉機件,裝上連桿後,可承接連桿的上下(往復)運動變成循環(旋轉)運動。

4.汽缸體(Cylinder Block) :引擎的基本結構,引擎所有的零附件都裝在該機件上,包括引擎汽缸及曲軸箱的上半部。

5.汽缸蓋(Cylinder Head):引擎的蓋子及封閉汽缺的機件,包括水套和汽門及冷卻片。

6.爆震(Detonation) :為火焰的撞擊或爆聲,在火花點火引擎的燃燒室內,因為壓過的空氣燃料混合氣會自燃,於是使部份未燃的混合氣產生二次點火(在火星塞點火之後),因而發出了爆聲。

7. 排氣量排氣量(Displacemint): 在引擎的某一循環運作中,能將全部空氣及混合氣送入所有汽缸的能力,也是指一個活塞從一個行程運作至另一行程所能排的體積。  

8.引擎(Engine):一種能將熱能轉化成機械能的機械,一種可以將燃料燃燒產生機械動力的裝置,有時候可以視為一種發動機。

9.油底殼(Oil Pan):位於引擎下部,可以拆卸,並將由軸箱密封作為儲油槽的外殼。

10.活塞(Piston):一種裝在氣缸內活動的機件,能在壓力改變時接受或者傳遞動力。就引擎而言是指在氣缸內上下滑動,並且藕動連桿,迫使曲軸旋轉的圓形機件。

朋友們,關於引擎系統的汽車專業術語就先說到這,我自己暫時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了。我知道這方面的專業術語還有很多,大家可以上網查閱,朋友們有什麼想法和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評論。謝謝大家!!





亮哥影音


汽車的主要專業術語如下:

1、整車裝備質量(kg):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潤滑油、燃料、 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2、最大總質量(kg):汽車滿載時的總質量。

3、最大裝載質量(kg):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的最大裝載質量。

4、最大軸載質量(kg):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質量。與道路通過性有關。

5、車長(mm):汽車長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6、車寬(mm):汽車寬度方向兩極端點間的距離。

7、車高(mm):汽車最高點至地面間的距離。

8、軸距(mm):汽車前軸中心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9、輪距(mm):同一車轎左右輪胎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10、前懸(mm):汽車最前端至前軸中心的距離。

11、後懸(mm):汽車最後端至後軸中心的距離。

12、最小離地間隙(mm):汽車滿載時,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

13、接近角(°):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4、離去角(°):汽車後端突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5、轉彎半徑(mm):汽車轉向時,汽車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車輛支撐平面上的軌跡圓半徑。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時的轉彎半徑為最小轉彎半徑。

16、最高車速(km/h):汽車在平直道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17、最大爬坡度(%):汽車滿載時的最大爬坡能力。

18、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車輪數和驅動輪數(n×m):車輪數以輪轂數為計量依據,n代表汽車的車輪總數,m代表驅動輪數。

20、概念車(Concept Car)是汽車製造廠家在車展會上推出的,以體現超前設計思想和水平的樣車。概念汽車主要用以展現製造廠家雄厚的科研和新產品開發能力,同時也起"引導消費"的作用。


哏兒都小航


很高興為您回答問題!


汽車常用專業術語一般如下:

總質量:汽車加貨物的總和

整備質量:汽車不載貨重量

額定載質量:汽車可以載貨的重量

軸 距:前橋到後橋的距離,以軸中心開始測算

輪 距:左右車輪的距離

前懸距離:前橋到車架最前方的距離

後懸距離:後橋到車架最後方的距離

貨箱長度:一般4.2米、5.2米這都指貨箱長度,實際車總長要在增加2米左右

輕 卡: 4.5噸以內、總長6米以內、載質量2噸以內


貨車常用語一般就這麼多,希望能夠幫助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